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春满京华_分节阅读_第216节
小说作者:寂寞的清泉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818 KB   上传时间:2023-02-03 13:48:03

  江意惜来回几趟转述,老神医开了药方,又说了施针扎那几个穴位,两天后再来说病人情况。

  杨御医三十几岁,看到方子和听了施针穴位后,茅塞顿开,直觉这种法子能治好德妃娘娘的病。

  他激动不已,赶紧下车向扈庄方向磕了几个头,说道,“谢老前辈指点。”

  江意惜把孟连山叫去一边,递给他一个油纸包,“这是秘药,交给世子爷,分六次吃。”

  纸包里是一点专治心疾的药粉,不算秘药。但撒了一点眼泪水,就成了唯一无二的神药。

  孟连山把油纸包揣进怀里,又悄声道,“据线报,文王也在找沉老神医。他们在五和县、上林县等五个离京城较近的附属县寻找……

  “王爷和世子爷说,会派暗卫来附近保护庄子,孟家庄也会时刻注意这里。另外,平王爷的一处别院安排住进一位老丈,以吸引眼线。

  “世子爷还建议,能不能请老神医住去孟家庄,这样更利于保护。”

  江意惜一惊,文王也在找人,他怎么知道沉老神医出现在附近?

  江意惜倒不担心老神医被认出来。他给人看疑难杂症,都会简单易容,就是戴个假发套,把胡子染黑,还说闽南话,嗓子是沙哑的,等闲人看不出。

  否则,有势力的官家找他看病,不看就杀了他,他看不看?除非他突遇急诊病人,来不及易容。

  即使是现在,老头儿的头发也是假的。他真正的头发所剩无几,束在头顶像个犄角,这个样子只有江意惜前世看过。

  老头儿老家在蜀中的事,江意惜谁都不会说,包括孟辞墨,这是她对老人家的承诺。

  江意惜说道,“孟家庄是孟家产业,老国公是晋和朝一品太师,我师父肯定不会去。”

  孟连山又让江意惜安心陪老神医,不要记挂家里。孟辞墨跟家里人的说辞是,老国公让江意惜去昭明庵为德妃娘娘抄经茹素十二日。

  送走孟连山和杨御医,江意惜跟老神医说了文王到处寻找他的事。

  老神医浑不在意地说,“食上吃食贵,我怕身边的银子不够用,就放出风我能治别人不能治的病。治好了一个,收了五百两银子。想来是那件事让人嗅出了味道。”

  

  江意惜回屋拿出一迭价值两千两的银票孝敬老神医。

  老头不要,“我不收徒弟的诊费。”

  “是我的孝敬。”

  “孝敬美食即可。”

  江意惜只得收回银票,想着等他离开的时候再多送些程仪。

  下晌,她去昭明庵拜了菩萨,回庄子后老老实实抄经。

  既然说她要抄经茹素,就要去做。不仅做给别人看,自己也心安。

  她要茹素,就不能吃荤,做饭也只能做素点,饭菜都由水珠做。

  好在水珠会很多食上的菜品,有经过处理的调味料,她做的东西一点不比食上差。每次都会多做一些,送去孟家庄给老国公吃。

  江意惜抄完经书就会跟老神医学习医术,这次主要针对心疾。

  花花知道江意惜来了扈庄,扈庄还有好吃的,忙不迭跑了来。

  有了聪明的花花做伴,老神医在这里的日子更有乐趣。

  他把食上的所有菜品记下,每吃过一道,就会划线。觉得需要第二次品尝的,标注下来。他对待美味的认真程度,一点不下于对待医术。

  两天过后,杨御医又来了庄子,曲德妃的病情得到控制。老神医换了几味药和针灸穴位,让他三日后再来。

  六月二十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个普通日子。但对平王和文王来说,意义非凡。

  曲德妃的病情终于有了缓解,平王喜得赶紧让杨御医去扈庄一趟。

  而文王,头一天夜里没睡好,吃完早饭就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坐立不安。

  前世的今天,曲德嫔下晌申时薨了。

  若不出意外,今天曲德妃就会死,李熙那个疯子肯定会发疯……

  文王特别想进宫看李熙发疯,但想到前世他用刀疯坎李照就腿发软,又不敢去。

  哪怕他敢去,没有宫里人的召见,成年王爷也不能随意进宫,除非有事。

  文王生母早逝,没有借口进宫看母妃。去给皇祖母请安,他不受老太太待见,求见三次,两次被拒。

  求见皇上,那得真有事。

  为了多在太后面前亮亮相,他邀约过李凯一起去。可李凯去别处都相陪,但皇宫绝对不会随意去。

  曲德妃是他的长辈,但因为曾经被废太子调戏过,几个成年皇子离曲德妃从来都是远远的,更不敢去探病。

  煎熬了一上午,晌饭后文王让人准备马车进宫。他还是想第一时间听到曲德妃病死,亲眼看到李熙发疯。

  借口是给太后娘娘请安。进不去慈宁宫,也能进皇宫。

  午后日头烤人,街上行人稀少,马车跑得极快,两刻多钟就到了宫门。

  此时太后刚午歇起床。

  听说文王来请安,老太太本想说不见,但看看窗外白花花的阳光,这么热的天二孙子还来请安,也是难得了。

  “让他进来吧。”

