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军户小娘子_分节阅读_第42节
小说作者:月生春秋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73 KB   上传时间:2015-04-28 21:39:48

  “这个小的就不知道了,好像是从京城来了个大官,说是您的朋友,现在正在防守府里等着您呢,王大人命我速速将您请去。我先去了城门,又去了您家,走遍了大半个张家堡,总算是把您给找到。”

  “小兄弟,辛苦你了。那我这就随你一同去吧,免得时间久了,你会受王大人的责骂。”

  士兵连连点头,“感谢萧小旗,感谢萧小旗。”

  萧靖北冲站在一旁的芸娘点点头,又折返到厨房同宋思年和田氏告辞,正准备出门,却见芸娘拿着烤干的官服和靴子从正房走出来。萧靖北笑了笑,暗暗感念芸娘的细心和周到。

  防守府内的会客厅里,王远正在战战兢兢地招待从京城远道而来的贵客。桌子上摆了十几个上好的佳肴,可围坐在桌子旁边的却只有寥寥三人。除了王远,还有一位身材高大壮实的中年男子。坐在上位的,却是一位年轻的男子,他穿着绯色的袍服,胸前的补子上绣有虎豹的花纹,正是三品武官的服饰。他的面容极其俊朗,眼睛略带狭长,深邃明亮,鼻梁高挺端正,双唇紧抿,神色十分冷峻。

  席上的几个热菜早已凉透,可这位贵客冷冷地坐在那里,既不举杯,也不拿筷,目光定定看着门外不言不语,一张俊脸有如寒冰,好似入定了一般。

  今日下午,靖边城刘守备的心腹——靖边城镇抚高云峰带着这位贵客来到了张家堡,略略寒暄了几句之后,开门见山地就问堡内是否有叫萧靖北的军户。当得知萧靖北已是总旗后,贵客那张冰山般的俊脸终于露出了几丝笑意。

  此时,酒席已备好多时,可是萧靖北却迟迟不至。眼看着贵客的脸色越来越冷,王远不禁又是心忧又是暗暗埋怨,张家堡统共这么大,也不知这萧靖北为何还未找来。

  这贵客年纪轻轻,来头却不小。听高镇抚介绍,他是京城神机营的右掖副将,品级也很高,乃正三品都指挥敛事使。王远心想,这位副将这般年轻,却已是皇城里最威风的神机营的副将,还有这么高的品级,只怕背景来头不小,却不知和萧靖北是何关系。那萧靖北来自犯了事的长公主府,在京城贵族圈里盘根错节的关系肯定少不了。看这位贵客对萧靖北分外关心的模样,应该是他京城的友人……

  王远正在胡思乱想着,却听得高云峰小心翼翼地对那贵客道:“大人,这酒席已备下多时,不如我们边吃边等?”

  那贵客却摇了摇头,俊脸上闪过一丝不耐,淡淡道:“急什么,还早着呢,再等一会儿。”他的眼睛只那么略略一斜,其中凛人的气势却令已是从四品的高云峰不寒而噤,立即噤声不语。

  王远更是大气也不敢出,他和高云峰对看一眼,苦笑了一下,便都正襟危坐,有如老僧入定般不言不语。

  三人又等了一会儿。终于,门外传来士兵的通传声:“大人,萧总旗到了。”王远精神一振,却见那贵客更加激动,已是立即站起身来,急切地看着门口。

  伴随着一阵寒风,萧靖北已经走了进来,身上还带着外面的雪花和寒意。他看到屋内的三个人,顿时愣住。却见那贵客已提步向萧靖北走去,嘴里激动地叫着:“姐夫!”

  王远和高云峰均是目瞪口呆,如同石化般愣在哪里。却听萧靖北惊喜地道:“云泽,你怎么来啦!”

