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仙侠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苍壁书_分节阅读_第86节
小说作者:慕时涵   小说类别:武侠仙侠   内容大小:795 KB   上传时间:2015-05-26 08:05:25

  苏琰微笑不语,萧少卿又道:“苏大人的母亲曾是交越国的相国之女,与交越王室关系亲厚,三年前东朝与交越的盟书也幸有你出使方才顺利达成。此番去交越请兵,除却苏大人,我着实想不出更适合的人选。”言罢,将随身携带的御旨搁在案上,“此乃陛下的托付,苏大人不妨一阅。”

  苏琰并不去看,双眸低垂,半晌,方轻声叹息:“得以郡王和朝廷的赏识本是苏某之幸,只是苏某正在丁忧之中,恕难下山任仕。”

  他回拒得委婉而又坚定,端然是不可夺志的纯孝。萧少卿剑眉微扬,深幽的目色不过峥嵘一瞬,复又平静如初,缓缓落下茶盏,笑道:“孝心诚然,却不知苏大人可曾想过,南蜀当年入侵交越幸赖东朝相助才存得一隅之地,也因此成全了你父母的婚事。如今东朝防线若被南蜀兵瓦解,襄陵等地失守之后,南蜀行兵所指,怕又是交越了。唇亡齿寒,故国存亡旦夕,你母亲泉下有知,是否又能安然瞑目?”

  苏琰却并不此话所动,轻勾的唇边笑意奚嘲,低声道:“总是这般义正严词的大道理,小王爷对着苏某,从来都只能是这样正正经经地谈话么?”

  萧少卿怔了怔,看了他片刻,皱眉:“阿荻,你还在生我的气?”

  “生气?”苏琰淡眉微蹙,如水明眸涟漪轻动,终究摇了摇头,叹息道,“苏某的小心眼世人皆知,与郡王无关。”

  萧少卿似是思索了一霎,方道:“阿荻,去年在孟津我不是故意赶你走的。只是殷桓的斥候得知交越兵动异常,以为要与南蜀合谋渡江,殷桓素来多疑,未免你被当作细作无辜受牵累,我这才让恪成领着你离开军营的。”

  “你不必解释,我明白。”话虽如此,苏琰的语气却比方才缓和很多,又道,“只是郡王也说了,南蜀大举攻我东朝时,交越蠢蠢欲动,足以证其心不定,此盟友不可信赖。东朝与交越的情份甚浅,也不过就如我父母的婚约一般,是桩孽缘。而且亡母班于一族在交越的地位也已不比往昔,此事不提也罢。”站起身,长身一礼,“苏琰目前为守亡母之灵,确无心政事,请郡王谅解。”

  萧少卿伸手扶住他的手臂:“阿荻,你知道我素来不强求别人,只不过……”

  “郡王洒脱坦荡,苏某深知。”苏琰脸色冷淡,打断他的话,将手臂抽回,默默退后一步,“江夏战事要紧,苏某这就恭送郡王下山。”

  “……好。”良久,萧少卿方启唇艰涩应道。

  .

  两人联袂出了堂外,沿着廊庑刚走了几步,忽闻外面怒喝声与打斗声大起,夹杂着恪成劝解的呼声:“苏姑娘!小侯爷!都别打了!不过一朵花么,值得这样大动肝火地么?”

  “你说什么?!什么一朵花?”女孩本是灵透的声音爆出喉间,因气急败坏而显得格外地尖锐刺耳,“那是我为阿娘种的长生花!却被这不长眼睛的臭小子踩烂了!”

  “你敢骂本侯?”天大地大,举世无人敢这样对自己说话,谢粲怒不可遏,“你要真的疼惜那花,就好好养着,偏要让它长在道上,挡着别人的路,谁踩不得?”

