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军户小娘子_分节阅读_第47节
小说作者:月生春秋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73 KB   上传时间:2015-04-28 21:39:48

  芸娘闻言越发脸红,干脆默不作声地帮忙准备早饭。

  吃过早饭过后,萧氏一家人便开始准备晚上的年夜饭,宋芸娘带着李氏、王姨娘一起包饺子。因前两日刚刚办了婚事喜宴,家里的各色食材都很齐全。芸娘便将白菜、香菇、荠菜等馅料各调制了一些,准备与肉馅混合后,将各种馅的都包上一些,准备一餐丰富的除夕夜饺子宴。

  宋芸娘原是南方人,又是养在深闺里、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以前在江南的时候,连南方菜都是只会吃,不会做,更不要说是北方菜。只是,到了这北方边堡之后,她迫于生计,跟着隔壁张氏,倒是学会了许多北方菜,这包饺子就是其中一样。芸娘包的饺子,皮薄馅厚,大小一致,又圆润可爱,排列在一起像一个个挺着肚子躺在那里的小胖子。

  李氏和王姨娘以前自然更是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此刻,都给芸娘打着下手。李氏调肉馅,王姨娘揉面,连萧靖娴也不好意思闲着,坐在一旁装模作样地跟芸娘学着包饺子。

  昨天萧靖娴偷听了李氏和芸娘的交谈后,彻底断了重回京城富贵生活的念头。她是审时度势之人,既然明白重回京城无望,便只能重新做新的打算。她见芸娘深得李氏和萧靖北的喜爱,又想着她以后在萧家的地位只怕会越来越重要,便只好放下对芸娘的敌意,至少明面上不敢再冷言冷语,而是别别扭扭地装出了一副亲热的模样。

  只是,她到底还是意难平,想着希望俱已破灭,人生无望,便生出了几分心灰意冷之感,难免有些沉默寡言、郁郁寡欢。此刻坐在欢声笑语的厨房里,便显得格格不入。她埋着头狠狠地捏着饺子皮,发泄着自己内心的郁闷。一旁的李氏和王姨娘对视了一眼,李氏本想敲打她几句,犹豫了下,想着总归是大年夜,不愿破坏这祥和的气氛,便忍了忍,没有搭理她。

  厨房里,除了几个女人,萧家唯一的男子萧靖北正高高卷起袖子,在砧板上剁着饺子馅,将一把菜刀使得虎虎生威。声音盖过了几个女人的谈笑声,芸娘便不满地瞪了他一眼。

  方才吃完早饭后,几个女人兴致高昂地到厨房包饺子,萧靖北也不愿置身事外,跟进来要帮忙,芸娘便给他指派了剁饺子馅的活儿。萧靖北倒也不负所托,拿惯了大刀和弓箭的手拿起了菜刀,倒也将饺子馅剁得细腻均匀又绵软。

  厨房里忙碌的众人里,钰哥儿是最欢快的一个。他脸上、身上都沾满了面粉,两只小手上更是黏糊糊的面团。他之前兴致勃勃地闹着包饺子,包了几个,不是破了皮,就是漏了馅。芸娘怕他浪费粮食,便干脆给他一小团面团,让他在一旁捏面人。钰哥儿坐在一旁的小凳子上,埋着头忙得不亦乐乎。

  饺子包得差不多的时候,芸娘突然想起了宋思年和荀哥儿。她想到往年的除夕夜,家里虽然极其困难,但也会咬着牙买上一些面粉和猪肉,包上几十个饺子,除夕夜里一家人热热乎乎地吃上一顿。当时都是宋思年揉面、调馅料,芸娘包饺子,荀哥儿在一旁帮忙。却不知现在自己不在,他们父子二人在家里如何准备年夜饭,今年过年少了一人,又不知会是怎样的冷清和孤单……

  芸娘嫁入萧家已是第三日,也就是和宋思年他们分别了三日。不论是在江南还是在张家堡,她从未离开过他们这么久。虽然萧家和宋家近在迟尺,但几日未见,她又已是萧家妇而不是宋家女,在心境上便觉得隔了很远。