  王远命下人将冷了的菜端下去,又上了几盘刚做好的热菜,终于开始了宴席。因萧靖北官职最低,此刻便只能坐下最下首,王远坐在他和那位京城贵客——孟云泽的中间。

  “姐夫,自从上次一别,你我已有一年未见。这一年来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变化太快,好在你一切安好,我便也甚是心安。姐夫,我敬你一杯。”孟云泽端起酒杯,冲着萧靖北微微一笑,仰头一饮而尽。

  萧靖北微微苦笑了一下,“云泽,我现在已经不再是你的姐夫,你还是唤我萧四哥吧。”说罢,也干了杯中酒。

  王远坐在萧靖北和孟云泽中间,愣愣看着他们你一杯我一杯地对饮着,慢慢叙着旧。出于主人的责任和义务,他几次想插言却又无法插进去,还被孟云泽冷冷地看了一眼。

  王远深恨自己坐错了位置,恨不得可以缩身遁走。他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高云峰,见他也和自己一般的表情,便只好对着高云峰无奈地笑了笑,干脆自斟自饮、埋头苦吃,不再理会一左一右对饮的二人。

  终于,孟云泽啪的一下放下筷子,站了起来,结束了这场尴尬的晚宴。他和萧靖北二人平分了三壶酒,可现在他们不但不见醉态,反而神色清明,眼神明亮,精神也格外抖擞。

  王远和高云峰二人也陪着喝了不少,此刻却是有了几分醉意。王远晃晃悠悠地站起来,大着舌头道:“孟……大人,高……大人,下官已经……准备了两间房,供您二位休息。我们这里条件简陋,还请两位大人将就一下。”

  孟云泽终于不再是一副冰山脸,他唇角一弯,露出了淡淡的笑容,却好似阳光冲破层层乌云,映照在冰山上,放射出耀眼夺目的光彩。

  王远纵使酒醉,也有些愣住,却听孟云泽道:“多谢王大人的盛情款待。只是我与萧四哥许久未见,今夜想与萧四哥促膝长谈。”转身又对高云峰道:“多谢高大人今日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陪我来张家堡寻找友人。今日你受累了,还请就在王大人这里歇息。你在靖边城的事务繁忙,不如明日先行回去。我在这里逗留了两日后,便直接经宣府城回京,就不再去打扰刘守备大人了。”

  高云峰虽多喝了几杯,神智却清明得很,忙道:“孟大人,下官的职责就是全程陪护您,怎能先行离去,自然是随您一起来,再随您一起走。只是,您回宣府城之前,还请去靖边城一趟。刘大人吩咐了,务必要请您再去府里坐一坐,好好感谢您这次带兵为靖边城和张家堡解围。”

  孟云泽愣了下,摇摇头道:“惭愧惭愧,我这次所带兵力有限,又全部投入到了被鞑子主力军队围住的定边城,却是连一兵一卒都没有派到张家堡和靖边城来,实在是担不起刘大人的谢意啊!”说罢,他愧疚地看向萧靖北,心中却在暗暗后悔和后怕:早知萧靖北就在这张家堡,当时怎么着也要派一支人马过来解围。幸好张家堡居然能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死死守住。否则,他真的是愧对好友,愧对三姐……

  高云峰能在众官员中成了刘守备大人的心腹,却也有着他的道理。听了孟云泽的一番话,他脸上的笑容反而更加真挚,“若不是孟大人带来的火器队打退了围住定边城的鞑子,周游击将军也不能抽身出来为张家堡解围啊。我们宣府城周边的这些个军堡此次能解除危机,都是孟大人的功劳啊。若不是您,我们只怕都已是鞑子的阶下囚了。”

  王远一听,也忙过来凑热闹。“高大人说得极是。您这次大驾光临我们张家堡,实在是张家堡的一大幸事,令我们蓬荜生辉。明日我还要再次设宴,命堡里百户以上的官员都参加,好好感谢孟大人的解围之恩。”

  孟云泽方才耐着性子和他们周旋了几句,此刻早已不甚耐烦。若不是想着这二人都是萧靖北的顶头上司,他哪有功夫和他们闲扯。他收敛了笑意,淡淡道:“王大人太客气了。只是孟某最不喜欢招摇铺张,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再次设宴万万不可。孟某此次到访一事,还请高大人和王大人为我保密,千万不要声张。这两日我就住在萧四哥家里,王大人不用太过费心。临走之时我自会前来和你告辞。”说罢,双手抱拳行了一礼,不由分说地拉着萧靖北出了防守府,留下王远和高云峰面面相觑,满腹疑惑。

