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红尘四合_分节阅读_第37节
小说作者:尤四姐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01 KB   上传时间:2014-09-12 13:50:04

她红了脸,啐道:“你们爷们儿见天儿就想这些个,不怕人笑话。”嘴里埋怨心里却是欢喜的,她也想朝夕和他在一起,真是喜欢到了份儿上,那张脸一辈子都看不足。

门 上太监进来回话,说车都备好了,请主子动身。两个人同乘,轻车简从的,就关兆京和沙桐驾辕。园子不在内城,穿街过巷不大好走,弘策也不着急,途中经过馒头 铺子真停下来买羊眼包子。买卖人挺实诚,皮薄馅儿大,蒸完了四外冒油。拿牛皮纸包着,大冷的天,热乎乎捧在手里,心头感觉轩敞。

朗 润园建在鸣鹤园和万泉河中间,大英的皇家苑囿几乎都集中在紫禁城以南这一片,朗润园在诸多园林中算小的,也就东西两个大院,分住着三位太妃。不过地方不 大,景致却很好,园内假山环伺,门楼、廊歇也有十余处。隆冬时节万物萧瑟,这里前阵子刚疏通了水利,有水的地方就有灵气,院落也鲜活生动起来。

园里管事的今儿喜兴,穿着朱红的团寿袍子鹄立在大宫门上,看见有车来,三步并作两步上前,又是打千又是打帘,笑道:“十二爷吉祥!贵主儿念您半天了,说老十二怎么还不来呀,一早上进出好几趟,就盼着您呐。”

太监的嘴里热闹,死的都能说成活的。弘策只做不查,他这么说就这么听着吧,携定宜进门,一头道:“我有程子没来了,太妃身子骨好?”

管事太监说好,“大毛病没有,就是常犯头风,留点儿神,不上外头受寒去就没事儿。”边说边觑同来的姑娘,料着是十二爷跟前要紧的人吧,想搭话来着,到底咽下去了。在前头引路,绕过假山进东所,把人引进了后头的恩辉庆余里。

越往深处定宜越紧张,掌心里都沁出汗来了,弘策低头看她,没言语,用力握住她的手,带她进了正殿里。

站班的宫女太监都行礼,他抬手叫起喀。贵太妃拧着身子和珣荣两位太妃打茶围呢,见他进来便正了身子。他到槛内扫袖打千儿,紧走两步双膝跪地,伏首道:“给额涅祝寿,额涅萱花永茂,璇阁长春 。儿子给您磕头了。”

贵太妃今儿心情不错,叫边上宫女搀他起来,笑道:“蒙你记挂,你公务忙,巴巴儿的赶了来,我心里高兴。”

弘策笑道:“今儿是您的喜日子,儿子原该天不亮就赶过来的。没奈何有朝会,耽搁了一阵子,请额涅恕罪。”又转身打千儿,“给珣太妃请安,给荣太妃请安。”

两位太妃叫免礼,“十二爷瞧着健朗,精神头也好。”含笑瞥了后边人一眼,“敢情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这姑娘是哪位呀,瞧着怪可人疼的。”

定宜不敢抬眼看,只是凝神静气站着。听见她们提起她,红着脸上前各蹲一安,给弘策母亲磕头。贵太妃让起来,心里早有了考量,转脸问弘策,“这是你房里人?”

所谓的房里人就是开脸的女孩儿,或是丫头,或是良家子,但都没有正经名分。他不愿意别人这么瞧她,应了句不是,呵腰道:“儿子从宁古塔回来奏请皇上求赐婚,她是儿子要娶的福晋。今儿趁着额涅高兴,带来给额涅磕头,额涅瞧瞧好不好。”

贵 太妃知道宫里留了二十面牌子给宗室指婚,料着这是其中的一位。从头到脚打量一遍,姑娘穿旗装,打扮不十分艳丽,低着头,人站得笔管条直,身形是好的。再瞧 长相,朗朗的眉目,每一处都精致动人,容貌也无可挑剔。她点点头,话不说满,只问:“是谁家的姑娘呀?叫什么?今年多大了?”