  想着想着,芸娘便有些心酸,忍不住垂下头,几乎快滴下泪来。

  萧靖北虽然一边干活,一边和李氏他们聊着天,但是他的心思却时时放在芸娘身上。此刻见一直谈笑风生的芸娘突然间低下头,情绪低落,略想了一想,便悟了过来。

  到底是知妻莫若夫,他笑着对李氏说:“娘,我看岳父那里只怕还没有怎么准备,不如将各种口味的饺子都装上十几个,再准备一些熟食和蔬菜,待会儿吃完饭后,我和芸娘一起给岳父送过去。”

  芸娘猛然抬头,感激地看着萧靖北,一双大眼睛亮晶晶的,脸上立刻绽放出期盼的笑容。

  李氏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个提议,“虽说两家隔得近,但该讲的规矩还是要讲。按规矩应该是婚后三日回门,只是这第三日刚好是除夕,没有出嫁的女儿在娘家过除夕的道理,所以当日和亲家公说好的是五日后回门,也就是大年初二那一天。”她见芸娘面露失望之色,便道:“不如……不如就让玥儿送去吧。”

  王姨娘忙说“好”。萧靖娴眼珠子转了转,她想到自己既然回京无望,还是要脚踏实地才好,那许家的许安平条件虽然比不上孟云泽,但放眼整个张家堡,无疑是数一数二的,自己还是应该积极些才是。只是那许安平太不解风情,上次见到自己,连瞟都没有瞟自己一眼,哪像这里一般的男子,看到自己连眼珠子都不会转了。尽管如此,自己还是要尽力搏一搏。

  想到这里,萧靖娴忙站起来笑道:“不如我和姨娘一起去吧,顺便看一看张婶婶。”

  李氏愣了下,探究地看了萧靖娴一眼,想了想,随即笑道:“也是。不如将各色食材给你张家婶婶也准备一份,到时候一块儿带去。”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章本来计划着为了应景,在除夕夜里发,不过写作速度实在是赶不上时间流逝的速度,拖到半个月后的元宵节才能发。祝各位元宵佳节快乐!O(∩_∩)O~

  ☆、新嫁娘的除夕(中)

  午饭过后,王姨娘和萧靖娴一人挎着一只小篮子,一起出门去了上东村的宋家和许家。

  萧靖北见饭后无事,便出门去了城门。虽说他有半个月的婚假,但毕竟城门防守由他负责。他记挂着城门的防守事宜,想着几日未去,不知手下那帮弟兄们有没有尽忠职守,身为副总旗的张大虎又能否管住那帮手下,便想着去看一看。

  萧靖北走后,李氏见午后的阳光正好,风也小了许多,便端个了凳子坐在院子里晒太阳。

  宋芸娘收拾完了厨房,想着左右无事,便也搬了凳子坐在李氏旁边,一起共享这午后的闲暇时光。她是闲不住的人,干脆顺便拿了一副萧靖北的鞋底,一边纳着鞋底,一边和李氏说着话。

  钰哥儿一个人正在院子里玩着自己的游戏。这个小院宽敞平整,比之前萧家在城墙外的住所不知好过多少,充分扩展了钰哥儿的活动空间。他跑过来跑过去,一会儿蹲在地上研究泥土,一会儿又跑到树前观察树干,忙得不亦乐乎。

  蔚蓝的天空漂浮着几朵白云,风和日丽的午后,四下里安静祥和,弥漫出几丝慵懒的味道。院子里的那株腊梅,清香扑鼻,整个小院都萦绕着一股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

  李氏看着一个人跑来跑去的钰哥儿,又看了看娴静的芸娘,不禁想到了若干年后,这个小院里说不定就会有好几个小孩子一起玩耍,到时候只怕是更加热闹。

  她笑眯眯地看着低头纳着鞋底的芸娘,心里憧憬着那一日快些到来。她现在所思所想都如同一个普通的农妇,当年侯门深宅里的那个侯爷夫人,早已经封存在记忆深处,既不能也不愿触及。

