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寻情仙使_分节阅读_第303节
小说作者:陈风笑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17-08-12 13:21:13

  才一吵吵起来,杜晶晶就赶了过来,了解情况之后,直接拽出了身边的长剑,我是玄女宫巡寮执事,这些人都是我请来保护同门赵欣欣的,来,你有种拦一下试试?

  杜家人大笑着往外走,御林军毫不犹豫地出手拦截,杜晶晶当头一剑,霹雳一般斩下。

  这一剑的速度和力量,那是冲着要人命去的。

  所幸的是,御林军此次来的也是精锐,两名司修见势不妙,齐齐出手,终于拦下了这一剑,当然,他们也感受到了杜晶晶的杀意。

  这还了得?御林军结成了战阵,就打算大干一场,带队的化修也赶了过来。

  杜执事一招手,也召来了七八余名化修——英王身边的化修,其实有近二十个。

  御林军这边终于意识到,若是开打,眼前亏是要吃的,而且这是要跟道宫翻脸,后果根本不是自己能承受得起的,离帅都未必承受得起。

  事态发展的结果就是,英王府的人马,包括赵欣欣、杜晶晶等人,全部拔营移到了玄天观西侧——那地方你御林军占了,我们换地方,总可以吧?

  御林军也不得不跟着拔营,意识到这四五十顶帐篷,根本不需要买御林军面子的时候,他们终于老实了下来,本本分分地行监督的职责。

  在大多数人眼里,这是今上对英王的又一次试探,试探自己是否能驾驭得了这个皇叔。

  在很久以后,大家才知道,这根本就是御林军自发的行为,天家最多不过是默许了。

  这个结果,令英王府的人出了一口恶气,但是今上听说之后,却是半晌无语。

  接下来的日子里,御林军不再干涉闲杂人等的出入,最多也就是在看到可疑的人之后,安排人跟踪。

  英王也没有闲着,他甚至派人将李永生请来,完善他周遭的防御阵法。

  他身边就有阵法师,但是荒郊野外设置防御阵,还是比较考验水平的,尤其是他还想着,要防御周遭御林军可能发起的进攻,这必须将防御点加满不是?

  所以大家嘴里擅长阵法的李永生,也成了他邀请的对象。

  李永生却是颇有点无语——还要防御林军的床弩和军阵,你对今上……这得有多么不信任?

  不管怎么说,两天之后,八个大型帐篷被架设了起来,中间还有四个小帐篷,其中一顶是英王自住的。

  一系列的阵法,也体现在当中,八卦、三才、四象和九宫,全部都有了。

  大阵套小阵,小阵合大阵,相互交错,再加上外围几个梅花状的小五行阵,就算两三个高阶化修出手,也不可能第一时间取了英王的性命。

  当然,若是有外人混进去,在中间捣乱,那就另当别论了。

  不过英王此次外出,带的人都是心腹中的心腹,而且周边多是道宫中人或者隐世家族子弟,基本上不存在渗透的可能。

  至于说御林军放手,不管通行的人,那根本不是问题,道宫和杜家的人也会自己甄别,甚至比御林军甄别的效果还要好。

  三天下来,起码有六个尝试以游客身份混进来的人,被他们拿下了,也没有太多的理由——我们自家驻扎的地方,你们进来干什么?

  可见遇到非同寻常的大事的时候,体制未必靠得住,只有自家人,才会真正操心。

  英王在这里驻扎了十来天,进宫问候过一次,其他时间就是在周围游山玩水。

  而京城的情况,瞬息万变,就在这些日子里,朝廷又拿下了三名郡房的军役使。

  有意思的是,连鹰被调查得差不多了,涉及贪墨、任用亲信、买官卖官、强取豪夺、擅征劳役和滥杀无辜等十余项罪名,甚至连他在西南战场上冒功的事,也被查了出来。

  别的不说,只说他瞒报近百名军人的非正常死亡,以及冒领两百余人军士的阵亡抚恤,就足以判个斩立决了。

  连军役使的下场,已经注定了,中土国不存在死缓,更不存在改判无期乃至于有期,如此罪大恶极,诛三族是必然的——别说什么冤枉,享受了好处而且知情不报,就该受株连。

  就为了这个事情,李清明的九儿子还特意跑到玄天观,将此喜讯通知李永生。

  然而,李永生不会领这个人情,他当然会记得,这人是永馨帮他拿下的。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这是他前世伴侣所为,记在别人身上,算怎么回事?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问一句,“我没记错的话,连鹰是兑帅提拔起来的,兑帅会不会因为他,彻底垮掉?”

