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_分节阅读_第185节
小说作者:木南斐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638 KB   上传时间:2023-07-22 14:49:02

  而有这资料库繁多内容,又何惧不知前路在何方。

  【一直到岑参20岁的时候,他去到了长安,想被举荐做官,结果失败了,然后就又去北方出游,但是也没啥收获,于是乎,岑参选择了——出塞,而且还是两次出塞。】

  看吧,人生总要多尝试,没准哪条路就适合你了。

  听着这些诗人的经历,到也让历朝历代下众人有不少启发。

  【第一次出塞,岑参到了新疆,跟了当时的名将高仙芝,不过岑参觉得好像也没什么前途可言,于是就开始思乡了。】

  【对,岑参的这一思乡,就写下了又一篇中学生必背古诗词——《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之后待了不到两年,岑参就回到了长安,遇到了很多合得来的朋友,如李白,高适,还有杜甫。】

  秦王宫。

  又听到熟悉的名字,嬴政不由得挑眉,怎么感觉这些诗人都绕不开一个圈子一样?

  【在长安过了许久的太平日子,岑参又觉得没意思,于是他又开

  始怀念边塞生活,比如岑参写的《送李副使赴碛西官车》,其中最后一句“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就表达了想要去边塞建功立业的心情。】

  【然后岑参又第二次跑去了边塞,这次他去的是西北,跟的是另一个名将封常清,对方也是他的朋友。】

  【所以说,跟着朋友混,岑参的日子过得很不错,于是这期间,足够他有心情脑洞大开,写下了一篇又一篇雄奇瑰丽的诗作,比如我们高中课本学过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中学生必背古诗词,不仅将边塞风光描写得雄奇壮丽,还写出了军中生活的艰苦恶劣,以及最终战斗的胜利。】

  【而且这首诗虽然是叙述征战,却又以叙述寒冷为主,由此暗示了对冒雪征战的赞叹之意,同时语句豪爽,如风发泉涌,真实并且动人,加上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节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壮,足可谓是别具一格。】

  唐朝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又召集了尉迟恭等人谈事,又听一首边塞诗派,不由得叹息一声:"对于边关将士的艰苦描写,倒真是鞭辟入里,而且这些描写边关之景的诗作,还有反映边关将士作战生活的内容……"

  说到这里的时候,李世民不禁顿了又顿。当那些边关境况,化作诗篇,被如此描写出来后,真是让人不由得心生感慨。

  所以李世民才将尉迟恭等人召集过来——这资料库中有军事方面的相关内容,在注重发展国内诸多事项的同时,边境边关那边的发展和革新等,必然也不能落下滞后,也因此,李世民才要嘱咐尉迟恭等人好好研究一番。

  "朕希望以后的边塞诗派,也能涌现出许多安定,甚至是想要去赞叹赞扬的诗篇来。"

  “是!陛下!臣等自当竭力而为!”

  【如果说《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这首诗,将边塞风光描写得很雄奇壮丽,那还有一首诗,就更是想象

  力奇特,这首诗大家肯定也更加熟悉,就是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也是中学生必背古诗词之一,描写了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也抒写了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还表现出了离愁和乡思之意,可整首诗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

  【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浪漫理想以及壮逸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而且全诗内涵丰富宽广,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是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句,也更是成为了描写雪景,并被千古传诵的名句。】

  汉朝未央宫。

  刘彻细细品味着这首诗,尤其是那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由得连连点头赞叹。

  这诗当真对他的喜好!

  真是可惜无缘得见这位诗人,不过……若是也能开启留言板权限,也许可以通过此交流一二?刘彻不禁搓了搓手,他可真是更迫不及待想要开启了。

  【写诗写的好,但也要想办法当官,只是就在岑参打算回长安做官的时候,这一年,安史之乱爆发了。】

  【与高适相反的是,安史之乱带给岑参的,是一贬再贬——在经由好友杜甫的推荐后,岑参到皇帝身边当了个提意见的小官,结果还当真是性子直得去提了意见,于是就这样被踢出了长安。】

  【先是被贬到了河南,然后又被贬到了四川,就这样一贬再贬,弄得抑郁,最后岑参便客死异乡,死在了四川成都。】

  现在还在边塞的岑参:"……"