这一步本就无可避免,弘策怕她慌,抢先答道:“叫定宜,定国安邦的定,宜室宜家的宜。过年十九了,属羊的,原是诗礼人家出身,可惜父母早亡,自己过得不易。家里头亲人也不多,哥哥是皇商,在外埠做买卖,舅舅在京做官,汉本房里供着职,办理典礼祭祀有关事宜。”

已经有些夸大了,汝俭弄了个山头开采煤炭,却不是什么皇商。舅舅呢,官职也不高,还是不相往来的。定宜突然觉得心虚,润了色依旧是寒酸,怎么配得上这皇室正枝儿呢!

果然贵太妃不很热心,边上两个太妃也不吭气儿,各自端着茶盏一口接一口地抿,眼光从杯沿上方来回观望,颇有看热闹的意思。

定宜站着,背上氤出一层汗,浸湿了小衣,贴着身子动弹不得。仿佛穿越了宇宙洪荒,终于听见贵太妃说话,单寒的一个声口,淡淡道:“也还成,当个庶福晋是够格了。”

耳门里嗡嗡响,她咬牙挺着腰,没叫人看出她的不安来。同样是福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嫡福晋底下是侧福晋,侧福晋底下才是庶福晋。庶福晋不用朝廷册封,只比婢女略高一等罢了,别人客气管你叫庶福晋,其实说白了就是婢妾,没什么地位可言。

这 样的结果来前她自己预测过,基本差不离吧,可是虽然有准备,真到了这时候难免失望。她倒不是看重位分,只是在乎一个人,慢慢生出私心来,想独占,不愿意和 别人共有。不过她到这会儿还是看得很开,自己这样出身,试图高攀原就是痴心妄想。她曾经说过愿意做他的外室,这个决心到现在都没有改变。如果指婚不成,她 不入醇亲王府,也不会去当什么庶福晋,就在酒醋局胡同住着,不看不听,小来小往,不叫他为难就好。

她接受得很快,弘策却是万万不 能,他也不急躁,缓声道:“额涅误会了,儿子求的是皇上下旨、朝廷正式册封,不是什么没名没号的庶福晋。儿子这生,不会娶第二个女人,就想安安静静守着一 个到老,所以得挑自己真心爱的。糊里糊涂奉命娶一个,到最后变成怨偶,糟心一辈子,谁来替我分担?”

这下子贵太妃心头拱火了,想发作,又忌讳边上有人,今天是自己的寿诞,不想弄得不欢而散。再瞧那女孩儿,咬着槽牙不言声,那模样让她想起了慕容锦书。

什 么爱一个人,守着一个人,宇文家爷们儿这套说辞,她听着都犯恶心!明明身在高位,稀图一生一世一双人,岂不是笑话?在座的太妃,哪个不是婚姻的牺牲品?上 一代强加给她们的痛苦还没有消退,这辈里又出了痴情种子,张嘴闭嘴只要一个,不是往她伤口上撒盐么!她的儿子,诸皇子中身份最尊贵,结果娶这么个小门小户 的丫头,叫人说起来像什么?年轻人被感情冲昏了头脑,她却不能由着他的性子来。汉子的思想她左右不了,儿子的主却还作得。她的耐心用几十年锤炼出来,知道 这会儿针锋相对没有必要,就这么搁着,她不点头,看谁敢给他指这个婚!

