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军户小娘子_分节阅读_第24节
小说作者:月生春秋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73 KB   上传时间:2015-04-28 21:39:48

  ☆、钱夫人的怒火

  次日早上,一缕阳光早早的从窗子里探进来,又是一个大好的晴天。

  宋芸娘昨晚上激动得翻来覆去,一夜未眠,临近凌晨才略略沉睡了一小会儿,做了好几个香甜的美梦。清早,她在几声欢快的鸟叫声中醒来,只觉得心情格外轻松喜庆,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和期盼。

  院子里,宋思年已经起来,此刻正端着一只装了谷粒的粗碗,慢慢撒着谷粒喂鸡。十几只鸡一边欢快地啄食着,一边发出咯咯的叫声,院子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宋芸娘整理好衣袍,满面春风地和宋思年打着招呼:“爹,您起来了,有没有感觉好一点儿?”

  宋思年看到神采飞扬、眉目含春的女儿,不觉十分欣慰。早上起床时,他看的自己衣袍口有吐过的污迹,来到院子里,又看到晾晒的被子和床单,便有些心知肚明。他迟疑地问道:“我昨日是不是喝多了,都不记得萧家的人是什么时候走的了。我……昨日没有出丑吧?”

  宋芸娘噗嗤一声笑了,欢快地说:“爹,您昨日可是好好展示了一番,把萧家人都镇住了呢。您出口成章,洋洋洒洒地作了一长篇赋,可把一屋子的人都惊住了。”

  宋思年不好意思地笑了,他自知自己醉酒后有些放浪形骸,平时也十分克制。只是这些年来,一是饮酒机会少,二则实在是高兴,昨日不小心喝多了一点,却不想在亲家面前出了丑。

  宋芸娘见宋思年面露难堪之色,忙宽慰道:“爹,昨日大家都高兴,萧家他们都是不拘小节之人,没关系的。”

  宋思年也大气地笑道:“对,对,反正以后都是一家人了。”想了想,又捉狭道:“真真是女大不中留,瞧你,还没出嫁都知道帮婆家说话了。”

  宋芸娘倒是不好意思地红了脸,她羞涩地跺了跺脚,转身进了厨房,准备做早饭。她见宋思年一改往日的颓废之色,面上难得出现了几分意气风发,便很是欣喜,手脚麻利地挽起袖子干活,动作也格外轻盈。

  丰收过后,日子比以前宽裕了许多,再加上芸娘心情愉快,做早饭时便费了点心思。她不怕麻烦地揉了面,擀制了面条,想到柳大夫和荀哥儿只怕会来吃早饭,便煮了一大锅,又将昨日多的肉切成细细的肉丝掺进锅里,出锅后撒上翠绿的葱花,一碗香喷喷的肉丝面冒着腾腾热气,色香味俱全,不禁让人胃口大开。

  正房里的小桌上,宋思年一边大口吃着面条,一边赞不绝口地说:“芸娘,你的手艺真的是越来越好。”想了想又失落的叹道:“唉,可惜以后就吃不到你的手艺了,倒是便宜那姓萧的小子了。”

  宋芸娘红着脸埋怨道:“爹,瞧您说的什么话?那我不嫁了啊,反正我也不想嫁,到时候您可别天天在家里唠叨。”

  宋思年便望着芸娘呵呵地笑,正打算再打趣芸娘几句,院门轻轻被推开,只见荀哥儿背着药箱走了进来,一边走一边大声问:“好香好香,是什么好吃的,这么香啊?”他的脸被外面的寒风吹得红红的,一双眼睛却格外黑亮。

  他的身后是笑眯眯的柳大夫,此刻也一个劲地嗅着香味,问道:“芸娘啊,你趁我这义父不在,和你亲爹躲着吃什么好吃的啊?”