  这午后的宁静没有持续多长的时间,院门外便传来了嘈杂的声音。叽叽喳喳的说话声,车轱辘声,马嘶鸣声,还有重物落地的声音。

  李氏和芸娘疑惑地对看了一看,芸娘便放下手中的活计,好奇地走出院门。却见十几米外的徐文轩家门口,停了好几辆马车,五六个壮汉子正一趟趟地将马车上的箱子往徐文轩院子里搬。院子门口,除了一脸笑意的徐富贵,还站了一个中年男子和妇人。这一对中年男女虽然身材瘦小,但精神气十足。特别是那妇人,正大着嗓门嚷着:“小心点儿,小心点儿,别碰坏了。这里面的东西,碰坏了你们可赔不起。”

  芸娘便知道这一定是徐文轩的父母。他们之前一直住在靖边城,照看那里的生意,今日只怕是搬过来和徐文轩一同过除夕。

  马车的周围,还围了好些附近的居民,都好奇地看着这盛气凌人的妇人,心中在暗自揣度,这徐家是何方神圣,看上去似乎极其富贵。有几个邻居家的大婶已经和那妇人打过了招呼,正在熟络地聊着。

  宋芸娘站在门口,有些犹豫是否该主动上前打个招呼。张家堡民风淳朴,邻里和睦,待人热情,一旦有新的住户进来,都会主动招呼。

  只是,宋芸娘骨子里的规矩礼仪和教养束缚了她的腿脚,又见徐家门前杂乱,她还是不好意思贸然上前。再看看坐在院子里的李氏,只见她仍然淡定地坐着,面上平静无波,连一丝好奇都没有,芸娘不禁在心中暗暗惭愧,自己的涵养还是比不上在深宅大户里历练了几十年的李氏。

  宋芸娘略站了站,正准备进院,却见萧靖娴气冲冲地拎着篮子回来了。她面色通红,鬓发凌乱,咚咚咚地走进院子,经过芸娘身旁时略停了停,又气又怨地瞪着她,眼睛里似乎要喷出火来。

  芸娘不觉愣住,还未开口,萧靖娴已经冷哼了一声,气冲冲地回了房。芸娘心中暗自叹气,也不知这萧靖娴又触动了那根神经,刚好了两日,现在又是这么一副深仇大恨的模样。

  不一会儿,王姨娘也气喘吁吁地回来了。她一路紧追着萧靖娴,追到门口,实在是走不动了,见徐家门口热闹,便干脆停下来看了会儿热闹。此刻一进门,便大声对李氏道:“姐姐,那徐文轩的父母从靖边城搬来了。他们家端的是富贵,我看那些从马车上搬下来的箱子,不是檀木就是黄花梨木的,沉甸甸的,还不知道里面是些什么宝贝呢。那徐家夫人也和气的很,周身的穿戴又富贵又体面……”

  “玥儿,”李氏淡淡地打断了她,“你也是富贵人家走出来的,怎么眼皮子就这么浅,这样的东西你以前还看得少吗?”

  “那是,那是。我们家以前的东西,随便一件都是价值连城,这些个乡绅的东西怎么比得上。”她讪讪地走到李氏面前,冲着萧靖娴的房间指了指,小声道:“我这不是说给里面那位小姑奶奶听的嘛。人家徐文轩那么好的人家,也不知她有什么好挑的。”

  芸娘也走了过来,小声问道:“姨娘,静娴出门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一回来就是一副受了气的模样?”

  王姨娘也是满脸的不解,“我也在纳闷啊,去的时候还和我有说有笑的,出了许家门,就垮着一张脸。按说也不会是受了那张家姐姐的气啊,她不是一向很喜欢我们静娴吗?”

