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惊悚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鬼吹灯Ⅰ+Ⅱ(1-8部全集)_分节阅读_第176节
小说作者:天下霸唱   小说类别:惊悚悬疑   内容大小:1.9 MB   上传时间:2017-09-16 12:46:56

  虽然近千年来从没有盗墓者遇到过九死惊陵甲,但是对于此物的犀利之处却也曾有耳闻。这种混合着青铜与血肉生长的地下植物,绝不是三五个人就能应付的。铜蚀血甲在岩层中挣扎蠕动的响声,在我们耳中听来,就如同是死神的咆哮,每听到半空中有一阵裂帛声发出,就恰似泼在自己身上一盆冷水,不由得心惊肉跳,寒意陡增。

  我们担心惊陵甲会随时从浓雾中出现,不敢在尸形山的表面过多停留,匆匆把孙教授和幺妹儿裹在中间,踏着嵌壁的石阶向下走去。

  棂星殿上方是两壁相峙的一条深壑,十分狭窄陡峭,两侧古壁刀砍斧剁般整齐,在射灯的光束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地层中条条岩脉动起伏,但离在近处观看,泥土中也是参差凹凸之处。那些地方埋有许多形状奇异的玉璧,玉色古老,有的殷红,有的苍郁,都不是近代之物,大多都已残破不全了,按照《观山掘藏传》里的记载,这些玉器全是巫邪文化时期,埋藏在棺材山里献祭之物。

  我想起先前在画卷中看到的场面,那些殉葬者入墓时正是经由这条道路。在埋有玉器的墙壁里,藏着许多幽灵般的鬼影,但身临此境,却并未见到《秉烛夜行图》中描绘的情形。其余的人肯定也有这个念头,人人都觉背后冷飕飕的,好像在后头有恶鬼悄然跟随,不时回头查看,越向深处走,这种不安的感觉便越强烈。

  Shirley 杨突然想起什么,她对我说:“在那幅《秉烛夜行图》中,所有的人都拿着灯笼火把,而且咱们也是点了火烛才得以见到隐藏在画中的黑影,也许这是在暗示——在棂星殿前要凭借火光才能见到一些平常看不见的东西。”

  我的直觉也告诉我,在盘古脉的岩土层中,确实埋藏着某种东西,很可能就是画卷中描绘的那些“幽灵”,由于不知道它的真正面目到底是什么?难以辨别吉凶,我们再继续向深处行走的话,随时都可能遭遇不测,经Shirley 杨这么一说,我便打算点支蜡烛看个究竟。

  反正点灯上亮子都是摸金校尉常做的举动,既然置身在山腹之中,更没什么顾虑牵挂,我当下摸出半截蜡烛,就在手里点了起来,用手掌拢住火苗,一边放慢脚步踩着石阶继续往下走,一边捧着蜡烛去照身边的岩壁。

  烛光照在壁上,将一块块残缺的玉器映得沁色欲滴,比在战术射灯惨亮的光束下看来,更加瑰丽神秘。胖子看得入眼,顿时贪心大起,忍不住伸手去摸,想要抠它几块下来当做纪念品。

  孙九爷担心胖子旁生枝节,怎奈先前已经苦劝过多次,结果均是被胖子强词夺理的搪塞过去,这时只得换了种方式,伸手阻拦说:“这些作为祭品的玉器邪得很,王胖子你可别一时动了贪念,就毛手毛脚的乱动这些东西,要斗私批修,要斗私批修啊!”

  胖子满脸无辜地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胖爷我凿它几块下来回家认真研究研究,看看这些玉器究竟邪在哪里,难道这些算得上是私心?”