作者有话要说:  

  ☆、京城来的旧友(中)

  夜深人静的张家堡,家家户户都关上了院门,熄灯上炕。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只听得到呼呼的风声。

  南北大街上,远远地出现了一团火光,衬映着两个高大的人影,肩并着肩,慢慢走着。

  萧靖北和孟云泽踏着地上的积雪,发出沙沙的脚步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萧靖北手里的羊角灯笼,发出温暖昏黄的光芒,在暗黑的夜幕里形成一个光圈,将他和孟云泽笼罩在其中。火光的照耀下,漫天飞舞的雪花也反射出奇异的微光。

  方才他们走出防守府,回过神来的王远赶紧命人追出来给他们送来伞和灯笼。这点儿小风雪自然不在这两个大男人的眼里,萧靖北接过了灯笼,却谢绝了雨伞,任飞舞的雪花纷纷扬扬洒落在身上,正好可以醒一醒酒。

  走了几步,被雪夜里的寒风一吹,稍微有些醉意的孟云泽只觉得头脑清醒了不少。刚才在防守府里,碍于王远和高云峰,他还有许多话未和萧靖北深聊。此刻,看着稳步走在身旁的萧靖北,只觉得他虽然穿着低等军官的棉衣,但精神状态却比在京城时要好上许多,他的面容更加坚毅,目光更加有神。和在京城时的压抑不同,现在的萧靖北好似焕发了新的生机,他的步伐稳健,身姿挺拔,整个人容光焕发,洋溢着一种勃勃的生气和自信。孟云泽看着他,不禁有些暗暗称奇。

  “姐夫——”

  “不是已经跟你说了的吗,不要再叫我姐夫了。”萧靖北打断了他,面上显出几分不悦。

  孟云泽一愣,有些难堪,转念想到当时父亲逼着萧靖北与姐姐和离,只怕萧靖北心里仍有着怨恨,便讪讪道:“我这不是叫了这些年,都叫习惯了,一时半会儿改不过来嘛!”

  “改不过来也要改。”萧靖北有些斩钉截铁地说。他想到当时在防守府,孟云泽激动地叫自己“姐夫”,听在王远和高云峰耳朵里,不知是怎么的震动。万一以后传到宋芸娘或宋思年那边,又不知会有怎样的波动。他看向佯装老成持重,实则仍是有些莽撞稚嫩的孟云泽,不禁暗暗叹了叹气。

  “姐——萧四哥,你们家出事的时候,我正好被派到福建抗倭,等我回到京城时,你们家已经贴上了封条,人去楼空。他们那帮子人将你们的信息封存的很紧,我查访了许多人,才知道你们一家并未和你外祖英国公他们家一起充军到云南,而是单独充军到了宣府城一带,只是具体地方却始终查不出来。这些年朝廷判充军的惯例都是“北人充南,南人充北”,也不知为何单单将你们一家几口人充到北方边境?”

  萧靖北淡淡笑了笑,无所谓地说:“谁知道呢,也许是为了防止我们充军后继续在一起密谋造反吧。”转念又想到,自己若不是充军到这北地的张家堡,又怎会遇上芸娘,成全一段姻缘。想到这里,他不禁露出了温暖的笑意。

  “也许是你的名字叫的不好,大理寺那帮老头子们大概想着‘靖北靖北’,就让你到这北方边境来了。”孟云泽不再像之前在王远和高云峰面前一样冷着一张脸,而是又恢复成了那个神情活波、爱玩笑的年轻小伙。

  萧靖北笑着摇了摇头,走了几步又问:“对了,你怎么到这张家堡来了?”

  孟云泽心道,你总算记得问我了,面上却露出几分捉狭的笑容,“若我说是专程来找你,你可信?”

