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云胡不喜_分节阅读_第51节
小说作者:茂林修竹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64 KB   上传时间:2015-01-17 23:11:21

但有了这种把柄,楼宇日后的仕途也必定艰难。

楼蘩还是头一回在外朝被攻讦,其险恶之处,也难免令她心惊。幸而她心性强韧,旁人越要给她下绊子,她便越要活得有声有色,并未因此畏缩恐惧起来。

四月中旬,楼蘩的预产期也到了,肚子却迟迟没有动静。原本拖延三五日也都是很正常的事,可转眼小一旬过去了,四月将过了,也依旧没有临产的迹象。虽太医、甚至白上人都说不要紧,这也是正常的,楼蘩却不能不担忧。

——这个时代还是很迷信的。五月恶月所诞之子被视为“不详”,连元徵这遗腹独子幼时都蹇运连连,受尽歧视,何况是在这虎视眈眈的皇宫里?

楼蘩原本就已殚精竭虑,这会儿更是焦躁不安起来。

皇帝倒是几次安慰她,“朕不信那些。”又举元徵的例子,想令她宽心。楼蘩也只苦笑而已。

皇帝所见的局面,同楼蘩所经历的截然不同。楼蘩能从太子、从后宫嫔妃身上感受到杀机和恨意,能从楼宇受弹劾明白外廷也有人对她磨刀霍霍,皇帝可也能?

到底还是令太医给开了催产的方子。

直到四月三十,再无路可退了,终于用了催产药。

傍晚时便发动起来。但毕竟是头一胎,生产得很不顺利,产婆和宫女一趟趟的进进出出,只听到她在里间疼得哀嚎,却迟迟生产不下来。待拖延到三更时分,终于连皇帝这个素来乐观的也不安起来,几次要亲自进产房去看她,都被人阻拦下来。

因她阵疼得久,旁人都不敢先行安睡,整个皇宫这一夜都灯火通明的等着消息。

皇后生产,倒是用不着太子去守着。元彻就安安稳稳的留在东宫,手持一卷佛经,秉烛夜读。

再没人比他心绪更繁杂。可他面色冰冷平淡,竟连半分情绪都没有表露出来。

只是不可避免的就想起自己的母亲来,其实先皇后究竟长得什么模样,元彻早已记不清了——毕竟皇后去世时,他才不过三岁。他脑中的先皇后,一直都是皇帝挂在乾德殿中那副画像的模样。

据说那画像很得神韵。可在太子看来,那些黑白的线条勾勒出来的仕女像其实都差不多。都有乌云似的的头发,明月一般的脸庞,身形雍容又柔软,仪态万方的美好着……然而眼眸毫无生机。

就只是画罢了,看着那画像太子想象不出母亲的模样。甚至都想象不出她是否抱过自己、有没有对他笑过、可曾哄着他入睡过。不过这又有什么要紧的,纵然她疼爱过他,她也已经丢下他死掉了。

还有他阿爹。说什么疼爱他,结果还不是转眼就疼新儿子去了?

旁人给的根本就都靠不住。就只有自己抓紧了的,才会真正属于他。

蜡烛已燃尽,外头还没有消息。

临近丑时,才终于有人来报,“皇后娘娘生了,是个女孩儿。”

太子才长舒了一口气——一时竟有些幸灾乐祸,他可不信楼蘩能扶持着女儿同他抢皇位。日后哪怕为了她女儿好过,她都不能太得意了。运势终究还是站在他这一边。

便掷书起身,道,“入宫贺……”

然而话音未落,又有人气喘吁吁的赶上来,扑跪在地上报信,道,“又生了——又生了!一男一女,是龙凤胎!”

☆、71第五十二章 下

这一夜多事。

楼蘩诞下了双胞胎,但是不到天明,小公主便夭折了——据说在娘胎里便发育得便十分糟糕。因分娩得久了,眼看 着楼蘩虚脱昏迷,就要没力气将孩子生下来了,太医便请示皇帝,想舍一保一。楼蘩迷迷糊糊时听见,强撑着醒过来,哀求保证,这孩子才免于被舍弃的命运。然而 生产下来时便十分虚弱,似乎是心肺不全的缘故,两三个时辰就夭折了。

小皇子倒是并无异常,却也比寻常的新生儿幼弱许多。

楼蘩这一回是真的伤了元气,原本的喜事也因小公主的夭折蒙上了一层阴霾。她虽竭力为了儿子振作起来,可到底还是因悲伤而积郁在怀,自产后便缠绵病榻,一直到秋天才暂缓过来。

二皇子出生时到底还是过了子时,入了五月。且出生就夭折了姐姐,差点就连累到母亲,已人人都觉着他十分不详。只是皇帝疼爱重视,便无人多说些什么。

然而比起旁的皇子出生时普天同庆的气氛,他的出生却有种愁云惨淡的意味。

这一年里唯一值得庆贺的事,大概就是楼宇的计策奏效了。

春 天里赵文渊出使突厥,突厥可汗的三个叔侄兄弟都愿意同中原和谈,两族就此议和。小皇子百日时,作为回礼,突厥便遣使者前来祝贺。因礼部将突厥可汗堂兄的使 者排在了可汗的使者之前,引起了突厥可汗的不满。这年秋天,突厥便内乱起来。可汗杀了他堂兄的母亲,他的堂兄就投奔了可汗的伯父,两部联合起来共同造反。

是以这年秋冬,西、北边疆就十分平稳。驻军屯民都久违得过了个安稳年。

楼宇虽顶着“奸细”的罪名,但也可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了。皇帝便越发的倚重他。

对楼蘩来说,也是个不大不小的安慰。

燕国公府上这一年也十分忙碌。

无他——三叔二十九快三十了!

