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仙侠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苍壁书_分节阅读_第23节
小说作者:慕时涵   小说类别:武侠仙侠   内容大小:795 KB   上传时间:2015-05-26 08:05:25

  令狐淳未置一词,将锦盒盖上,又掀开了另一个盒子。

  这次的光芒不同方才,玉色幽凉,光泽寒澈,仿若空山静谷的冰潭月色。

  令狐淳拿起夜明珠,放在手中把玩片刻,沉吟道:“将东海夜明珠送给朝廷做贺礼,至于那颗麒麟火珠……送去丞相府吧。”

  离歌看了看他,眸波一动,欲言又止。

  石进似有些惋惜:“如此难见的珍品,侯爷不留下一颗?”

  “留了作甚么?”令狐淳冷笑,“等着玩物丧志?”他放下夜明珠,将刚写罢的两个奏折分别装好,道:“和珠子一样,一封交朝廷,一封交丞相府,立即找人快马送去洛都。”

  “是,”石进接过,“我这就去办。”

  “慢着,”令狐淳喊住他,“上次让你找的石匠找到了没?”

  “找到了,已请入了刺史府,歇在厢房。”

  “叫他立即来书房,我有事问他,”令狐淳看了眼离歌,挥挥手道,“你也走吧,今夜不必再回书房了。”

  “是。”

  出了书房,离歌跟在石进身后穿过长廊,望着他怀里小心翼翼抱着的锦盒,突然笑道:“总管真要将麒麟火珠送给丞相,将东海夜明珠送入宫?”

  石进瞥了他一眼,声色不动:“有问题?”

  离歌一笑:“总管觉得这两颗珠子那个更珍贵?”

  “麒麟火珠天下仅有两颗,自是物稀为贵。”

  “侯爷总是想把最好的留给丞相大人,这是他的忠心,”离歌笑颜极其隽秀,月色下的一双眼眸更似带着灵灵水意,话语温和道,“而我们身为侯爷的属下,也自要一样地忠心,要为他多多考虑,是不是?”

  石进顿下脚步,怫悦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怀疑我的忠心?”

  “自然不是,”离歌解释道,“只是据我所知,另一颗麒麟火珠正藏在洛都宫廷之中,若我们将此珠献给陛下做大婚贺礼,不就有恭祝他和东朝公主今后成双成对的美意么?如此一来圣心必悦。总管想想,丞相虽说如今权势极盛,但难保永久不衰,若之后有个什么万一,那我们侯爷――”

  离歌顿了顿,虽不再言语,石进却将余音听得明白。他睨眼打量离歌,目间锋芒闪烁,道:“那你方才怎么不劝侯爷?”

  离歌叹道:“我说了,侯爷刚直之人,只对丞相忠心,怎会想着刻意讨好陛下,于他说这些话徒劳无益。但是我们身为侯爷的属臣,也要帮侯爷多做设想,不能一道走死,总管觉得呢?”

  石进双目微微一眯,沉吟不语。

作者有话要说:  

  ☆、断桥伏波,争锋雪夜

  永宁城外山水奇秀,既有星罗陈列、峻岭奇峰迭起不绝的三崤山脉,也有烟光凝泽、宛若玉带飞纵的洛河。洛河浩淼宽阔,水深浪高,流经永宁城北的三崤山脉,于山峰峭壁间穿梭而过,是以此处水面甚是狭窄,流滔犹急,自古便是天险地段。二十年前,雍州当时在任的刺史广集天下奇匠巧工,费了三年之久,在洛河此段修筑了一道连接两岸的石桥。桥建成时长达数十里,流丹萦回,恰似横卧水上的长虹,谓为奇观。朝廷闻之震惊,民间为之欢腾,此桥筑成畅通了整条洛河,飞津济渡,功代千秋,先帝特赐桥名“飞虹”,至今仍以鎏金隶书刻于桥头。

  公主舆驾将经永宁往北,司马徽和萧少卿商量后,决定舍崤山古道而选飞虹桥。崤山古道崎岖险峻,极是难行,且穿过整座山脉后还要绕走三郡方能至洛都。而自飞虹桥北上后,沿洛河过曹阳、庐池两城,不出意外,三日之内便可到达帝都洛城。

  舆驾至雍州河阳郡时已是这日的黄昏,斜晖万道,蔓染青天,夹在黛黛苍山间的洛水在夕阳下粼粼耀闪,而那道飞虹桥――

  残梁碎石,断桥浮波,落霞中,几只白鹜大雁点水飞过,啸声哀长,仿佛也在悼念昔日的辉煌。

  诸人惊颚,呆呆地望着水中废墟,车驾人马齐齐拥堵在洛河岸边,进退不得。

  “来人!”司马徽驾马上前,盛怒之下,平素温和的眉目流飞出刀剑的烈烈锋利,“传令狐淳即刻来见本王!”

