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斗铠_分节阅读_第169节
小说作者:老猪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48 MB   上传时间:2013-08-19 10:18:01

  偷眼望了一眼元帅,文先生觉的,接下来的话实在难以启齿:“学生听赫连旅帅的身边人说,赫连旅帅是被一个黑豹铠斗士刺客杀害的。而那晚,孟聚就是穿着黑豹斗铠。那个刺客,应该就是孟聚。他们……并没有看到他的其他同党。”

  足足过了五秒钟,拓跋雄才理解了文先生的言下之意,北疆最大的权势者显得十分震惊:“文先生,你该不会是说——那晚袭击了屠豹旅并杀掉赫连八山的,只有孟聚一个人吧?”

  “学生惶恐,但那晚,确实没有人见到别的东陵卫铠斗士。屠豹旅的幸存者们都承认,除了那些误伤的人以外——自始至终,攻击他们的只有一名黑豹式铠斗士——也就是孟聚本人。学生觉得,即使不是孟聚独力所为,他的帮手也不会很多。因为,我们一个首级的斩获都没有。”

  拓跋雄缓缓点头,他微微阖上了眼睛,说:“我记得,申屠绝,他是五级铠斗士吧?”

  “元帅英明,申屠大人已经是五级巅峰的水准,即将迈入地级铠斗士的境界了。”

  “赫连八山,他已是六级的地阶铠斗士吧?”

  “是,赫连大人已达到六级的水准了,三年前,他就在洛京测试通过官考了。”

  拓跋雄默默点头,幕僚文先生也识趣地住了嘴。

  屋子里很安静,没人说话,但大伙心里却是想着同一个问题:能在大军的密集保护之下,单枪匹马秒杀掉一个六级的地阶铠斗士,又把另一个准地阶铠斗士给打得狼狈逃窜。逼得几乎发疯——东陵卫镇督孟聚。他到底强到了什么地步?

  良久,拓跋雄叹息道:“文先生。你是见过孟聚的,你怎么看?”

  虽然拓跋雄问得没头没脑,但文先生却是立即理解了他的意思。他沉吟片刻,斟字酌句地答道:“元帅。靖安大战之后,学生就留意到孟镇督这个人了。那一战中,他能压制准六级铠斗士申屠旅帅,能杀透魔族胡人的军阵。他的实力肯定是超过六级铠斗士的。但学生也考虑到,那一战中。孟镇督的恩师叶迦南镇督战死,孟镇督十分悲愤,已萌生死志,而抱定一死决心的战士往往能爆发出比正常状态下更强的力量。所以,学生当时以为,孟聚的真正实力应该是六级巅峰左右。”

  “当时?那现在呢?”

  “元帅明鉴。在延桑之战中,孟镇督带着少量兵马就敢偷袭屠豹旅大营,他单枪匹马,不但逼得申屠旅帅退避,杀散了申屠旅帅亲兵营的十五具斗铠,还杀掉了其中的六名铠斗士。然后,他还有余力去偷袭杀害赫连都将——学生已经确认了,屠豹旅是三更时开始遇袭。而赫连大人是在四更左右遇害的。也就是说,在行刺赫连大人之前,孟聚就已经连续激战了一个多时辰了。

  激战一个多时辰后,还能瞬间杀掉一个地阶铠斗士,这样的铠斗士。学生实在闻所未闻。”

  拓跋雄缓缓点头:“文先生,那以你的意思……”

  “元帅,学生觉得,先前我们怕是都低估孟镇督的战力了。能穿着斗铠,激烈战斗一个多时辰,依然保持着强悍战力,能在层层护卫里瞬间秒杀一个地阶铠斗士,还能越过营寨飞走——孟镇督的契合度和真气雄厚程度,怕是远超六级巅峰了。”

  拓跋雄试探着问:“七级铠斗士?”

  文先生摇着头,叹息道:“说实话,学生也希望他是七级铠斗士。但,倘若学生没估错的话怕是还不止。”

  屋子里响起了清晰的粗重呼吸声,幕僚们神色严峻。

  超过七级的铠斗士,那就是八级铠斗士了。

  七级到八级,虽然只提了一级。但那性质却是天壤之别的,因为那是已由地阶铠斗士进到了天阶铠斗士的层次了。

  历史上,只出现过一名天阶铠斗士。那就是鲜卑大魏朝的开国大帝,天武帝慕容龙城。

  三百年后,第二名天阶铠斗士终于出现了。只是,这次的天阶铠斗士是华族人了。

  幕僚们低着头,彼此不敢对望,他们都害怕,害怕别人从眼睛里猜出自己的想法:三百年前,第一个天阶铠斗士,天武帝一手开创了大魏国;

  今天,在天武帝创建到大魏帝国风雨飘摇、摇摇欲坠之际,非常凑巧地又出现了一个华族天阶铠斗士——时隔三百年之后,这是上天又在预兆着什么吗?

