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青玄道主_分节阅读_第207节
小说作者:中原五百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97 MB   上传时间:2017-06-30 22:59:46

  老船夫叹声道:“我不是被带走,而是被我师兄放走的。”

  沈炼不禁默然,这里面定然有一段曲折的故事,他无意窥探这种私情。

  老船夫道:“这么多年来,你是第一个知道我来历的人,陆象山说过,当有人说出了我的来历时,我就不该留在这里了,送你们到岸边后,我也当离去。”

  沈炼面露愧疚之色,道:“对不起,我不该说这件事。”

  老船夫摇了摇头道:“你只是想要从我这知晓另外一件事,我不怪你,因为我也不会说。”

  很快就到了岸边,沈炼牵着朝小雨上了岸。

  老船夫随着一片孤帆,就消失在天门峡中,或许以后都不能得见了。

  朝小雨好奇道:“你要问他什么事。”

  沈炼道:“一件涉及青玄的机密事。”

  朝小雨不问了,她是个很有分寸的人。

  她道:“你看前面有一间小屋。”

  两人走了过去,到了近处,才发现小屋绝对不小,只是这里有一种奇怪的力量,对他们的判断造成了影响。

  小屋独立于这片幽静的土地,靠在山下,有清风徐来,草木摇曳,如若仙人居所,不染凡尘。

  这是一处道观,观名‘知止’。

  显然是取‘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之意。

  走得近了,才发现知止观如同另外一处天地,流淌着玄妙义理的气息,一呼一吸,就能让人体会天地自然之道,再愚昧的人,在这里呆久了,都会有些道气。

  观门无声而开,里面有人徐徐道:“两位道友请进来吧。”

  声音醇厚,但如天地玄音,虚空中隐有音符结成,如雪花飘落,溶于道气中。

  沈炼呵然一笑,朝小雨略有疑惑,两人施施然进了道观。

  到了里面,朝小雨不禁叹服,此是纳芥子于须弥的高妙手段,到得近处便发觉道观很大了,可走进来才发现,此处空旷玄远,堪比一座人间城池。

  到了深处,就发现了数十人围在一起,这些人修为有高有低,但至少在还丹七转以上。

  其中有那么四人,神气如同渊海,连她都看不透。

  四人中有一位大约三十出头面貌的士人,对她和沈炼道:“鄙人王师道,冒昧请两位道友前来,切莫见怪。”

  听他声音,就知道是刚才请他们进来那位。

  原来这人便是陆九渊的大弟子王师道,果然深不可测,只看弟子这般莫测,便足以推想陆九渊究竟如何了不起。

第205章 得道了身

  沈炼淡淡的笑着道:“王道友和诸位道友,看来是在论道,冒昧之处,万勿见怪。”

  王师道极有礼貌请沈炼和朝小雨入座,为他一一介绍在场主人,说起来这些人大部分都非玄天派中人,也不在修行界出名,但也非完全没有名气,皆有不凡业艺在身。

  除却王师道外,另外三个深不可测的人物,称为岁寒三友。

  分别是天松居士,孤竹老人,靖和先生。

  三人皆是迈入登仙境的人物,所修各有玄妙,皆道气充盈,似汪洋大海般不可休止。天松居士身材高大挺拔,说起话来却很是和气;孤竹老人浑身剑气含而不发,略见森冷;靖和先生清高超然,言语缄默。

  都是让人敬畏的得道真仙。

  宾主相见,各叙姓名,在场之人方才清楚所来二人,竟是青玄道宗的少年掌教沈真人和大罗圣女朝小雨。

  若说一千年以来,元洲最出众的后起之辈,沈炼怕是当仁不让,其崛起的速度,足以旷古绝今,纵天仙转世,亦不过如此,甚至还略有逊色。

  而一旁楚楚动人,我见犹怜的朝小雨,更是搅动修行界风云的大人物,毕竟罗教声势浩大,隐然间有重新立下大教的趋势,纵然最近略有坎坷,可只要朝小雨犹在,罗教随时随地,可以对元洲的局势影响深远。

  为此知止观中的众人,对两人的态度更加温和,毕竟就算不交好两人,但也不能随便开罪。

  沈炼和朝小雨落座于王师道之右,对面便是岁寒三友。

  此前这两个位置是空着的,直到现在,众人才不得不佩服,怕是王师道此前已经料到二人回来,玄天派中,象山之下,果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王师道向朝小雨和沈炼道:“两位所来缘由,怕是为了仙子的伤势,瞧来朝仙子神躯之创,乃是太素剑所伤,不知鄙人说的可对?”

