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_分节阅读_第126节
小说作者:墨尔玉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537 KB   上传时间:2023-08-03 12:36:22

  与此同时,他还是个地位举足轻重的朝廷命官。

  站在他旁边的,是李白的两个孙女。乡间的路不好走,多亏有李白的孙女带路,范传正才找到这块墓地。

  范传正望着这个村妇打扮的人,在他父

  亲的描述中,李白是多么的风姿绰约,可是李白后代居然跟普通百姓并无差别。让人很难相信这居然是诗仙的后代。

  他说道:“李翰林除了你之外,还有其他后代吗?”

  李白的孙女一五一十地说出来了。李白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子曰伯禽,次子下落不明,女儿病死。

  所以李白只剩下长子。长子伯禽一生跟随李白左右,在李白逝世之后留在了当涂。

  伯禽生了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他的儿子想学爷李白当游侠,结果没有爷爷的嘴皮子和好武艺,外出十三载,不知所踪,估计死路上了。

  所以李白只剩下两个孙女。

  李白和李白的儿子伯禽并没有留下什么财产。两个孙女生活困顿,种田织布为生,不得不嫁给了当地的农夫,只求生存。

  范传正听完,心中唏嘘。他跟李白的孙女深入交流之后,才发现对方进退优雅,读过诗书,谈吐不错,并不是普通的村妇。

  他不禁惋惜: "原来李翰林只剩下了你们二人,你们姐妹嫁给农夫,实在是辱没了。不如我助你们改嫁。”

  盛朝高士的孙女起码也得嫁进士族啊。

  两个孙女却拒绝,如果嫌贫爱富,死后哪里敢去见李白?

  范传正见她们不肯,只好答应了。

  两位孙女又说:“祖父的遗愿是葬在谢公山,但当时生活拮据,没有钱财将他安葬在那里。唯有祖父这件事,请大人帮帮忙。"

  范传正于是会同当涂县令诸葛纵,把李白的墓地迁移到梦寐以求的谢公山。

  碑文已经残破不堪,范传正干脆重新立碑,并为李白撰写墓志铭,《赠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

  天幕补充了一句:【后来,李白的两位孙女也没了消息。李白不仅才华没有人继承,最终也绝嗣。】

  天幕下,杜甫很震惊:“太白兄,你好像绝后了!”

  李白心想,能不能别说了?他听清楚了!他正郁闷着呢。

  他一心想求功名,所以把儿女放在山东,一个人外出求官,但他不是不在意子女。

  他给自己儿女取的名都非常不错,寄托了他对儿女的重望。他甚至把小女号做平阳,来源就是那位以军礼下葬的大唐

  平阳昭公主。

  外出求官的途中,他也多次给山东儿女寄信。

  谁曾想未来自己的儿女基本都下落不明,孙女生活拮据,几乎无法生存。但是孙女却很有气节,不嫌贫爱富,依旧记挂自己这个祖父的遗愿,要把他葬在谢公山。

  他端着美酒,却一点喝不下去了,良久之后说了一句发自肺腑的真心话:"我亏欠儿女的太多了。”

  他遥望着山东的方向,暗下决心。等到他扶摇而上九万里,一定不让孩子们重蹈覆辙。

  杜甫心中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安慰道:“太白兄,你死之前写了诗,说你死后没有人像孔仲尼一样为你哭泣。但我懂你,我会为你哭的!"

  “你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他神色悲戚,好像马上就要哭出来了。

  李白望之,既觉得有点感动,又觉得有些违和:"别哭,我还没死呢,急着给我哭丧做什么?"

  有一说一,实在有点晦气!

  杜甫连忙擦擦眼角,收回眼泪,还不忘了补充:“但我就是太白兄的

  孔仲尼,没有之一。”

  然而接下来,天幕播放的视频,让杜甫渐渐有了危机感。

  李白的仲尼怎么这么多?!

  视频又开始倍速播放,左上角的数字不断变大,来到【818年】。

  李白的墓地简陋,荒凉,无人收拾。山边长着无边无际的荒草,冷清寂寥又萧瑟。

  一个男子来到李白墓前。他身穿圆领桶袍,腰间配着玉佩,穿着黑色长靴。

  男子望之,心情百转千回,眼角湿润。

  他如今被贬到江州当司马,前途一片暗淡,他的心情犹如李白墓地一样萧瑟。

  他作诗一首:“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他郑重地行了个礼,随后离开了,没有留下一片云彩。

  画面右边给出他的名字:【白居易】。

  白居易的演员离开之后,时间轴继续滚动,过了几秒,停了下来。

  唐朝诗人陆荀鹤在墓前,痛哭流涕:"先生在的时候,由你领导诗坛,所以诗

  坛日新月异,先生为什么要离开我们?”

  “虽然先生走了,但是先生的英名永远活在天地之间。”

  “谁能去湖南把杜工部的墓移过来,让两人相邻相伴,吟诗作赋?”