  萧靖北似乎又回到了在京城时和一旁弟兄们斗嘴玩闹的日子,淡笑道:“我自然是想信。只是我知道这必不可能,你必定还有其他的公事在身。”

  孟云泽收敛了笑容,丧气地说:“萧四哥你这人就是说话太透彻,容易得罪人。”说罢又笑道:“不过你说的很对,我此次前来,一半是为了找你,一半的确是因为公事。你知道兵仗局那帮家伙终于造出了还过得去的鸟铳了吧?”

  萧靖北点点头,“当然知道。这次张家堡能够挡住鞑子的围城,这批鸟铳的作用不小。”

  “他们这次除了鸟铳,还造了一些轻便好用的火炮。兵部送鸟铳和火炮到各个边境的卫所,又让咱们神机营派出人手到各卫所训练鸟铳手。我一听有这样的机会,立即主动要求到宣府城,打算趁机查找你。只是查了许久,却始终无法找到你。那日,在宣府总兵府里,见到了周正棋游击将军,他谈起张家堡有一个姓萧的总旗,训练出了一支鸟铳队,在抵抗鞑子围城时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我当时就想着,这萧总旗只怕就是你,今日一来,果不其然。萧四哥你是有能力的人,到哪里都能够脱颖而出。”

  萧靖北看着兴奋地侃侃而谈的孟云泽,心中很是感动。孟云泽是他的妻弟,更是他的至交好友。当日自己家犯事时,孟云泽并不在京城,现在却费尽心机地四处查访自己。

  “萧四哥,你不知道,你走了之后,京里的那些弟兄们也很少聚会了。”孟云泽突然有些情绪低落,声音也低沉了下来,“自从你不在之后,我们虽然聚了几次,但不论是喝酒还是打猎,少了一人,总觉得不太对劲,想到你,便有些意兴阑珊,缺少兴致,后来大家也没怎么聚了。这次我来之前,和他们又聚了一次。大家伙儿都很关心你,嘱托我若找到你后,一定要鼓励你挺住,千万别从此沉沦下去。”

  萧靖北不语,只是眼中微微有了湿意。虽说当时和他们日日混在一起,有混淆家里人视线的意图,但日积月累的,也建立了兄弟般的感情。沉默了一会儿,他低低问道:“大家现在都过得怎么样?”

  “都挺好的。孙二哥终于添了个儿子,乐得嘴都合不拢。刘琦那小子也定亲了,对方是昭武将军的女儿,听说很是刁蛮凶悍,刘琦他以后有得苦头吃了。”说罢便忍不住笑。

  “那你呢,你这次回京,你父亲没有为你说一门亲,让你也收收心?”

  “他操那几个嫡子的心都操不完,哪里能顾及到我这个庶子的身上?我也是乐得逍遥自在。”孟云泽嘴上说的轻松,但萧靖北对他甚是了解,从他的语气中还是听出了几丝淡淡的哀伤。

  在京城时,萧靖北的这帮朋友都是各大豪门贵族之家的边缘子弟,大多是庶子,也有像萧靖北这样身份尴尬、不慎受宠的嫡子。他们有的闲散在家,有的也和萧靖北、孟云泽一样在军中任职。

  孟云泽在孟家排行第六,上面还有三个嫡兄,二个庶兄。孟家内宅明争暗斗的复杂,孟云泽便干脆将身心全部扑在军务上,他常年待在军中,一有外出作战的任务更是主动争取。

  萧靖北看着孟云泽身上正三品武官的锦袍,不禁夸道:“你也很不错嘛,升职了?”

