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_分节阅读_第71节
小说作者:墨尔玉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537 KB   上传时间:2023-08-03 12:36:22

  其实不相信。

  不过唐玄宗不喜欢凡事亲力亲为,喜欢当领导,却又贪恋权力,所以非常喜欢玩制衡术。

  制造出两股对立的势力,让他们互相平衡,此消彼长。

  他不会轻易杀死安禄山,因为他担心杨国忠独揽大权,反之亦然。

  经过天幕这件事,他对这两人的信任削减不少,决定让他们互相厮杀。

  等到他们撕咬得差不多了,就是他来摘桃子的时候。

  事情忙

  完之后,他终于想起了被自己遗忘的杨贵妃,见到她那副花容月貌,爱意涌上心头,连忙走到旁边:“爱妃,杨相来了,你不和他说说话吗?”

  杨贵妃默默垂泪,进宫这些年,她故意不让自己想起从前的事情,否则都不知道该怎么活。

  如今天幕又提起了她的伤心事,她清晰的认识,原来她还没忘了寿王。

  那个风华正茂、风度翩翩的少年浮现在面前,牵动心肠。

  杨贵妃心中涌现一丝期待:“陛下,天幕所有人都能看,我们的事情要被天下百姓知晓了。

  臣妾让皇室颜面蒙羞,不如让臣妾去道观,青灯古佛,了却一生吧。”

  唐玄宗眉头皱紧,这确实是惊天动地的皇室丑闻。可想而知,杨贵妃存在一日,民怨就会多沸腾。

  他晚年虽然昏庸,但没有昏庸到无可救药的地步:“唉,你说得有理,太宗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等过段日子,朕将你接回来。”

  杨贵妃点头答应,默默心想。

  这么多年了,陛下的做法还是跟曾经一模一样。先让自己去道观,过了好几年,等大家都遇忘了,再把自己接进宫。

  掩耳盗铃!

  皇宫外,未来的唐肃宗李亨着急地问着眼线:"怎么样了?陛下准备怎么处死安禄山?"

  曾经,宰相张九龄预言安禄山会造反。

  李享对此深信不疑,多有劝诫,可父皇铁了心,要重用安禄山,玩他所谓的制衡术。

  如今天幕通过《长恨歌》告知父皇,有人会造反,目标直指安禄山。

  李亨心里高兴坏了,立马联系自己的眼线,询问皇宫中的消息。

  眼线压低声音,纠结不已:"陛下没有杀安禄山。"

  李享如遭雷劈:“为什么?他不是要造反吗?”

  “安禄山说渔阳指的不是渔阳郡,还以死明志,洗脱了嫌疑,陛下派人给他诊治去了。”

  李亨的面色瞬间黑如锅底:“……那杨国忠?”

  眼线:“陛下让杨国忠寻找有反心的人士,听这意思,还是要重用。”

  不过他像是想到什么,又无奈起来。父皇即使知道安禄山造反又怎么样?难道能立刻处置吗?众自已经把安禄山美的明大句天 权力亦出去容易 向来难文呈口经汇女禄山养的胆人包大,权力处出去各易,以回来难。

  一旦安禄山死在长安,他的儿子定会造反。

  眼线:“不过陛下把杨贵妃送走了。”

  李亨冷笑:"到时候不还是要接回来?还有别的消息吗?没有就走吧!"

  眼线行了礼之后,缓缓告退。

  李亨心乱如麻,他为什么要花大价钱,打点父皇身边的宫女和宦官?

  那是因为,武惠妃曾经陷害三位皇子,说他们要造反,明明是很荒谬的事情。结果父皇信了,一日杀三子,血流成河。

  可以说,自从这件事情发生,皇子们人人自危,噤如寒蝉,都在思考如何自保。

  李亨培养眼线,也是怕自己哪一天同样无辜被杀。

  李亨枯坐在屋内,眼看着大唐即将动荡,却没有任何办法。自己的命运也如同无根浮萍,随时可能被父皇亲手夺走。

  不对,他有机会!

  天幕,正是他的福星!

  他猛地站起身来,父皇不处置杨国忠,绝对有文武大臣不满。他要去拉拢这些人,让他们成为自己的亲信。

  父皇扒灰的丑闻会让民怨沸腾,天下动荡,正是他的机会。

  等到自己羽翼丰满,他也要学习太宗来一次玄武门之变!

  既然父皇不慈,你就别怪我不孝了!

