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仙侠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苍壁书_分节阅读_第105节
小说作者:慕时涵   小说类别:武侠仙侠   内容大小:795 KB   上传时间:2015-05-26 08:05:25

  两人因此又恢复了往日相对沉默的处境,直到侍女将热好的酒膳送来,亭中似冰凝住的气氛才微有松动。夭绍懊恼方才的失言,此时决不肯再在血苍玉一事上多说,轻言笑语,只道往事如何如何。商之自小与她鸿雁来往,早已习惯了她说起琐事的啰嗦不住,于是微笑着静静倾听一侧,偶尔插言几句,却也绝不夺她的意兴飞扬。

  夭绍见他神情愉悦,目光也逐渐温和,心中宽慰,只管绞尽脑汁,回忆往昔趣事说给他听。亭中笑语欢欢,倒也颇为和睦。两人目光有时相对,心底皆生感慨:自初见至今,似乎从无一日有这般融洽的时候。起初是不断的猜疑和逃避,而后是拼命的克制与远离,再之后,两人之间剩下的,无非是难言的尴尬与故作的冷漠罢了――

  这般一想,两人都愈发珍惜起当前时光来。

  待用完晚膳,商之想起来意,刚要拿出子绯的信函给夭绍,却见适才飞马去云阁的沐奇已经回府,此时大步入亭,禀道:“郡主,偃风已飞鸽传信给各地云阁。只是我仍有些不放心那两个孩子的安危,让偃风快马追去函谷关,跟随他们南下了。”

  夭绍颔首道:“这样也好。”见沐奇站在一旁欲言又止,疑道:“三叔还有事?”

  沐奇道:“方才事急未来得及问明白,郡主不是一直不许长孙姑娘和迟空先行南下么,为何今日却任他们胡闹,单独上路?”

  “我也是昨日才想到,迟空若能提前南下,可能会有助于阿彦,”夭绍微微而笑,解释道,“钟叔昨日来信不是说阿彦已准备提前攻入荆州了么。荆州被殷桓辖制的这些年,关卡通行极为严苛,更不论考察其内山川地势,纵是云阁的细作,也多固守一隅,不得拓宽眼界。迟空自幼居住荆州,对荆州地势民风想来熟悉得很,且华伯父常年为殷桓智囊,迟空跟随在侧,应该对殷桓在荆州的布署有所了解。阿彦身边可能正需要这样的人引军带路。”

  沐奇恍然大悟,抚掌笑叹:“郡主想得长远,我怎么就未想到这些?”心头疑惑已去,顿觉畅快,望着亭中两位年轻人又笑了笑,揖手一礼,退出亭外。

  等沐奇身影消失在长廊尽头,夭绍回顾商之,见他望着亭外缓流的溪水,面色微凝,似有心事。她心念微转,站起身,理了理裙裾,微笑说:“尚王爷,我自入府,你似乎还不曾领我到处看看?今夜若有时间,就陪我走走吧。”

  商之将酒盏放回案上,轻笑起身,道:“这些日子由你管着王府,竟没到处看看走走?”

  夭绍不语,笑颜清浅,先转身走出亭外。商之看着她洒脱潇澈的背影,踌躇片刻,方举步跟上。

  .

  夜空云似轻烟,月色或明或暗,点缀着王府奇丽隽秀的山水,朦胧处别见妙曼。两人默默而行,自西隅玉璧园走至东隅,又沿着长廊绕行池馆,缓步至中庭后,终在一处冷光荡漾的湖畔驻足。

  湖边岩石嶙峋,夭绍踏上石阶站于高处,一身紫裙飘逸,本该是宽袖飞袂的清雅仪态,她却毫无顾忌在岩顶坐下,抱住双膝,望着面前波色汩动的湖浪,一时怔自出神。

  方才一路上二人话虽不多,但幽夜下花香淡淡,兼之清风绕身、佳人在侧,商之只觉九年间从未有过这般安宁的心境,烦恼、忧愁渐渐远去,唯留满怀温馨。此时站在岩下望着夭绍,想起一事,不禁微笑:“走了这么长时间也不见你喊累,看来腿伤的确是好得差不多了。”

  “尚,”夭绍垂眸,柔声道,“明日萦郡主回到洛都,若裴行真的兑现诺言,那我明日拿了血苍玉,就该离开洛都啦。”

  “明日……”商之不想她张口说的竟是离别之言,不由呆了一呆。

  夭绍侧首望向他,好一会儿,才道:“你还记得去年在曹阳驿站答应过我什么事么?”