第二卷 北疆风云 第二百二十一节 让步

  拓跋雄浓眉微蹙,闭目沉思着,久久没有说话。

  虽然文先生言之凿凿,其实内心里,拓跋雄并不相信孟聚会是“天阶铠斗士”——没错,孟聚很能打,也很强悍。但“天阶铠斗士”这已经远远超出了“骁勇善战”的概念了,它远远地超出了武力范畴,更具备了天下气运的意义。

  拓跋雄曾见过孟聚一面,那还是一年前当拓跋雄会见叶迦南的时候。长期以来,他对孟聚的印象也就定格在那一刻。所以,拓跋雄更不能接受这个事实了:一个曾给自己斟茶倒水的小厮,身上居然蕴涵了王者霸气,还要准备改变天下时运!

  这怎么可能?

  这怎么可以!

  在拓跋雄的眼里,整个北疆大地——不不,该说是整个天下间,假若真有人具备这种“王者霸气”的,那人也应该是自己!连慕容家的慕容破都不配,更何况那个给自己斟茶倒水的小厮?

  现在,听闻孟聚有可能是所谓“天阶铠斗士”,拓跋元帅心中并不感觉吃惊,反到觉得愤怒一一一种出于嫉妒的愤怒!此刻,如果孟聚站在他面前的话,他说不定会对他吼出那句有名的台词:“会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注定不是你!”

  此刻,在北疆大都督心里,进行着激烈的交战,两种思想在激烈地斗争个不停。身为皇族将门的骄傲,使得拓跋雄不能忍受受挫于一个毛头小子的耻辱,他强烈地想证明给世人看,他才是雄霸北疆、有资格继承大魏朝正统的霸主。对那个敢忤逆自己的毛头小子,他有着强烈的冲动,很想不惜一切地将他消灭,挫骨扬灰。

  但另一方面,身为一名韬略家的理智,亦在不断地提醒拓跋雄,不能一错再错了。对东平的进攻,本来就是一次试探性质的军事行动。对这次行动,都督府既无充足的兵力,亦无充分的物质储备,倾尽六镇都督府全力,再加上三个月的时间,拓跋雄是有信心能击败东平东陵卫——但也仅仅是东平东陵卫而已,并不包括孟聚本人。

  作为一名强悍的高阶铠斗士,倘若孟聚真的是抱着必死决心来与自己作对的话,他能造成的破坏是无法想象的。千军万马之中,他纵横自如,斩上将首级易如反掌,旅级以下的兵马根本无法遏制他的行动,边军所有的部队——甚至包括自己——都处在他的威胁之下。

  拓跋雄明白,自己的真正大敌,那是占据了中原的慕容世家。因而所有的军事行动都该围绕着这个目标而行,偏居北疆一偶的东陵卫镇督孟聚,他只是自己征途道边上的一块绊脚的小石头而已。

  假如方便的话,把这颗小石头一脚踢走那自然是件好事;但倘若这块小石头十分坚硬又很顽固的话。在它上面浪费时间就很愚蠢了,还不如绕过它前进。

  现在,两种矛盾的思想在北疆大都督脑海里不断地交锋,他显出了真切的踌躇。犹豫了好一阵,他睁开眼睛:“孟聚是很强的铠斗士,但他未必就是天阶。传说中天阶的威力应该不止如此。文先生,你与孟聚是见过面的,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呢?”

  “大帅,您的意思是……”

  “文先生,依你看,孟聚这人他是个能讲道理的人吗?”

  闻旋而知雅音,文先生立即明白过来。

  文先生太熟悉拓跋雄了。他很清楚,自己的东家,他身上兼备雄狮与狐狸两种个性。身为鲜卑皇族,他既有狮子的威严和凶残,又有狐狸的狡诈和谨慎。现在,因为进攻不利,元帅身上狐狸的特性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了。

  “元帅,孟镇督乃枭雄人物,与之交涉的话,我们也只能以利动之,以兵迫之。”

  拓跋雄点头:“先生言之有理,不妨为我谋划?”

  “学生斗胆,代为大帅筹划一二。元帅的真正敌人,是洛京的慕容家。慕容家乃天武后裔,他们拥有三百年的积累,根基牢固,实力雄厚,天下人望所至,麾下英才如云,文臣武将数不胜数。相比之下,孟镇督不过一介白身边将而已。纵然他武力强悍,麾下也有强兵劲旅,但始终根基浅薄,再加上困于北疆一隅。此等只知武力不通韬略的粗陋武夫,纵然元帅气量宽大对他让步一二,他也成不了大事。”

  拓跋雄频频点头:“先生所言甚有道理。但先前本帅也曾派你去与孟聚交涉过的,甚至许诺了一省都督的高位,但他却是铁了心地与本帅做对。说到让步的话本帅实在不明白,到底什么样的条件才能说动那疯子呢?”