  孙九爷碰上胖子这号肉烂嘴不烂的人,即使真是有道理也绝难讲通。我看就此时孙九爷有意让我出面强调强调“加强纪律性”的重要原则,便扭头装做没看见,只顾着集中注意力去观察烛光映照下的石壁,但并未发现有什么异常。

  我又向下行了几步,却听身后争执不休的胖子和孙九爷突然同时静了下来,我同走在前边的Shirley 杨、幺妹儿三人赶紧停下脚步,回头去看身后的情况,只见胖子和孙九爷都怔在当场,一动不动地盯着岩层观看。

  我拔足返回石阶高处,往他们二人注目处看了一眼,原来胖子用工兵铲敲砸嵌在墙内的玉璧,落铲处土石掉落,使里面的东西暴露了出来。浮土内都是整件的古玉,叠压堆砌为墙,玉墙里似乎有一个鬼影般的模糊轮廓。我举着蜡烛凑近看时,那模模糊糊的鬼影骤然变得清晰起来,更令人吃惊的是它仿佛有形无质,竟然能够在墙壁里移动,烛光灯影的恍惚之际,那黑影忽地抬手挪足向前爬动,作势要从墙壁中扑出。只觉一股阴风迎面吹至,我手中所捧的蜡烛火苗晃了两晃,摇曳飘忽中眼看着就要熄灭。

  

  第五十章 棂星门

  

  我察觉到一阵阴风朴面而至,急忙用手拢住将要熄灭的烛火。烛光虽然被遮住,但登山头盔上的战术射灯依然亮着,光束一晃动之际,我和胖子、孙九爷都看得清清楚楚,就这一眼,看得人头发根“刷”的一下都竖了起来,周身十万八千多个汗毛孔,无一不冒冷汗。

  就在那片残玉叠压的峭壁上,有个黑漆漆、仿佛鬼影般的东西正要爬出墙外,又觉眼前一花,连让人眨眼的工夫都没有,玉墙中的幽灵便已到了眼前。我见到一张五官扭曲的漆黑面孔挣扎而出,冷森森凸显现在三人面前。

  我心知不妙,也管不了手中的蜡烛了,赶紧侧头闪避,嵌在绝壁上的栈道非常狭窄陡峭,使人动作幅度不能过大,否则就会一头栽入深壑,或是将挤在身边的同伴撞倒,所以我虽是向旁闪身躲避,也只刚刚避开突然从玉墙中扑出的幽灵。

  战术射灯的光束随着我身体的快速移动,在一瞬间已失去了照明作用,只觉一片毛茸茸的东西紧贴着皮肉从脸侧划过,刮得我脸颊上火辣辣的一阵疼痛。

  这时胖子发一声喊,抡着工兵铲就砸,铲头卷着疾风,从我头顶掠过,照着玉墙中的黑影砸了个正着,当的一声响亮,震得他虎口发麻。可是胖子出手虽快,工兵铲却没有击中目标,那团似乎有形无质的黑影,快得犹似一缕黑烟,“嗖”的一下钻进了土层和玉片的缝隙之中。

  地仙墓棂星殿上方的栈道间,再次恢复了死一般的寂静,只剩下我们粗重的喘息和心脏怦怦怦的狂跳声,我脸上被划破的伤口这才流下血来。

  经过刚才这电光石火般的一个接触,我已经可以确定绝不会是肚仙指迷的那种幻视幻听,在这片埋满古玉的墙壁间,确实藏着很可怕的东西。但是被泥土封了几百年,又能在墙中移动,我这辈子从没见过这种事情,难道真是《秉烛夜行图》中描绘的“幽灵”不成?

  Shirley 杨和幺妹儿站的位置较远,没看清发生了什么,孙九爷却是看得真切,他低声说:“肯定不是幽灵。亡魂和幽灵大多数情况下属于电气磁场现象,不可能在你脸上留下这种伤口,那东西说不定就是棺材山里的尸仙,当年封师古要找的就是它!”

