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春满京华_分节阅读_第92节
小说作者:寂寞的清泉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818 KB   上传时间:2023-02-03 13:48:03

  因为江洵找准目标暴打袁宪,几个最厉害的下人主要按着他打。即使有江大护着也被打得厉害,多处挂彩,左脚被石头砸伤,大夫说要歇息半个月。

  郑璟知道,若江洵不来帮忙,自己比袁宪挨的还要狠。对他说道,“谢谢你,你的情我记着。”

  江大觉得自己没有保护好主子,今天一大早来向江意惜禀报。

  拉架的比打架的还挨得厉害,江意惜气得肝痛。又问道,“洵儿的脚会不会瘸?”

  江大说道,“大夫说只是外伤,不会瘸。”

  江意惜还是不放心。想着,不好拿光珠直接给江洵照射腿,就必须拿点眼泪水给他做吃食。今天孟辞墨在,明天再做。

  孟辞墨让人去福安堂给老公爷和老太太说明情况,他们二人急急去了江府。

  巳时初便到了。门房说,宜昌大长公主府也来人了,是郑夫人和郑璟。

  郑夫人性子冷清,唯一的希望和安慰就是儿子。儿子出了这么大的事,她十分感激江洵,带着厚礼同儿子一道来江府感谢。

  孟辞墨和江意惜直接去了江洵的院子。

  江洵躺在床上,一只脚被布包着。床边坐着江晋、江文、江斐及一个少年,少年正是郑璟。郑璟脸上脖子上有多处淤青,一只手被布包着。

  江洵一只眼睛肿成一条缝,鼻子肿大。他笑道,“姐夫,姐姐。”

  江晋起身给孟辞墨抱拳,江文和江斐作揖。

  “妹夫,二妹。”

  “姐夫,二姐。”

  郑璟也起身躬了躬身,喊道,“孟大哥,孟大嫂。”

  江意惜来到床边,拉着江洵的手心疼地说道,“让我看看。”

  江洵红了脸,“姐,我没事。”

  江意惜埋怨道,“被打得这样厉害,还说没事。”

  郑璟忙承认错误,“江兄弟因我受伤,是我的不是。”嘴里有伤,说话有些含混不清。

  刚才两人报了岁数,他们同岁,都是十四,郑璟比江洵大了两个月,所以叫江洵“江兄弟”。

  孟辞墨对外伤多有经验。他检查了一遍江洵的伤势,也说道,“无甚大事,都是皮外伤。”

  几人说了一会儿话,江意惜正准备去如意堂看望郑夫人,郑夫人的一个丫头过来叫郑璟。

  “夫人有些胸闷,请大少爷回去。”

  郑璟起身告辞。

  江家兄弟及孟辞墨、江意惜把郑璟送至外院。郑夫人已经等在马车旁了,孟三夫人和孟大奶奶也把郑夫人送至这里。

  郑夫人脸色苍白,一看就气色不好。

  郑璟急步走上前问道,“娘,你怎么了?”

  郑夫人道,“也没什么,就是觉得胸口有些闷。”

  她的目光在江意惜的脸上滑过一圈,转身被丫头扶上马车。

  郑璟冲江家人抱了抱拳,也上了车。

  郑璟见母亲闭着眼睛,似极是难受的样子,急道,“让人直接去太医院把御医请去府里,娘一回府就能看病。”

  郑夫人摇摇头,轻声说道,“无需,娘歇一歇就好。”

  她刚刚才知道,江意惜和江洵的生母居然是扈明雅。那个女人她虽然没见过,还早就死了,却是她一生的恶梦。

  之前她听娘家人说,扈明雅嫁给一个姓江的低级军官,三年后就死了。她以为自己永远不会跟那个女人有交集,却没想到那个女人的一双儿女跟自己有了如此多的牵绊。她可以阻止自己儿子不跟她儿子交往,却不敢不让大长公主喜欢和欣赏她的女儿……

  她刚才专门问了江意惜的生辰,再想到丈夫离京的日期,才放下心来。再如何,江家也不会在这件事上撒谎,更不会忍受儿子戴绿帽子,混淆血脉。那一点点相似之处,是自己多心了。