  宋芸娘忙起身,一边往厨房走,一边笑着说:“哪能忘了义父啊,都在锅里呢,这就给您盛去。”

  四人围坐在正屋的小桌旁,亲亲热热地吃完了香喷喷、热呼呼的肉丝面。饭后,宋思年激动的心情不能平复,便拉着柳大夫聊起了芸娘的婚事。

  宋芸娘自然不好意思多听,收拾完碗筷,便羞涩地回了房。她坐在炕头,手里拿着婚书呆呆看着,突然惊觉距离婚期居然只有短短数月,却还什么都没有准备,她便觉得一时冲动之下,这婚事是否定的太过仓促。定亲的初衷只是为了逃避王远,现在却真的成就了一段姻缘。想到王远,芸娘便想起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没有解决,她将婚书仔细包好,小心地揣进怀里,走进正屋向宋思年和柳大夫说明事由,便急匆匆往防守府而去。

  防守府的守门士兵看到了娉娉婷婷走近的宋芸娘,脸上露出了谄媚的笑容。这小小的防守府没有秘密,王远想纳宋芸娘为妾的消息早已在一众下人中传遍。

  他笑眯眯的看着芸娘,热情地说:“宋娘子,你是来找王大人的吧。你的消息可真灵通,王大人昨天晚上刚刚回来。”说罢,露出了暧昧的心照不宣的笑容。

  宋芸娘听闻王远回来了,心道,怎么这么倒霉,这王远偏偏不早不晚地也回来了,倒像特意赶上的一样。她面色低沉,正色说道:“我找钱夫人,烦请兵大哥代为通报一声。”

  守门的士兵闻言一愣,随即又堆上笑容,“对,对,找钱夫人才是正经,宋娘子真是聪慧,我这就去通报。”

  宋芸娘纳闷地看着这守门士兵急冲冲地进去通报,不一会儿又回来恭敬的对芸娘说:“宋娘子,钱夫人请您进去,请随我来。”

  宋芸娘随他来到后宅,只见有一婆子正等候在此,却并不是以前那个搬弄是非的婆子,而是换了一个团团脸、一脸和善的四旬妇人。便在心里猜测,之前那个婆子只怕已被钱夫人处罚了,却不知又安置在了哪里。

  这个婆子笑眯眯地领着宋芸娘来到偏厅,自己先掀帘子进去通报,不一会儿,已听里面钱夫人带着怒意的声音,“请她进来。”

  宋芸娘心中咯噔一下,忙整理好衣袍,恭恭敬敬的垂首走了进去,跪下行礼。

  钱夫人这次倒没有为难芸娘,淡淡地说:“宋娘子,起来吧。”

  宋芸娘谢过钱夫人后,起身站在一侧,只见钱夫人今日打扮得颇为隆重,她身着粉色锦袍,套着一件镶银狐毛的银白色比甲,梳着高高的牡丹头,蓬松的发髻上插着几只金钗,中间一只展翅欲飞的凤钗上,一只娇艳欲滴的红宝石从凤凰口中垂落下来,恰恰落在光洁的额头,随着行动微微摆动,发出耀眼的光芒,为钱夫人的端庄大气又平添了几分妩媚。

  此刻钱夫人粉面含怒,一脸威严地端坐在堂前,她前方站着三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子,都垂首不语。此外,还跪着一个年轻女子,她身体窈窕,玲珑的身体紧紧包裹着一件粉红色的锦袍,一头乌黑的秀发挽成了堕马髻,斜插着一只金步摇,显得娇媚慵懒,她瘦削的肩背微微颤抖,从背后看上去,只觉得楚楚动人,不胜娇羞。

  钱夫人扫了一眼宋芸娘,又看向身前跪着的那名女子,冷冷道:“我念你是初犯,昨晚的事情就算了,只是若有下一回,就没有这次这么好说话了,我有的是好法子管教你们!”说罢,又提高了声音,“老爷年过三旬的人,仅得了一女,纳你们过门,是要你们好好为老爷开枝散叶。你们半个儿子生不出来,却整天争风吃醋,闹得宅无宁日。你们是仗着老爷的宠爱,欺负我好性子吗?”她重重拍了一下太师椅的扶手,猛地起身站起来,凤凰嘴里垂下的那颗红宝石在她的额前不停跳动。钱夫人严厉地扫视着面前的四个人,冷然道:“你们都退下吧,回去都给我好好反思反思,再有这样的事情,我一定严惩不贷。”