日头渐高,宫门上传来击节声,抬眼一看是皇后领着众命妇来了,贵太妃低声道:“这事儿我今天不想再议,你要是有孝心,话到这里就打住,喜喜兴兴儿陪我吃席。倘或眼里没我,或是心里不高兴了,即刻就走,我不虚留你。”撂下话乜了定宜一眼,起身迎了出去。

☆、第73章

她一脸惶惑,弘策冷了眉眼,在她手上紧紧一握道:“不打紧,谁阻止都是无用功,把我惹恼了,回去就设宴办喜事,不要朝廷册封,我自己作自己的主。”

他 这么生气,定宜看来却感觉踏实。也没火上浇油,只说:“你别急赤白脸的,说话圆乎些,走一步看一步吧!毕竟是你额涅,弄得母子反目总归不好。”朝外看一 眼,到现在才敢正眼瞧这婆婆。贵太妃其实一点都不老,四十多岁的人,平常保养得宜,看模样只有三十出头的样子。穿一件姜黄色缎地绣兰花团寿纹旗装,分明是 隆冬时节,夹袍也不显得臃肿,腰身里松松的,很有几分风姿。脸也长得美,不是想象中的蒙古人的五官,她是极其匀停的,大气庄重,也只有这样的人才生得出十 二爷这么周正的儿子来吧!

“你额涅真美,后宫果然是美人的天下,几位太妃都很好看。”

这时候她还有闲心感慨这个,他知道她是故意装得不在乎,不愿意给他造成困扰。她越是这样,他越觉得心疼,越要尽力争取。她以前太苦,跟了他,依旧不能光明正大行走在阳光下,他就太愧对她了。

他顺口气,渐渐平静下来,带她出门槛到台阶下迎接,低声道:“咱们的事皇后知道些,料她会从中斡旋。横竖不管成与不成,你用不着低声下气。如果这亲王的头衔要靠委曲求全才能坐下去,我宁愿撂挑子不干了。”

他是气话,她想劝慰,那头人浩浩来了,便退在一旁低头肃立。

一片红地捻金团花袍角滑进她的视线,皇后在她跟前停住了,略顿一下,嗓音里带着愉悦的味道,问弘策,“这就是你说的姑娘?叫什么来着?”

定宜忙跪下磕头,“奴婢定宜,恭请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皇后很亲和,伸手来搀她,“都不是外人,千万别拘着。我上回听十二爷提起你,心里对你很敬佩,今儿见了你,得好好说道说道。”回身一指同来的命妇们,笑道,“这几位穿团蟒的都是福晋们,过会子一一给你介绍。往后要常来往的,早些熟悉也好说话儿。”

贵 太妃简直有点不知说什么好,这个皇后向来有四两拨千斤的手段,不声不响就把人归到她们妯娌中间去了。敢情宫里是有了章程,只等下旨是怎么的?她这个做妈的 还活着,他们太不拿人当回事了。她可不认为皇后是在帮老十二的忙,反倒是有心作弄弘策。别人家福晋娘家都是家大业大,凭什么她的儿子要逊人一筹?自己不言 声,由得他们胡来,到最后吃亏的还不是弘策!

贵太妃一笑,接过了话头道:“皇后抬举她了,我才刚发了话,这姑娘让弘策收房,给个 庶福晋也就是了。叫她伺候还犹可,平起平坐不合适,没的折了大伙儿的面子。”一头说着一头打发跟前人,“李嬷嬷,去瞧瞧西所布置好了没有。升平署今儿备了 细乐,回头挪到益思堂去。那地方雅致,是个听曲儿的好去处。”

尽管贵太妃极力打岔,可前半截话里火药味太浓,几位福晋命妇咂出味道来,都悄悄看那姑娘神情。寻常人听见这话大概要哭了,她倒没有,还是淡淡的模样。只是嘴角微微抽了抽,起先脸上一片红,渐渐褪尽,就白得毫无血色了。

弘 策毕竟力不从心,他处处护着定宜,无奈自己耳朵不好,他额涅背对着他说话,他什么都听不见。想来不是什么好话吧,瞧定宜的脸色就觉得不大对劲。他心头火 起,他母亲有时候刻薄,对外人倒罢了,用在自己儿子的身上,是她为人母的心胸么?看来带定宜过园子是个错,白叫她受屈辱罢了。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留在这 里?他扣住了她的手肘,启唇道:“眼下诸位嫂子都在,我一个爷们儿混在当中不像话。额涅的寿贺过了,我身上还有要务,耽搁了差事不好。余下的烦劳诸位皇嫂 照应,兄弟就先告退了。”