  在座之人,不乏高明之士,早看出朝小雨神气略有不足,有所猜想,没想到朝小雨是被太素剑所伤,不禁略有所思,难道罗教已经和太素道宗开战。

  他们大多数人避居山野,但并非对世间事一无所知,早先就隐隐觉得天地即将大变,如今朝小雨又伤在太素剑下,当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朝小雨柔声道:“道兄高明,此伤难治,小女子想来想去,也唯有象山前辈,可以救我一救,生死攸关,故而前来。”

  王师道略作沉吟,然后道:“仙子却是来得不巧,家师已经出门远游,归期不定。”

  朝小雨并无黯然之色,微笑道:“看来是小女子命中当有此劫。”

  她一副死生有命,无须萦怀的洒脱样子,着实教人心折不已,众人心里在想,罗教固然良莠不齐,但朝仙子确然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王师道继续言道:“非是鄙人故意推诿,若是家师云游此方天地,我尚有联系手段,或能请他回来,但是他此次出门,却是到了星河深处,音讯断绝。少则一年半载,多则三五十年,才可能回来。”

  沈炼心里一叹,陆九渊怕是不欲卷入此方天地的是是非非当中,故而置身事外。他态度这般,玄天派不会不受影响,王师道师承于他,便是得了真传,有办法给小雨治伤,怕也未必愿意相助。

  朝小雨神色坦然道:“本是有求而来,岂敢生怨,道兄不必挂怀。”

  王师道似乎松了一口气,道:“仙子或许不知,知止观是我等谈玄论道之处,大家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因为讲道,难免涉及到各家精微奥妙处,两位道友,如有不便,可以在偏厅呆上一会,或者沈道友和我那小师弟是故人,我唤他来招待两位,略尽地主之谊。”

  沈炼看各自气息,就早清楚了他们绝非一家一派的修士,聚在一起,怕是求道若渴,王师道既然能让他们甘心留在这里,自己也少不了讲述真知灼见。

  这种交流,青玄人才鼎盛时是常有的事,一百零八法也是在各种思维火花碰撞中出现的,但那大多是内部交流。

  王师道组织的这种道会,不拘于门户之见,不谈利弊,但其心胸气魄,着实有不凡处。

  沈炼淡然一笑道:“独学则无友,孤陋而寡闻,道兄胸襟至此,炼岂有敝帚自珍的道理。”

  王师道又看向朝小雨,朝小雨嫣然一笑,满室若春,道:“沈君的话,便是小雨的心思。”

  王师道一笑:“两位琴瑟和谐,叫人羡慕。”

  沈炼和朝小雨并不解释,微笑不语。

  王师道向诸人含笑致意,说道:“今日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实是盛事,鄙人不才,就附骥尾,说一段恩师的‘得道了身真经’妙旨,权作玉引。”

  众人心头一惊,他们往常也有论道,王师道谈玄论理,妙谛无双,已经足以教人折服,没想到今日为示诚意,竟而讲玄天派的根本大法‘得道了身真经’,即便只说一段妙旨,但也是无可计价。

  沈炼和朝小雨各自心惊,又禁不住叹服。

  但听得王师道从容不迫自口中吐露字字玄音:

  无一物非天,无一物非命,无一物非神,无一物非玄。物既如此,人岂不然。人皆可日天,人皆可日神,人皆可致命造玄,不可彼天此非天,彼神此非神,彼命此非命,彼玄此非玄。是以善吾道者,即一物中知天尽神,致命造玄。学之徇异,名析同实,得之契同,实忘异名……

  朝小雨惊诧莫名,这一段得道了身真经的妙旨,对别人来说不过是精微深奥的大道玄言,但对此时的她而言,无异于一场甘霖,贯通神道和道家性命之道,对她所遭遇的伤势,竟然大有裨益,神力见见有所异变,竟然不再受太素之力的侵蚀,而是开始包裹吸纳,整个人生出一种莫名的变化,让她有了突破九莲经桎梏的希望。

  得道了身,既能得道,又可了身,不拘于从前过往之学,使人了却前身,实是无上之法,窥破大道之谜。

  原来王师道是借着讲道,来帮朝小雨治伤,不露痕迹,不惹是非,如果适才二人吝惜自家妙道,朝小雨就失去了治伤的机会。

第206章 可以攻石

  沈炼一直以元神本源之力,替朝小雨稳住伤势,自然清楚她的变化。

  那得道了身真经的这一段妙旨,显然是专门为朝小雨所讲述,将元神仙道和神道说解透彻,内容直指朝小雨所受伤势的根源。

  但他既然不着痕迹,只是讲道,沈炼和朝小雨就不能点破,大家心中有数便成。

  王师道讲完之后,便从岁寒三友开始,轮流讲道,无分修为高低,见识短浅,众人皆正襟危坐,凝神细听,即便有些道理自己已经明白,等别人再说一次,从不同角度来看,也有所收获,或者是拾遗补缺。此亦是道者交流之目的,毕竟他们远非全知全能,便是见微知著的圣贤境界,亦非能在任何事物上体现。

