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一品丹仙_分节阅读_第235节
小说作者:八宝饭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2.2 MB   上传时间:2023-07-02 21:56:44

  吴升指了指铁门:“拜托,进去多少天了,前后七天了有没有?”

  金无幻和庸直面面相觑,同声问:“癔症?”

  金无幻道:“吴兄是开玩笑?还是做梦?”

  庸直补充:“大夫想必是累得很了。”

  见他们两个都看傻子一样看着自己,吴升也不由有些心虚了,难道折腾了那么多天,不过是我自己做的一个梦?

  于是赶忙将四把钥匙取出来,重新装入孔槽,又将钩蛇具现出来,让它推门。钩蛇出来之后,兴奋不已,嗖的一下冲开铁门,钻入门内的狂风暴雨之中,卷起一声声长息:“嗡——”

  吴升这下放心了,不是自己做梦,是那两个家伙失忆!

  “谁发癔症?看看?”吴升指了指铁门。

  金无幻和庸直呆了呆,猛然间醒悟过来,叫道:“哎?”

  金无幻拍拍自己脑袋:“对啊,明明开过门的,我怎么就忘了?”

  庸直则狠狠给了他自己一个大嘴巴子:“大夫,是直发了癔症啊……”

  吴升将钩蛇又召回气海世界,将铁门关闭,道:“这回想起来了?走,上去盖庙……”

  金无幻问:“盖庙?”

  吴升解释:“祭祀先祖之地为庙,你们不懂吗?诸侯各国皆有祖庙,你们没见过?禹王可为我等之祖,故此建庙,就叫禹王庙好了……其又为神,叫神社也不错,但没有禹王庙那么好听,可名神庙……”

  庸直忍不住道:“大夫在说什么?什么禹王庙?”

  金无幻思索道:“吴兄以为,这铁门内是供奉禹王的祖庙?为何如此论断?”

  庸直道:“是不是禹王庙,进去后不就清楚了?还是得想办法把铁门打开。”

  金无幻的思考则又进了一层,喃喃道:“禹王庙……咦,这么一说,我总觉得这一幕似曾相识,好像梦见过……”

  庸直得了金无幻提醒,忽道:“我也做过这个梦,梦里还有只蛟,总在问我,它像不像龙……”

  吴升明白了,铁门一关,钥匙一拔,这两位立马失忆,只有一些如梦境般的残留,和自己以前神识分裂时的状况何其相似。而自己能保持记忆,或许是因为想明白了的原因,又或者是因为自己将幼狐炼为内丹之故。

  也不知要开多少次铁门才能强化他们的记忆,当下也懒得再去开关了,只是道:“我想到打开铁门方式了,我们上去建个庙,禹王庙。”

  这两位虽然对建庙和开门之间的关系满腹疑虑,但好在习惯了对吴升的服从,吴升一旦下定决心,他们立刻开始干活。

  吴升分配工作:“用不着太复杂,正堂纵深大一些,设置神像,祭台就架在那口井上;左右厢房刻碑描述禹王功绩,用一道月门和燕湖山庄相连,燕湖山庄作为歇宿的别院;我负责雕刻神像。听清楚了?那就开工!”

第九十二章 诏令

  燕湖山庄立刻热火朝天起来,虽然只有三个人开工,但三个炼神境修士盖房子,效率可不一般,闹起来的动静可不比百十来个工匠小。

  周围山上的大树不到一个时辰便被放倒一大片,庸直两柄本命飞剑舞成剑花,剪枝去皮快得很,金无幻则飞出本命铜棍,将成型的木桩打进地下……

  所谓的禹王庙也没必要追求雕梁画栋,盖成卿大夫家的议事厅就成,立柱、上梁、切板,前后不过三天工夫,就完成了禹王庙的搭建。

  最难的反而是雕刻神像,没办法,他不会啊。

  吴升选了山中一根两人抱的大树为胚,往返龙门坛多次,就算照猫画虎也没雕出禹王神像的形貌来,连续作废了好几棵树胚。

  到了最后,他干脆也不管像还是不像了,凑合着用就是了,这玩意不在乎像不像,让人知道是禹王像就好,庙门口挂个牌子,写上庙名,谁还能说它不像呢?