  昨日,王远从靖边城回来,刚刚进了钱夫人的偏厅,这四个小妾便打扮得妖妖娆娆地过来请安,新纳的这个小妾殷雪凝更是打扮得格外妖媚诱人,硬是将本应在钱夫人房里歇息的王远勾进了她的房。

  本来,钱夫人早已排好了王远在每个妻妾房里歇息的日子。只是这王远本是随性之人,倒是很少按安排的时间在各妻妾房里留宿,而是想去哪里便去哪里。这新纳的殷雪凝新鲜劲儿未过,王远在她房里去的次数便要多一些。钱夫人大度,再加上她一直未能生养,平时倒也没有过多的怨言。只是,昨晚这殷雪凝当着其他三个小妾的面,明目张胆地过来“抢人”,却是大大下了钱夫人的面子。

  今日早上,他们四个竟又是约好了似得,打扮得花枝招展地前来请安,殷雪凝更是故意做出一副娇娇弱弱、不胜痛楚的娇柔姿态,更是令钱夫人火大。

  本来,钱夫人见王远几日未归,今日特意打扮了一番,可见到这殷雪凝居然穿着一件和自己一样粉色的锦袍,而且面料居然比自己更好,同样的锦袍穿在她窈窕的身材上,硬是比有些发福的钱夫人穿得好看。钱夫人不禁火冒三丈,忍不住借昨晚之事发挥,好好地发泄了一番。钱夫人难得发威一次,倒吓得几个小妾面色苍白,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宋芸娘冷眼旁观,已知这四名女子定然就是王远的四个小妾,此刻见他们低垂着头,惶惶不安的样子,心里便在庆幸,幸好自己不用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四个小妾一个个向钱夫人行礼,缓缓退出房间,经过芸娘时,都好奇地打量着她,他们想必也听闻了王远要纳芸娘为妾的消息,此刻都对芸娘有隐隐的戒备和排斥之意,其中一名女子甚至毫不掩饰地面露鄙夷和敌意。

  跪在地上的那名小妾最后起身,她揉了揉跪得发麻的双腿,娇娇怯怯地向外走去,走过芸娘身边,她扫了一眼芸娘,突然脚步一滞,微微愣了一下,略停了停,却又不动声色地走出了房门。

作者有话要说:  近日家中出了点儿事,老公住院需要陪护。这几天的更新时间会有些混乱,尽量争取日更。敬请亲们见谅!

  ☆、王大人的烦恼

  钱夫人见这四人退出房间,一直紧绷的身体这才放松,面色也略微有些缓和。她深吐一口气,缓缓坐回到太师椅上,微微斜靠在椅背上,用手背支着额头,全身放松,神态慵懒,眼睛微微眯起,静静沉思了一会儿。

  宋芸娘半垂着头,一动不动的,似乎已经入定。钱夫人想了一会儿心事,这才惊觉屋内还有一人在等候她的问话。她稍稍坐直了身体,目光扫向向宋芸娘,淡淡问道:“宋娘子,你来找我有何事?莫非是定亲之事有眉目了吗?”

  宋芸娘轻步走到钱夫人身前,恭敬地说:“回钱夫人,托您的福,民女的亲事已定,这是婚书。”说罢,从怀里拿出婚书,毕恭毕敬地递给钱夫人。

  钱夫人面露诧异之色,她接过婚书,打开仔细看了看,脸上呈现出几分笑意,“宋娘子,你办事很利落嘛,这短短几日就定下亲了。”

  宋芸娘来时的路上早已想好了对词,便从容笑道:“那日已经禀明夫人您了,我们两家早已商定好了亲事,只是前段时间一直有各种事情耽搁,所以这两日说定就定下来了。”

  钱夫人又盯着婚书看了看,面露疑惑之色,“萧靖北……这名字怎么这么耳熟?”她想了想,眼神一亮,问道:“这萧靖北,我好像听老爷说过,是分到堡里不久的军户。听说,他武功高强,勇猛善战,一来就杀了上十个鞑子,立下了不小的功劳,还被升为小旗。和你定亲的这个萧靖北,是不是就是他?”

