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_分节阅读_第23节
小说作者:墨尔玉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537 KB   上传时间:2023-08-03 12:36:22

  他性格善良随和,对各位大臣态度都很好。

  即使赵高属于胡亥那一派,他也能摒弃成见,轻声细语替对方说话:“父皇,赵高说得也有道理。为了江山社稷的稳定,秘不发丧也是合理的。”

  “莫要因此,错怪了两位忠心的大臣。”

  秦始皇面无表情,反问道:“忠心?倘若真的忠心,就不会这样做。”

  表面来看,赵高说的话很有道理,连扶苏都说服了。

  可直觉告诉他,不对劲,这不对劲!

  他正值壮年,不想死,也不认为自己会死。所以他很少去考虑自己的身后事,连太子都没有正式立下来。

  倘若他真的求不到长生不老药、真的会在沙丘濒临死亡,他肯定会立下遗诏,让扶苏继位。

  这一段空白期,自己的玉玺和诏书都落在这两个人手上。

  他们是不是能假借自己的名义,去行使君王的权利呢?

  这个国家的君主变成了这两位臣子!

  电光石火之间,秦始皇已经无限触碰到了事情的真相。

  赵高一副战战兢兢的模样,头都要磕出血来:“陛下,臣对陛下的忠心,日月可鉴!”

  这个耀眼夺目的帝王不会长生,未来会落幕,这让他很高兴和畅快。

  可谁知道,自己居然会在混乱之际,办出秘不发丧这种事!

  仔细想一想,他又不意外。这些年,他步步为营往上爬,不就是想站在高位、搅动风云吗?

  未来在帝国巨变的时候,如果他明明有机会却不选择捞一把,他才会觉得奇怪呢。

  只是未来的自己玩得实在是有点大……让现在的他有点兜不住了。

  李斯本来在偏殿跟其他官员观看天幕,从看到诗文就觉得不妙,立刻跑了过来,抢先认罪。

  “陛下,臣什么都不知道,臣绝无二心。”

  秦始皇扫了一眼跪得整整齐齐的两个人,两只眼睛都写着不信:“来人啊,将两位大人请去牢房,等候发落。”

  他冰冷的话语一出,两人头都不敢抬,恨不得在这个世界上消失,心中痛苦不已。

  以秦始皇多疑的性格,他们解释不解释也不重要了,秦始皇心里自有论断。

  紧接着,秦始皇让三公九卿前来觐见,和他们商量政事。

  一,调查证据、搜捕方士、赐死方士。

  二,搜寻全国上下的医者,解决所谓的“重金属中毒”。

  从头到尾,没有让李斯和赵高这两位心腹大臣办任何一件事。

  要知道,从前秦始皇通知下属,很少绕过他们两个人,如今却今非昔比。

  两人不停哀求,却没有办法让秦始皇改变心意,只能被侍卫拖下去。

  李斯二人不禁垂头丧气。

  唉,如果天幕不洗清他们的嫌疑,他们恐怕再也没有出头之日了。

  他们难受之余,不免腹诽。

  他们未来顶多会在巨变时期谋取一点政治资本,又不会让大秦亡了!真是无妄之灾呀!……

  大唐贞观年间的唐太宗陷入沉默。

  尴尬,现在就是尴尬。

  身旁的长孙皇后看向他的眼神,和看陌生人一样,满是震惊:“二哥,你……”

  未来嗑药了?

  “贞观元年的时候,你曾经和大臣说,神仙之事乃是虚妄,只不过是空有其名罢了。”

  “你说秦始皇被方士所骗,派那么多童男童女随徐福入海求仙药,最后还是死在了沙丘,汉武帝为了求仙把女儿嫁给了方士,最后还是没有成功。这两件事加在一起说明成仙就是假的。”

  李世民年轻的时候,很崇拜秦皇汉武,言语之间不乏溢美之词。与此同时,也觉得两人求仙问道非常荒谬。

  修仙?

  傻子才会去修呢!

  唐太宗轻声咳嗽,清清嗓子,移开眼神:“嗯……我也觉得荒唐。可能是未来犯浑了吧。”

  长孙皇后:“……”

  他装作没事人一样转移话题:“世人忌讳谈死,李贺却反其道而行之,剑走偏锋,怪不得能登堂入室,被选为十大诗人。天幕说他是郑王一脉,看来我大唐皇室也出了个才子啊!”

  “只可惜避讳一事太过疯魔,反倒埋没了才子。苦读数十年,却被如此对待,这不是要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吗?”

  “来人啊,传令下去,以后的科举,不可因为避讳一事取消考试资格!”

  虽然李贺是个没落宗室,可也算是皇亲。消息一出,李姓皇室面上有光。

  毕竟这榜单如果全被其他人占了,这岂不是说他们皇室不行吗?