  尖先生微微躬身:“学生有一策献上,只是学生斗胆,恳请元帅屏退左右,单独奏对。”

  拓跋雄不悦,他说:“在这里的,都是本帅的股脑之士。都是信得过的人。文先生你有何谋策,如何不能说出。大家也好帮着参详一二?”

  “法不能传六耳,请元帅和诸个同僚恕学生狂妄了。”

  拓跋雄笑着环视左右:“看看。汉章啊,你还真是个狂生,这脾气……”

  看着他们主从对答作态,左右幕僚哪还不识趣,纷纷出声告辞,拓跋雄也不挽留,待众人都退出后屋子里再无旁人,他才肃容道:“先生。请有以教我。”

  屋子里已冉无旁人,但文先生还是站近了拓跋雄,把声音压得很低:“元帅,孟聚此等人物,其实并无多大野心与远见。此等粗鄙武夫,不通韬略,不知大局,只懂快意恩仇,意气用事。以学生的浅见,他斤斤计较的无非就是当年叶迦南那点破事——其实,那件事,倒也不是不可商榷的,我们不如让他遂愿算了,免得他老是与元帅作对。”

  “让他遂愿?”

  拓跋雄一愣,待明白过来,他的脸色变了,他很严厉地说:“文先生。休得胡言!孟聚可是要本帅交出申屠绝和宇文泰啊!此二人都是本帅的部属手足,本帅岂能将他们轻易抛弃?”

  “大帅重情重义,学生十分钦佩,但要夺取天下的皇者霸业,妇人之仁实在要不得啊!”

  拓跋雄不悦:“文先生,你不必再说了,此事不必再议。”

  虽然拓跋雄疾声厉色,显得很生气的样子,但文先生并不担心,因为他早看穿了对方的心思,拓跋雄不肯把申屠绝等人交给孟聚。绝不是因为怜惜申屠绝的小命——连续三次被孟聚击败,申屠绝连继续给元帅当走狗的资格都没有了;更不可能因为元帅真的“重情重义”——开什么玩笑,自古争霸天下的。有哪个是心慈手软的?只是拓跋雄拉不下这个面子罢了。

  说白了,申屠绝本人一钱不值,但若是放弃他,这关系到部属们对拓跋雄的信心。倘若把他就这样交给东陵卫的话,拓跋雄担心会引起部下们的离心情绪。

  文先生低声说:“元帅,这件事若交给学生处理的话,绝不会让您……有失体面的。”

  拓跋雄犹豫了好久,他慢吞吞地说:“就算我们答应了他——可我们如何又能保证,孟聚在遂愿之后能信守承诺,不会出尔反尔,毁约从背后攻击本帅呢?孟聚此人,可是言而有信的君子?”

  文先生肃容:“大帅明鉴,关涉天下气运、我军生死之大事,任何言辞承诺都是靠不住的。孟镇督是否诚信君子,这并不重要。”

  “那,如何保证我大军后路的安全?”

  “古人云,无恒严者无恒心!孟镇督遇事勇悍亡命,固是因为其天性。更是因为他一无所有,于是也就无所留恋。他被困局于东平一隅的穷山恶水,于是也不怕失去。所以,要想磨去他的锐气,捆住他的手脚。我们必须先让他拥有。”

  拓跋雄一震:“让他拥有?文先生,难道你要把六镇之地……”

  “对,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六镇之地,会让孟聚背上一个包袱!没有地盘之前,孟聚就象一头饥饿的野狼,到处想咬人;有了地盘,他就要分兵驻扎各处,就会变得患得患失,就要思前虑后,那他就会变成守家的狗熊,不敢轻举妄动。元帅。您深通军务,当然明白流寇与坐寇,哪个更难对付。”

  拓跋雄想了又想,他迟疑道:“但倘若孟聚就此在北疆坐大。

  。

  “不必理会他!元帅,您现在最要紧的是时间!只需半年,只待中原大局鼎定,元帅您就能回头腾出手那时,只需一员偏将手持中枢圣旨而来,北疆各镇势必传拨而定。孟聚一个人再强,难道他还能与整个大魏朝为敌?”

  眼见拓跋雄还在犹豫,文先生加重了语气:“元帅,您南下之后。北疆对您已再无用处。以无用之地来捆住敌人手脚,确保了后路的安全,又屏挡了魔族的入寇一此为一举数得的妙策!”