  神像雕好之后,安置在小小的祭台上,下方设个供桌,摆一排草垫子,禹王殿就算布置好了。

  小院中做个泥灰砌成的香炉,烧香就在院子里烧,以防火烛;两侧厢房以大木牌代替石碑,刻上吴升撰写的禹王生平,包括开凿龙门、疏浚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划定天下为九州、涂山会万国、铸造九鼎等故事。

  故事中大肆渲染其神力,比如耒耜开伊阙、神力引洪水、铸炼九鼎神器等等,总之怎么玄乎怎么写,重在将其捧上神坛。

  没办法,在稷下学宫倡行的诸仙众神录中,还没有禹的位置,虽然有他的传说,却没有虚空投影、洞府、法器等实证,吴升只能白手起家,从最基本的事迹开始理清头绪,塑造形象。

  禹王庙建好了,下一步就是招揽信众,吴升让金无幻和庸直先期在四周搜罗野人流民,自己则返回扬州,直登左徒府的大门。

  见吴升登门,崔明惊喜道:“终于回来了!听说你去了临淄稷下学宫,重新拿回了丹师的身份,实在是可喜可贺,现在是不是又可以开炉炼丹了?这回咱们赚个大的!吴楚又要开战了,前方灵丹储备不足,正是大发利市的时候!”

  这个消息来得正是时候,吴升和崔明一样惊喜:“那敢情好,需要多少?”

  崔明一蹦三丈高:“你居然问我要多少?怎么能这么问呢?你应该告诉我,你能炼出多少!乌参丸、大黄丹、生骨丹、凝香露等等,有多少我要多少!”

  吴升随着崔明的蹦跶不停点头:“明白了,明白了,别蹦了……哎,好好说话,别蹦了!”

  崔明被吴升一把从空中揪下来,整了整衣襟:“有点失态,呵呵,你不知道我家里亏空了多少,就盼着这场仗早日开打!怎么样?何时开炉炼丹?”

  吴升沉思片刻,道:“大规模炼丹需要基地,种植药材也好,试验丹效也罢,都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对了,我还想把以前几个丹师调过来,墨游和岳中他们两个,你应该也知道的,我打算和他们一起交流研讨……你想个办法,给我找片地。”

  崔明问:“鹿鸣泽不够么?”

  吴升道:“太过吵闹,而且试丹需要很多病患野人和流民,鹿鸣泽是扬州学舍公产,放在那里也不合适。还记得上回我跟你说的燕落山么?搜捕巫修蛇老的时候我又去了一趟,发现那里是个开辟药圃的好所在,你给我想想办法。”

  崔明皱眉道:“虽说地方受扬州管辖,但却属于王上所有,除非立下军功……可亲家你又不是楚国的大夫,功也不好立,立了也不好赏……”

  吴升道:“纳入你名下也行,总之我要用那个地方,归你还是归我都无所谓,将来咱们投入大量心血,燕落山有了模样,别被旁人夺去就好。”

  崔明眨了眨眼皮:“归入我名下?”

  吴升拍板:“就归入你名下!”

  归入崔明的名下,比归入吴升名下容易太多了,他可以采取很多办法,先把地方占下来,然后打点郢都的贵人们,再以这次即将进行的楚吴大战为契机,立些功劳,最终将这片无人看重的“荒山野岭”收入掌中,而需要的军功问题,其实也是可以预期的,比如保障楚军灵丹的供应。

  为将方池填满,吴升也是拼了,取出一百金交给崔明:“帮我筹备粮食,我需要粮食,尤其是种粮,还要农具、布匹,各种灵药种子。”

  崔明吃惊道:“你要往那边弄多少人?”