  商之避开她的目光,自坐去一旁树荫下的石凳上,脸庞被枝叶的阴影遮住,神色模糊。半晌,方低声回道:“带你去明泉山庄。”

  “是,你还没忘,”夭绍甚是喜悦,笑起来,“明泉山庄,我从小到大盼了这么多年,可惜今年又去不得了。不过没关系,等江左战事了结,我……我和阿彦会来北朝找你的。”

  商之听她说到最后一句时,声音低了下去,提起阿彦的名字,语中更是不自觉流露出十分的关切温柔,却是之前与自己说话从未有过的,不觉心中隐恸,脸上血色刹那尽无。幸被树荫遮挡着,夭绍丝毫不察,过了一会不听他出声,她轻轻道:“今夜你陪我走了走独孤王府,这里也是你当年写信常说的地方,我其实也很向往,想着总有一天,要你领着我好好游一游。如今算是了结我当年一半的心愿啦。”

  结伴游府的缘故原来如此。商之苦笑,终于启唇道:“明日,你怕还不能离开洛都。”

  夭绍微微一惊:“为什么?”

  商之道:“陛下让你明晚入宫赴宴,你阿姐……她很想念你,想让你在宫中陪伴一段时日。”此话落下,再不闻她出声。商之转过头,只见岩上那人神情落寞,晚风徐徐,一时吹乱她柔顺垂散在肩的发丝,她却只顾低着头,似在认真斟酌。

  “我知道了,”她缓缓自岩上起身,叹了口气,“只能让三叔先带血苍玉回江州了,不过……”她话停住,犹豫了一会,才低声倾诉道,“我这些天总有些心神不宁,倒不是因为诸事烦扰之故,而是记挂着阿彦,心中难以安乐。昨夜我又做了梦,梦见他再次弃我而去,这次却不似往日的离别,梦里他离去时的背影竟是化作轻烟离逝,倒似是、似是生死之别……”

  她轻轻吸了口气,忍住眸中酸涩,故作轻松道:“也罢了。阿姐有孕至今,我都不曾入宫探望她一眼,陪她几日也是应该的,不过江左……”未想话语又转了回来,她意识到时,立即住口不言。

  商之淡然道:“你只需在宫中待一夜便可,后日上午,便会有人携东朝沈太后的旨意,请你南归。”

  夭绍先是不敢置信,随后细细一想,恍悟过来,不由欢喜道:“尚,你、你……”

  “我亲自送你南下,”商之声音柔和,人却仍在树荫间,含笑道,“明泉山庄,途中经过时,或可歇一日。”

  夭绍却另有顾虑:“你送我南下?如今这个时候,会不会遭人非议或猜忌?”

  “猜忌和非议也非一日之寒了,”商之走出林荫,月色下黑袍修俊依旧,看着她若有所思,“不过有件事,事关你大哥谢澈,怕是在你离开北朝之前便要解决好。”

  夭绍飞身掠下,站在他面前:“何事?”

  商之取出袖中信函,递过去:“这是子绯写给你大哥的信,你一看便知。”

  .