  “这里常无人来,谁知冒出你这个野人!什么本侯?我看你就是只笨猴!”女孩胆大无忌,伶牙俐齿,此刻更是得理不饶人,鞭声破空,“哗嗤”一声,却是锦缎撕裂的声响。

  “疯丫头!”谢粲倒吸着冷气,似是忍无可忍。

  绵长清越的铮咛声骤然在山间荡漾开来,萧少卿暗道“不好”,飘身飞出廊外,闪入长秋舍前的望江亭。登高而望,只见山坡下白衣如烟,彩鞭旋飞,密不透风地纠缠着那道明紫身影。少年一边还手,一边后退,右手执着背上的剑柄,雪白温润的剑光正自少年背后勃然怒涨,正待出鞘。

  “疯丫头,再不停手,我当真出手无情了!”谢粲被逼入死角,左臂上又被长鞭抽了一下,恼火之中,玉狼剑横空乍现,温润光锋荡出数千锐芒,七丈之内,草木无不瑟瑟凋零。

  女孩但觉眼前失色,茫茫然朦胧一片,夺命的冰凉侵入肌肤,浑身被笼罩在追魂嗜魄的森然阴冷中,此生灰飞烟灭,似不过瞬间之事。正浑浑噩噩时,她腰间却猛然一紧,一股柔冷的力道揽着自己飞身退后十丈,脚步落定,转过身,只望见萧少卿清俊的面容。她懵愣片刻,手中紧握的长鞭无力落地,“哇”地一声,放声大哭起来。

  “郡王,这臭小子、臭小子……欺负我……”女孩不过十四五岁,尚是稚气的五官却已透出秀美绝伦的轮廓,纵然当前哭得不成样子,却也楚楚娇怯地让人生怜。

  萧少卿看了一眼谢粲,谢粲握着玉狼剑,似也被刚才长剑出鞘的凛冽煞气惊得有些发怔,十分无奈地道:“少卿大哥,我还是不能掌控得好这把剑。”

  萧少卿皱了皱眉,放开女孩,转过头看着身后的人:“阿荻,请你原谅,七郎也不是有心的。”

  “七郎?”苏琰咀嚼着这个名字,恍悟过来,似笑非笑地瞥着萧少卿。

  萧少卿别过脸,苏琰淡淡收回视线,绕开他走上前,拉过女孩的手,抚了抚她的肩,柔声道:“阿妩,刚刚一切我都看到了。却是你不对,人家踩了你的花道歉不就可以了,何必要这样咄咄逼人?”

  “阿、阿……”苏妩委屈不已,瞪着苏琰,口吃了好一会,才道,“哥哥不知道,那是我给阿娘种的长生花。”

  “人都死了,何来长生?”苏琰轻轻笑了笑,伸手擦干她的眼泪,拉过她的手,转过身看着谢粲,“这位便是东阳侯?”

  “正是。”谢粲有些讪讪地将玉狼剑还鞘,上下打量苏琰,笑道,“我总算想起来了,江州刺史别驾苏琰,却是当年写《青都赋》的神童。阿姐极推崇你的诗文,我当年犯了错,曾被她罚抄《青都赋》一百遍,都会倒背如流啦。”

  苏琰颔首微笑:“承蒙侯爷和郡主青睐,苏某不敢当。”

  谢粲见他十分地谦和温柔,欣喜不已,方才的恼怒早就抛诸脑后,说道:“你的琴声极动听,要是阿姐在此,定然会引你为知己。”

  苏琰这次却不说托辞,笑道:“苏某却也期待与郡主有缘一见。”

  谢粲忙道:“会有机会的。” 念光一闪,不禁笑道,“苏大人这次下山可是与我们同去江夏军营?阿姐前段日子来信说,不久也会来江州,说不定到时可以一见。”

  “是么?”苏琰微微沉吟起来,略有遗憾道,“只是苏某丁忧在身,却不能随郡王和侯爷回江夏。不过等郡主到江州时,苏某定然前往一会。”

  谢粲忍不住看了看萧少卿,疑惑:“苏大人不下山?”