  孟云泽淡淡笑了,“这次去福建抗倭,立了点儿功劳。”说罢又笑着看向萧靖北,“萧四哥你才是真的不错,现在已经是总旗了。我虽升职,多多少少还是靠着点儿家里的背景,你孤单单充军至此,却是完全靠着自己。”

  萧靖北也是淡淡一笑,“这次抵抗鞑子围城,立了点儿功劳。”语罢,和孟云泽两人相视一笑。羊角灯笼的映照下,两张年轻英俊的脸上,黑亮的眼睛反射着璀璨的亮光,充满勃勃生机的面容上洋溢着傲人的英气,都闪着自信的光彩。

  两人很快走到了上西村的地段,便离开了南北大街,拐进了通往萧靖北家的长巷。

  孟云泽只觉得视线陡然变暗,一条悠长的巷子两旁,排列着密密的小院,此时都是黑灯瞎火,一片寂静,好似无人之境。他不禁想到,此时若是在京城,一些富豪之家只怕刚刚结束晚宴,仍是灯火通明。繁华的大街上更是热闹非凡,行人如织,街道两旁一排排店铺门口的灯笼照得如同天明。酒楼里高朋满座,行酒猜拳之声不绝,青楼里美女如云,正站在门口热情地招唤……

  可是,这里却是冷静的,孤寂的,几乎感觉不到人烟般的荒凉。孟云泽看着黑漆漆的长巷和两旁暗沉沉的房屋,只觉得无端端生出一种沉闷和压抑。他看向稳步走在一旁的萧靖北,却见他神色如常,嘴角微微勾起,却不知想着什么开心事,神情很是愉悦。

  孟云泽不禁心中凄然,他不知萧靖北从繁华的京城到了这荒凉的边堡后,是怎样从不适应到处之泰然,他可以想像,那应该是极其艰难的过程。

  “姐——萧四哥,刚才忘了问了,侯夫人他们怎么样了,还有钰哥儿,他现在好吗?”孟云泽忍不住出声,打破这令人压抑的寂静和沉默。

  萧靖北一愣,他刚刚步入小巷后,便想着几日后如何用花轿将芸娘沿着这条小巷抬回家里,此刻被孟云泽打断,才惊觉刚才只顾自己发呆,却是忽视了一旁的孟云泽。他忍不住生出几分愧疚,忙道:“谢谢云泽关心,他们都挺好的。”

  “萧四哥!”孟云泽突然停住脚步,叫住了萧靖北,他的面色十分复杂,似乎在做着剧烈的思想斗争。他犹豫了许久,终于打算向萧靖北道明,却见萧靖北指着身前一座小院笑道:“云泽,已经到家啦!”

作者有话要说:  

  ☆、京城来的旧友(下)

  院门并未拴上,而是虚掩着。萧靖北轻轻推开了门,带着孟云泽一起进入了小院。

  搬进了张家堡内,终于可以不用再像住在堡外那样成日提心吊胆。这里毕竟实行军事化的管理,而且上西村又都是官员和富人住宅区,基本上可以做到夜不闭户。因此,只要萧靖北未归,李氏总是为他留着院门不关。

  走进小院,只见几间正房、厢房都修建得高大坚固,西南角还建有单独的厕所。平整宽敞的院子里种了几棵树,其中有一株腊梅,迎雪绽放,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味,充斥了整个小院。

  萧靖北一回到这个新家,就觉得神清气爽。这里比上东村的宋家和许家要好上许多,与他们之前这城墙外的茅屋相比,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萧靖北觉得,升了总旗,搬了新家,又马上要迎娶芸娘,自己的生活便真的可以算得上蒸蒸日上。他的面上又浮现了幸福的笑容,似乎看到眼前一片光明。

  正房左侧的耳房里,传出微弱的灯光,那是李氏的住所。萧靖北心中一暖,看来母亲仍在等着自己。他对着孟云泽笑了笑,提步向李氏的房间走去。

  这个让萧家人心满意足的小院,看在孟云泽眼里,却是百般难受和心酸。他想到长公主府富丽堂皇的深宅大院、节次鳞比的亭台楼阁,在那里,只怕连最低等的仆人住所都要好过这个简陋、拥挤的小院,现在,萧靖北他们却挤在这里。最令他心酸的是,刚才,他从萧靖北的脸上,居然看不到不满,而是一种满足和怡然自得。