  子夜过半,月色忽盛,清辉脉脉蕴藉,斜照一城青瓦灰墙。洛都接连半月宵禁森严,百姓入夜便寝,灯火初上时分,亦是满途空寂之时,更不论此刻夜深如斯,满城黯淡,唯有几处灯火零星。一拨巡城将士刚绕过朱雀大街,其后窄巷里便有一道黑影飘忽而出,轻烟一般踏上道侧树冠,往前探行数十丈,晃了两晃,便隐入了一座华阁飞甍的府邸内。

  苻府内庭东侧,一处阁楼烛光微弱,映着绛雪窗纱的娇色、玲珑珠帘的晶光,一望便知是女子绣阁。阁楼外有一碧池塘,几株参天枫树枝叶繁密,一乌衣高冠的男子负手静静立在树下,望着楼阁上那抹投照在窗纱上纤细身影,良久,低声叹了口气:“这女子,口念君父纲常,话说得毅然决然,心里却又偏偏记挂着那小子,徒自伤心伤身,劝也无用……”他似是自言自语,言罢,摇了摇头,转身走开。

  待他身影远去,枫树间黑影飞跃而出,流墨般闪过月光下,姿态灵活柔美,轻轻落在阁楼栏杆前,扣指慢慢敲了敲门。

  “大哥还不去睡觉,又要来说什么?”阁中女子声音轻柔,气息却似不支,淡淡道,“我喝下药了,也要休息了。”

  那黑衣人在外怔了怔,随即悄声道:“苻姐姐,是我。”

  阁中沉寂半晌,才听那女子低声说了几句什么,随即有轻细的脚步声匆匆至门边,下一刻门被打开,却是一个样貌伶俐的侍女探出头来,目光对上面前的黑衣人时,神情顿时有些惊恐不定:“你……”

  黑衣人忙将斗笠拿下,露出一张甚是清美的面庞,对侍女笑了笑:“你还记得我么?”

  “明嘉郡主,”侍女忙福身行礼,“我家姑娘说是您,我还以为她听错了。快请进来吧。”请夭绍入了阁,她又四顾张望了一下,才关上了门,看着夭绍不住道:“这府里高手如云,郡主居然能神不知、鬼不察地进来,真是好功夫!”

  夭绍脸颊微红,轻声道:“我先前也奇怪,怎么进来得这般顺利。方才在阁楼下遇到你家公子,才知道事先想是他安排好一切啦。”

  “公子?”侍女“咦”了一声,似觉奇怪,却也没再多问,挑起层层帷幔,领着夭绍径入内阁。

  内室仅燃了一盏灯,苻子绯斜身倚在窗旁的软榻上,仍是一身绛色裙裾,可惜往日的华彩清丽,如今却代之为苍白的容色、憔悴的眉眼,此刻望见夭绍进来,只强勉着精神对她微笑,招手道:“坐我身边来。”握住夭绍的手,方觉她掌心冰凉,不自主一个寒噤。

  夭绍知她畏寒,想要抽出手来,苻子绯却握住不放,轻声微笑道:“半夜三更的,诺大的洛都城你竟能来去自如,真叫人羡慕。若知道有武功这么好,年少时父亲叫我练武,我就绝不偷懒了。”她言词虽一如既往地柔和恬淡,但眸中的凄楚之意却无法掩藏,显是想起什么伤心事,一时感触颇深。

  “苻姐姐,你生病了么?”夭绍一入内室便闻药香扑鼻,又见苻子绯精神萎靡至此,心中便知不妥。

  那侍女在一旁烧茶,闻言抱怨道:“自车将军去了中原战场之后,我家姑娘就病了……”

  “胡说!”苻子绯低斥,对夭绍道,“不过风寒罢了。”

  “车将军不是说年少时曾拜郡主父亲为师,与明嘉郡主有兄妹情谊,此事说给她听又有什么要紧?”那侍女早就心疼苻子绯这段时日的煎熬,此刻见她苦苦隐忍更是不甘,抢着话道,“郡主,那车将军究竟是什么来历?为什么前段日子会惹得我家主公这般生气?宁可断了往日情同父子的恩情、断了我家姑娘的思念,也要破了两人的姻缘,这般执着非要送姑娘入宫为妃不可?”