  吴升道:“我这里还准备了一百金作为搬迁费,搬过去一户,就给一金奖励。初步预计搞一百户。”

  崔明眨了眨眼睛,道:“粮食我可以给你买,但你要说搬迁还给奖励?没这个道理!我给你一道扬州左徒府的诏令,燕落山左近百里之内,不允许私占王田,燕落山除外。你安排人跑马传令,百里范围内的野人村落都得迁到咱们地头上,不花一个蚁鼻钱!”

  身为扬州实权人物,下一道关于野人的诏令,实在是不要太方便,无他,野人没有人权!

  吴升当即得了三份诏令,马不停蹄赶回鹿鸣泽,他需要为燕落山拣选人手了。也只有在开分基地的时候,才知道手下有人是多么重要。

  吴升麾下有三个派别,一个是芒砀山的人手,比如自己门下七士等;第二是狼山老人一系,主要以万涛谷主为首,包括鹰氏兄弟、马头坡六友、清风崖七兄弟等;第三个就是钟离英、槐花剑、陈布、石九等扬州学舍修士,算起来还是很充裕的。

  用不着多想,狼山老人们大多听调不听宣,打架斗殴没问题,搞建设肯定不行,钟离英他们熟悉学舍事务,同样不通经济,只有芒砀山一系干得了这活儿,他们当年在芒砀山跟着吴升干得相当不错。

  可怜卢夋、庸老叔、董大、丁冉、索老六、张小坑等等,刚把鹿鸣泽打造修整好,又不得不远离家园,举家西迁。

第九十三章 燕湖新气象

  扬州左徒府的诏令是有强制效力的,效力来自于扬州廷寺的配合,在田寺尉的鼎力支持下,门丁和成甲两个班头出了趟远差,带走了廷寺一半的寺吏,强制执行诏令,围着燕落山周围大肆驱赶野人、捕捉流民。

  吴升深知强拆的不易,所以将仲神眼和他那帮弟兄也带了出来,配合门丁和成甲,两边合作得极其顺畅,处置起来相得益彰。

  一时间,燕落山百里之内鸡飞狗跳。

  燕落山一带在扬州官府的概念中,属于无人的荒野地带,因为那里没有封邑,没有城廓,至于那些野人村落,并不算做“有人”,只有国人才算真正意义上的“有人”。

  当吴升跑马迁地的时候,实际驱赶的范围超过了“百里”,百里之数本就是个虚数,何况也没有人去真正计较百里究竟有多远。

  门丁和成甲领会吴升的意图,将驱赶范围扩至一百二十里以上,仲神眼领会得更深,最远处抵达一百五十里,在这里找到了一个十余户人家的小村,将他们全部赶进燕落山。

  野人们虽然不舍,却不敢反抗,只得抛下开垦的田地、居住的木屋土房,拖家带口迁入燕落山,在燕落湖畔指定的土地重新建设家园。

  好在诏令中明确划出了他们可以存身之处,给了他们今后安居的希望,多多少少对弃田舍屋是个补偿,野人们心里还能接受。

  野人虎大就是仲神眼从最远处迁来的那座小村的头领,十二户人家、六十余人,全都屈服于仲神眼的皮鞭,含着悲伤的眼泪、带着对仲神眼的愤恨,扶老携幼走向了燕落山。北迁一百五十里,路程可不短,更何况还肩挑背扛着各种舍不得抛弃的家当,走起来实在是辛苦。整整走了四天,才抵达燕落山的山口。

  穷凶极恶的仲神眼指着大山道:“往里走,里面有人接,快一些,用不着三天的路,你们却耽搁老子四天,当真该死!”

  虎大担心村民再吃皮鞭,只得连连催促,勉强把人拖进山口,回头张望时,仲神眼一干恶徒已经打马离开了,村民们中顿时响起一片哭喊声,这一路走得实在太艰辛了。

  虎大的女人忽然惊叫起来,却是他家的次子体力不支,晕厥过去,怎么灌水、怎么摇晃都没有醒转过来。

  虎大一颗心直坠谷底,遇到这种情况,孩子多半要没了。

  正愁眉苦脸不知所措时,有个俊俏的女郎忽然出现在村民面前,她来到倒地晕厥的孩子跟前,摸了摸鼻息,探了探手腕,向村民道:“快去禹王庙,去晚了孩子就没了!”