  宋芸娘一愣,却只能坦白地承认:“钱夫人您好记性,正是那个萧靖北。”

  “那倒是有些奇怪了。”钱夫人若有所思地看了看芸娘,呵呵笑了,“宋娘子,我看你说话行事极为沉稳。你今年应该没有二十,也有十八了吧?”

  宋芸娘微微一怔,随后坦诚道:“回钱夫人,民女已有二十了。”

  钱夫人似在意料之中,她微微一笑,又接着说:“二十岁的女子既未出嫁,又没定亲,别说在这张家堡,就是整个梁国,也真不多见。我看你长相可人,性情温和,又极能干,却迟迟没有定亲,想必是眼界过高,对亲事也十分的慎重。只是这萧靖北才来一个多月,你就和他定亲了。还说你们两家之前早已商定好,难道是这萧家一来,你们两家就开始商量定亲一事了吗?”

  宋芸娘一时语塞,想不到这钱夫人不但记性好,还心思缜密。她想了想,便红着脸答道:“萧靖北虽然到张家堡不久,但他为人仗义,曾出手救过民女好几次,民女敬佩他的为人,又无以为报,便决定以身相许。”

  钱夫人闻言神色有些震动,她盯着芸娘看了半晌,露出了几分赞赏的笑意:“宋娘子,你很不错,比那些贪图享乐、没有骨气的女子好太多了。我先恭喜你了,祝你和萧靖北和乐美满,白头偕老。你们小门小户的,倒也能够做到生生世世一双人,只羡鸳鸯不羡仙了……”说到这里,她想起了自己和王远的婚姻,神情便有几分落寞,语气也有些低沉。

  宋芸娘如释重负,她知道钱夫人这一关已然顺利通过,便忙笑着上前拜谢。

  钱夫人虚扶了一把,脸上又呈现了笑意,“宋娘子,你做的面脂、口脂、手膏这些个护肤品十分好,我用了这些日子,觉得皮肤又光滑又滋润,以后还要多买一些。不但自己用,也送一些给我相熟的夫人们用,他们若也觉得好,以后自会去找你。”她想了想,又道:“老爷的事情你放心,我自会为你周全。你以后在堡里若有什么为难之事,也可以来找我。”

  宋芸娘闻言大喜,她恭敬地拜谢钱夫人,钱夫人忙扶起了她,面带笑意,“宋娘子,我就喜欢你这种不卑不亢、自食其力的女子。若天下的女子都像你这般,世上便会少了很多烦心事了。”她又想起了那几个令人头疼的小妾,叹了一口气,面露疲惫之色,宋芸娘见状便忙告退离去。

  新换的婆子这次可不敢像前任那样擅离职守,老老实实地将宋芸娘送到了官厅和内宅的分界处。

  宋芸娘谢过婆子,继续向外走。她心情愉快,脚步自然也轻松,连两旁颓败的秋色在她眼里都成了引人入胜的美景。快走出防守官府之时,却见一人匆匆忙忙迎面而来,他穿着青色的千户官服,正是防守官王远,他的步伐又急又快,两人差点又撞到了一起。

  宋芸娘有了上次的教训,沿途本就一直留神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此时早已收住脚步,侧身退避到一边,跪下行礼,她的头垂得低低的,心扑通扑通跳得剧烈,心中暗道倒霉。却见王远神色紧张,似有满腹心事,他心不在焉地扫了一眼宋芸娘,草草点了点头,头也不回地匆匆进了内宅。