  紧接着,时间轴继续滚动,日月轮转,岁月更替,大唐已经灭亡,来到宋朝。

  宋代诗人陆游身穿宽衣大袖,冠小仅束髻,来到李白墓前,站在无数先人所站的地方。

  他长长叹息,恨不能与李白一见。

  他望着青山绿水,感受着山间松风,恍惚间,感觉自己好像看见了那个意气风发的李白。

  陆游:"李翰林喝酒似长鲸吸川,写诗像渴骥勇奔泉。"

  “大将军桓温的墓地也在当涂,想必李翰林,你的愿望也是成为他这样的英雄吧。”

  陆游擦着眼角的眼泪,甩了甩袖子,依依不舍地离开。

  时间匆匆而过,来到元明清。

  元朝文人戴天锡,明朝文人方孝孺,清朝文人钱谦益……都来到墓碑前,为诗仙哭泣。

  天幕下的人还没看过这么神奇的倍速播放模式,好在不难理解,略一思考之后便搞懂了。

  唐太宗李世民感叹:“这种方式挺有意思,当真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如果眼泪不会干,估计千百年来,这些人的泪水都要将李白的墓给淹了。”

  天幕下的人都很羡慕,其中不乏一些王公贵族。他们葬的位置再好,陪葬的金银珠宝再多,往下一埋,多年过后,除了子孙还有谁会来凭吊?

  甚至连他们的子孙不看族谱,都未必知道他们的全名。

  李白明明草草下葬,但是身后事可一点都不寂寞。甚至超越了无数王侯将相。

  时光会流逝,王朝会更迭,可李白的声名不朽。

  唐太宗李世民不知道自己的身后事有没有这么热闹,羡慕地说:"李白死前说没有人知道他这只大鹏鸟,可事情截然相反啊,如果那李白还活着,会如何作想?”

  在这些诗人之中,杜甫最倾向那个提议李杜合葬的人,想法直中他下怀。

  如果能和李白合葬,以后相互唱和,黄泉生活不再寂寞,美哉美哉。

  杜甫好奇地问:“  太白兄,未来有这么多诗人来凭吊你,还留下了诗篇,你最喜欢哪一个?白居易吗?”

  在这些诗人之中,杜甫就认识一个白居易,也晓得他的名气大,因为白居易上榜了。

  杜甫以为李白会选白居易,结果李白笑着说道:"陆游。"

  其他人夸他写诗写得好,他高兴不假,但高兴的程度有限,写诗只是兼职。他的梦想是军功封侯或者布衣拜相。

  唯有陆游将他跟恒温相比,所以他pick的是陆游。

  他找到了自己的孔仲尼!

  李白举起酒樽:“如果没有天幕,谁能知道自己的身后事?为此等美事,当浮一大白!”

  他觉得陆游就是最懂自己的人,然而随着天幕播放,他的思绪开始摇摆。

  视频经过元朝明朝清朝之后,时间来到了现代。

  人们穿着两截衣服、好像受过鬓刑,头发都不算长。

  可他们不像犯人。因为他们穿着颜色鲜艳的衣服,上面的花纹精致繁复,手艺高超的绣工细看都要惊呼天人。

  他们拎着花花绿绿的酒水,在墓碑前摆好。

  有的人嘴里念念有词:"听说白哥最爱喝酒,上好的老白干啊,五十年陈酿,听说一口下去贼销魂。从我爸那里顺来的,我爸都不舍得喝,都送您了。保佑我古诗文默写满分昂。"

  有人送上泸州老窖:“哪能喝老白干?李白四川人,要我说,还是这瓶泸州老窖最地道,对四川老铁的味。白哥要保佑也是得保佑我。"

  有人送上茅台:"贵州茅台才是永远的神!什么酒来了都得跪。"

  还有人送上国外葡萄酒:“你们送这么多白酒,人家都要喝腻了,来喝点红的,说不定诗仙都要写上英文诗了呢。那不得拳打雪莱,脚踢拜伦啊?"

  李白的墓前已经被办成了名酒博览会。

  李白心动了,他平生最爱两件事,一件是求官,一件是喝酒。有时甚至嗜酒如命。

  官可以不当,酒一定得管够。

  对不起,陆游,他们给的太多了。

  他们才是最懂自己的人!他们才是自己的孔仲尼!

第74章 后续+盘点十大帝王诗人

  【传说,李白揽月而死,其实李白应该是病死的,前者只不过是人们的美好愿望罢了。李白晚年缠绵病榻的时候,把自己的诗文草稿交给自己投靠的族叔李阳冰,请他为诗集作序。

  众所周知,诗人的诗大多散佚,可李白好像更惨。

  李阳冰:"自中原有事,公避地八年,当时著述,十丧其九,今所存者,皆得之他人焉。"

  自从安禄山造反之后,李白就到处逃亡。

  划重点,如果李阳冰说的是真的,那么李白的诗十丧其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9页  当前第12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6/1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