  孟云泽摇了摇头,跟着萧靖北往耳房走去。他不知道,这已经是张家堡内上等的住所,若他看到之前萧家住的破败的、四面漏风的茅草屋,只怕会更加心酸。

  萧靖北立在李氏房门前,恭敬地道:“母亲,孩儿回来了。”

  “哦,四郎,你回来啦!”房内传来了李氏的声音,一阵脚步声后,房门被打开,房内的暖意和光亮扑面而来。昏暗的灯光下,孟云泽看到房门口立着一位普通的农家老妇人,她梳着简单的发髻,花白的头发盘得整整齐齐,身穿青色的粗布棉衣,全身上下没有半点饰物,和当年那个一身精美华服、满头珠翠的侯夫人判若两人。不过,仔细辨别下,孟云泽看到她的眼睛仍然明亮,面容依然沉静,周身仍然隐隐约约显现着一股端庄雍容的气质。

  李氏看到萧靖北身侧还站了一名高大的男子,不禁一愣。却见孟云泽已经上前拜道:“云泽拜见李夫人。”

  李氏一下子愣住,萧靖北已在一旁笑道:“母亲,这是孟家小六啊,以前常去我们家的。您认不出啦?”

  李氏回过神来,她急忙伸手搀扶起孟云泽,笑道:“孟六郎也算是我看着长大的,我怎会认不出他。只是刚才太突然,一下子有些恍惚了。”说罢,一边唤王姨娘,一边请孟云泽进正房去坐。

  西厢房是王姨娘和萧靖娴、钰哥儿的住所,萧靖娴一人住在里间,王姨娘带着钰哥儿住在外间。她们虽然已经歇下,但都睡得不熟,此时李氏一声呼唤,不但王姨娘,连萧靖娴也被叫醒。

  正房里的桌子上,已经点上煤油灯,一旁还放置了炭盆,散发出阵阵暖意。李氏坐在上首,萧靖北和孟云泽坐在下首,慢慢叙着话。

  王姨娘端来了热茶后,便习惯性地站在李氏身侧。李氏看了她一眼,淡淡笑道:“玥儿,这里也没有外人,你就坐下吧。”

  王姨娘推辞了一下,还是侧着身子坐在一旁的凳子上。便听李氏问道:“六郎,你母亲他们可都好?”

  孟云泽恭敬答道:“我母亲身体还好,只是很挂念您。”又问:“李夫人,不知您身体可好?”

  李氏笑着摇了摇头,“六郎,别叫我什么李夫人啦,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你就叫我李婶婶吧。我在来张家堡的路上,生了一场大病,幸好在这里遇上了一个医术极好的大夫,不但治好了我的病,我的身体也比以前好上了许多。”

  孟云泽笑道:“那就好。对了,不知钰哥儿如何?”

  李氏露出了慈爱的笑容:“钰哥儿也好得很。他现在已经睡下了,明早起来,看到你这个小舅舅,一定会乐得跳起来。”

  孟云泽也笑了起来,他看了看李氏和萧靖北,试探着说:“我三姐——”

  “云泽哥哥!”一声娇柔的声音打断了他。声音里带着娇俏和掩饰不住的惊喜。

  孟云泽循声看去,却见门口站着一位身姿玲珑的少女,她上身一件玫红的小袄,下穿墨绿色袄裙,梳了双螺髻,打扮得很是俏丽。昏暗的灯光下,她的面容莹白如玉,一双杏眼闪着晶亮的光,满脸的兴奋和欣喜之色。

  孟云泽有些愣住,却见她一边快步走过来,一边开心地问道:“云泽哥哥,你是来接我们的吗?”

  孟云泽有些不知所措,一旁的李氏已经大声道:“靖娴,你有没有规矩。有你这样和人打招呼的吗?”

  萧靖娴脚步一滞,她停下来,对着孟云泽裣衽为礼,低头轻声道:“云泽哥哥万福。”刚才虽然看的不甚清晰,但她已经隐约看到孟云泽穿着三品武官的服饰,不但比以前更加稳重坚毅、英气逼人,面容也更加成熟英俊。她半低着头,已经微微红了脸。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页  当前第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军户小娘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