世上哪有母亲生辰,儿子磕个头就走的道理,这是要闹崩的先兆。皇后也不想看到这局面,大家回避着不是事儿,坐下谈谈嘛,说通了皆大欢喜,多好呀。

她出言挽留,“什么公务,忙得一时一刻撂不下手?你先少待,我还有体己话要和定宜说呢。”言罢抿唇一笑,携了她的手带在身侧,弘策没办法,只得暂且留下了。

命 妇多,起先还在一块儿,后来分散开来,三三两两在园子里逛。几位太妃前头走着,皇后和定宜落在后头,她恭勤缜密,只搀着皇后不说话,皇后打量她一眼,轻声 道:“为了心里爱的人,受点委屈其实没什么,对不对?”她抬起一双潋滟的大眼睛看她,皇后笑了笑,“大丈夫能屈能伸,小女子也是一样。我才刚还担心你流眼 泪呢,亏得没有,否则皇贵太妃那里又有说嘴的由头了。她做寿,你在跟前哭,她挑眼说晦气,你们愈发艰难。”

这是一国之母,那样高 坐云端的人能同你交心,真叫人受宠若惊。定宜道是,“娘娘教诲,定宜记在心上。不瞒您说,今儿来前也想过会有这么道关口,真逢着了,好歹心里有准备。十二 爷同您说起过奴婢,奴婢诚惶诚恐。奴婢早前过得并不顺遂,能遇见十二爷是奴婢的造化。奴婢知道自己斤两,并不一心求什么位分,所以太妃不待见,原也是应 当,没有什么不平的。”

皇后唔了声,转过头看枝顶几片勉强支撑的枯叶,怅然道:“和宇文家结亲,哪个不是自惭形秽?我当年不过是 尚义局的女官,娘家根基也不粗壮。我阿玛是四品京官,四品,在京城什么都算不上。也是仗着爷们儿的宠爱,一步一步到了今天,里头有波折,并不是一帆风顺。 当时我也灰心丧气过,可最后还是挺过来了。你要相信,这个皇族是历朝历代中最有人情味儿的。总有那么几位爷心里存着真,他们不滥情,遇见一个就认一辈子。 你呢,运气比我们还好些,十二爷身边没人,你用不着和别的女人争,你的就是你的,看看,多大的福气!所以再受挤兑也得忍着,忍着忍着就守得云开了。回头我 找机会替你们说合,贵太妃一时不能接受你,不碍的,咱们有时间呐,慢慢就让她改观了。”

皇后一派温言絮语,定宜心里感激不已,蹲了蹲道:“娘娘和奴婢掏心窝子,奴婢还有什么可违逆的,一切但听娘娘吩咐。”

皇后笑着端详她,“这么水灵的姑娘,十二爷和我说你早前给刽子手捧刀,我真想象不出来是个什么模样。”

定宜也笑,低头说:“这是奴婢谋生的手段,卖力气的活儿,小打小闹的还行,时候长了受不住。像做瓦匠,砌墙倒没什么,就是搬砖辛苦,我总搬不过人家。”

皇后啧啧道:“可怜见的,这种粗活儿我是没干过,女人和男人到底不同,比力气永远比不过人家。”

絮 絮说着,人都进了西所。朗润园虽不大,屋子却也有一百三十五间,只有三位太妃住着,地方是相当宽绰的。太妃们平常无事,常来益思堂消遣。这里的书房也不成 个书房了,后来改成了戏园子。台上角儿们都摆好的架势,人一到就开始咿咿呀呀地唱,唱昆曲《莲池献瑞》、《寿庆万年》。

命妇们找座儿听戏,皇后请了贵太妃进里间叙话。彼此坐定了客套两句,“今儿是太妃千秋,皇上事忙脱不开身,命我来给太妃祝寿。”边说边起身蹲个双安,“太妃瑶池春不老,寿域日开祥。”

贵太妃忙去搀,笑道:“心意到了就是了,叫皇后给我行礼,怎么担当得起呢!”