  苏琰道:“是。”

  “这样……”谢粲很是怅然。

  苏妩在旁盯着他,冷冷一哼。

  谢粲蹙眉,走去一旁拾起方才被他无意折损的花朵,拂去了泥水,仔细插在一旁的壁岩上。苏妩微微一呆,谢粲斜睨着她,摆明一副“我涵养比你深”的得意。苏妩初起的改观顿时散灭,跺了跺脚,恨恨嘟囔了一句“臭小子”,转身先回了长秋舍。

  苏琰道:“我送诸位下山。”

  “不必了。”久不出声的萧少卿开口道,“雨天路滑,下山道路冗长陡峭,多有不便,苏大人留步。”

  “好。”苏琰垂首,红唇微动,“战场上刀枪无眼,郡王万事小心。”白袍飘转,悠然回到廊下,直到听到身后脚步声缓缓远去,他方慢慢回眸,望着烟雨中那袭消淡的银影,轻轻叹出口气。

  “阿姐,这是什么?”苏妩又从堂中出来,手上拿着一卷明黄卷帛。

  苏琰伸手接过,默不作声,唇边笑意却深刻起来。

  这卷御旨竟遗忘在这里,有意还是无意?

  不管如何,他都懂得自己。

  收好卷帛,苏琰抚摸苏妩的鬓发,轻声道:“我要去一趟交越,一个月后回来。你一个人待在寺中,不可胡乱生事。”

  “又是让我一个人待在寺里。”苏妩嘟起嘴,横了眼山下烟波,“就知道郡王此行没有好事。阿姐,他不是要娶那个郡主了么,你何必为了他这样委屈自己?终日男装,为了江州耗费了多少心思,他却一点也不懂。”

  苏琰微微叹道:“他不懂么?”声音极微弱,仿佛只是自心底发出的自言自语,并不期待别人的回答。她低了低头,手持的卷帛上还留有他的温度,暖入掌心,一如既往地让人沉沦。

  .

  轻舟回程逆风而行,比之去程,自然慢了许多。待船泊上岸时,细雨飘止,日分白云,已是晌午时分。留守岸边的侍卫忙牵了三人的坐骑过来,萧少卿跃身上马,拨转缰辔欲行时,又想起什么,身形一顿,唤道:“恪成。”

  “在。”

  “你领着他们留下。稍后别驾大人若出彭蠡,便跟随她身后保护,路上切不可大张旗鼓,泄了她的行踪。”

  恪成微怔:“苏大人不是说不下山么?”

  萧少卿并不解释缘由,只道:“若至戌时还未见她出彭蠡,你们便回江夏。”言罢,落下马鞭,黑骊踏奔似袭卷天边的墨云,溅起一路泥水,驰往幕阜山下的官道。

  “等等我!”谢粲叫道,紫袍掠上马背,急鞭紧追,待与萧少卿只一肩之差时,忍不住问,“少卿大哥,我方才见那苏大人秀丽非常,连身姿也婀娜清瘦得似个女儿家,这――”

  “她本就是个女子。”萧少卿淡淡道。

  “女子?”纵是先前已经心存怀疑,谢粲还是惊了惊,半晌,方挤出话来,“如此,阿姐会更欢喜她的。”

  萧少卿微笑不言,目光直视前方,素来冷毅的双眸此刻竟有了一丝恍惚的温柔。

  谢粲只以为他正思念着夭绍,不禁心中偷乐,额角的灵凰在这般的喜悦下翩动欲出,剑眉粲眸映在初晴的阳光下,别样地明媚飞扬。

  “阿姐。”他笑着低唤,心中却轻轻叹了口气。

  一别半年了――想起邺都胜鼎门前送别时夭绍的叮咛,句句清晰如初。只可惜,背上玉狼剑虽然越来越感受不到它的重量,自己却还是不能运用自如这剑的神力。

  “世上的神兵利器自有灵性,冥冥之中非有缘人不可得。这剑既然认定了你,必会有挥洒自如的一日。”萧少卿仿佛明白他在想什么,回眸看着他,略有所思,“据阮靳说,此剑的前一位主人是阿彦,等他回来后,你也可以去请教请教他。”

  “彦哥哥?”谢粲唬了一跳,煞白了脸,抖呵着身子差点从马背上摔下来,“你说什么?彦哥哥――回来?”

  萧少卿见他莫名其妙一副神魂出窍的落魄模样,拧紧眉:“你又发什么疯?”