  李世民在避讳这件事情上也很宽容。他觉得“世”和“民”被广泛使用,所以下了一道命令。只要“世民”这两个字不能连用,单独的字可以用。

  可事实上,民间还是避讳诸多。

  比如写“世”少一笔,儿子李治又把民部改为户部,达官显贵干脆把儿子名字里的“世”给去掉了。

  唐朝避讳无处不在。如今天幕播放李贺的生平,再加上李世民下的令,很少有考生因为避讳这件事失去考试资格或者落榜了。

  天下读书人每想起这件事,都心怀感激。李贺痛苦了,但造福了天下人啊。

  【李贺表面骂的是沉迷于求仙问道的秦皇汉武,真正骂的是谁?当然是唐宪宗李纯。】

  【李纯特别喜欢吃丹药,据传最后吃丹药吃死的。】

  天幕的声音响彻云霄,唐宪宗李纯脸色黑如锅底。

  任谁被指着鼻子骂,估计都受不了。更何况,这天幕还是对着天下人播出的!

  这下全国上下,无论王公贵族,还是贩夫走卒,都要知道他被天幕骂了!

  他还会因为吃丹药而吃死!

  简直是无法挽回的社会性死亡。

  文武百官闭口不言,噤若寒蝉。

  宰相裴度为陛下尴尬之余,也有些爽快。

  陛下好是好,修订律令,整顿科举,加强财政管理,算是很不错的君主了,民间甚至有人喊他“小太宗”。

  可他实在太迷信神佛了,一百头马都拉不回来。天天吃丹药,脾气暴躁,经常杀宦官,人人自危。

  如今终于有人能指出陛下的过错了!

  宰相:“陛下,天幕都这么明示了,还望陛下不要再服用丹药,诛杀方士!”

  唐宪宗李纯做了个深呼吸,闭上眼睛,有些泄气地答应下来:“好,就依你。”

  他像是想到什么,试图为自己挽回形象,立刻做出一副渴求人才的模样:“这天幕所说的李贺李长吉不是在礼部当差吗,快叫他过来啊!”

  其实在此之前,他连听都

  没听过李贺的名字。

  因为李贺指桑骂槐骂他,李纯甚至想砍下他的头。

  事实上,在不久的未来,他也想砍了不让他迎佛骨的韩愈的头。

  这一对师徒,在骂皇帝的事情上,非常有默契,让皇帝恨不得杀而快之。

  宰相刚刚已经问出来了李贺的下落,尴尬地说:“李长吉已经辞官回家了,河南昌谷距离长安太远,已经派人去请他了,也不知道多久能得到消息。”

  “陛下,天幕如果知道李贺能沉冤得雪,一定会庇佑大唐,陛下圣明啊!”

  唐宪宗李纯非常受用,做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这样一位大才子却不能参加科举,这是大唐巨大的损失啊。朕要还他一个公道!”

  “没想到我堂堂大唐,还有如此丧心病狂之事件,因为父亲的名讳就不能考进士,简直是无稽之谈。”

  “唉,还是基层官僚做事没有度啊,朕才不会因为名字这些莫名其妙的事情而发落别人!”

  这时,他像是想到什么,又问:“那韩愈呢?快叫韩愈这位文章巨公过来,朕要亲自跟他探讨诗文。好久没在朝会上见到他了。”

  他话音落下,众人闭口不言,空气接近冷凝。

  唐宪宗李纯有些不解:“怎么爱卿们都不说话了?朕说的有什么问题吗?”

  裴度小声说道:“陛下您忘了,荆南节度使之子裴锷平庸浅陋,大家都耻于称呼他的字。”

  “可是韩愈和他们家私交甚好,所以在给裴锷送行的时候,为他写了序文,里面称呼了裴锷的字。”

  “有朝臣上奏这件事,觉得韩愈卑劣,所以你把韩愈贬成太子右庶子。当然上不了朝了。”

  韩愈也和李贺一样,在名字这件事情上掉了大坑。

  唐宪宗李纯:“……”……

  视频将各大位面搅了个天翻地覆,依旧还在播放中。

  悠悠我心:【总而言之,在长安的三年里,李贺工作不顺,妻子过世了,身体又不好,精神状态差到不得了。

  【他又见到了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盘剥百姓,却无力改变。实在是受不了了。】

  【心中有火气,他文风大变,写了很多鬼诗,这也是他被称为诗鬼的原因之一。】

  【燕昭王招待郭隗之后,高筑起了黄金台,用来吸引全天下的人才。写下“报君黄金台上意”的李贺希望被燕昭王这样大方又有进取心的君主赏识,可惜事与愿违。】

  【唐宪宗和燕昭王的区别有亿点点大……】

  【李贺心高气傲,受不了这种磋磨。】

  【这996的芝麻官,不做也罢!】

  【于是他称病辞去了奉礼郎,回老家养病。】

  【在这段时间里,他又双叕给汉武帝写了一首诗《金铜仙人辞汉歌》,借此感慨时光易逝,沧海桑田。】

  【他在这首诗的前面,写了背景。】

  【汉武帝沉迷修仙,方士告诉他要喝露水才能长寿,所以刘彻派人打造了一个金铜仙人,仙人捧盘接露水。刘彻妥妥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小仙男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9页  当前第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1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