  “他……”夭绍此夜本就是来为谢澈解释一切,不料却逢这侍女咄咄逼人的言词,心中愈发愧疚,一时失声,倒不知从何说起。

  苻子绯更是在一旁急得气血上涌,猛咳数声,喘息不住。那侍女先前还是口齿爽利,此刻望见她潮红的面色、上气不接下气的艰难模样,不由得手足无措起来,颤声道:“姑娘……”

  苻子绯咬紧了唇,手按着胸口,泪水滚落,负气不再看她一眼,待气息平定,便冷冷道:“你先出去。”

  那侍女虽是委屈,却不敢再违逆,弯腰一福,轻步去了外阁。

  “苻姐姐,”夭绍在旁倒了一杯温水喂给苻子绯,抚着她的后背,柔声道,“你别生她的气,她也是为你好。我、我……今夜冒昧来这里,也是有话要对你说的。”

  苻子绯望着她,眸光微亮:“是……他叫你来的么?”

  夭绍不愿撒谎欺瞒她,又不忍她再失望,想了想,微笑说:“他在战场可能还不知道你的事,若知道了,一定会叫我来跟你说明一切的。”

  苻子绯唇露浅笑,眸色却慢慢暗下去,任凭夭绍扶着靠上软褥,轻道:“你来要说明什么?”

  夭绍忽有些赧然,低声道:“姐姐先要原谅我,我……偷看了你写给他的信,所以才这样迫不及待来找你。”

  苻子绯笑了笑,浑不以为然:“看便看了,我并不似他,有那么多见不得人的秘密。那信也没有什么,不过对过往情义而言,我苻子绯对他车邪,算是有了交代。只是他,躲躲藏藏,遮遮掩掩,如今与父亲矛盾至此,却也不曾对我有一句解释。你方才说他不知道我被封为妃的事……他何尝不知道,此事在他北去战场前裴太后便与父亲谈过,我那时不顾女儿家的羞耻,将此事告知他,望他能有表态,尽快求父亲为我二人落成一生大事,可他却……”她微微垂首,吸了口气,面色愈见苍白,勉强一笑时,泪水却又纷纷落下来。

  “苻姐姐,”夭绍细细为她擦拭泪水,柔声道,“我大哥他却是有苦衷的。”

  苻子绯初始不觉,待反应过来,身体一颤,猛地抬头盯住夭绍:“你……你大哥?”

  “是啊,他并不是我父亲的学生,之前为了行事方便,也为你不另起担忧,所以对你隐瞒了身份。车邪,其实是我离家六年不归的大哥,东朝晋陵谢氏的长子,谢澈,”夭绍微笑道,“姐姐是不是奇怪,以他为谢氏世子的身份,为何要来北朝甘为人下?”

  苻子绯怔怔道:“为什么?”

  夭绍笑意凝在唇角,眸色渐黯,慢慢道:“尚自幼为苻大人的学生,和苻姐姐也是兄妹情深,想来姐姐对九年前的独孤一氏的冤案不会不了解。当时天下人都道鲜卑独孤氏、高平郗氏全族被灭是如何地凄惨,却不知晓,我晋陵谢氏在此一案中亦险些家破人亡。”

  她话语低沉清冷,苻子绯只觉握着她的手也愈发寒凉似冰玉一般,脑中想起九年前洛都的血光弥漫,亦是不免心中颤栗。再念谢澈和夭绍亦在这样的阴影下渡过了九年,不由心生怜惜,伸出另一只手,轻抚夭绍的手背。

  夭绍沉默片刻,才又续道:“九年前,我父母因郗氏冤案被牵连丧命,谢氏一族在朝中为官者多受打压,阿公引咎辞去辅佐帝君的重任,独留太傅空衔,大伯父因自小身体虚弱,因郗氏之案的拖累,在狱中渡过大半年,再出来时,不出三个月,便病逝了。大伯母因此亦终日郁郁寡欢,未过多久,也追随大伯父命陨黄泉。大哥在家守孝三年,而后留书出走,再也未回……我起初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每次问阿公,阿公都说大哥是去游历江湖了。直到去年我送明妤阿姐和亲,才在宫宴上再度见到大哥,也才知道,他消失的这些年,是隐姓埋名在北朝,伺机探查当年冤案之后的真相。”

