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春满京华_分节阅读_第149节
小说作者:寂寞的清泉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818 KB   上传时间:2023-02-03 13:48:03

  “嘘,集中精力,再给我生个跟你一样漂亮的闺女……”

  完事后,孟辞墨急匆匆洗漱完,江意惜亲自服侍他穿上戎装。

  孟辞墨一看就整宿未睡,眼里有血丝,一脸疲惫。但表情轻松,很满足的样子。

  江意惜心疼道,“国公爷也真是,他知道你大早上要回营,怎么能让你服侍一宿。”

  孟辞墨也气得要命。成国公一会儿喊痛一会儿要喝水,还时不时睁开眼睛看他走没走。若不是知道他要回营,现在都不会放他出来。

  孟辞墨心里再不耐烦也得忍着。孟辞羽托病不能出门,大姐和孟华是女眷,他若再不服侍床边,恐遭诟病。

  他笑道,“无事,之前打仗有时候几天几夜不能睡觉。”

  二人携手走出院门。

  夜色茫茫,晚秋的风已经有了寒意,半轮明月斜挂天边。

  直至看不到那个身影了,江意惜才紧了紧领子,去了后院小厨房。

  老太太身体康复前,她每天都要煲汤尽孝。做给别人看,补汤还不能少了成国公的。

  下晌,江意惜让人去前院把老国公请来,送了她两斤愚和大师“送”的好茶。

  又有这种好茶喝了,老爷子阴沉的脸有了一丝笑意。

  江意惜亲手奉上茶水,说了一下戒十的事。今天早上跟孟辞墨忙活那件事,没来得及说。

  她当然不能说前世樊魁造反,而是说愚和大师曾经说过有人会造反的预言。愚和大师出去云游,治好了樊魁母亲的顽疾,前提是樊魁出家,让他一心向善。

  江意惜看樊魁的面相不善,怀疑樊魁会不会跟造反有关,愚和大师收他当弟子是想釜底抽薪,先把参与的人弄进佛门。但是,敢造反肯定有同伙……

  老爷子对战争比一般人更敏感。他猜测,愚和大师把这话透露给孙媳妇,还专门让戒十来这里送茶,是不是在拐弯暗示自己什么。

  他说道,“我知道了,会派人去樊魁的老家调查……”

  老爷子重视这件事了,江意惜便撂开了手。

  这段时间成国公府的气氛非常压抑,连孟辞令和孟照安这两个小娃娃都不敢当众笑,只有小存存快乐而茁壮地成长着。

  十月中旬,成国公伤好能上衙了,老太太的身体在江意惜的调养下也大好起来。

  李珍宝又开始长时间泡药浴,不能再见外人。今年李珍宝的情况比往年都要好,泡药浴大多时间是清醒的。

  身体状况是好些了,但这种清醒对李珍宝的精神更是一种考验和摧残。江意惜非常心疼,每隔几天就会让人送一次补汤和点心过去。

  小存存满半岁了。小家伙长得比一般孩子要高要漂亮,也聪明得多。不仅会坐,会翻身,还会爬。

  老夫妇都非常喜欢小家伙,觉得孟辞墨小时候就应该这么聪明,否则也不会极有心眼地发现付氏的不慈,不听那些恶奴挑唆做坏事……可惜那时一个忙,一个身体不好,都没注意他是如何长大的。

  江意惜暗道,老爷子不在家没法子,而老太太,身体再不好也把孟辞羽宠上了天。她没多注意孟辞墨,还是因为不喜欢他。

  之前,老太太最喜欢的儿子是长子,最喜欢的孙子就是三孙。可惜这两个都不顶事,一遇逆境就意志消沉,甚至以烂为烂。

  老太太也觉得对不起大孙子,赏了小存存不少好东西当补偿。老爷子就更不用说了,进内院第一是看小存存,第二是侍弄花草,第三才是跟老太太和其他晚辈见见面。

  十七下晌未时末,老爷子又来了浮生堂。还带来一篮子波斯枣。说郑吉让人送来的,他让人每个院子送了一篮子。

  他抱着小存哥儿逗弄了一阵,江意惜亲自把茶奉给他。

  下人退下后,老爷子才说道,“郑吉给华丫头看了户好人家……”