  我本不信有什么尸仙,但除此之外无法解释玉墙中的幽灵究竟是些什么,至少可以断言,肯定不会是生物,任何有生命的东西,绝不可能被封在泥土层中几百年却依然还能活动,即使是僵尸,也不可能变化形体钻进岩缝。

  Shirley 杨对我们说:“地仙封师古留下的书卷图画,都对棂星殿中的事情避而不谈,《秉烛夜行图》也只画了这条嵌壁的墓道。咱们至今仍不知道地仙墓中究竟有些什么,我看要想知道真像,就只有进入观山太保的墓穴中进行调查。”

  孙教授点头道:“反正咱们是出不了棺材山了,嵌道和玉墙附近又有尸仙出没,更不是稳妥的所在。按说一不做二不休,应当进去彻底毁了封师古的棺椁明器,可我还是担心咱们的举动早被地仙料到了,进了棂星殿是等于放它出去。”

  我担心藏在玉墙中的尸仙,可能会冷不丁从哪钻出来伤人,就劝孙九爷别再犹豫不决,虽然咱们的装备有限,但别忘了,世界上还有一种最重要的装备——精神,只要抱着必胜的信念,没什么困难克服不了。说摆拽着他继续向着地底栈道的深处进发,由于冷烟火已经用尽,无法探测盘古脉山腹洞窟的深浅,只得摸索着向下走。

  这回众人加了十二万分的小心,再也不敢轻易触动两侧埋着玉壁的泥土,往地底走了一阵,发现身边脚下古玉更多,两壁间尽是深浅不一的玉石窟窿,里面填着无数小棺材,大多破碎被毁,没有一个是完整的,似乎这盘古脉的山腹中是块巨大的天然玉料,所有的玉砖、玉壁都是从中开采所得,又经人为修凿,挖成了一座玉窟。

  如果从风水形势中着眼,这条仰卧在棺材山中的盘古神脉,腹中孕有玉髓,就恰如一具在肚子里用金水凝炼成了玉丹,乃是天地间五行精气所结。天地鬼神造化之奇,不在常理之中,所以这山里有什么也不稀奇。

  我心中暗自纳罕,想到地仙封师古就藏在这条栈道的尽头,也不知此人是死是活,他在盘古神脉中当真脱化为仙了吗?只凭我们这几个人,能否对付得了?想到这,我摸了摸藏在怀中的归墟卦镜,对于青铜古镜镇尸之说,不可尽信,绝不能全指望铜镜,到时候还是用火油焚烧比较稳妥。

  就在这时,已经可以感觉到嵌道快到尽头了,射灯和狼眼手电筒的照明范围,已探照到了下方的地面。这玉窟从侧面来看,像是一个长颈烧瓶,上面虽然狭窄,但到得底部却发现十分开阔,别有一番洞天。

  洞中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空气中含有杂质,灯头照出的光柱最多只能达到四五米,根本看不见那座棂星殿是在什么位置,苦于没有了大范围照明的冷烟火,只得像盲人摸象般地乱转。我忽然想起幺妹儿曾说过她带着蜂窝山的火斑鸠,就问她能不能在这放几支出来,也好让大家看清楚附近地形。

  幺妹儿赶紧在背包里翻找,最后掏出一个竹筒说,就带了这一支,再多就没有了。我说别舍不得了,好钢用在刀刃上,好酒摆在国宴上,现在两眼一抹黑,正是它派得上用场的时候,上亮子吧。

  那火斑鸠是种利用绷簧击射的火箭,用途很多,不仅可以攻击敌人,也可以作为联络信号,而且亮度极大,可以当成古老的照明弹来使用,是蜂窝山里的前辈们,从南宋末年传下来的火硝类暗器。

  幺妹儿将火斑鸠捧在手中。这件火硝器还是他她干爷李老掌柜亲手造的,据说威力极大,她以前从没使用过,也不知道管不管用,但盼着蜂窝山祖师爷爷显灵,别出意外才好,当即就问我要了打火机,要点燃引信。