  宋芸娘既诧异又惊喜,她拍了拍胸脯,用力按了按放在胸前的婚书,只觉得内心安定了许多,她急忙起身,脚下步伐飞快,逃也似地离开了这防守府。

  暖意融融的偏厅里,钱夫人正向王远讲述着宋芸娘定亲之事,她笑着说:“老爷,本来我也觉得这宋娘子乖巧可人,若能纳进府里,不但为老爷添了一朵解语花,我也多了一个能说的上话的姐妹……只是,我一查访,却是不巧得很,原来这宋娘子早已议定了婚事,就在前两日已经定下亲了。我看这宋娘子是个刚毅的女子,却不好逼迫她。说起来,和她定亲的男子您也认识,就是那个一来就杀了十几个鞑子的萧靖北。”

  此刻,王远正斜靠在太师椅上,伸手揉着眉头,兀自想着心事,他心乱如麻,焦虑不安,钱夫人说的话他根本就没有听进去,只是听到最后的“鞑子”二字,倒是神色清醒过来,他愣愣问道:“谁,你刚才说谁杀鞑子?”

  钱夫人一怔,忙道:“萧靖北啊,不是老爷您告诉我的吗?”

  王远闻言只觉得豁然开朗,从一片昏暗的混沌中看到了一丝光明,他想到自己堡里面还是有几个勇猛善战之士,便有些安心。他面上神色略微放松,其后又疑惑地看着钱夫人,问道:“你这个妇道人家,什么时候也关心起男子的事情了,无端端怎么提起了萧靖北?”

  钱夫人愣了愣,不禁哭笑不得,敢情自己刚才费尽心力说了半天,他却是压根没有听进去。她无奈,便只好耐着性子将宋芸娘已和萧靖北定亲之事又说了一遍。

  “哦,原来如此。”想到那日在后花园里的惊鸿一瞥,王远心中微微有些失落。他略略发了会儿愣,随即又一脸正气地说:“既然如此,我自然不会抢占他人妻子,特别是将士们的妻子。你代我好好劝慰宋娘子,要她不要有什么别的想法,要心无旁骛地嫁给萧靖北,尽心尽力地伺候他。萧靖北可是一员难得的猛将,我张家堡可就是要靠他们这样的人呢,我岂能为了一名女子而折了一员好将。”说罢,他又感激地看着钱夫人,笑着说:“多亏夫人查访的仔细,不然,我若贸贸然纳宋娘子为妾,岂不是寒了萧靖北的心。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啊。”

  钱夫人闻言,面露欢喜之色,她趁机道:“老爷,这些日子,雪凝他们几个越闹越不像话了。您看,昨天晚上老爷您刚刚回来,劳累了几天,本应好好歇息。他们倒好,大傍晚的一个两个跑过来,说的是拜见,实则是勾您的心呢。老爷,您也过了而立之年了,还是应该保重身体啊。”见王远神色淡淡,没有言语,钱夫人又大着胆子道:“老爷,刚刚他们来请安的时候,我已经警告了他们一番。待会儿若有人向您诉苦,您可别太偏袒,否则,我这个正妻还如何立威。”

  王远此刻心情正烦躁,哪里耐烦听这些婆婆妈妈、争风吃醋之事,他满不在意地说:“惩戒个把小妾是你分内的事情,还用和我说。他们犯了事,或打或卖都随你。”

  钱夫人闻言心中略有喜意,却又有些为王远的薄情感到心寒。王远一共有四个小妾,大姨娘生了王远唯一的女儿,年纪大了,又有女儿傍身,倒不怎么争宠。二姨娘和三姨娘明争暗斗了好几年,斗到后来,一个曾经小产,一个却是一直无法怀上,谁也没有落得好。以她对王远的了解,只怕他早已厌烦了这两人,巴不得自己替他处理掉。这三位姨娘钱夫人都没有看在眼里,她真正忌惮的是新纳的四姨娘。只是,这个四姨娘殷雪凝可是王远心尖尖上的人,稍微处置重了,他都是不依的,更别说是打骂或发卖了。所以,钱夫人虽然得了王远这样大度的承诺,却也不会真正当真。

  钱夫人思量了一会儿,又见王远神情焦虑不安,便忍不住出言问道:“老爷,您昨晚从靖边城一回来,就愁容满面,不知有何苦恼之事。”

  王远看了一眼钱夫人,犹豫了一下,却还是叹了一口气,发愁地说:“马上咱们张家堡只怕有危机了。”

作者有话要说:  

  ☆、张家堡的危机(上)

  钱夫人一惊,忙问:“老爷,什么危机?”