  拓跋雄没说话,他在房间里来回踱着步,低头锁眉,走了一圈又一圈。最后,他长叹一声,背负着双手。踱着步子出了门。在快出门的时候,他望了文先生一眼,非常轻微地点了点头。

  整个过程里,拓跋雄什么也没说。但文先生却已是心领神会,他深深躬身,对着拓跋雄的背影一揖到地:“请元帅放心便是。”

  …………………………………………

  日落黄昏,风过荒野。

  孟聚拉紧了斗篷的衣襟,在城楼上缓步而行。从城头上望去,黄昏的荒野被红丽的晚霞映照,呈现一片金色的轮靡。凛冽的北风把城头飘扬的黑底白狼的大旗刮得猎猎作响。风中已经带了初冬的寒意。

  这已是东陵卫主力抵达延桑的第四天了。在抵达的那晚,集陵卫与围城的边军人马糊里糊涂一场大战,并且莫名其妙地获得了胜利,打那以后,延桑就一直平静无战事了。

  东陵卫派出去的斥候纷纷回报。在延桑城周边的一百里之内,不要说边军的大队左马,就是斥候都没了踪影。气势汹汹的数十万边军,现在统统龟缩回了武川,哪怕连一个巡哨都找不到。

  拓跋雄会这么轻易地退缩放手吗?

  孟聚不知道。

  他与拓跋雄只见过一面,正如拓跋雄不了解他一样。他也同样地不了解拓跋雄。他只是感觉,拓跋雄此人表面豪爽大度,但骨子里很有几分流氓的狠劲。当年霍鹰尸骨未寒,他就打着吊唁的幌子跑来东陵卫这边砸场子,可见这家伙的性情有多恶劣了。

  孟聚不愿意去想,但却不得不想,若是自己的判断错误,拓跋雄发了疯,他的目标不是洛京而是东平,那会是什么后果?三十个旅的边军倾尽全力地砸过来,纵然自己再能打也是一个死字。

  城楼上响起了沉稳的脚步声。孟聚循声望去,吕六楼的身影出现在城楼的石阶上。他远远就冲着孟聚行了个礼:“镇督!”

  “六楼兄,找我有事?”

  “有点事,想与镇督大人商量。”吕六楼走近来,他的神色平静,但眉宇间掩饰不住地出现一丝焦虑:“镇督,边军被打退,这已经是第四天了。”

  “嗯嗯,第四天了。”孟聚已猜出吕六楼想说什么了。

  “镇督,末将这两天四处查探了,边军并没有继续增兵攻打延桑的迹象。末将担心,边军那边或许另有图谋?”

  孟聚含糊不清:“嗯嗯,可能是有什么图谋吧。”

  昌六楼神情越发严肃:“镇督大人。边军倾师而来,虽然被我军小挫。但不可能就此罢休的。但到现在,我们都没看到边军的新援兵马朝延桑而来,您不觉得这情况很反常吗?”

  “嗯嗯,很反常,确实很反常呢……”

  此时此刻,孟聚都恨不得变成蚂蚁来躲开吕六楼了,但后者不依不饶逼近一步:“末将想了又想,只有一个可能:边军因为畏惧镇督虎威,他们不敢再来范延桑了,但他们很有可能派遣一路偏师,前去袭扰我军后路——也就是靖安。因为我军主力尽出,靖安只有肖将军的一旅兵马镇守,兵力寡弱,敌人若攻击靖安的话,肖将军只怕很难抵御。”

  “嗯嗯,六楼你说得很有道理,很有道理……我们先去吃晚饭吧。听说今晚有香菜肉馅饺子,延桑署的厨子手艺很不错,比我们省署的大厨要高明多了,回头我们记得跟木春要人。”

  “镇督,如今敌人数日不见踪影,很有可能就此前往靖安去了。末将请求,让我统带一部兵马回援靖安。”

  孟聚站住了脚步,他叹口气,很认真地望着吕六楼:“六楼,这只是你的推测而已。倘若边军并非如你所想,那我们这样分兵,岂不是平白无故地给了他们可乘之机?而且,肖都将也是有经验的老将了,沉稳老练。如果边军真去偷袭靖安的话,我相信,他该能坚持到我们主力回援的。”

  孟聚自觉讲得很有说服力了,但吕六楼依然固执:“镇督,你若是担心分兵,那我们干脆全军撤出延桑回援靖安就好。”

  孟聚盯着吕六楼看了一阵,哑然失笑。

  吕六楼虽然是从士兵提拔为军官的。但他的智慧并不低,领悟能力很强,很快就适应了斗铠师长的角色。若单纯从军事角度来考虑,孤军悬于外,后方空虚,这确实为兵家大患,吕六楼提出的分兵回援或者全师后撤,都不失为良策。

  只是在孟聚看来,与边军的这一仗,打的并不单纯是军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3页  当前第1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9/2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斗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