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仙侠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苍壁书_分节阅读_第128节
小说作者:慕时涵   小说类别:武侠仙侠   内容大小:795 KB   上传时间:2015-05-26 08:05:25

  “阿彦怎么还没来?”清冷的声音自身旁传来。

  夭绍转目,这才看见在她的席位之旁--右方首座上正坐着萧少卿和北朝贵客苻子徵。想来他二人也早已发觉此处的异样,此时看过来时,或是焦急,或是若有所思,却无一丝讶然。

  夭绍眼光瞥过苻子徵,朝萧少卿摇摇头:“我不知道,今日我并没有见过他。”

  萧少卿不再询问,端起酒盏浅抿。思索之际,忽记起什么,忍不住又朝夭绍的方向看了一眼。

  夭绍心中正七上八落的,此刻被他这意味深长一眼盯得更是心中发虚。正胡思乱想间,却听萧少卿低低一笑:“来了!”

  夭绍抬起头,但见暗夜深处一抹玉色衣影闲若白云,自殿外璀璨灯色间飘然而至。晚风卷飞他的衣袂,金色华光若隐若现。待他步入殿中,夭绍才看清那袍袂绣着一朵朵金丝线的蔷薇花。花开正盛,一如他今夜的气色,眉目俊美轩然,断不复往日苍弱之态。

  他撩袍在殿中跪下,声音清冽淡远:“臣郗彦赴宴来迟,请陛下恕罪。”

  众目睽睽之下,萧祯自不放过展现明君气度的机会,挥袖让他起身,和颜悦色道:“卿自荆州前线归来,路途迢远,舟车劳顿,必然辛苦万分,此时迟到一刻又何罪之有?入席罢。”

  “谢陛下。”郗彦叩首谢过,振袍起身时,衣袂上的金色蔷薇在满殿华光的映衬下流彩如霞,群臣视线被其吸引,短暂的沉默后,唏嘘声浮蔽殿中欢乐。

  时隔九年,那历经沉浮、盛冠江左士族的高平郗氏,终于再返朝中。九年之前,大概无人能够想到,一夜枯绝的蔷薇图腾,今日竟又以这样遮天的功劳、夺目的荣耀重现世上,让人难以逼视,却又心甘诚服。

  夭绍虽对众人在她婚事的捉弄上一直羞于应对,只是此刻,她却不惧众人在她和郗彦之间打量的目光,见他朝自己望过来,坦然露出欢喜的微笑。谁料郗彦只恍恍惚惚地看了她一眼,而后便不再相顾。夭绍怔了一怔,望着他淡漠的神色,慢慢将视线收回。

  等郗彦落座,萧少卿低声问道:“何故这般迟?”

  郗彦淡然一笑:“睡过头了。”他伸手自斟一杯酒,一饮而尽。目光瞥过萧少卿身旁的苻子徵,略点了点头。

  萧少卿看着他身旁垂首不语的夭绍,叹了口气,再次开口道:“夭绍她等你半天了。”

  郗彦握着酒盏的手微微一顿,垂眸望着盏中澄清的酒汁,目色飘浮不定,似考虑了良久,他才朝身边的人望了一眼。入目的她不过故作镇静的模样,双目怔忡地看着腰间玉佩,面色更是白得异常。郗彦唇动了动,欲言又止,左手伸出衣袂,似是要去拉夭绍的手,却又迟疑在半途。

  夭绍看清了他的动作,不容他再退却,伸手握住他冰凉的指尖,抬头看着他的眼睛,笑了一笑,什么话也没说。

  “夭绍。”郗彦唇角轻勾,笑容中满含伤感自嘲。今夜他一直沉静似水的面容这才露出一丝空隙,将视线认真落在她的脸上,似是想确定什么般,纠缠住她的眉眼细细凝望。

  夭绍只觉自己从未见过他这样怪异的目光,似是万丈深潭,又似无边暗夜,漫途漆黑遮眼,挡住了人世间的一切光亮。

  她猛然心慌,纤细的手指用力扣紧他的手掌,轻声道:“怎么这样看着我?我一直都在啊。”

  “是么?”郗彦却只是风清云淡地一笑,眉宇漠然难比往昔,不过却也不再挣脱她指尖的温柔,任她紧紧牵住自己的手,企图用她的温暖,抚慰自己冰封的心肺。

  .

  宴至酣时,歌舞升平,满殿喧声哗语。郗彦自坐下不久后便微皱起双眉,此刻在丽舞欢乐下似更是难以忍受般,拉开夭绍的手,低声道:“我出去透会气。”

  夭绍不及阻拦,他已疾步绕去殿侧帷帐后。夭绍想要追出去,却又踌躇于今夜他的反常,对着面前杯盏沉默一刻,才朝萧少卿那边靠了靠,轻声问道:“少卿,我离开江陵之后,荆州是不是发生了什么?”