  “他来北朝,原来是为九年前的冤案……”苻子绯喃喃道,“那为何、为何……”她的言下之意,是为何谢澈会投身在苻府门上,可话没问出来,脑中思绪一转,已然了悟:是了,父亲从来都引独孤叔叔为知己,对当年旧案一直耿耿于怀,多年来暗中亦在为平反独孤一案奔波不休,只是近来,却不知为何与尚愈见隔膜疏远……

  心中怅然,半晌回味过来,才道:“如今独孤氏与东朝郗氏俱已平反了冤案,为何他还要留在北朝?且位为大将军,如今又手握军权,难免被我父亲猜忌恼怒。”

  夭绍望了她一会,慢慢将手自她掌中抽出,声音微凉:“苻姐姐以为,两朝陛下一卷御旨下放,便能了结当年的旧案么?当年的血染都城、举族丧灭的哀痛,这样就能抚平了么?对独孤氏、郗氏而言,他们所有的仇人仍逍遥事外,如此,岂能平罢九年怨怼之心?”

  这些话她虽低声静静说来,听入苻子绯耳中,却如遭重击,至此才领会到谢澈的苦楚,更觉自己与谢澈之间,往日之情看似亲密,却原来从未了解过他的伤痛和为难,心中又愧又恨,更生出百般爱怜,垂下眼眸,轻轻叹了口气:“是了,是我想得简单了。你大哥大仇未报,我、我又怎能让自己牵绊住他的脚步?之前那样的胡闹任性,却枉对他的一番心思了。”说到此处,她轻轻微笑起来,脸庞亦有了光彩,柔声说道:“我也才知道,原来,他并不是要存心负我。”

  夭绍低声道:“苻姐姐,我大哥是真心喜欢你的。只是如今因你父亲的猜疑和北帝的忌惮,与你的事,怕是……”她停住不说,沉默一刻,又笑道,“过几日我要就要回东朝了,你愿意与我一起南下,去邺都见见阿公么?”

  “南下?”苻子绯嗫嚅着,恍惚良久,才摇了摇头,“我不能随你走。”她抬起双眸,眼中含泪,目光却甚为清澈,微笑看着夭绍,道:“你大哥为国为家可以不顾一切,我虽是女子,但幼承庭训,也知晓家国君父不能背叛的道理。”

  家国君父――夭绍未想她的执念在此,怔了片刻,不由苦笑。在这样的四个字面前,任何劝说亦是徒劳,于是只得叹息,说道:“纵然不南下,姐姐就真甘愿入宫为妃么?”

  苻子绯不答,转眸望着窗纱上摇曳不住的婆娑树影,手指抚摸着窗棂,默然中似在思索什么。渐渐地,她眼神空茫,似望向了无尽的远方,忽而一笑道:“东朝,江左……往日听你大哥说起那里的景致,我心中便很向往,只可惜,今生是注定无望啦。”她手指倏地用力,推开窗扇,冷风灌入,案上烛火扑闪几下,光影晕晕晃荡,随即一灭,满室昏暗。

  阁楼外,月已西沉,曙光未露,天色黑如沉墨,再透不出一丝光亮――

  .

  夭绍回到王府时,已是拂晓。一夜未眠,兼之心中伤感、郁结未消,卧榻后沉沉睡去便不愿再醒,直到黄昏时分,侍女估算着宫宴时辰,不得不入内室将她自榻上拉起。夭绍浑身无力,任侍女挑选了裙裾,描绘了妆容,束起高髻。待一切收拾妥当,她又伏案闭目休憩起来。直等商之回府,命人来叫明嘉郡主同去宫中,她才揉着额喝了一杯醒神的甘露,又叮嘱沐奇几句,方自玉璧园出来。