不用说太夫人和赵世番夫妇如何着急,就连雁卿合家团聚时看到她三叔跟鹏哥儿、鹤哥儿在一处胡混,也不由就想起楼蘩抚摸着肚子时温柔慈善的眉眼,一时竟有些怅惘了。

雁卿自然不会去催促——她三叔定然比她更难过,她又帮不上忙。越催促,只越让三叔难堪罢了。

太夫人却不能不繁复敦促。

……那个“贺姑娘”自然是没有找着,三叔倒也不纠结。说到底不过是萍水相逢,能有什么执念?找到固然惊喜,找不到也顺其自然。只对太夫人道,“让嫂子看着给我说和吧。性子温柔,能好好过日子便可。”再不说什么“长得不漂亮的我可不要”了。

不过如今他声望日著,惦记着给他“说和”的人可太多了。他还真不用愁。

连太子得知他尚未婚配,都对皇帝道,“莫非赵将军要效仿霍家冠军侯?其实剿灭突厥也不妨碍他成家啊!”

皇帝便也上了心,觉着让这么好的才俊光棍着,倒显得国中无淑媛了。便和赵文渊提起来,要亲自给他说亲。

……皇帝还不知道,要不是自己抢了他的意中人,说不定赵文渊连孩子都有了。

不过赵文渊对皇帝,却并没有情敌相见分外眼红的感觉——毕竟输得太彻底了。且他认识皇帝比认识楼蘩更早,四五岁的时候就已见过皇帝杀破百军的英姿。对皇帝一直有种憧憬、仰望的孺慕之情。倒是能将楼蘩摘离出去。

但是皇帝要给他说亲,他就难免要有些情绪——也太欺负人了!

便拒绝道,“不瞒陛下,臣出使江南时,曾得一女子救助。心向往之,归来后一直都在找寻。若找不见她,一时还真不能死心……”

皇帝就喜欢他这爽快不扭捏,当即便笑道,“这个好办,朕替你发布告,必将这姑娘为你找出来,好成就良缘。”

虽成功推掉了,但三叔心情依旧低郁。

——皇帝突然要给他说亲,难免就令人联想到,是不是皇后要管闲事?毕竟通常而言,这种事都是女人爱撮合的。

甩了他还要将旁人说给他,以为他就合该做她掌心扣住的傀儡吗?未免也太自以为是。

三叔是真有些被伤到了。

他疗伤的手段一贯特别,回去就拐带着雁卿离家出走——上街散心去了。

正月里庙会接着庙会。农闲时候又当团圆佳节,原本就是犒赏和游玩的日子。因短暂的解开了宵禁,长安夜晚也喧嚣热闹起来。火树银花,十里彩灯,又有杂耍灯谜、胡舞傩面,游人摩肩接踵、喜气洋洋。

雁卿就打扮成个小公子,牵着她三叔的手,沿着熙熙攘攘的御街一路吃玩买拿下来——纵然这一年被林夫人约束得十分严厉,这一夜解禁开荤也十分尽兴了。便兴奋得目光晶亮,新奇快活的连指带说,拖着赵文渊四下里乱跑。那快活也是十分有感染力的。

自然——雁卿也是十分卖力的。

毕竟也是十二岁的大姑娘的,固然赤子之心活泼性情未变,可渐渐也显露出少女特有的柔婉沉静来。让她依旧像个淘小子般翻墙上树的折腾,她也是会觉得丢脸面的。只是看她三叔心情郁郁,才故意跳脱着逗趣,好让他开怀。

上元佳节,带面具那是必须的。雁卿就拉着他三叔到面具摊前去挑。

面具驱邪,多丑陋凶悍,可那丑和凶里又透着一种朴拙的萌感。叔侄两个各取一枚带上,秀给对方看。他们都是挺拔俊秀的身形,那反差感趣味十足,都被逗得指着对方前仰后合。

倒是替摊主招揽来不少顾客。

连佩着帷帽,以白纱遮面的闺秀也不由探手来取下一枚,笑道,“这大鼻子,倒像是波斯人的模样。”摊主便笑道,“是,姑娘好见识。”那白纱女子便又擎起一枚黑脸面具,笑着回头问身后丫鬟,“这个阔鼻面黑的,像不像咱们在南边儿见的昆仑奴?”

她 的声音很特别,天生就带了些瑶琴般的铮嗡之音,韵味悠长,听着便觉典雅高贵。虽言谈间十分俏皮,可想来必定是个颇有见识的大家闺秀。身姿也美,只比她三叔 矮半头——苦寒时令,谁不包得臃肿厚实?可一样的打扮,她也依旧显得风流窈窕。握住傩面的手指便如玉石般白润无暇。

雁卿觉出他三叔有些发愣,忽然就明白了什么。忙仰头道,“大姐姐,你是不是姓贺?”