  小九对这个问题,有一点犹豫。

  李清明和李永生的关系,有太多人知道了,甚至连今上都知道,李清明是在李永生的鼓动之下,才上书站队的——当然,其间宁致远也出了一部分力。

  可就是这样的关系,李永生此次回顺天府,李清明也没来见他一次。

  有人会说,这是李清明身份地位不一样了——都能带兵捉拿坎帅了,自然不会把一般人放在眼里,堂堂的准军役部长,来见一个小家伙,算怎么回事?

  但事实上不是这么回事,李永生这次回来,也是相当高调的,同韦家一战,他就斩了两名化修,此后又护卫赵欣欣,长驻玄天观外,最后更是在护卫英王了。

  如此耀眼的人,外人看不出来也就算了,李清明怎么可能看不出拉拢此人的重要性?

  只冲着李永生的年纪,就足够让大佬们看重了,这是个前途无量的年轻人。

  就算是这样,李清明都没有来看他,也没有安排人打个招呼,可见李部长的心里也相当犹豫,拿不定该跟此人怎么接触。

  李清明原本是悍将一员,为人不但任性,还有点不讲理。

  但是在中毒的十来年里,他有足够的时间反思,到了现在,重新执掌了军队的大权,上升通道也已经开启的情况下,他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军人了。

  不管他自己承认不承认,十几年的冷板凳,已经让他开始向政客方向转变。

  小九当然知道老爸对李永生的矛盾心理,所以他也有点犹豫,该不该说出实情。

第三百九十九章 且去守陵

  小九犹豫好一阵,觉得老爸心里还是顾念李永生的,否则不会让他来专门通知连鹰的消息。

  而且李家人也做不出那些忘恩负义的事情。

  反正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他对自己说,然后才为难地回答,“兑帅的问题,可不止这一点,连鹰能带给他一定的被动,但是区区的个例,不足以扳倒兑帅。”

  李永生秒懂,然后长叹一声,“看来军队要大洗牌了。”

  小九笑一笑,说起了别的,“对了,我父亲很希望你去军役部,连鹰死定了,也算给你报仇了,你应该没那么抵触了吧?进了军役部,你真的前途无量了。”

  这话是一点都不假,别看李永生现在高阶制修,真要走官府的路子,也就是一个七幻府教化房副房长的档次,甚至可能只是下面一个室的室长。

  当然,若是去县城的教化房,捞个教化长还是没问题的。

  不过他想再继续往上走的话,就算修为提升得快,上面也没有多少供他上升的空间,在中土国做官,一样要论资排辈,火箭干部不是那么好当的,一不小心,会引起众怒的。

  但是去军役部的话,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了,只要他修为能上来,李清明提拔他,那真是不要太简单,随随便便提拔一下,再外放镀金一下,再回来的时候,当个司长都问题不大。

  再往外放,就可以是郡房军役使了——起码军役副使是可以保证的。

  这种路子,真的是要多轻松有多轻松。

  不过这些话,小九没打算细说,这也是他父亲的意思:李永生那人有主见,而且很认死理,你提一下,表明咱李家的态度就是了。

  李永生却是笑一笑,“李部尊早就知道,我的心思不在官府,你若肯帮忙,还不如告诉我,京城的混乱,多会儿就结束了?”

  “这我哪里知道?”李小九很无奈地一摊双手,想一想之后,他又补充一句,“估计天家也说不清楚,要看形势的发展。”

  “你这是哄谁呢?”李永生不高兴地一皱眉头,“再这样下去,不出一年,新月国和伊万国都可以考虑进军中土了……任何一个团体,内讧时间一长,都会引起对手的攻击欲望。”

  小九却是听得精神一振,“坤帅上次北巡的效果很好,她很快会再次北巡,新月国不足为虑,至于说伊万国……呵呵,我父亲可以是重新回来了。”

  跟宁致远的郑重不一样,小九说起伊万国,一脸的不屑,大约这就是将门子弟的优越感了——伊万国是我老爸揍趴下的,能揍他一次,就能揍他第二次!

  然而,李永生想的却是:坤帅北巡的时候,坎帅似乎……是在南下?