  【这首《长恨歌》,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在主题上很有争论。

  一种是讽喻说,一种是爱情说,还有双重主题说。

  有人觉得白居易是在讽刺唐玄宗好色,整篇文章明面上在说爱情,实际上在说时政。

  有人觉得这点讽刺简直毛毛雨,更像是对唐玄宗的洗白,更像是在歌颂爱情,毕竟讲爱情的部分实在是太多了。

  自古以来,两方打得不可开交。

  关于这个问题,白居易自己就给了答案了。

  他晚年的时候,整理自己的诗集,把自己的诗分为四大类————讽喻、闲适、感伤和杂律。

  《长恨歌》属于感伤类!】

  白居易自己都说了这首诗属于感伤类,可繁杂的弹幕还是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弹幕:【我不管,我觉得就是搞讽刺的,瞧瞧那唐玄宗那个疯狂逃窜的样子,乐死人了,明显就是在讽刺时政乱象。不过是因为怕诗集被禁,所以不敢说。】

  【加一,我感觉白居易是在可怜杨贵妃,讽刺唐玄宗!】

  【白居易懂什么《长恨歌》(狗头)!】

  弹幕给白居易展示了一下——这首《长恨歌》的主题到底有多少争议。

  元稹笑得前仰后合:“白兄,人家说你不懂《长恨歌》!”

  白居易:“……”

  白居易非常大度,嘴角上扬。

  他能听得出来这些弹幕是开玩笑的,所以没有生气。

  而且这种五花八门的弹幕更加印证了,他的长恨歌不仅在大唐受欢迎,在未来也被广泛解读。

  他真的太火了!

  白居易谦虚地说:“每个人对诗歌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就像是吃饭一样,干人干味。

  我创作出来之后,这首诗就是属于他们的了。他们说我不懂,虽然夸张了点,但也有道理。”

  “白兄胸襟宽广。”元稹觉得挺奇妙:“对了,你才三十多岁,我就听到你晚年的事情了,我替他们问一句,你在感伤什么东西?”

  白居易摇摇头:“太多了,说不清。”

  贵妃之殇、时局动荡、社会凋敝……都有。

  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微微叹息。

  他跟哥哥从小一起长大,也见过湘灵。

  周围的亲朋好友早就成增了,哥哥名气大,才华高,无数人想把女儿嫁给他,他却没有同意。三十多岁了,还没有成婚。

  《长恨歌》也有对自己爱情的感伤啊。

  白行简喝了口酒,看见哥哥情绪不高,所以岔开话题:“我最近写了新本书,你瞅瞅看怎么样?”

  他们白家家境一般,哥哥两袖清风,手中积蓄不多。他也想写点书,补贴家用,给家里减轻负担。

  白居易有些惊喜:"还是《李娃传》那种?"

  他弟弟文采也挺好的,写的《李娃传》塑

  造了一个婚妹友和公子历经磨难,最终高高兴兴在一起的故事。剧情跌宕起伏,结局非常欢乐,对后世戏剧影响很大。

  白行简欲言又止,左右环顾:“不是,有点特别。”

  元稹和他见得不多,还不知道他会写书,笑着说:“你还会写书啊?哇,真是一门双星,给我看看!”

  白行简捏着东西,有点不好意思:"这,这这书内容不太好。"

  元稹鼓励地说:“不要泄气。你作为白兄的弟弟,还会写书,说不定青史留名,天幕都会提一嘴,那时候这书肯定卖得好!"

  白居易心里也很期待,如果天幕能够提一提他的弟弟的文采,那他弟弟也会飞黄腾达,那就太好了。

  白行简只好鼓起勇气,把书交了出去,书名《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

  白居易也急着看,索性跟元稹一起看。

  没看多久,他们脸色变了,猛地把书收起来。还左看右看,生怕有人看见。

  白行简紧张地说:“怎么样?能卖得好吗?”

  白居易陷入沉默,焦虑难安,在心中祈祷天幕干万不要提他的弟弟。

  不然他的一世清名要被弟害了!

  原因无他,这是本有颜色的书。

  【白居易在周至县当县尉不久,写下了《长恨歌》。他的职务是在当地抓盗贼管治安,能深刻体会到民间疾苦。有一天,他来到乡村,想看看农忙的人们收成怎么样。】

  天幕中出现新的画面,穿着布衣的白居易来到乡野间。

  只见炎炎烈日之下,人们非常忙碌,浑身都要烤中暑了,却还是不愿意停,要和天抢时间,把麦子收割干净。

  白居易感觉他们特别辛苦,心中不忍。这时,看到了一个妇女,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辛苦。

  妇女抱着孩子,一边哄孩子,一边在地上捡着麦粒,肩膀上还背着筐。

  白居易难受极了:“这是你们家的麦田吗?所以这么热的天还在劳作,怎么不见你家男人?”

  妇女手上长满老茧,麻木地说:"当然不是,我们的麦地都因为缴税卖光了,家里没有饭吃,只能到别人的地里面,捡一点麦粒,不然就要饿死了。"

  白居易大受震动,居然

  如此可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9页  当前第7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1/1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