皇 后仍旧扶她坐下,应道:“该当的,您是长辈,咱们是小辈儿。自己家里不讲究身份,只有亲疏。”底下宫女送茶进来,定宜接了蹲身奉上,也不坐,在一旁侍立 着。皇后瞧了一眼老十二,刮着茶沫儿对贵太妃道,“不光咱们万岁爷惦记着您的寿诞,那天上畅春园,也听老爷子提起来着。念叨您爱吃胭脂鹅脯,让花儿总管预 备着,没准儿过会子亲自来给您贺寿呢!老爷子终没有忘记您呐,年纪上去了,心也软乎了,总念及旧情。有回御膳房报菜名儿,他想起来让人请笔墨,把以往亲近 的太妃名字都写下来了,头一个就是您。”

她这么说着,贵太妃脸上惘惘的,不知勾起多少回忆来。半晌醒了神,有点不好意思,掩饰着说:“都这么大岁数了,还提这个做什么。太上皇今年有六十了吧!我四五年没见过他了,上回还是在万寿节上,远远瞧他一眼,真是老了。”

皇后抿嘴一笑,“岁数是有了,可他老人家身子骨健朗。六十岁的人了,模样还像四十多似的。”

女 人呐,只要爱过,提起这个人,心里总会隐隐牵痛。贵太妃原本是喀尔喀赛音诺颜部的公主,十四岁的时候部落和朝廷联姻,她被送到中原,进宫就封了贵妃。三年 的圣眷隆重,她对那位开国帝王满心的爱慕和景仰。三年后他淡出她的生命,就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她不恨他,甚至找藉口体谅他的绝情,但是却恨那个抢走他 的女人。在她看来要不是慕容锦书,他不会变成那样。明明已经决裂了,最后还是封她为后,那个女人是狐狸精,她摧毁了整个大英后宫,把她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 痛苦之上。男人昏聩,皆因为身后那个女人,所以她尤其恨那些撺掇男人独宠专房的妖孽。简直像个病症,看不得深情款款的戏码。在她眼里慕容锦书甚至于眼前这 位素皇后都是同样的人,她们是心满意足了,别人的生死,还在她们眼里么?

只不过皇后带来了个不错的消息,她突然没有那么讨厌她了。太上皇还念着她,这对于她来说是天大的喜讯。他记得她的生辰,也许会来看她,她一时仿佛身在梦中……盼了二十多年,近在咫尺却远隔天涯。如果有朝一日能听他喊她的名字,这辈子便也足了。

人逢喜事,顿时活过来了似的,那份光鲜打心底里透出来,一直漫延到脸上。皇后适时道:“要是太上皇过园子,十二爷的事儿同他一提,我料他应当是同意的。”

贵 太妃看了定宜一眼,不置可否。既然没有急吼吼回绝,说明还有商量的余地。皇后又道:“咱们身在帝王家,吃不完的珍馐美食,穿不完的绫罗绸缎,还稀图什么? 无非就是那么一个人,能知冷知热罢了。您有您的忧心,十二爷有十二爷的打算。他在外头历练了那些年,早不是少不更事的了。今天既然来见您,必定经过了深思 熟虑,太妃何不放手让他自己做决定,促成了一段好姻缘,也是您的福泽不是?”

也许幸福的人更懂得宽容吧,先前油盐不进的贵太妃居 然有些松动了,只是没有把条件放到最宽,掖着两手说:“既然皇后发了话,我也不好一点不通融。这么的,不说庶福晋了,略往上升一级,给个侧福晋就是了。至 于嫡福晋,还是不成。”她叹气道,“出身太低,叫外人怎么看?那些亲王家眷里头排去,就是侧福晋那档的,搁在一块儿都落人家一大截,更别提嫡福晋了。我是 没什么,还不是怕他将来遭人耻笑!现如今是一头扎下去只管情啊爱的,到将来少了帮衬,就知道我今天的话有道理了。”

定宜是无可无不可的,自己有过最坏的打算,再得到什么特赦都在意料之外。十二爷却不大高兴,蹙着眉头坐在圈椅里默不作声。

皇后就说这些年轻人欠考虑,这么一点儿一点儿的挤,最后结果坏不到哪里去。已然是侧福晋了,嫡福晋还会远么?她冲定宜使眼色,“还不快谢太妃恩典!”