那姑娘也愣了一愣,忙抬头找寻,待看见赵文渊,便不做声了。

赵文渊便道,“……在下燕三。”

雁卿就囧了片刻——敢情她三叔自个儿都没对人姑娘说实话啊!

那姑娘便一笑,片刻后才说,“贺柔。燕公子,别来无恙否?”

这样的重逢,难免是要坐下来好好的叙叙旧的——上元月明之夜,也正是人约黄昏后的好日子。

雁卿便自动退散,跟着她屋里墨竹一行丫鬟自去玩耍,不打扰三叔约会佳人。

大姑娘这一日心情好,游兴便越发高涨。因天气寒冷,永安渠上依旧冰封。灯火交映处,便有杂耍团在表演冰嬉。戏子腰肢柔韧、舞衣缤纷,在冰上飞快的舞动旋转起来,映照着迷离灯火,便如繁花绽放般令人眼花缭乱。桥上人头攒动,喝彩声此起彼伏。

一时有当红的戏子出场,人群便涌动起来。雁卿在最前头,原本就被挤得紧贴着石栏。忽而不知被谁推了一把,便觉得脚上离地,已被推挤下石桥。

她不由低呼了一声,抬手想要抓住桥栏,却忽然就被抱了满怀。

灯火昏暗,桥上又是乌压压的骚乱起来的人群。她一时辨别不出,只嗅到那人怀里浅浅的清香。

因在下坠,她不觉就抱紧了他的脖子。只觉得天旋地转,衣袂纷飞,中间似乎有几次踩踏转向。忽然腰上一紧,她踉跄了一下,便撞进那人胸口里去。他以半截衣袖为扣,扣住了桥上铁锁,正抱着雁卿沿铁锁滑落下来。

四面灯光迷离,脚下冰河凝固,耳畔清风流转。鼻尖萦绕的是他衣上浅淡温暖的芬芳。

许是因为惊吓,雁卿心口跳得乱且快。她不觉仰望,却听那人道,“低头,别让人看见。”

那声音清亮——似乎有些熟悉,可透过胸膛传递过来的,却又带着一种陌生的音色,好听得人身上也跟着颤动起来。

雁卿忙垂下头去。

只觉得他衣上暖香更鲜明了。

片刻后脚就踏在了实地上,未及舒一口气,顶上便传来一片喝彩之声。杂着粗犷的起哄和调笑,“小哥儿好俊的功夫。”“没伤着吧?”“英雄救美,江湖规矩可要以身相许啊姑娘。”“你怎么知道他救下的就是个姑娘?”……

那人却无动于衷,只按着雁卿的手,飞快的将她攥住的面具遮在了她的脸上。

那声音里似乎带了些笑意,简洁又干脆,“——跑。”

他拉住了雁卿的手,雁卿便毫不犹豫的揽了衣服,跟着他拼力奔跑起来。

似乎是才得救的缘故,连跑路雁卿都觉得快活又有趣。

待行至无人处,她便扶着道旁悬挂灯笼的柳树,轻快的笑了起来。那又丑又可爱的长鼻子面具早已让她翻到脑后,她弯了眼睛,吹着湿润的凉风,只觉得活到这么大,头一次这么开怀。

笑了一阵子,见那人静静的站在一旁,忽而又有些羞赧——他还带着面具,雁卿只透过面具看到他寒星一样的眸子。似乎带笑,可也许是觉着她好笑呢?

雁卿便有些不自安,道,“三哥哥……”

他说“跑”的时候,雁卿下意识就觉着他是谢景言——可也许不是呢,毕竟就听了那么只言片语,几乎纯因直觉就认定那是谢景言。

他依旧站在哪里,也不说话。

雁卿便抿了抿嘴唇,略有些忐忑,又略怀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好奇,上前去轻轻掀开了他的面具。

他的背后有万家灯火,璀璨如星。可长安灯会的热闹毕竟已被他们甩在远方了,此地只有清风、垂柳和低矮辽阔的夜空。

雁卿不知怎么的就有些紧张。她白细的手指扣在大大的昆仑奴面具上,掀起来时微微觉得有些沉。

灯火透过面具,在他脸上分成清晰的光影来。那下巴的线条有一种简洁的美感,介于少年的青涩与青年的硬朗之间。雁卿也瞧见他唇角的笑意,他的嘴唇似乎总是含笑,似是无奈,又似是纵容。

她不曾这么细致的打量过谢景言,只觉得他的脖颈、下巴、嘴唇都异常的好看。手上不觉就顿了一顿。她记得谢家三哥哥鼻梁也比旁人更秀挺好看,而那双眼睛生得最美好,明亮含情,仿佛能言。她忽然就觉得无法直视了。

那面具尚未完全掀开,她就不肯再掀了。

就松开手,有些小小的负气道,“我已经认出来了,就是三哥哥——你还不承认!”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2页  当前第5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1/9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云胡不喜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