  没错,当时大司马南下了,李清明为前驱,还在百粤帮李永生解决了一个郡务房长齐晓哲。

  想到这里,李永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大司马南下的时候,今上就开始对付他了?”

  坎帅南下,坤帅才能北上,否则北边和东北,多是坎帅的心腹,北巡的效果肯定不会好。

  小九听到这话,憨憨一笑,“我父亲当时随行,这事儿我不好多说。”

  “不是不知情,就是不好多说!”李永生狠狠地瞪他一眼。

  小九很委屈地反问,“做儿子的,怎么能随便议论老爸呢?”

  李永生重重地叹口气,这种扑朔迷离的感觉,令他很是不好受,李某人做事,一向讲究个恩怨分明来去清白,像眼下这般朦朦胧胧、模模糊糊的现状,让他有点不耐烦。

  更令他不耐烦的,是事件中的每个人都很黏糊,没个痛快劲儿,做人真诚一点很难吗?

  他没有意识到的是,其实他已经比其他人知道得太多了。

  这种节骨眼上,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起码李永生知道的消息,还算得上是权威。

  又过两天,有新的消息传来,宫里有懿旨发往了海岱郡,太皇太妃公然呵斥自己的儿子“胡闹”,并且要求襄王去祖陵守墓三年!

  赵家的祖陵可不在海岱,而是在隔壁的豫州郡,因为有封王不得擅离封地的禁令,太皇太妃发这道懿旨,是经过了金銮殿上的那位。

  当然,以她的身份,不经过这位也无所谓,天家断然不敢跟她计较,但是老太太做事讲规矩,而天家自无不准之理。

  因为懿旨是天家认可的,所以懿旨的内容,也被传了出来——天家这是表明,呵斥襄王不是我干的,而襄王的作为,连他老妈都看不下去了。

  英王第一时间就得知了消息,顿时就高兴了起来,“哎呀,终于能回大名府了,天天在野外待着,起居实在不方便。”

  在他看来,这就是朝争彻底明朗化的标志,老太太很坚定地站在今上这一边,襄王再怎么折腾,没了老太太的支持,那真的什么都不是。

  更别说,丫要派去守墓了,那里就是个豪华监狱,吃住条件都是一等一的,但是等闲见不到人,百里之内都是禁地,赵家的祖陵,只有赵家人才能接近并且祭拜。

  外人心慕皇族祖陵,想要祭拜的话,也不是不行,百里之外遥祭吧。

  靠得近了,祖陵有个闪失,或者赵家气运被窃取,这责任谁承担得起?

  反正襄王一旦去了祖陵,三年之内就别想兴风作浪了,三年之后,今上怎么也能摆平局面了。

  英王自问,自己这个兄弟被搞定,天家也就该放自己离开了——没人帮忙分担火力,他想作乱也没那胆子不是?

  于是他写了一封奏折,托朝安局的人递给了天家,说既然太皇太妃身体康健,我就放下心来了,请天家转告皇太妃,此刻是农忙季节,我想回封地劝农了。

  事实上,英王也确实夹起了点尾巴,若是襄王没有被安排守陵,他递上奏折之后,就敢走人了——太皇太妃都发懿旨了,当然是身体好了。

  至于说不等回复就离开,这算多大点事儿?他身为封王,原本就不该在京城,是被今上召来,在京城祝寿的。

  现在祝寿也完了,劝农还是国朝大事,就此转身离开,谁能说他不对?

  若是天家不同意,大可以八百里加急,再追我回来啊。

  就是不知道,天家再找什么借口,强留我在京城?

  当然,这是襄王没事的情况下,英王很可能这么做,但是眼下襄王被太皇太后呵斥,局面明朗化了,他也就本分一点,递出去奏折之后,等着天家的回信儿。

  事实上,他也想不出,朝中还有什么道理留着自己——再找个借口都不容易,太皇太妃的身体已经好了。

  他想得很好,但是赵欣欣不是很看好这个猜测,于是找到李永生,聊起了此事,“……我觉得今上未必会放父王离开,咱们是不是该做点别的准备?”

  “咦,”李永生觉得有点意思,少不得发问,“你怎么会这么觉得?”

  “别的不说,就光咱们在这里驻扎,那就是给天家难看了,”赵欣欣慢条斯理地回答,“有城里府邸不住,非要住在城郊,天家可是好面子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1页  当前第30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3/80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寻情仙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