定 宜应个是,跪在脚踏底下磕头,只听上头悠悠飘来太妃的话,“这孩子还算对我脾胃,不声不响的,受了委屈没有哭哭啼啼,也没忙和爷们儿诉苦,是个有脊梁骨的 人。这么的,今年有闰月,春打在腊月里。我瞧立春那天是好日子,就请皇后费费心,在皇上跟前替我请个旨。横竖早晚要办的,年下指了婚,大伙儿都了了一桩心 事吧。”

☆、第74章

虽然结果不尽如人意,但也没有坏到哪里去。贵太妃能松口,着实叫定宜有点意外,“就是因为皇后提起了太上皇么?你额涅高兴了,才格外给了我宽贷。”

弘策盘弄手串,惘惘道:“她心里苦,我也知道。只是有时候太钻牛角尖,弄得自己不痛快罢了。”

哪 个重情的人不是这样呢,定宜说:“不能怪她,换了我是她,也觉得活着没有乐趣了。女人和男人不一样,女人再有能耐,到最后还是得依附男人。你给吃给喝都不 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在乎她,把她放在心上。”她挨过去一些,抱住他的胳膊枕在他肩头,仰脸说,“比如咱们,明明处得好好的,突然有一天你喜欢上别人 了,把我仍在一边了……我想起来心里就发凉。”

他们的归程在华灯初上的时候,临近年尾,买卖摊开得很晚。街边上都是些小贩,担子 高处挂一盏灯,那些灯一片连着一片,从镶着玻璃的车窗上照进来,照亮他的脸。他的眉眼间有融融的暖意,笑起来越发显得温情,低声道:“这世上有千千万万的 人,于这千千万万人中间找见一个合适的,你以为那么简单?我是亲王,是贵胄,想要女人,甚至用不着开口。在喀尔喀的时候左右翼给我送美人,都是十五六岁的 年轻姑娘,花儿似的,我一个也没留。就想着将来回中原,找个能说到一块儿的人,安安稳稳活到老。可能也是自小知道情字艰难,我额涅给我做了一个悲惨的示 范,让我后来在这上头特别较真。”

“那我得谢谢你额涅,要不也轮不上我呀,你早就成别人的了。”想了想又顿下来,“你说人家姑娘花儿似的,我跟人比落了下乘了吧?”

他挑起一道眉毛,“可不!头回见你,小个儿,娘娘腔,站在大太阳底下歪个头、眯个眼儿,像个二愣子。”

她哧地一笑,“那后来呢?”

“后来……”他抚了抚下巴,“一根筋、运气不好、爱絮叨……”最后戳一下她的胸,“这儿还小。”

定宜轰地一下红了脸,这人太没正经了,当他是个君子,谁知道说着说着就露馅儿了。她不依,在他手背上拧了一下,“又不是我情愿的,那不是处境不好嘛!我也愿意长得……大点儿,可是老拿布勒着呢,能大到哪儿去。”

“那现在呢?放开也有阵子了,回头让我看看。”他笑得很无赖,也很伤感。又是一年,这一年就这么蹉跎了。

她扭捏了下,“你手冷不冷?我给你渥着。”然后揭开大氅,把他的手搁在心口上。

她这个爽朗的脾气,真是无可挑剔了。反倒是弘策有点不好意思,隐隐一层红晕爬上脸颊,手却没有收回来,嘴里还顾左右而言他,“回头翻翻黄历,看立春在哪天。下旨之前再活动活动,应该还来得及。”

“也用不着太较劲。”她说,“位分对我来说就跟那堪合似的,无非住驿站住得名正言顺罢了。没有呢,我照样也找地方落脚,就不在你醇王府啦,在酒醋局胡同,也一样。”

对她这种诸事不计较的态度,弘策表示不满,“你就不愿意和我成双成对的,人家看见了一指,说这是公母俩?”