  虽说安史之乱不会再发生,但他还是专心写诗吧……官场难混,可能不太适合他。

  岑参摸了摸鼻子,专注写诗,也许以后他这里开启留言板功能权限,没准儿还能认识下其他朝代的知己友人。>【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就先讲到这里,接下来我们再看看看这盛唐的圈子里还有谁?】【不得不说,此时发展出来的,还有另外一大门派——即山水田园派。】【都是一个圈子的,山水田园派有何不同?】

  【还记得我们先前提到过的陶渊明吗,田园诗鼻祖,因为对官场失望,于是隐居田园,所以这山水田园派,简单来说,就是不想当官,当不上官,当了官又失望辞职的,然后隐居于山水田园之间,写出来的诗,就是山水田园诗了。】

  其他都好说,这当不上官……多少是有些扎心了啊。

  【然后我们接下来要介绍的这位,先前才刚说过,李白还写诗赞美过他——】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意思就是说此人品格如山,形象如花,仰望他会刺痛你的眼睛,所以快来膜拜他。】

  【李白,对朋友是多么能说会道一人。】“李太白,天幕可又在夸你呢,哈哈!”

  身旁的友人嗓门太大,李白都来不及捂住嘴。然后见周围不断有惊奇诧异的目光汇聚过来,只得拉着人快步离开。

  “我现在可还未作过这样的诗作出来。”

  李白一边说着,一边又有些好奇,这句诗……他究竟是为谁所作?又是先前天幕说过的哪位?不过未来的他竟能结识如此多的出众卓越之人,真是想想都不由得叫人欣喜跃然。【被李白如此赞叹的诗人,当然就是我们接下来要介绍的这位——孟浩然。】

  【孟浩然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很简单,大概除了隐居就是在求官,除了求官就是在游历,基本就是这三种人生状态。】

  【那我们先讲隐居,说起孟浩然的名字,是根据圣人孟子起的,"浩然"二字就是取自孟子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这句话,因为孟浩然的父亲认为自己是孟子的后代,这并不稀奇,像刘备也是如此,自称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

  【而给自己儿子起这样的名字,也表达了其父亲希望孟浩然能够出人头地,所以孟浩然也是争气,17岁的时候就在当地考试中站崭露了头角,不过这之后,总要跟个“但是”.……】

  【所以这但是之后,孟浩然去离家不远的鹿门山逛了一圈后,看到那里的景色,突然就悟了。】

  【于是孟浩然在回家之后,写下了很多诗篇,其中“庞德公”这个名字出现次数尤其多,因为庞德公就是东汉时期的隐士,当时他拒绝了所有出山请求,在鹿门山隐居而终,称得上是孟浩然很推崇的人。】

  【所以孟浩然也做了一个决定——他也隐居在了鹿门山,还由此写下了不少名篇诗作,同时也是由此,形成了孟浩然特有的诗作风格,即清新自然,而这写下的诗篇中,有一首我们非常耳熟能详的,也是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是不是第一句第一个字出来之后,后面几句就完全能够接下去了吧。】"这首诗作好通俗易懂,内容也简单,竟也是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虽然简单,但是浑然天成啊,而且短短四句都有不同的意思,又平易浅近,言浅意浓,当真是佳作一篇。"

  “倒也是,确有细细品味之处,否则也不会如此流传于后世。”

  【除了隐居,就是出门游历,比如江浙沪那一代,孟浩然就去过好多次,也由此写下了另一篇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大意是在异乡又想家,一想家就难过,看什么也都好难过。】

  【不过孟浩然也是性格豪爽之人,出门游历就能认识好多人,人缘特别好,这些好友中,就有我们之前提过的李白,王维和王昌龄,所以说,也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才之人必然也是吸引有才之人,都是惺惺相惜。】

  【然后我们再说孟浩然的求官之路——】

  【先前也提到过,孟浩然写给张九龄的那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也说过这求官之路,对大多数人而言,其中一条就是被举荐,另外一条就是考科举,孟浩然这两条路都走过,但大家也都知道