  萧少卿也正琢磨今夜宴上他二人的异常,此刻听闻夭绍话语如此,方知问题所在。

  “你……”他犹豫了一下,说道,“你是不是还不知道,钟叔为追殷桓,于夷陵阵亡?”

  “什么!”夭绍初时一脸惊愕之色,审视萧少卿的神色确定他没有妄言后,紧绷的身体顿时失去支撑下去的力气,靠着席案呆了良久,才一抹脸颊上的泪水,飞速起身朝殿外跑去。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这世上他最珍视的那些人,一个个地离他而去,在他最需要自己的时候,自己却从不在他身边!九年之前如此,九年之后仍是如此,何谈“我一直都在”?

  想起方才自己说的话,她既伤心又羞愧,自己凭什么说那样的话,自己从没有做到--难怪,他会是那样忍无可忍的表情。

  想到此处,脚下猛滞。夜风吹上她湿润的面颊,一阵冰凉。夜宴初始心中就有的那缕担忧终于无限扩大,黑洞一般吞噬着她的神思,让她不由自主地害怕起来--

  又是那样的忽冷忽热,又是那样的疏远淡漠,他又想做什么?

  她在往事的回忆中轻易获取了答案,想着过去一年那来来回回的折磨,忍不住全身发颤。液池边的巨石正为她挡住凝桂殿刺目的灯火,她在阴翳中慢慢蹲下身来,望着眼前波澜起伏的湖面,任思绪逐渐僵冷消沉。

  “怎么坐在此处?”不知多久,他的声音竟在身旁响起,“少卿说你离殿已半个时辰了,还不回去?”

  她身子微微一颤,似被惊醒了一般,扬起头,轻轻擦了擦眼睛。

  郗彦等了半日不闻她言语,终于觉得不对,弯下腰,将她拉起,看清她眸中残留的怨怒,不禁一怔:“究竟怎么了?”

  “我今后会一直陪着你的,我要和你在一起,”夭绍盯着他的眼睛,一字一顿问道,“你还相信我么?你还要不要我?”

  郗彦在她立誓一般决绝的神情下失了失神,许久,才怅然一笑:“相信你?”他声音缥缈,夹在水浪风声中,轻若不闻。夭绍却将他的疑惑听得分清,刚要回答,眼前猛然一暗,人已伏在他的胸前。

  他以双臂用力抱住她,将她紧紧拥在自己的怀内。他低头,温热的气息抚过她的面颊,落在她耳畔,轻轻地、缓慢地说:“夭绍,记住你说的。”

  他的言词中不可逆回的深刻意味,是和往日断然不同的霸道强横。夭绍他怀中一个激灵,这才知道他不能承受的另有其事。心中既痛又怜,伸出双手,亦紧紧地回抱住他。

  .

  沈少孤登访郗府,是在庆功宴之后第三日的入夜时分。此日傍晚,夭绍也好不容易得沈太后恩准出宫一趟,回谢府正与谢昶说话时,却被急匆匆赶来的沈伊打断。

  “太傅,”沈伊堆着满面笑容对谢昶道,“容小夭与我暂离一会儿,两个时辰后,我定然将她完好无缺地送回来。”

  谢昶声色不动:“这么晚了,你要带她去哪里?如今你们都大了,万不能再如以往那样胡闹。”

  “是是是,”沈伊应声不迭,“太傅放心,我只是带夭绍去郗府。少卿明日离京赴任,与我约好今夜去贺阿彦正式任职中枢,再者,也是为少卿饯行。”

  “郗府……”谢昶沉吟,捋着胡须,看一眼夭绍。

  夭绍想了一会,才道:“阿公,我去去就回。七郎如今还在荆州,我收拾了些衣物正好托少卿带去给他,而且七郎这次受封为镇西将军,正在少卿手下办事,我还要拜托少卿多照顾七郎呢。”

  谢昶这才点点头道:“让沐奇与你同去,亥时前一定要回来。这个时候,不能落下话柄为他人诟病。”

  “夭绍明白。”夭绍俯身应下。

  沈伊嬉皮笑脸地道:“太傅放心,我会将小夭藏在车里严严实实的,断不为旁人见到。”

  谢昶瞥他一眼,揉了揉额,无话可说。

  沈伊欢快地带着夭绍上路,路上废话不住,夭绍未加理睬。在郗府偏门前,正见萧少卿骑着黑骊缓缓而来。暮色四合中,银袍潇澈,一张剑眉朗目的面庞着实是清美过人。沈伊艳羡地道:“这般绝色的皮囊,却长在一个诛杀万千生灵的冷血屠夫脸上,当真是可惜啊可惜!”