她想了想,慢慢笑起来,“是挺好的,我喜欢别人这么说。可要是没这造化,我也不在乎,只要你心里装着我一个人就成了。”

他泄愤式的在她胸上抓了一把,“做了侧福晋就打上烙印了,将来就算扶正,还是侧室提拔,尊贵上头逊人一筹。”

她嗳地一声,含胸往后缩了缩,“我都不在乎,你急什么眼儿。”

“这人真是……”典型的皇帝不急太监急,他拿她没辙,和风细雨又揉了两下,“见大。”

“真的?”她很高兴,“我也这么觉得。上回做了新的小衣,搁了有程子,昨儿拿出来穿,小了……”

他赶紧上来捂她嘴,外面还有两个赶车的呢,藏头诗似的说话没关系,抖露得这么明白叫人笑话。

定宜回过神来,这私房话让外人听见是不好,忙一缩脖子把脸藏进了灰鼠暖兜里。

马 蹄哒哒,身随车动。她坐车很有诀窍,脑袋得保持平衡,腰肢随波逐流,漾起来很曼妙很好看。他托腮看了一阵儿,眼睛盯着,脑子里想的却是其他,“明儿我要进 宫面圣,镇国公吉兰泰叫我逮住了,他曾经勾结马帮暗杀过两浙巡盐御史,那事儿当初有人给他遮掩,让他顺利逃过一劫。前阵子几经周折找见了那位御史的夫人, 她手上有御史私留的账册,上头明细一目了然,皇上瞧过了自然明白原委。只要挑出来一个,后面的就好办了。弘赞太油滑,几次查到他都叫他开脱了,我也不急, 有法子让他自投罗网。”

定宜她爹的案子因为牵扯之前的一宗旧案,从下往上捋,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她是不太懂那些的,只是问:“那位御史太太怎么不去告状?既然手上有证据,何必藏那么久,不给丈夫申冤?”

他转过脸轻轻一哂,“既然能杀御史,一个女流之辈对付起来就更容易了。那御史夫人不是傻子,底下有儿女,不得不明哲保身。再说告状不是想告就能告的,衙门里不接,判你个诬告朝廷命官,连都察院和刑部的人都见不到。”

她蹙眉靠在围子上,点头说:“这个我知道,好歹在衙门里混过些年头,也看到过求告无门的冤案。”

他 笑了笑,“你瞧见的根本不算什么,你跟着师父专管刑狱,堂前事能知道多少?审案子又用不着刽子手在场,听说的不过是皮毛罢了。官场太黑了,皇上高坐明堂, 他想扫清天底下冤情,可是办得到么?上情下不达,那些吃着皇粮的人中途耍猫腻,皇帝就是个瞎子聋子,别指着他能明察秋毫。现如今我是落到你手里了,要不然 谁去捅那灰窝子,得罪一大帮子人。”

她靦着脸讪笑,“辛苦王爷了,那我给您捶捶?”

他倒受用,舒舒坦坦伸着大长腿往小腿肚上指指,“这儿……回头修书给汝俭,让他回京来。要不了多久见真章的时候就到了,届时只怕有场硬仗要打呢!”

她把他的腿搬在膝头上慢慢揉捏,听他说什么硬仗就害怕,“我三哥不会折进去吧?”

他沉默了下方道:“我尽力,总不至于太糟。”

这下她更害怕了,“话怎么说半截儿呢,你这不是吓唬我吗。既然有风险就别让我三哥出面了,就算翻不了案我也认了。”

他无奈看她一眼,“你知道什么叫骑虎难下吗?”

她耷拉下了脑袋,“这么看来少说话多磕头这招也不管用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8页  当前第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红尘四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