  后生名叫蒋昌,也是军人,长得不错,十九岁,在守军中任七品把总。

  他父亲蒋凡之前在老爷子手下做事,军户出身,从新兵蛋子升到五品千总,得以摆脱军户身份。可惜五年前在大战中失去右臂,如今荣养在家。蒋凡憨厚不怕死,老爷子对他的印象很好,现在还记得……

  老爷子爽朗地笑了几声,看似对蒋昌非常满意。

  “过两天就让辞阅亲自去一趟雍城。若是那个后生的确不错,就把华丫头的真实情况告诉他们。他们若不愿意也不要为难他们,但决不许把这些情况说出去。若他们愿意,就把那桩亲事定下。

  “辞阅再在那里帮他们买宅子置产。明年春天华丫头嫁过去,辞羽送嫁。今后两兄妹改换名子,生活在那片天地。其实,相比京城和雍城,我更喜欢那里,天高地远,民风开化,没有这么多束缚……”

  昨天有事回家晚了,连假都没请,抱歉。

第271章 不娶也得娶

  雍城在晋和朝西北部,属于西庆州,却并不在边陲。远离京城,又不怕鞑子来犯,老爷子的几个亲信都在那里当权……

  那里的确是个好地方,老爷子为了那两人真是煞费苦心。当然,郑吉也会看人。

  江意惜没说话,默默地听着。

  对普通姑娘来说,蒋昌各方面条件都不错,身材高大,性格憨厚,父母宽厚和善,家有薄资……

  但是,孟华是成国公之女,太师孙女,之前眼高于顶,看上的都是豪门大户中的青年才俊。

  真正要嫁给这样的男人,其中落差可想而知,孟华能心甘情愿吗?

  孟华跟孟辞羽不一样,老爷子不会强迫她生活在那个地方,嫁给那个男人。

  老爷子去了福安堂,把孟华叫过去,同老太太一起讲了蒋昌的情况。

  孟华当即表示愿意。据说,孟华回流丹院后哭了整整一夜。这是埋藏了过去所有美好的愿望和期盼吧?

  江意惜听说后,也不得不佩服那个丫头。她不像自己重生过一次,把所有事都看透想透。她才十五岁,之前一直娇生惯养,走到这一步着实不易,比她的父兄有担当多了。

  他们兄妹去雍城是秘密,不能从京城带太多东西。之前付氏嫁妆里的田地实物要变换成金银,兄妹二人各一半。留一部分在他们手里,另一部分在雍城一带置产。

  孟家还会给孟华两万两银子,是孟家给她的嫁妆。再给孟辞羽五万两银子,其中两万两聘礼银子,三万两分家银子。

  老爷子担心孟辞羽心性不定,孟家给的五万两银子暂时不会交到他手里,而是由二老爷和孟辞墨共同保管,等到他定性后或是三十岁后再给。

  放出的风是,老爷子正托人在老家陕西一带给孟华找人家,或许孟辞羽也会回老家。

  江意惜忙着为那兄妹二人凑银子,转眼到了冬月初。

  初六这天下晌,老爷子收到了刘总兵的回信和信物。刘总兵同意把合离女儿刘恬许配给孟道明,刘恬也十分愿意。

  刘恬只提了一个条件,就是要带着十二岁的闺女牛绣一起来孟家生活,将来把闺女嫁在京城。

  这点老爷子没有任何异议,他拿着信和信物去了福安堂。

  福安堂东侧屋正热闹,除了孟华没来,其他女眷孩子都在这里凑趣儿。

  老爷子把信给老太太,老太太才知道老头儿瞒着她给大儿子说了一门亲事。

  老太太虽然没见过刘恬,但见过刘总兵及其夫人,说道,“刘总兵两口子都长得黑黑壮壮,他家的闺女……还那么大岁数了。大儿特别爱好,他能愿意吗?别害了刘氏。”

  当初,孟道明听说曲家姑娘长得好,天天缠着母亲去曲家说亲。老夫人不愿意,觉得曲家门户低。后来曲家大姑娘成了太子良媛,老夫人就更不愿意了,因为老国公不许自家子孙占队。

  孟道明用“要上战场”才让老夫人同意。后来他又被付妖精迷惑,把好不容易求来的曲氏丢在脑后。

  现在让他娶一个其貌不扬的女子,他能愿意吗?