  我见幺妹儿打算将火斑鸠平射出去,连忙让其余的人闪在旁边,众人刚要行动,忽听上空的峭壁间稀里哗啦地一阵乱响,听那动静,好像是发生了山体崩塌,有巨石滑落下来,大片大片的散碎泥土纷纷落下。

  幺妹儿被上边落石的声响惊扰,她初次倒斗,心理压力不小,抬头观望之际忘了手中的火斑鸠已经点燃,听得引信哧哧作响,方才回过神来,惊呼一志,急忙抬手举起竹筒。那火斑鸠用的是快引,此刻硝簧激射,在凄厉的呼啸破风声中,被压在竹筒内的火斑鸠立即裹在烈焰里一飞冲天。

  火斑鸠展开半米多长的火翅射向半空,长发呜呜长鸣,扇面形的火光,顿时刺破了地底的重重黑暗,斜刺里钻入山壁,钉在一处栈道石阶上烈烈燃烧。

  这支火斑鸠虽然是近代所造,但蜂窝山的手艺早已日渐没落,仍是保持着千百年前那套手工作坊模式,火药配方和原料仍然沿用的民间土方子,与现代的照明弹不可相提并论,难以持久发光,那片刺目的火焰转瞬间便开始暗淡下来。

  但我还是借着这道亮光,隐约看到了高处的可怕景象。棺材山上空的山体遭受到九死惊陵甲的严重侵蚀,一块块崩塌的山岩开始从半空里砸落下来。其中有那么几块,坠落进了盘古尸脉的腹部,滑落深壑,由于岩石巨大,沟壑狭窄,都被卡在了玉墙嵌道之间,没有直接砸到下边的洞窟里。但山岩接连不断地滑落。将两侧陡壁上的封土震落了不少,大片的玉壁和石棺都暴露出来,一片片模糊的鬼影,在墙间倏忽隐现,似乎正向着山腹底部的玉髓洞窟移来。古墓中的尸仙果然不止一个,数量多得难以估算,一时间教人看得目瞪口呆。

  这时光芒迅速暗淡下来的火斑鸠,被滑落的碎石泥土覆盖,立刻被吞没在了黑暗里,山岩激起的烟尘陡起,轰隆一声就落在了众人头顶,我们躲闪不及,被尘土呛得好一阵咳嗽,唯恐被大块岩石砸中,急忙退进洞窟深处。

  我们手掸掉落在登山头盔上的一层灰土,见其余几人也是灰头土脸的,好不狼狈,众人刚才都已见到了洞窟上边的情形,心头都似压着千斤巨石,这地仙墓里恐怕没有任何安全的所在,如果到了此地,又该怎么理会?

  幺妹儿在刚才放出火斑鸠之际,被火药的后坐力攒得坐倒在地,见到洞窟深处有几尊黑漆漆的怪兽,火石光中也没看得太清,似乎是墓门前镇陵石兽,找到它们就能判断出墓门方位,于是她带着我们摸黑走了几步,果然在不远处的角落里,见到有一尊鳞甲犄角的黑色铁兽。

  孙九爷说这大概是史书上记载的铁麒麟啊,是一种皇陵地宫里的照明设施,可不知铁麒麟肚子里是否还有燃料,它又是如何使用的。

  我也知道这铁麒麟叫麒麟锁龙灯,古墓里的灯烛大同小异,无非是幽冥中的长生烛、万年灯,开启这种麟灯的勾当,难不住专做倒斗营生的摸金校尉。当下摸到铁麒麟的兽头前,找到鼻环,用力向外拽动,只听麟腹中“咔咔”数声,铁麒麟的甲缝中冒出滚滚火焰。

  麒麟锁龙灯四足陷在地底,互相间有油渠灌注相通,这处火龙一起,附近便接二连三的,又有其余铁麒麟喷吐火焰燃烧起来,在洞窟间星罗棋布,竟有数十尊之多,将四下里照得一片明亮,但是棂星殿前的麒麟锁龙灯非比寻常,燃起的火焰不是油膏,而是暗幽幽、冷森森的磷火,把地下洞穴映得犹如一座鬼窟。