  文王进殿给太后作揖道,“孙儿给皇祖母请安。”

  老太太的态度很好,笑道,“坐吧。”又吩咐宫女道,“端碗刨冰来。”

  宫女端上一个白玉瓷碗,最上面铺了一层红色西瓜丁、绿色葡萄干及紫色红豆沙。

  刨冰是食上搞出来的甜品。这个夏天已经风靡整个上京城,是最好的解暑之物。

  文王吃完刨冰,又跟太后说了几句不知所云的话,太后露出疲乏之色。

  文王起身告辞。

第377章 一笑泯恩仇

  文王没有立即出宫,而是带着贴身太监去了玉清池的南边,那里离曲德妃住的永和宫比较近。

  他站在柳树下“望穿秋水”,呆到日暮时分,也没听到曲德妃薨了的消息。

  他不得不相信,这件事又改变了。

  怎么会这样?

  他的心如抽空一样难受。

  李公公再次提醒道,“王爷,该回了。”

  文王只得向宫门走去,背都有些驼了。

  变数应该在“沉老神医”身上。

  可他的人一听说有疑似老神医的存在,就开始寻找了。

  那些没用的东西!

  文王不得不悲哀地承认,这一世他也很没用。依然不受皇上待见,一个像样的人才都没给他。舅家不仅不得势,还忒没用。重生后招了一些人,多为乌合之众,想弄出个“文王一党”都不成……

  只能期许挡他道的人被天收了,可本该死的人为什么没死?

  既然上天让他重生,他就是得上天卷顾之人,是有大福气的。

  可为何不能心想事成?

  出宫后,他沉脸对李公公说道,“去别院。”

  李公公的腿颤抖了一下。没找到新货,彩云卿又该遭罪了。

  扈庄,被余辉笼罩的庭院安静祥和。

  东厢里,老神医正美美品尝着面前的两菜一汤。

  两菜一汤是老神医的要求。美味要顿顿吃,慢慢品,却不能浪费。

  他最鄙视那些浪费粮食和暴殄天物的人。

  江意惜刚刚从孟家庄回来。

  她偶尔会去孟家庄看望老国公,说说老神医的情况。

  老国公特别想交结交老神医,不仅是佩服他的医术和人品,还想把那颗小石头给他看看。老头儿走南闯北采药治病,对毒应该很有研究,想问他那种石头有没有解药。

  江意惜跟他说了老国公想结识他的想法,老头儿就是摇头不愿意。

  水珠笑道,“大奶奶,斋饭做好了。”

  江意惜去上房吃过斋,老爷子还没吃完。

  天色暗下来,屋里廊下点上灯,水珠才把东厢的碗盘收走。

  老神医吃饱喝足,一脸的满足。

  江意惜走进东厢,悄声说了那颗石头的形状颜色,对人和花草的毒害。这是老国公今天让她问的。

  老神医问道,“是乌期藏过来的石头吧?”

  他见江意惜点头,又说道,“那就是了。那种石头不是有毒,而是石头本身带了一种对人体有害的东西,像光和热一样向四周散发,没有解药。你说的那种石头侵害性不算厉害,用铁盒装着,里面多放些铅,埋深些即可。”

  次日江意惜把这个话传给老国公,老国公更加佩服老神医的见多识广,更想结交,奈何老头依然不愿意。

  六月末,江洵来了扈庄。

  虽然江洵是御前带刀侍卫,但他是江浩后人,小虎头挂件的真正主人,沉老御医不仅不排斥他,还很喜欢这个爱笑的探花郎。

  江洵给他磕了头。感谢老神医教姐姐医术,治好了孟辞墨的眼疾,他和姐姐的命运也随之改变。

  老神医把他扶起来笑道,“我们有渊源,叫我沉祖父即可。”

  晌午,水珠做了五菜一汤。

  一老一少正准备入席,吴有富进来传话,老国公来了。

  老神医沉了脸,“不见。若他仗着这里是他孙媳妇的庄子硬闯进来,老夫就走。”

  窗外传来孟老国公的声音。

  “老哥哥,往事如烟,那些事已过了近百年。你我的祖辈,各为其主,没有对错。说句大不敬的话,朝代更替,是历史的必然,谁也改变不了。如今国泰民安,百姓安稳,比前朝后期的民不聊生强多了……何苦那么执着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1页  当前第2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6/25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春满京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