  府外车马已备,却未见商之。夭绍撩起车帘想要先上车,目光一瞥车内,脚步止住。只见车厢壁上斜挂着一条细玉杆,其上趴伏着一只飞鹰,灿金色的羽翼,淡绯色的眼眸,雪白尖嘴,神采熠熠不可一世。

  夭绍在车外怔了一刻,认出这便是去年在云阁见到的商之的飞鹰,笑了一笑,柔声道:“我们见过啦。”

  那鹰懒洋洋打量她一眼,骄傲扬起脖颈。夭绍只道彼此叙过旧,隔阂已消,便要探身入车中,岂料那飞鹰盯着她,双目精光忽盛,拍翅直袭过来,惊得她忙抽身后退。

  “画眉,不得胡闹!”身后一声低喝传来,那飞鹰眸光微敛,展翅在夭绍头顶绕了几圈,才翩然飞去府前黑袍男子的臂上,将系着细竹管的左爪高高举起。

  商之取过竹管,淡淡道:“去吧。”

  那金翼飞鹰低低嘶啸一声,似有不舍,在商之袖袂上又磨蹭了两下,方才重新展翅,飞扬直冲云翳。

  商之看过竹管里的密函,唇边微微一扬,含笑揉碎丝绡。抬起头,方见夭绍仍站在车旁,仰着头愣愣看着飞鹰消逝的方向,神色怅惘。

  “上车罢。”商之上前掀起车帘,在她身边轻声道。

  夭绍这才收回目光,转头望着他,红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却踌躇又止。商之声色不动,只握着她的手,将她送入车中。待两人坐定,商之关上车门,朝前方车壁轻敲了三下,驾车的离歌随即挥下马鞭,车轮轱辘轻动,朝宫阙驶去。

  一路无言,至宫门前天色已暗,数千宫灯煌煌璀璨,更衬得重重殿阙的雍容寂静。两人刚下车,迎面一辆紫绛罽軿车驾缓缓而至,亦在宫门前停下。车门打开,仆人伸手扶出一女子,绯色宫裙外罩素色轻纱斗篷,腰佩一枚剔透水苍玉,姿影秀美。听闻仆人在耳旁的低语,那女子在车边静站片刻,慢慢转过头来。

  宫灯映照下,玉颜妍丽,明眸深远,正是裴萦。

作者有话要说:  

  ☆、曲外山河

  

  裴萦不曾在宫门前久留,淡淡望了一眼商之,又看向夭绍,对视一霎,目光微动,浅笑着点了点头,而后便在仆人的搀扶下,转身先入了宫门。

  夭绍并不知今夜宫宴裴萦会来,初时虽讶异,但转念想起近在咫尺的血苍玉,却是又欢喜又忐忑,心澜起伏不定,连拢在袖中的双手也不禁微微颤抖起来。一路与商之并行入宫,脑中所思、心中所念皆是琢磨有关血苍玉的诸事,而身在何境、身旁何人,一时却俱是忘记了。

  半途过液池旁山壑,恰逢深宫云钟敲响,晚风下嗡鸣鼓荡,直撞人心。夭绍正于沉思之间,茫茫然中被惊一跳,脚下拾阶不稳,险些跌倒,待扶住山石站稳,忽觉身旁不见商之,心中一急,忙疾步抽身往回走,才行两步,只听身后有人道:“我在此处。”

  转过头,方见商之立在不远处的石道间,轻风动裾,一袭黑袍赫然醒目。此刻他望着她,脸上神情说不出的无奈。而引路的内侍站在一旁,更是竭力忍笑,轻声道:“明嘉郡主,此路是去北苑的近路,山壑间乱石颇多,道路不稳,可小心了。”

  夭绍双颊微热,讪讪走过去。商之早知她心中挂念,亦不多说,只笑了笑道:“别胡思乱想了,血苍玉定会拿到的。”夭绍微笑,点了点头,稍稍收敛心绪,跟在他身后,绕过曲折小道,穿过紫辰宫,径入北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页  当前第10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5/1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苍壁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