  借着灯火望去,在洞窟中纵深处,有一堵高大的门墙,两扇墓门紧紧闭合,其上镶嵌着许多铜钉,纵九横十,排列成冥殿棂星矅宿之数,是只有方外之士才会使用棂星。门前站立着两排泥塑,都是黄巾力士模样,个顶个神头鬼脸,一动不动地守护着地仙村最深处的秘密。

  我看身边的孙九爷脸色苍白,正望着棂星门喃喃自语,也不知道他嘴里在说些什么,心想隔层肚皮隔层山,还是不得不提防他有什么异常举动,毕竟这老家伙身上的秘密太多了,鬼才知道他嘴里的话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胖子催我说:“老胡,赶紧走,咱可是带着尾巴来的。”我听得此言,心知不妙,急忙抬头往上看了一眼,只见鬼火闪烁中,有无数影影绰绰的尸仙,正从墙壁里挣扎着爬出,不断向地底的棂星殿涌来。磷火映照在它们身上,似乎完全被黑雾般的鬼影吞噬了,火光在地宫前的洞窟里再次暗了下来。

  我见几乎被赶得走投无路了,连停下来喘口气的工夫都没有,不禁暗自咒骂,藏在地底的尸仙究竟是他妈什么东西?世界上怎可能有这种东西存在?就连发噩梦都梦不到的恐怖情形,竟然教我们在地仙村古墓里撞上了。

  我心想好汉不吃眼前亏,这句话不是真理,而是最起码的常识,便对众人叫道:“先进墓中找地仙封尸古要紧,别在此跟它们多作纠缠……”说罢招呼其余四人奔向棂星门。

  我们五个人深知性命攸关,谁也不敢怠慢,跑到墓门前使出全力撼动石门。棂星门为千年铁树化石雕凿,十分坚硬沉重,但并未灌铜注铅加以巩固,众人个个使出吃奶的力气,总算把半扇石门推开了一条缝隙,里面阴气逼人,虽然漆黑一片,却没见触动什么机括埋伏。

  我看那墓门缝隙虽窄,却已可容人进入,便和胖子把幺妹儿等人先行塞了进去,然后才收腹提气向棂星门中挤去,胖子进去之后立刻向回反推墓门,边顶门边招呼:“我说同志们哪,你们快发扬一下阶级友爱,都来帮把手啊!”

  我拦住他说:“别费力气了,地仙的墓石门根本拦不住外边那些家伙,快往里边撤。”

  

  第五十一章 告祭碑

  

  我对众人说:“咱们先往地仙墓深处走,途中见机行事。”说着话拿射灯的灯光一扫,想要看看地仙墓的规模格局,然后再作理会。

  只见棂星门后的墓道皆为明砖堆砌,上边是圆弧形的券顶,棺材山里有两类古墓,一类属于巫邪文化时期,另一类属于明末地仙村里的建筑。棂星殿便是建于明末的地宫,规模远不及乌羊王古墓宏伟巨大,人在狭窄的墓道里一抬手就能摸到上方的天顶。

  在墓道两侧的砖墙上,各嵌着一排油尽灯枯的烛台,墓门后的墙角处散落着几件瓦器。我看眼下的境地已是华山路一条,墓道里根本没有依托之处,难以容人周旋,不免心中愈发焦躁,便打算硬着头皮进去。

  正要招呼众人往古墓深处进发,却见孙九爷站在墓墙前,用手去拔灯台,举止十分诡异。我心中当即一沉,这孙老九一辈子忍辱负重,心机深不可测,绝非善主儿,他从墓墙上拔出灯盏,自然不是去学雷锋做好事,难道想触动机关将众人一网打尽不成?

  我念及此处,不禁无名火起,上前一把揪住他的衣领,问道:“你又想出什么幺蛾子?”胖子站在后边说,这老小子,肯定是想趁咱们不备,偷着转动机关转移明器。快说村里的明器都藏哪了?”