  王远瞟了一眼钱夫人,这才发现她今日打扮得很是隆重,不但梳了高耸的发髻,插了一头的金钗,还精心涂脂抹粉,穿了一身华服。只是王远无心欣赏,反而心里有些气闷,心想自己每日在外面担惊受怕,这些个败家娘们整日里就知道打扮得花枝招展、争风吃醋。说起来妻妾好几人,自己的满腹心事却也无人可诉。

  他见钱夫人忧虑地看着自己,一向端庄祥和的面容上也露出了几分慌乱,眉头紧蹙,面色发白,越发显现出了几分疲态和老态,便更加心乱。他想着若说给她听,只会让她吓得哭哭啼啼,更加慌乱,于自己却是起不了任何的作用,便粗声粗气地随便应付了几句:“没什么,都是外面爷们的事情,说给你听也没有用。你就在家里好好操持家务,别搞得连几个妾室都镇不住,家里乌烟瘴气的,成天给我添乱。”

  钱夫人闻言一时呆住,她看着满脸不耐之色的王远,不觉又是委屈又是气苦,眼泪也一下子涌了出来。想当年,她也是爹娘手心里捧着的娇娇女,嫁给王远后,好日子没有过几天,他便嫌自己不够风情,怨自己不能生养,小妾一个接一个往家里抬,现在还埋怨起自己。她忍不住气道:“这几个小妾,除了秀儿是我做主给她开了脸,其他的可都是你看中了抬回来的。他们可都是你的心头肉,要不是你成天娇惯着,宠得无法无天的,我哪里会镇不住?你……你这个宠妻灭妾的……”

  王远越发恼怒,他用力拍了一下桌子,把桌上摆放的大理石屏风震得抖了几抖,钱夫人的心也跟着抖了几抖。她呆愣愣地看着王远怒气冲冲地立起身来,狠狠甩了甩袖子,大步流星地走出房间,只留下房门上挂着的门帘还在不停摆动。钱夫人回过神来,只觉得一颗心碎成了四五瓣,她无力地瘫坐在太师椅上,掏出手帕捂住脸,无声地痛哭起来。

  和钱夫人小小的闺怨比起来,王大人此刻的苦痛才是真正的苦痛。他低着头急冲冲向官厅走去,脑子里不断回想着前两日守备大人对自己的命令:“你们的使命就是务必给我挡住鞑子,哪怕只剩下了最后一个人,也要给我守住。万万不可让鞑子突破你们的防线,危及到靖边城,甚至是宣府城。若有抗敌不力之人,只要放过来一个鞑子,都提着脑袋来见我。”

  守也是死,不守也是死,王远觉得自己已经如困兽,四周布满了荆棘。他在张家堡任了几年防守官,一向运气很好,鞑子不是进攻别的军堡,就是和张家堡擦身而过,始终未和张家堡正面交锋。也就是前年的时候,曾经有几十个人的一小队鞑子进犯了一次,被严炳率兵打回去了。只是,看刘守备这次这般慎重地召集几个军堡的防守官前去商议,就知道这次情形比往日严重得多,也不知自己的好运气能不能继续下去。

  王远走进议事官厅,坐在椅子上发了一会儿呆,只觉得越想越无策,越想越心忧。他想,以前鞑子进犯的目的只在抢掠物资,张家堡城墙坚固,他们一般倒也不会啃这块硬骨头。可是这次鞑子志在攻城,若此次真的大举进犯张家堡,就凭这几百人的军队,只怕是很难守得住,留在这里,无疑就是等死。他甚至想着干脆卷起铺盖,带着妻妾们一走了之。可是,他内心里的那么一点儿男子的血性,那么一些军人子弟的刚毅,都在郑重地告诫他:走不得,逃不得,就是死,也要死在城墙上!