  虎大呆了呆:“有救?”

  女郎回答:“当然,谁是孩子的父亲,背上孩子随我来!”

  对村民来说,这位年轻貌美的女郎一看就是贵人,不,是仙女,她说的话必然没有错!虎大二话不说,背起孩子,跟着女郎就往山里跑。

  虎大背着孩子赶到禹王庙,在女郎的指点下,将孩子放到神龛后,自己烧香祭拜,叩首祷告了不知多少回,忽听神龛后一声轻呼,虎大立刻冲了过去,却是自己孩子悠然醒转,正无力的想要起身。

  虎大顿时热泪盈眶,将孩子抱了出来,不顾他身体虚弱,强行按倒,让孩子向着禹王神像再次恭敬的磕了三个头:“儿啊,禹王显灵,禹王救了你的命啊!”

  离开禹王庙时,虎大问那女郎:“敢问贵人怎么称呼?”

  女郎笑答:“我是小环,守护禹王神,以后有什么困难,尽管来庙里找我。对了,今后每日黄昏时,都要来给禹王磕头,否则将来再遇到难处,禹王可不见得再帮你。”

  虎大的野人村被分在了燕湖畔的一块缓坡上,虽说是坡地,但紧邻着湖水,灌溉耕种毫无问题。

  划出村子范围后,虎大便组织村民搭建木屋,到了傍晚时,小环又来了,向村民道:“都饿了吧?大伙儿到禹王庙领取今日的吃食。”

  虎大领着村民去往禹王庙,每人入庙磕三个头,就能从香七娘手中获得两块面饼,当真是童叟无欺。

  就这样,村民们开始定居于燕湖,半个月盖好房子,半个月开垦田土,然后播撒种子,辛勤耕耘。每天傍晚,虎大都带领村民去禹王庙磕头,领取吃食,偶尔还有肉分,有盐送。

  村民若是患了疾病,往往去禹王庙叩拜一番,就能得赐灵药,据小环说,这叫禹王丹,包治百病,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有时候,燕湖中还能见到蛟龙出水的身姿,出水后的蛟龙往往会吐息长吟,向着禹王庙叩拜,引得村民们对禹王更加崇敬。

  而禹王庙中镌刻的那些木牌上的故事,在丰富了村民农闲时光的同时,也让大家对禹王的神迹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燕落山周围百里左近,被强行搬迁至山里的野人村落大大小小有七个,总户数两百,人口超过千数,要不是吴升豪富,还当真养不起那么多人。

  大把粮食撒出去的同时,成效也是极为显著的,上千人每日贡献崇信之力,井下方池中便逐渐聚拢起一滩滩水渍,比吴升、庸直和金无幻三人组自己磕头要快出几百倍不止。

  经营禹王庙是很费钱的,药圃和农田都才撒下种子,远没有到收获的时候,哪怕再省着花,每天的开销都在三金以上,所以吴升也要抓紧进入角色,大炼灵丹。

  墨游和岳中被招至燕湖山庄,按照吴升的要求炼制乌参丸、生骨丹、大黄丹、凝香露等普通灵丹,他们和吴升有“师徒之谊”,有这层关系在,吴升并不担心他们卖师求荣,卖师求荣绝对弊大于利,就算成功了,也必定身败名裂,所以他们和七门士一样,和吴升是拴在一根草上的蚂蚱。

  有墨游和岳中的帮助,第二个月过去的时候,吴升向崔明交付了第一批总值百金的灵丹,经济上的压力才缓解下来。

  除了墨游和岳中外,吴升也终于将自己的媵妾冬雪从傩溪寨接到了燕湖山庄,在这天高地远的偏僻之处,冬雪的安全能得到充分保证。

  这一次,吴升给她裁剪了一套道姑的装扮,让她在禹王庙中负责给人看病,进一步减轻了自己身上的负担。

  大干快干三个月,燕落山初显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34页  当前第2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5/5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一品丹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