  Shirley 杨把我抓住孙九爷的手按下来,问他道:“教授你想做什么?”孙九爷满脸焦急的说:“墓中灯盏里都是阳燧挥发后剩下的膏泥。这东西和黑狗血、天葵等物一样,都是一洁之物,抹到门缝处,说不定可以挡住尸仙。”边说边把灯盏里的黑色油膏抠出来,往地仙墓的棂星门抹去。

  幺妹儿奇道:“九爷教授,这是动不得的啊,听说男人要是碰了天葵,或是女人碰到黑狗血,都要跳火盆才去得掉晦气。”

  孙九爷道:“火烧眉毛,顾不上那许多了,你们快动手帮我一把!”

  我没有幺妹儿这山里姑娘的迷信思想,对孙九爷的话将信将疑。我虽然也听说过天葵就是女子的月经,和黑狗血一样都是破妖法的东西,却从来不知道阳燧留下的腐油能有辟邪之用。

  倒斗摸金历来是敬鬼神而远之,幽冥之事没人说得清楚,在鬼地方撞鬼更不奇怪,但从没听说有人盗墓遇仙。这些朽烂的臭泥真能管用吗?有了先前的几次教训,我不得不对他多留个心眼儿。

  此时我忽然生出一股杀机,有心想把孙教授宰了。地仙墓里处处凶险,此人身怀妖术,总把他带在身边太危险了。以我的经验判断,孙九爷先前所交代的事情,应该有几分可信,但至于他说他在进入古墓前就已经死了,此时又说灯盏里的残油能阻挡尸仙进入古墓,这些事实在教人难以捉摸,我猜不出他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如果会威胁到身边同伴的生命,我对他下手绝不会手软。

  可我立刻又将这个念头压了下去,毕竟人头不是韭菜,韭菜割了一茬还能再接着长,那人头掉了却再也长不回来。孙九爷这辈子活得不容易,我不能仅凭一己之念就决定别人的生死,这时候最需要的是理智和镇定。又想孙九爷也是世家出身,口传心授学过些祖上的真本事,说不定我是井底之蛙,对此少见多怪了。

  孙教授却不知在这一瞬间,我脑中已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只是急着催促众人相助。Shirley 杨和幺妹儿都拔出峨眉刺,从嵌在墙壁里的灯盏中刮取腐油,涂抹到棂星殿的墓门上。

  孙九爷好一通忙活,见墓门封得差不多了,墓砖上又刻着阵符咒文,不用再担心它们穿墙进来,这才松了口气。又多刮了一些枯士般的腐油,装在水壶里准备对付封师古。他见我和胖子始终袖手旁观,便不满的说:“你们两个是不是还不信任我?《观山掘藏录》中记载着这类方术,不信你们自己去看。”

  我见墓门外果然不再有什么动静,这才略微信服,但嘴上却说:“信任就像是笔财富,可孙九爷你在我这里早已经透支了,而且还欠了一屁股债。”

  孙九爷冷哼一声:“虽说是我拖你们淌了这条浑水,可你们摸金校尉就敢说没有半点私心杂念吗?”

  他这句话倒真是将我问住了,至少我和胖子除了想寻丹救人,也确实曾打过地仙村里珍异明器的念头。我并不想就此事纠缠下去,找什么借口没有意义,便对他说:“现在大伙都是绑在一根绳上的蚂蚱,多说无益,咱们之间有什么过节,等收拾了地仙封师古再掰扯不迟。”孙教授点头道:“算你识得大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的全部秘密早已和盘托出,你们再不相信我就不对了。地仙封师古所作所为神鬼难料,倒他的斗可要加倍提防才是。”