  “是。”侍卫领命刚要离开,却见前方河岸有几人从一艘官船上匆匆而下,大步朝这边走来。为首的那一人华服锦裘,英气霍霍,正是令狐淳。

  中午一传出飞虹桥倒塌的事,令狐淳就立即命人封锁洛河两岸,好在桥断时行人并不多,虽伤了几十人,却无一人送命。安抚好欲渡河的百姓,遣散围观的众人后,令狐淳与召集而来的永宁城石匠乘船到洛河中查找石桥突然断裂的缘由,忙了一下午竟是一无所获,正焦头烂额时,却看到岸边忽然而至的大队人马和连绵不断的滚龙锦旗,他这才意识到是公主舆驾至此,于是又赶紧自水中急急上岸。

  侍卫赶赴上前传了赵王旨意,令狐淳跃上坐骑,飞驰到司马徽面前,下马单膝跪地:“见过赵王。”

  “起来罢,”司马徽努力压抑着怒火,扬鞭指向飞虹桥,“这桥是怎么回事?”

  令狐淳道:“臣也不知缘由,据当时行走桥上的百姓说,是惊天一声巨响后,桥就骤然裂断了,先前还没有任何浮动或晃荡不稳的情况。”

  “不知缘由?”司马徽斥道,“二十年前朝廷拨款几千万铢钱堆成的桥,曾经先帝时大司农断言几百年不会出事的固桥,能无缘无故断了?其中必然有隐情,定要彻查!”

  “是是。”令狐淳应声迭迭。

  裴伦在一旁问道:“赵王,飞虹桥既断了,那要不要掉队回头,走崤山古道?”

  司马徽叹了口气,望向身旁静默半日的商之:“商之君以为如何?”

  商之凝视在断桥上的目光微微一动,松动了紧抿的薄唇,刚要说话,令狐淳却在此刻道:“赵王,那崤山古道……怕也不行。”

  裴伦不耐烦,嚷道:“水路不行自走山路,怎么不行了?”

  令狐淳道:“崤山古道昨日山顶又有碎石滚落,阻塞了山道,行一人一马容易,若是这般大队人马,估计费难,何况是公主的鸾驾,断然过不了那狭窄的山道。”

  司马徽目光骤深。崤山古道有碎石滚落本是经常的事,只是发生的时间与断桥之事这般凑巧,倒显出几分诡异。他别有所思地望了眼令狐淳,沉吟道:“渡江须集船,过山须搬石。魏陵侯办好这些事要多长时间?”

  “自飞虹桥建成后河阳郡的舸舰数量已然不多,如今随驾的人马逾万人,舟舰怕要从他郡征集而来,”令狐淳话语一顿,又道,“而崤山古道上的碎石,因这次滚落之处长达数里,请赵王给臣三日。”

  “三日?”裴伦冷笑,“三日后再过崤山古道,需五日方可出山。出山后要过武平、陈留、许昌三郡,费时必不下七日。如此一来,我们不是要等到下月才能到洛都?到时婚期已过,令狐大人你让陛下和谁成婚?”

  令狐淳沉默不言,神色间似极是为难。

  商之看了他一眼,淡淡道:“刺史大人不必太过为难,目前你唯要做好一件事,其他的并不用你再操心。”

  “何事?”

  “攸攸之口、难以防川。如今断桥山崩,百姓迷信天命或可能有些不干关系的无端猜想,此番正是陛下和东朝公主大婚的关键时期,若有大不敬之言流传出去,到时朝廷首先会问责的,想必定是刺史大人您。”

  此话一出,令狐淳与司马徽不禁俱是一身冷汗。

  自飞虹桥无故断裂之后,城中早有百姓流言蜚语,以为是这次预示陛下大婚的天兆。令狐淳当时还未在意,此刻听了商之的话后,才感心惊肉跳,祸正临头。

  司马徽道:“商之君说其他不用魏陵侯操心?那我们的行程――”

  “请赵王再等片刻,今日必能渡江。”商之轻声说完,依然眺目望着远方水上倒塌的石桥,夕日落霞映入那双狭长的凤眸,瑰色流转,瞳如血玉。

  司马徽半信半疑,看着他脸上那张冰冷的银面,不再言语。

  岸边诸人僵持不下,后方东朝送嫁的车队受阻,两人飞骑而出,正是萧少卿和夭绍。未至岸边,萧少卿就提声问道:“前方车队为何停下?”

  “回豫章郡王,是飞虹桥断了。”有侍卫答道。

  萧少卿与夭绍闻言皆是一惊,急鞭上前,靠近洛河时,入目只见断桥沉浮,水色连天。

  闻名天下的飞虹桥就此绝世,夭绍不禁黯然,目光不经意瞥过桥头上那鎏金刻字的铭记,看到铭记最下方的一个名字时,她微微一怔,转眸去看商之,却见他目光直视长桥断裂处,眸底深处暗潮涌动,杀气隐露。

  夭绍默思片刻,一紧缰绳,骑马踏上岸边还未断裂的桥头。

  “郡主――”岸边侍卫俱是大惊。

  “夭绍!”萧少卿忙纵马跟过去,恼道,“你不要命了?这桥说不定随时会全部塌陷。”

  “不会塌的。”夭绍下马将缰绳交给他,飞身掠去了桥中断裂处,停在那水中的浮石上,蹲下身体,一寸一寸往前,慢慢翻摸着碎裂的桥梁。

  萧少卿扔了缰绳,亦跳下桥头,停在夭绍身旁,皱眉道:“你找什么?”