  萧少卿虽不想和他一般见识,但听到“屠夫”二字难免心火流窜,但见巷间人来人往,只得忍怒不发,视线落在夭绍的脸庞上,深深一顾,当先驰马入了郗府。

  夭绍却被他那一眼看得失了头绪,直到入府下了车,看着萧少卿一直背对着她站立,心中怪异的感觉愈发强烈起来。

  “我得罪他了?”未见郗彦,夭绍无人可问,唯有低声征求沈伊的见解。

  沈伊摸着下巴高深地笑:“你难得得罪人,世人能被你得罪的也就是他了,自小不就如此么?无妨无妨。”

  三人由仆役引路至前庭堂上,一路所见池馆崇丽,细节坠饰处,无不与少时的记忆相叠。廊檐外一丛丛蔷薇攀附绵延,繁盛似火,魅姿百态。夭绍边走边流连,渐渐落在众人身后,经过一处清池时,听闻竹林间传来男子话语声,不由驻足下来回眸望了望。

  只见林中凉亭里郗彦正与禁卫首领张瑾站在一处,郗彦凭栏而立,静静看着亭外竹色,张瑾神态恭谨,似正禀述这什么。夭绍不想偷听他们谈话,正待转身走开,入耳风声中却传来一句“……钟氏一族除钟晔外,当年仅有一偏房稚子逃过那次劫难,如今于桂阳太守府任功曹史……”

  夭绍怔了一怔,望着亭中沉默不语的青衣男子,迟疑片刻,转身走开。

  .

  沈伊与萧少卿先至堂上,边喝着侍女奉上的热茶汤,边顾赏堂外花色,等了一会儿,既不见主人到来,亦不见夭绍的踪影。沈伊忍不住摇头笑了笑:“这世上竟也有他们夫妻这样的待客之道?我算是领教了。”闲坐之下百无聊赖,瞥向抱臂站在窗旁的萧少卿,忽道:“午后陛下宣你入文昭殿,谈了整整三个时辰,是为何事?”

  萧少卿看着窗外青冥的天色,淡淡道:“不过为我出任荆州后,如何平定民心、整顿军政诸事。”

  沈伊慢悠悠地在掌心敲打白玉箫,状似随意道:“不曾提到过苻子徵为司马豫求援的事?”

  萧少卿目色一凛,这才回头看他一眼。

  沈伊挥手令堂上侍奉的侍女退下,笑道:“不必这样看着我。我与你的交情满朝都知,此刻私底下打探一番,无可厚非罢?你是陛下如今最为器重的年轻俊杰,既知道你是昔日的白云之子,却也不肯让你恢复云氏后人的身份,让你身处郡王之位,出仕荆州刺史。陛下既能授你如此权柄,必是对你推心置腹。如此想来,北援之事陛下定会在你赴任之前听一听你的见解,不是么?”

  萧少卿看他良久,清透的眸中一片暗影重重,微笑道:“朝政诸事,你以往只会不屑一顾。”

  沈伊道:“身处其位,无可奈何。且这次事态比之以往也有不同,中原战事事关鲜卑一族。我们母亲都是鲜卑人,你我血液一半属于鲜卑,何况与北帝对峙的人是尚,难道你就没有丝毫顾念?”

  “若你当真这么想,又何必再来问我?”萧少卿叹了口气,自窗旁转身,“依我看,虽则朝中大臣绝大多数赞同支援北朝,但只怕,到最后却是东朝对中原战事只能袖手旁观的局面。”

  沈伊道:“此话何解?”

  萧少卿道:“仔细想想朝局便可知:如今沈太后、我父王,不管是因士族之间的利益牵绊,还是因为我阿姐的缘故,都会不顾一切支援北帝;谢太傅、你父亲,却至今不曾对明示什么,他们或是中立,或是另有盘算,谁也不得知,但当朝太傅和丞相都没有表态的事,能很快定下么?更何况,如今朝廷中枢又多出一个新的中书令,别人不知阿彦与尚的情义,你我还不知么?此事上,阿彦定会是力阻出兵的一方。”

  沈伊点点头:“不错。”

  萧少卿缓缓一笑,在他对面坐下:“除此之外,还有陛下,只怕他也并不是那么想援助北朝,否则也不会让阿彦留在朝中,断了沈太后的诸般念想。”

  沈伊在此话下忽沉吟起来,半晌,方道:“我怎么觉得,当前之所以出现这样势均力敌的局面,却是有人刻意为之?”