  我知道话虽如此说,但我们这伙人势单立薄,又何从提防?棺材山地仙墓实是棘手无比,层层裹住山体的九死惊陵甲、数以万计的棺材虫,以及玉窟中忽隐忽现的尸仙,随便哪一样都足以令人焦头烂额了。眼下众人连自保都难,至于扬言要收拾掉地仙封师古,恐怕也仅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

  可当前所面临的处境,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内在外在的种种因素,都迫使我们不得不前往棂星殿最深处,而且途中几乎不容喘息。众人只好强行压制住内心的彷徨,穿过狭长低矮的墓道,尽头处是一道圆拱形的耳门。里面是深陷在盘古脉山腹中的天然玉窟,潮气很浓,隐隐有股血臭扑鼻。有条极宽极长的古杉木化石台阶,白练般耸立在门后,望去犹如一道天梯,虽然在黑暗中看不到上方殿堂,但只看眼前的长阶规模,也知必定非同小可。

  我对众人说,看这阵势,石梯最高处多半就是棂星殿了,提前把家伙都准备好,但谁也别轻举妄动,都听我号令行事。说罢从携行袋里掏出归墟古镜来,打了个十字襻,把铜镜当作护心镜一般绑在胸前,剩余的一罐火油也开了封塞在包里。

  胖子身上有连珠快弩和工兵铲,另外还有条用登山绳临时充当的捆尸索,其余三人也各自抄了器械在手,拔足登梯上行。在射灯的光束中,可以看到古杉石化后质地如玉,晶莹光润,纹理雄奇异常,被光线一照,好似冷月射目,银波翻滚。

  胖子看得叹为观止,问我们说:“咱这些年也算没少长见识了,进过不少大墓山陵,没想到在这才知道什么叫大开眼界。那封师古一个老地主头子能有几斤几两?造得出这么壮阔宏伟的棂星宝殿?单瞧这台阶,随便凿下来一块多半也能换台彩色电视机。”

  我也觉得惊叹不已,对胖子说:“剑杉的化石在昆仑山里也有,可我最大也只见过巴掌大的树皮,可看棂星门规模不大,和座土地庙似的,与明代寻常王公贵族的坟墓相差不多,怎么内殿却又如此壮丽?”

  Shirley 杨说:“这些上古化石表面锲刻了许多星鱼古篆,可能都是乌羊王时期的遗迹,并不是观山太保所造。”

  这时孙九爷也发现了石阶上的古老符号,停下来看了几行,似乎看出了什么奥妙,连连点头,又爬上一步,去看另一层石阶表面的古篆。

  我问他这上面刻的鬼画符是什么意思,莫非就是龙骨天书不成?孙九爷道:“你成天就想着周天卦图,却是舍本逐末了。古代文字远远比卦数的秘密更深,咱们的文明历史得以代代相传,还不全是凭着老祖宗造出的这几个字来?不论你是传经讲道,还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哪样用不着它?以前总有领导指责我研究古文字的工作没有意义,真是鼠目寸光。”

  我听得好不耐烦,也不看现在什么时候,还讲这些旧道学?正要催他赶快进殿盗墓,孙九爷却说,别急,这些古杉化石上的星鱼迹很不一般,确实是乌羊王时期的古老遗存,大概移山巫陵王的真面目就记载在其中了。

  孙九爷说古杉化石砌成的石阶,应该在很久以前就有了,看古篆中记载的内容,似乎是埋在棺材山盘古神脉中的告祭碑。所谓的乌羊王,以及移山巫陵王,包括那乌羊王开山引河之事,都是后世流传于民间的古老传说,不可尽信。其实那个无头之王的真实身份,应该是巫楚文化中的一代大巫。巴蜀之地受巫楚文化影响极深,又自成一体,没有君王之称,大巫者也就相当于掌管军政大权的一国之主,周末蜀王开明氏正是其后裔。

  盘古尸脉中的玉窟,正是巫邪、占星、丧葬等文化的发源之地,此地山形如尸骨、暗泉似血,是条独一无二的风水宝脉。可惜棺材山里的地脉生气早在巫陵王时期便已枯死,只留下满山满谷的悬棺和玉璧,以及在玉窟中的告祭碑、祭葬殿等千年遗迹。