  “断桥的缘故。”

  萧少卿嗤然:“你还懂这个?”

  “以前我曾在父亲的书房见过飞虹桥的构造图。飞虹桥既巧夺天工,又坚固厚实,若非有人蓄意破损桥梁,此桥绝不会断。”夭绍摸索半响,自水中吃力地抱起一块断裂的石梁,察看良久,满意起身。

  时已入冬,河水冰寒刺骨,她的双手在水中浸泡许久,早已冻得通红。

  萧少卿一言不发,接过夭绍手中的大石,冷冷看了一眼她的手,揽住她的腰掠回桥头。夭绍双手冻得哆嗦,只能抚着自己的脸颊取暖,经过桥头时忍不住又看了眼那块鎏金铭记的石碑。

  萧少卿牵过马,仿佛是漫不经心道:“人家桥断,你拼了命去找什么证据,如此地较真,为什么?”

  夭绍笑了笑,亦不隐瞒,如实道:“因为这桥当年是我父亲的好友在雍州做刺史时建的,如此就被小人借故毁了,我心也不甘。”

  “也?”萧少卿掂量起这个字眼,垂眸看着铭记,看至最后一行时,他眸色一深。

  ――武帝元康七年九月雍州刺史独孤玄度建此飞虹桥

  萧少卿若有所思:“除了你,还有谁不甘?”

  夭绍眸光淡淡飘过远处商之的脸上,盈然一笑:“还能有谁?自是天下百姓,后代千秋。”

  萧少卿悠然道:“是么。”

  两人回到岸边,将石梁呈至司马徽面前,萧少卿道:“此桥非自然断裂,是有人故意为之。”

  司马徽又惊又疑:“你怎么知道?”

  萧少卿还未答,商之已出声道:“明嘉郡主的父亲谢攸精通桥梁构造,著述不下十卷,郡主身为其女,自是耳濡目染,见识非凡。”

  夭绍微微一笑:“商之君过奖。”

  商之不语,望着她柔美的眉目,唇角轻轻一扬,目光深处的锋芒渐渐柔软。

  司马徽琢磨那块石梁,困惑道:“究竟是谁人这么大胆?”

  “怕不仅仅是大胆,”夭绍道,“做事之人应该是位手艺绝妙的石匠,且十分熟悉飞虹桥的构造,知道其承受的最弱点,和最易损坏的地方。”

  “郡主的意思是――”

  “天下间有如此本领的石匠寥寥可数,并不难找。而有这般见识的,怕唯有当年参与筑造飞虹桥的几位匠师,”夭绍侧身指着桥头上的铭记,笑道,“而那人的名字,该就在上面。”

  司马徽盯了眼令狐淳,冷道:“魏陵侯,如今东朝郡主已帮你找出了证据,该不难再查缘由了吧?”

  令狐淳的脸色有些异常的青寒,颔首道:“是。”

  “赵王,这事怕不能交给魏陵侯来查,”商之缓缓道,“一个区区石匠如何会有胆子敢拆了这飞虹桥?此事必不简单。而且更发生在公主舆驾北上之际,魏陵侯管辖雍州,为免天下人的胡乱猜测,若要证实魏陵侯的清白,他怕是不能过多交涉此案。”

  令狐淳揖在胸前的双臂慢慢垂落,看了商之一眼,无话可说。

  司马徽道:“那就等到了洛都,禀告朝廷后再说。”他转而吩咐裴伦,“留下两千禁卫,封锁永宁城四方通道,近日不可放任何人远行。”

  “是。”裴伦领命,扬鞭而去。

  飞虹桥断裂之事到此,司马徽总算可以微微喘出口气。眼看晚霞消殆,天色渐暗,他回头看了看绵长的随驾车队,不由又是几分焦虑:“商之君方才说片刻后渡江,如何渡江?”

  商之微笑道:“赵王可曾见过铁索浮桥?”

  “大司马营中的铁索浮桥?”司马徽不明白他此刻为何有如此的闲情逸致聊起旁事,皱了皱眉,摇头道,“听闻过,却不曾有幸见过。”

  商之又看了看令狐淳,道:“那铁索浮桥,想必魏陵侯并不陌生。”

  令狐淳早已神魂难定,心不在焉道:“是,早年追随大司马平定八王之乱时,见过一次。”

  商之一笑:“那你也断不会不熟悉这样的声音――”

  哐啷不绝的铁索声响自洛河之上击水传来,令狐淳闻声一怔,面色倏然暗沉如土,脸上的刀疤在夕阳下轻轻颤微,狰狞之中别有几分荏惧。他身体僵硬,好不容易才回过头,望着江边上那随风鼓扬的白帆,目光渐渐呆滞。

  急流之上的那两艘船滑翔如飞,两船之中更有黑色铀光,泼墨般在碧水绯霞之间流逝浸染,连成了一道暗黑耀芒的厚重绫绸。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页  当前第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1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苍壁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