  他又静静思量了一会儿,终于坚定了决心,大声对一旁的随从吩咐道:“传我的命令,通知堡里总旗以上的官员速速到议事厅来,我有紧急事情要部署。”

  命令传下去,不一会儿,张家堡的官员们三三两两来到了议事厅。到得早一些的都是严炳、郑仲宁这些年富力强的武将。他们穿着一身威武的武将服饰,腰挎朴刀,精神抖擞、器宇轩昂地走进来。看到他们,王远不禁眼前一亮,觉得增添了信心,看到了希望。可是,这样的武将太少,大多是一些像刘青山这样的半百老头。他们弯着腰,踱着缓慢的步子,四平八稳地慢慢走进来,一个个官老爷派头十足。他们都是世袭的官员,彼此之间盘根错节,关系复杂,在张家堡大多担任着不轻不重的职务,打不了仗,杀不了敌,却偏偏还得好好供着。

  这些官员到了议事厅,都带着满腹疑惑,因为王远从未着召集过这样的紧急会议。当看到王远一语不发地端坐在官椅上,面色沉重,疑惑之心更重。他们都将询问地眼神投向仅次于王远官位的严炳和刘青山,却见严炳目不旁视,端立在前排,刘青山则微微垂首,一副老僧入定的模样,便越发有些摸不着头脑。

  王远见人已经基本上到齐,便清了清嗓子,正准备开口,却见一个姓牛的百户慌慌忙忙跑了进来,一边跑还一边整理着凌乱的官服。王远不禁大怒,喝道:“看看你像什么样子,身为军中之人,一点儿军人的形象都没有。牛百户,我传令下去已有一个多时辰,从你的家里到我这防守府,就算是爬也爬来了,你不但姗姗来迟,还衣冠不整。都像你这个样子,我们张家堡还有什么希望。”

  那牛百户本是个混吃混喝的主儿,最近刚纳了个小妾,还正处在新鲜期,昨晚上睡得晚了些,今天就一直搂着小妾在热乎乎的被子里睡大觉,下人通报了好几次,都被他迷迷糊糊地呵斥了出去,后来清醒过来,才慌忙起床,官服都没有穿好就慌着往防守府跑。

  其他的官员看到牛百户发丝凌乱,衣冠不整的窘迫模样,都交换着暧昧的眼神,低头闷笑,有几个忍不住的,还笑出声来。王远见状越发既心烦又心忧,他猛地拍了一下身前的案板,大声喝道:“笑什么笑,一个两个的,都不知道死活,死到临头了,知不知道?”

  众官员均愣住,忙收敛笑容,垂头肃立,那牛百户更是傻愣愣站在议事厅中央,张着嘴,茫然地望着王远。

  王远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怒骂道:“还不快给老子滚到一边去,站在这里现眼啊!”

  牛百户忙垂着头退到一旁。众官员见王远少有的发起了如此大的脾气,都有些怔住,议事厅里一时十分安静。

  王远皱着眉,将站在官厅的几十个副千户、百户、总旗们扫视了一边,只见大多数或年老,或体弱,或不堪大用,若真遇到危机,真正抵用的没有几个人。

  王远沉默了一会儿,缓缓开口:“今日召各位前来,是有要事相商。前几日,我连夜被守备大人召入靖边城,想必你们有些人已经知道了。”

  一些平时和王远联系密切,担任着核心职务,时刻关注防守府动态的官员纷纷点头,其他的任着闲职的边缘人士则是茫然。王远继续道:“守备大人刚刚收到一个很不幸的消息,鞑靼可汗只怕不行了。”

  官员们闻言先是欣喜,随后又是疑惑,已有大胆的官员出言问道:“大人,鞑靼可汗凶残。连年出兵侵犯我朝边境,他死了岂不是咱们的幸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页  当前第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军户小娘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