  由于古杉化石堆积的告祭碑规模巨大,其中的星鱼古篆密不可数,孙教授也没办法一一辨认,只看了极小的一部分,加上先前所见所闻稍一揣摩,便得到了这些信息。可能观山太保封师古穷尽心血造了地仙村阴阳二宅,就是为了使这条神脉复苏,盘古脉玉窟中的古迹,也被他改筑成了脱胎换骨的棂星殿。孙九爷断言,如果再搜集更多线索,也许就可以找出封师古化仙的秘密,因为他发现碑上祭山的密文中,反复提及了盘古脉中有“灵物”在幽冥中出现,很可能正是封师古当初发现的尸仙。

  但我们的光源有限,已经不能维持太久,古墓里又不是闲庭信步之地,哪容得慢慢寻找,只好不再理会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古篆碑文,径去长阶尽头寻找地仙棺椁。谁知到了高处,往上抬眼一看,众人皆出乎意料,心中又凉了多半截子,谁都没有想到所谓的棂星殿会是这样,神仙也找不出他封师古藏在哪里了。

  

  第五十二章 万分之一

  

  在玉杉堆砌而成的天梯尽头,不是飞檐斗拱的冥殿,而是玉脉天然生就四面墙壁,形如城阙,宛然一座大宫,壁间有个宫门,里面是一片片由灰褐色灵星岩构成的群葬墓室,规模应该与地仙村阴阳二宅相近。

  近似房舍的灵星岩石柱群,是存在于棺材山地底的天然奇观,其形势高低起伏,参差错落,像是倒塌错乱的城中民居,被玉石城墙所拦,与外界隔绝,仅有一道门洞连接“告祭碑”,也许棂星殿的名称来源于此。

  棂星殿地宫,正处于尸形山肚腹内的玉髓岩层里,这里是裹在盘古脉内部的一处巨大玉窟,恰似被掏空了的人体内藏有一具玉匣。这类灵星岩地貌多见于深山绝谷,有些像海岛上的玄武岩,中国江苏六合县柱子山就与之十分相似。也许棺材峡在亿万年前经历过沧海桑田的巨变,才会在山腹中出现如此奇异壮观的岩层。

  但就我所知,地下灵星岩层可以是海蚀形成,更有可能是经由风水地气剥蚀而生。这天地间本就有阴阳二气,自混沌中化为五行,五行之气“在天为象、在地成行”,鬼斧神工的造化奥妙之处令常人难以想象。

  众人走进玉宫洞门,就近处粗略一看,只见其中俨然有街道房舍,灵星岩柱间的无数缝隙,都被当作了一处处的天然墓室,几乎每个岩穴中都有一具尸体盘膝而坐,全是身着明时衣冠,男女老幼皆有,手中各自捧着一盏早已熄灭的油灯。

  我们站在告祭碑的最高处,身上射灯和手电筒的照明范围,最多见到眼前三十米的区域,仅在目中所及,便已有数十个岩穴墓室,远处星罗般的鬼火闪烁不定,以磷火出现的数量和规模推测,盘古尸脉中还不知会有多少这样的奇岩墓穴。

  孙九爷接连看了几处墓室,不禁面露难色,他对我们说:“这片墓穴虽然在地底星罗棋布,按葬制却属于岩隙形悬藏墓室,而且里面的尸骸都没有棺椁装殓,根本不合常理,你们看死者怀中皆抱灯盏,应该是给亡灵在阴间引路用的,肯定是活殉坐化在此,还盼着地仙得道后把他们的魂魄从阴曹地府里沟回来,再借着自己藏在棺材山里尚未孵化的形骸成仙。”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5页  当前第17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6/1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鬼吹灯Ⅰ+Ⅱ(1-8部全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