  了,这第一条路,孟浩然自然是没走通。】

  【而这第二条路,考科举,孟浩然也没考上,都是以失败告终。】

  【可其实,孟浩然不是不能实现当官的梦想,甚至有好几次,他离当官的机会都只有一步之遥……】

第106章 李白

  除秦朝外,其他历朝历代众人,几乎大多数都在一边听着天幕,一边查看那新出的留言板功能展示。

  大到相关模块之下,小到具体作者之下,竟是都出现了留言板功能。甚至逐渐的,已经有相关问题附着其上。

  他们能看到问题,却看不到问题之下回答的内容。

  提问的人会显示姓名和相关朝代标注,而回答的人,虽然看不到回答问题的答案,但却能发现不是随便回答就能获得功德值的,天幕会将答案评估和评选出来,标注最优解,然后给予能拿到功德值的权限。

  这评选出来的答案最优解,也是相当于另一种方面的肯定和证明了。

  可见这回答问题,并且若是能被评选为答案的最优解,也是另一种突出展现自己才华和能力的方式之一。

  于是这样一来,历朝历代下,瞬间就有人意识到——这留言板功能,之于他们而言,也着实是一种宣扬自身的手段啊!尤其现在拥有功能权限的只有秦朝,问问题的人还太少,那岂不是就更加突出了回答问题的人?

  否则以后留言一多,回答问题的人也更多起来,那么想要冒头的话,恐怕就也更不容易了。

  所以现在无疑是个机会!而重点就看他们能不能尽早开通这留言板的权限功能了。

  于是这样一种无形的,却又能明显感受到的,更加迫切的“催促”之意,再次使得许多朝代之下的氛围,竟是变得更加躁动和迫切了起来——就像有一双无形的大手,推着他们不得不往前走。

  “立足于世,谁不想扬名立万,所以这留言板功能权限,必然要尽早开启才行!”

  “说的是,诸位,就算不是为了扬名立万,能在其上留下我们自己的名字,这也完全是足够难得和少有的机会,我们不应放任过去才是,所以现下已经不是观望和等待之时,也真该更落实到行动上去了。"

  "是了,像这种摆在眼前的机会又怎可错过去!“”咦?周兄,你突然笑什么?"

  "哈哈,我笑是因为,我们现在说的不能错过此等机会,岂不是正和天幕说的那位孟浩然对上了?"

  “哦对,这位孟诗人有好几次离当官都只有一步之遥——”众人一听,果然也是如此,都不由得摇头失笑起来。不过距离这当官的机

  会,有好几次都只差一步之遥,究竟是怎么回事?

  【第一次机会,据说有一次孟浩然和王维在一处的时候,唐玄宗突然到访,这时候,按理说应该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吧,可是孟浩然一激动,竟是直接钻到了床底下去了……不过他最终也没躲过去,还是被拽了出来。】

  【而后唐玄宗就让他作诗一首,这又是好事吧,但结果,孟浩然张口就来的诗是——】【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历朝历代下众人:".……"

  这首诗的意思……

  【这首诗大致意思就是说,孟浩然以后不想给朝廷上书了,他要回家隐居,反正自己也没什么本事,所以皇帝不想要他,加上又年迈多病,朋友也都疏远了他,所以.……】

  【所以当着唐玄宗的面说这种话,想也知道是“文不对题”,马屁拍到了马蹄上,自然错失了这一次机会。】

  【那第二次机会,就是说唐朝那时候不是还有举荐做官吗,然后有一个叫韩朝宗的举荐人,对李白都不假辞色,倒是对孟浩然很是欣赏,所以和孟浩然约好,要带他去拜访一些人,拉拉人脉关系。】

  【结果到了约定那天,孟浩然自己和朋友喝酒谈诗,一不小心喝大了,然后放了韩朝宗的鸽子……】

  "咳咳!这位孟诗人,可真是叫人不知道如何说了。"历朝历代下,不少人听到这里,已然是无奈摇了摇头。【可想而知,最终韩朝宗愤怒离去,孟浩然再次错失了一次机会。】

  【于是求官一直不顺利的孟浩然,终于心灰意冷,打算再次出去游历,这时候就有了李白那首著名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就是在孟浩然如此境况下,为孟浩然送行时而写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2页  当前第18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5/2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