  谢粲长吸一口气,坐稳了身子,慢吞吞道:“你是说,彦哥哥还魂么?”

  还魂?!萧少卿哭笑不得,这才想起先前避忌郗彦的身份为别人知晓,诸人言词间都是小心翼翼的,只是他见夭绍写了许多信给谢粲,原以为七郎早已得知此间密情,却不知夭绍竟是如此谨慎,连七郎也一道瞒着。于是叹了口气,轻道:“郗彦未死。”

  “未死?”谢粲愕然,良久回不过神。

  “你在邺都见过的云澜辰,正是你的彦哥哥。”萧少卿不愿多说,懒懒道,“这中间情由复杂,还是等你阿姐回来再告诉你。”

  “憬哥哥是彦哥哥……”谢粲越听越糊涂,茫然道,“你的意思是,彦哥哥借了憬哥哥的身份活下来?那憬哥哥呢?”

  萧少卿沉默片刻,低声笑了笑:“我听说,他却是早早地死了。”不等谢粲再问,双腿猛夹马腹,银袍似闪电般遽然射出,青山水堤,唯见黑骊绝尘,渺渺远去。

  .

  三月二十三日傍晚,两人飞骑驰入江夏城外的江州军营。自殷桓叛乱一来,江豫两州受萧子瑜、萧少卿的率领,曾一度淌过怒江与荆州军激战汉阳。不料年初却因战马突发瘫溃的缘故而败退江南,江州素与荆州隔水相望,其间湘江引怒江分流划治两州,荆州军欲挥师东进,必先过江、豫二州设在怒江的天险防线。殷桓治所在江陵,处在荆州北方,南方群山林立、水流肆急,绝无可以轻易过江的平原。因此聚兵于乌林、汉阳两地,日夜抢攻江夏城外的浅滩,妄图厮杀出一条血路,直奔邺都。

  江夏以北为豫州军屯守之地,萧子瑜亲自坐镇,五万黑甲兵宛若铜墙铁壁,殷桓几度过江攻占重镇石阳,碍于萧子瑜横陈江岸、密集如云的箭楼,俱不得进。江夏以南,地势纵横,水域开阔,江州六万将士分两拨驻扎于夏口、赤水津,受荆州军日夜不停的滋扰抢攻,两军激战不休,时时短兵交接。尤以夏口战况最烈,萧少卿帅帐也驻扎于此,便宜行事。

  两人到达军前时,遥望见远方烽烟暗红、战鼓擂动,厮杀呼喝声不绝于耳,心知前方正经历新一轮的攻夺战,于是在帐中匆匆喝了口茶,未等喘息平定,便换过铠甲,再度胯上坐骑,奔向浅滩战场。

  一个下午的强渡已入尾声,江畔矮坡上刀箭如林,陈列在血染的夕日飞霞下,犹如凌空飞起、夺人心魄的水波剑芒,密麻麻闪着嗜血的残光。荆州军接应的船只等候在远处的水波上,有几艘已燃着火苗冒出黑烟,见到浅滩上荆州军败退的阵势,忙扬帆掉转。江边横尸数百,身着湛蓝铠甲的荆州军挥舞着铁盾,在江州军不断射去的箭雨中,连连退后。

  “元帅,王爷在楼上。”一名浑身浴血的副将大步走来,指了指一旁临时搭筑的木楼,咧着嘴一笑,“元帅放心,那群狗崽子不知死活,又让我们打跑了。”

  萧少卿未语,只抬头望着木楼上静伫不动的身影,下了马,飞身飘至那人身边,微笑道:“父王怎么来了?”

  萧璋身负铁甲,巍峨的身姿如山端稳,举了手势让楼下挥舞着令旗的士兵发出止攻的命令,这才转过身看着萧少卿,笑道:“你不在营中,宋先生接到北朝一封急信,请我来商事,不料刚到营中,便听荆州军强渡的消息。你既不在,我为你指挥一场战事,也无不可。许多年未战了,此刻倒是觉得热血沸腾,看来为父虽是老了,心气还是在的。”

  萧少卿轻笑着摇头:“父王并不老。”

  “是,不老!”萧璋望着荆州军溃败的阵势,放声一笑,畅怀不已。又与萧少卿并肩步下高楼,问道:“大孤山的事办好了?”