  她睁开眼睛,抓紧郑璟的手说道,“我刚才跟江家女眷叙了一阵话,江老太太粗鄙又目光短浅,后人也不会好到哪里。以后你少跟江家人来往,莫学坏了去。”

  郑璟说道,“我之前听婷婷和玉大哥讲过江家的事,说江老太太和大房不太好,没少欺负二房的孤儿孤女……”

  郑夫人道,“能在外面如此说长辈的不好,可看二房那两人更不好。”

  郑璟辩解道,“不是他们说的……”

  见母亲脸色不好地瞪着他,郑璟只得住了嘴。他心里很为难,江洵一看就豪爽仗义,祖母和堂伯娘、玉大哥、婷婷都说江意惜很好,他们姐弟肯定不是粗鄙和目光短浅之人。本来说好下个沐休日再来看望江洵,等江洵脚好了邀请他一起去郊外骑马……

  他不能明着忤逆母亲,但祖母对江意惜的印象很好,以后请祖母跟母亲多说说江家姐弟的好。等母亲对江洵的印象转变了,自己再跟他多多走动。

  秦嬷嬷的脸色非常不好,江意惜以为她是担心江洵,宽解了她两句。

  江意惜嘱咐了江洵一些注意事项,同孟辞墨一起去如意堂看望老太太。

  除了受伤的江洵和禁足的江意言,所有江家人都在这里。刚才郑夫人在的时候,江伯爷和三老爷不好过来。郑夫人一走,他们都来打探消息。

  老太太笑眯了眼,一点没有为孙子受伤而担心的样子。

  江意惜暗哼,老太太一定是因为收了重礼,又跟大长公主府关系更近一步高兴吧。

  老太太刚刚看了礼单,的确因为这两件事高兴。

  谢谢团团的小靴靴的打赏,谢谢亲们的月票。

第169章 猜到

  老太太把江意惜招呼到旁边坐着,拉着她的手夸了江洵,说他小小年纪武功得得,一出手就救了个贵人。又嘱咐江意惜在婆家要孝敬好长辈,服侍好夫君……

  江意惜耐着性子同江家人叙了几句话,在这里吃了晌饭,陪了一阵江洵,同江意柔说了几句悄悄话,才和孟辞墨告辞回孟府。

  江意惜一走,秦嬷嬷就嘱咐彩儿要好好照顾二爷,她有急事要去扈庄一趟,明天赶回来。

  上午,郑夫人母子来看望江洵,郑夫人直接去了如意堂感谢长辈。老太太让人把秦嬷嬷叫去如意堂,回答江洵现在的情况。

  郑夫人很关心江洵,问了他的病情,下人又奉上礼单。

  老太太见郑夫人对江洵姐弟的印象都非常好,很是开心。又说了自己儿子如何英勇救下孟世子,儿媳扈氏如何貌美贤惠,只可惜早早死了。

  扈姓很少,郑夫人听说后笑道,“我年少时认识一位扈姓姐姐,不知江二夫人闺名叫什么。”

  老太太笑道,“二儿媳妇闺名扈明雅。哎哟,那是个好孩子,样貌好,又贤惠知礼,几个儿媳妇里我最疼她。惜丫头长得跟她娘一样一样的,样子也像……”

  只有站在人后注意看郑夫人的秦嬷嬷发现她的脸色一僵,瞬息即逝。

  郑夫人遗憾道,“哦,不是我认识的那位扈姓姐姐。”

  又问了江意惜和江洵的生辰。

  老太太还以为郑夫人要给二孙子说亲事,又笑着说了他们姐弟生于哪年哪月。

  郑夫人似是松了一口气,笑道,“江二公子比我家璟儿小了两个月。”

  又说笑几句后,郑夫人以身体不适为由,起身告辞。

  秦嬷嬷心底发凉,觉得郑夫人肯定猜到江二夫人就是郑吉倾慕的扈明雅了。虽然江意惜的长相跟郑吉有些许相似,但她的生辰又摆脱了她是郑吉骨血的嫌疑。只不过,能让郑夫人完全放下怀疑吗?