  不知不觉就轮到了朝小雨讲,众人此时进入状态,愈发专注,且看这位了不起的罗教圣女,能讲出什么样的道。

  朝小雨手掌罗教生杀大权,见惯风雨,自然不会怯场。

  她美目一渺,环视周遭之人,微微述说,若黄莺婉转,鸾凤轻啼,一颦一笑间,自有国色天香,炫人眼目,而她说的居然也是‘得道了身真经’。

  摒弃目色之迷,究其实质,稍稍品味,此间之人,就发现其实还是有所不同,王师道所言那段妙旨,包揽万象,可谓万法之宗,但是朝小雨口中所言,却是另辟奇径,从‘神’着手。

  那‘太初有神,神与道同在’,众人向来已经听惯,本不足为奇,可朝小雨说来,洽入九莲大法的精微神妙,别开天地,又自成机杼,上述宇宙之大,下述万物之神。几下就让众人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待其语终,余韵不绝,若非众人矜持,怕已经满堂喝彩,即使抑制住失态的举措,也各自注目朝小雨,充满叹服之意。

  这并非是因为朝小雨在一众人讲道中,言谈最为清妙,而是因为她在短短时间消化了王师道所言妙谛,又重新阐发,自然当得起众人由衷叹赏。从沈炼横空出世,侵夺造化玄机后,让数百年来其余英才黯然失色,到这时他们才想起,朝小雨毕竟是九莲教历代传人中,最为出众的人物。

  有朝小雨珠玉在前,众人更期待沈炼这位誉满人间的青玄掌教会讲什么出来,还是会略微藏拙,并不透露那同为世间无上法太虚神策的绝妙。

  他们心中雀跃,面色如古井无波,至于岁寒三友,却是没有遮掩情绪,探目沈炼,极为好奇。毕竟三人年高德劭,身份颇不寻常,其余人倒是不好效仿。

  王师道轻抚下颔的短须,略有笑意,他可是知晓,自家小师弟对沈炼是钦赞有加。

  沈炼就在那平平稳稳坐着,神色恬淡,静若古钟,直到朝小雨讲道完后的余韵开始消减,才缓缓开口,如深山古钟,被铜锤撞击,发出清悠的道音,引动天地元气汇聚,在虚空结出一枚枚放着柔和白光的字符,浮浮沉沉,流动不止,有优美绝伦的旋律。

  每一个音节的吐露,皆扣人心弦,但又如飞鸿踏雪泥一般,入微处了然无痕,好教人以为是春梦一场。恍恍惚惚间,众人仿佛看见了苍茫无涯的高天,待沈炼音节重处,却又自然而然体会到了大地的厚实。

  然后天空出现朗日,太阳生火,光芒无限,散出的热量徘徊在天地间,成为生命的温床,太阴如水,泽润世间,随着岁月流淌,在热气和冷意不断交锋的局面中,某一刻,大地忽然就有了绿意,随之万物滋长,天人化生,便有了这个世界的生命起源。

  没有惊天动地的神芒,没有神造万物的浩瀚伟力,一切的一切俱是顺其自然发生。

  天是金行,地是土行,太阳是火行,太阴是水行,万物滋生便是木行,沈炼纵然不言一字于五行,五行化生,尽在其中,亦让人若醍醐灌顶,皆有所得。

  知止观多年来独立于天门峡中,观内观外本是两个不同天地,如今在沈炼五行之道的妙谛下,道音袅袅,飘动虚空,元气结字,虚室生白,内外间竟有贯通的趋势。

  外面激流的碧水,滔滔声传进了观内,似乎沈炼宣讲的妙道,连河浪听了都欣悦不已,不住点头。

  白云聚在知止观的上方,久久不散,飞禽在外面组团起舞,走兽匍匐低吼。

  这里的主人本是王师道,可盘坐在观内的沈炼,在众人灵台紫府中显化法像,如若佛陀临世,充塞天地之间,伟岸浩大,此刻他便是五行大道的化身一样。

  道音一绝,沈炼面露清淡的微笑,执着朝小雨的手,不看旁人,施施然出了观门,余者更无一话,也无一人觉得他目中无人,只觉得沈真人雅致高远,兴致已尽,便无话可言,留有余味,教人琢磨。

  待得河声远去,飞禽不鸣,天地寂然,众生沉默。

  王师道方才轻声一叹:“我闻昆山之玉,可以攻石,余做顽石矣。”

  众人皆是一笑,王真人谦虚。

  纷纷言道:“君做顽石,吾等俱是黄泥矣。”

  随之放声大笑,见诸形骸。

  在纷纷扰扰中,靖和先生的话语,若同清泉冷崖,高出众人,却是对王师道言“今日论道,当流传后世,道兄可做结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20页  当前第20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7/52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青玄道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