  萧少卿冷笑道:“大乱东朝人心,令朝廷前后徘徊、举步维艰,苻子徵花了三个月布的局,算是天衣无缝了。我早该想到,当初他去江夏求见父王不过是个幌子,想来那一日,他就与阿彦见过面了。”

  沈伊皱眉道:“你的言下之意,难道他南下与尚也有关?难道他得的是两家钱财,做的是双面间谍?”不等萧少卿回答,他已将白玉箫敲击长案,哭笑不得道:“这个贪财成性的家伙!”

  “他只为贪财么?”萧少卿摇了摇头,“北朝战事还很莫测,北帝不一定会赢,鲜卑不一定会输,苻景略全力辅佐北帝,苻子徵要想在乱世中保全家族,不得不冒险行事。何况依中原当前的形势,不论东朝援助谁,只要出兵北上,断不会无功而回,对于两朝而言皆为天险的怒江屏障从此只会沦为东朝的囊中物。尚和北帝都将这个道理想得明白,所以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容苻子徵南下摆这个让东朝不上不下、左右为难的局。”

  沈伊长叹,忽而盯着白玉箫上雕刻的兰花纹,一语不发地沉思起来。

  难得见他这般一本正经地的模样,萧少卿忍不住问道:“想什么?”

  沈伊赧然且诚恳地道:“在想民间流传的那几句俗谚,大才槃槃商之君,江左独步云澜辰,挟剑绝伦萧少卿,盛德日新沈伊郎。如今想来,你们的确都是百年难出的人杰,只怕我是最名不符实的一个,给武康沈氏的祖宗们丢脸了。”

  “你好歹有些自知之明了,”萧少卿闲适一笑,“若不是苻子徵常在塞外,世人怎会拉你凑数?”

  “什么!凑数?”沈伊瞪一眼他,咬咬牙,想要辩驳,却又无话可说。

  .

  郗彦来到前庭时,日色已落,华灯明堂。沈伊抱着酒壶坐在临窗竹榻上,面罩寒霜,一脸忿忿,看到郗彦到来狠狠剐一眼过去:“我二人虽与你们夫妻相熟,却也没有请客人来就这么晾在一旁的道理。如若不是诚心邀我们前来,尽管明说,不必这样勉强。”

  “你也让侍女拿来郗府最好的佳酿了,像你这样喧宾夺主的客人,世上怕也鲜见。”萧少卿慵然斜坐,不急不慢地道。

  沈伊横眼看他:“只知道句句刺我算什么本事?待会等夭绍来,你能惹到她,才算报了仇罢?”

  萧少卿面色微微一冷,薄唇紧抿,不再言语。沈伊神清气爽,对郗彦粲然一笑:“待会晚膳,你得自罚三杯,以谢怠慢之过。”

  “是,”郗彦心不在焉地环顾堂上,“夭绍也来了么?”

  沈伊讶然:“你难道没有见到她?方才从偏院来此的路上,她一人落后许多,后来就不见了踪影,我还以为她去找你了。”想起自己对谢昶的担保,放心不下,站起身,“我去找找。”

  萧少卿面无表情地一哼:“找什么?这里又不是林海无边的东山。在这座府邸,她走不丢。”

  沈伊再度被刺道,脚下一顿,摸着胸口努力平稳呼吸。

  郗彦轻声笑道:“想必她另有事,我们且等等她。”撩袍在北首主位坐下,让侍女另呈上热茶汤。

  自去年重逢至今,三人难得有今日的空暇,闲聊之间绝口不提军政朝事,席间言词来往随意且熟捻,一如往昔在东山的和睦舒心。

  约半个时候后,有侍女入堂来请三人,说道:“明嘉郡主在观月台摆下食案,请主公和两位客人过去用膳。”

  堂上三人都不免微微一怔,回过神来,沈伊与萧少卿默契一笑,转过头看着郗彦,目光俱是意味深长。

  郗彦却是淡静依旧,微笑道:“既如此,就去观月台罢。”

  沈伊装模作样地起身揖手:“但凭主人安排。”

  观月台位在郗府内庭静湖之中,四面环水,视野开阔,又因湖岸上盛载林木花药,湖中芙蓉花色在这个时节亦正妩媚,所以即便此夜月如丝云、难有银光铺地,周遭风光还是秀美异常。

  三人来到台上,琉璃风灯环绕之下,只见夭绍微笑而立,临风处已设四张食案,上呈七八碟精美膳肴,青玉杯盏在侧,一切俱已安放妥当。

  “你突然不见,难道是去亲手做晚膳?”落座后,沈伊盯着满案佳肴,随口戏谑了一句。

  不料夭绍却微笑道:“只素藕鲶鱼羹、肉脍、芙蓉糕,是我亲手做的。”

  沈伊不想戏言是真,愣了良久,才将不敢置信的眼神从夭绍脸上收回。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页  当前第1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8/1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苍壁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