  秦嬷嬷忐忑不安,只得去扈庄讨吴大伯的主意。

  晚上,江意惜趁孟辞墨在净房沐浴的时候,躲进卧房拿出一个小铜筒。用牙签在眼泪水里蘸一下,再把牙签在一杯清水里搅了搅,如此反复三次。

  把小铜筒锁好后,又把装清水的茶碗盖上盖子,藏在床下抽屉里。

  次日寅时初,孟辞墨还在睡觉,她就轻轻起床,拿着茶碗去小厨房。

  孟辞墨被惊醒,“这么早,你做什么?”

  江意惜轻声笑道,“我去给洵儿煲个有益外伤的药膳,你也喝一些。还早,你再歇歇。”

  夜色正浓,漫天繁星烘托着半轮明月。夏末的晨风已经有了些许凉意,吹在人身上十分惬意。

  江意惜和吴嬷嬷一起来到后院小厨房,粗使婆子莫嬷嬷已经把灶子烧上。她们煲了汤,又蒸了一锅山药糕。

  做好后,江意惜舀了两碗汤,拿了六块山药糕去了上房。

  丫头已经去大厨房把早饭拎回来,盘盘碗碗摆了半张炕几。

  江意惜和孟辞墨坐去几前吃早饭。江意惜喝了一小碗汤,吃了一块山药糕一个鸡蛋。孟辞墨喝完一大碗汤,又把五块山药糕都吃完了。

  他笑道,“惜惜手巧,汤和点心比厨娘做的好吃多了。”

  送走孟辞墨,江意惜又上床歇息到辰时初,让水灵把汤和点心送去二门交给吴有贵,吴有贵送去江府给江洵。

  还留了两碗汤和五块点心,给花花吃了一块,江意惜就带着拎了食盒的丫头去了福安堂。

  老夫妇刚开始吃早饭。他们喝了汤,又一人吃了一块山药糕,留了两块给安哥儿和黄馨。

  老太太笑道,“辞墨媳妇手巧,汤和点心比厨娘做还好吃多。”

  老爷子得意道,“之前我说你不信,现在信了吧?”

  老太太点点头,瞥了江意惜肚子一眼。

  现在她特别疼惜大孙子,都二十二岁了,还没当爹,着急。

  请完安,江意惜回到浮生居不久,老爷子领着黄馨来了。安哥儿一直站在他家院门前看,见太祖父和小表姐去了浮生居,他也跑了来。

  老爷子在锦园侍弄花草,江意惜带着两个孩子在廊下同花花和啾啾玩闹着。

  老爷子与孟辞墨和江意惜走得如此近,让孟府的某些人很是吃味。不多时,孟华、孟岚、孟霜也来了。

  三位姑娘陪老爷子侍弄了小半刻钟花草,就被火红的太阳晒得跑来廊下玩。

  午时初刚把那几人送走,外院门子来报,扈庄的吴大伯送番茄来了。

  江意惜笑道,“让他进来。”

  又让人拿钱去大厨房,让她们另炒几个下酒菜,让吴大伯和吴有贵在外院客房喝酒,下晌回后街他们自己的家。

  成国公府后街有许多小院,是公府下人住的地方。公府也有不少有钱的下人,他们不会住在那里,而是自己在另处置产。

  江意惜在后街给他们要了一个小院,平时吴有贵住,吴嬷嬷偶尔回去住,吴大伯回京也会在那里住一晚。

  孟辞墨的几个亲兵因为跟着主子去打过仗,有赏赐也有斩获,有不少钱财傍身,都在别处买了宅子。孟连山买的小院已经收拾好,随时准备迎娶水香进门。

  水香非常得用,年纪又不算很大,照江意惜的本意想多留两年。但孟连山不小了,已经二十一岁。江意惜不好再耽误他们,定于明年九月成亲。

  临香十七岁,也由孟辞墨作主,给她和孟青山定了亲,定于后年八月成亲。

  吴大伯挑着两个大筐进来,一个筐装了大半筐番茄,一个筐装满了嫩玉米。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1页  当前第9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2/25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春满京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