  老爷子沉脸说道,“婚姻大事父母做主,他不娶也得娶。若再敢做妖,看我怎么收拾他。哼,刘氏可不是软弱的曲氏……”

  晚辈们不好再听下去,起身去了厅屋。

  江意惜看出来,除了孟辞令和孟照安、小存存三个小豆丁外,其他人都有看热闹的兴奋之色,立着耳朵仔细听侧屋的动静。

  她暗乐,谢道明的人缘关系可见一般。

  不多时,成国公和二老爷下衙回来见女眷孩子都呆在厅屋,愣了愣。

  二老爷问道,“你们怎么没进屋服侍父亲母亲?”

  二夫人看了成国公一眼,对二老爷笑道,“公爹婆婆在商议要事,我们……”

  成国公和二老爷听了,急急去了侧屋。

  不多时,就听见成国公的大嗓门,“爹,刘大骆驼的闺女,我不娶……”

  一声清脆的瓷响声,老爷子砸了茶盅,喝道,“你敢……”

  孟辞令吓得眼泪都出来了,瘪着嘴不敢支声。孟照安也吓得紧紧抓住二奶奶的衣裳。

  二夫人起身,带着众人避去西侧屋。

  不多时,二老爷走过来,让他们回自己院子吃饭,他们哥俩陪老夫妇。

  路上,二奶奶悄声问江意惜,“大嫂,你说大伯父会娶那个人吗?”

  按理,江意惜该说“不知”,毕竟成国公是她的公爹。

  但江意惜就是说了,“咱们家,谁能违背祖父的意思?”

  二奶奶抿嘴笑道,“我也觉得是这样。呵呵,大伯父有福了,一个姿色绝艳,一个风情万种,如今又来了个……”

  觉得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红着脸住了嘴。

  次日早上,晚辈们去福安堂安请。

  老太太神色恹恹,还是对江意惜说道,“我们要请媒人去吴城说亲。准备厚礼,要送刘亲家。”

  江意惜问道,“按惯例准备吗?”

  老太太道,“老公爷的意思是,再加厚五成。还有,把正院拾掇出来,除了上房刘家运家具过来,其他屋里的摆设尽量大气些,不要付氏在时的调调。另外,再收拾一处院子给牛小丫头住。抓紧时间,老公爷的意思是,等到付氏死了满一年,明年六月你公爹就把刘氏娶过来。”

  江意惜腹诽,自己还要给孟道明准备婚事。却也只得点头应是。

  成国公要娶吴城刘总兵之女的消息立即在成国公府传开了。

  流丹院里,李嬷嬷小心翼翼把这个话跟孟华说了。

  还劝道,“姑娘莫难过,男人都这样。”

  孟华摇头苦笑道,“我早对我爹没有念想了。当时他迎娶我娘时,曲氏也刚死了一年。他都恨死我娘了,还巴望着他记着那分情?”

  李嬷嬷又道,“听说那位力大如牛,国公爷不愿意,是老公爷硬压着娶的。”

  “管他愿不愿意,再过几个月,这世上就没有孟华这个人了。你也拘着咱们院子里的人,不管别人怎么议论,我们的人不要出去多嘴。”

第272章 求上门

  忙到晌午,江意惜才从议事堂匆匆往浮生居走去。她觉得非常疲倦,想睡觉。

  不知何时天空又飘起了小雪,水灵给她打着伞。

  看到娘亲回来了,黄妈妈怀里的小存存“啊啊”叫着在向娘亲伸出手要抱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1页  当前第1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9/25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春满京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