  “嗯。阿荻已经南下。”

  萧璋叹道:“这丫头既聪明又倔犟,却难得从不忤你的意愿,倒是你身边不可多得的良伴。”

  萧少卿笑了笑,没有应声。下了楼转眸四顾,却不见了谢粲的身影,正皱着眉觉得头疼,却听将士中突地爆发出一声喝彩,纷纷叫起来:“谢将军好箭法!”闻声望去,只见谢粲手持巨弓,踮足立在箭楼之上,江风拉扯他的衣袍猎猎飞扬,横臂挽弓,当云而射,黑色的铀光惊风飞逝,再一次劈裂一艘船上插着的荆州军旗。诸将士又是一阵轰然欢呼,但瞧江间船只上蓝光避闪慌乱,甲板上顷刻逃的不见一人的踪影。

  “龟孙子!”谢粲冷笑不屑,悠然抚弄弓弦,趁船帆遥去之前,再扯出三支羽箭,连续射去。

  最后一支,箭芒劲碎尾舟上拉帆的吊绳。眼见白帆哗啦啦落下,满舟甲兵唯恐后方敌人来袭,纷纷跳入水中,游向近处的战船。本就战败的士气因此愈发萎靡,数十舸舰迅疾隐入天际,空留日暮下苍茫壮阔的山河。

  “确实好箭法!”萧璋也忍不住赞叹,又看见谢粲在丽霞下夺目张扬的目光,不禁轻声叹了口气,“可惜,太过年轻,锐气如刃,锋利而易折……”

  萧少卿凛然一惊:“父王说什么?”

  萧璋慢慢道:“先朝大将公孙欲、秦旷,少年为将,战功辉煌可吐风云,可哪一个不是英年而逝,不得长存?远的且不说,近的……峤之,玄度……”他吸了口气,抿起唇,黯沉了面庞,不再言语。

  萧少卿却体会出其中深意,目色微暗,笑道:“七郎怎比独孤伯父和郗伯父?父王过于忧虑了。”

  “但愿如此。”萧璋望着谢粲瑰丽灿烂的紫袍,略有出神。年轻气盛的小将,远不同于郗峤之少年时的持重沉稳,亦不比独孤玄度当年的温和历练。如此锋芒毕露的人物,在朝廷江山之间的洪浪逆潮中,又能安然存留多久?他缓缓移开目光,对萧少卿道:“除了行军阵法,其他的,你也要让他学一学。”

  萧少卿颔首:“我明白。”

  远处自营帐的方向飞骑而来一位亲兵,下马禀道:“王爷,元帅,汝南王到了中军行辕。”

  “小叔叔也来了。”萧少卿沉稳气息,缓缓道。

  “也是宋先生请来的,正与北朝那封急函有关。”萧璋挥了大氅掠上坐骑,看着西南方迭压的云层,一字一字道,“正如你先前预料,南蜀果真杀了东朝使臣,与殷桓达成了联盟。我们今后要面对的,除了殷桓二十五万雄兵外,更有南蜀百变莫测的夷军。”

  .

  中军行辕此刻篝火已升,帅帐内烛台高照,湘东王府主薄、军师宋渊身着粗布长袍,白面美髯,慢条斯理地挥着一顶羽扇,正静等萧子瑜阅罢北朝传来的飞信。

  萧子瑜便服而来,纵是如此,一脸威容不减无双英华,双目盯着密函上的字迹,愈来愈冷,终于怒道:“勾连外贼,荼毒南方万千无辜的百姓,殷桓还真是无所不用其极!”言罢,他豁然起身,疾步走到帐侧悬挂的战图前,看着西南方向岷江的位置,问道:“襄陵如今有多少兵力驻守?”

  “三千。”

  “三千?”萧子瑜扭过头,盯着宋渊,“襄陵为边陲重镇,素来守兵不下五千,为何如今只有三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页  当前第8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6/1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苍壁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