  李氏淡淡笑了笑,不在意地说:“有什么好奇怪的,静娴自从来到了张家堡,又有什么时候正常过?三天两头地闹闹情绪,我们都习惯了。芸娘,你刚嫁过来,又是嫂子,静娴有些冲撞的地方你多包涵些,别和她一般见识。”说罢又加重了语气,“我看她就是长大了,想嫁人了。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开了年寻个好人家嫁了就好了。”

  王姨娘白着脸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芸娘也十分尴尬,沉默了一会儿,笑着问道:“我爹和荀哥儿怎么样?”

  王姨娘露出了笑容,嗓门也提高了些,“都好着呢。我们去的时候,两个亲家公都在家,田姐姐也在,热热闹闹地包着饺子呢。那柳亲家公的房子一时半会儿没修好,过年只怕就住在宋亲家公家里了。两家四口人一起过除夕,热闹着呢。宋亲家公托我带话给你,让你不要担心他们。”

  李氏听她绕了半天,忍不住掩嘴笑道:“什么柳亲家公、宋亲家公的,你饶不饶口啊。”

  钰哥儿已经蹦蹦跳跳地跑过来,一本正经地说:“我知道,我知道。柳亲家公就是柳爷爷,宋亲家公就是宋爷爷。”

  李氏笑着摸了摸他的脑袋,“钰哥儿真聪明。不过,以后,你就要叫他们柳外公和宋外公了。”

  正说着话,萧靖北回来了,手里还拎着两只血淋淋的野兔,宋芸娘忙笑着迎了上去。

  王姨娘也走过来,接过了野兔提进厨房。萧靖北看着芸娘眼中的疑问,眼睛里浮现出了柔和的笑意,“城门那里没有什么事情,上次一战,令鞑子元气大伤,短期内应该不会有大的举动。大虎他们几个人跟着鸟铳队一起上青云山练习打鸟铳,打了些猎物,见我去了,便非要我带两只回来。”

  李氏听了,感叹道:“这张大虎虽然面色凶恶,实则是个有情有义之人。当时在充军途中,他见我们家都是些老弱妇孺,一路上多有帮衬。我看他当年上山为匪,只怕也是有着不得以的苦衷。”

  宋芸娘赞同地点了点头,“来到这张家堡的,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罪名,但真正大奸大恶之人并不多,很多都是迫于生计,无奈之举,再就是一些含冤受迫的……”她想到了自己家,不觉有些低沉。

  萧靖北忙笑着开导她:“不管是什么样的原因,大家都到了这张家堡,就是缘分。”他看着芸娘,眼里的笑意更浓,带着化不开的柔情,低声道:“不然,我怎能娶得你这么好的娘子?”

  芸娘看了一旁笑眯眯的李氏,微红了脸,啐了萧靖北一口,便进厨房帮王姨娘收拾那野兔。

  萧靖北含笑看着宋芸娘的身影消失在厨房,听到院子外传来的嘈杂声音,又对李氏说:“我刚才回来的时候,看到徐文轩的父母搬来了,好大的阵势。”

  李氏叹了口气,“我看这徐家还真是不错,家里富裕,住得又近。你不是说徐文轩不但升了小旗,还调去守粮仓了吗?那可真的是又轻松又安全的活儿,看来徐富贵的路子是越走越广了。他们家头脑活络,手头又宽裕,只怕以后还会混得更好。”

  王姨娘在厨房里,竖着耳朵听到李氏这一番话,急忙放下手里的活,顾不得擦干净手便匆匆走出来,大声道:“可不是呢!刚才在徐家门口,有好几个妇人在问徐文轩有没有婚配呢!”说罢又冲着李氏讨好地笑着,“姐姐,那徐文轩不是对我们静娴有意吗?不如我们再去问问?”

作者有话要说:  突然看到多了几个收藏,倍感兴奋,谢谢喜欢哦!(*^__^*)

  亲们,喜欢的话请多评论、多收藏哦,给我点儿信心和动力!

  可以的话将作者也收藏了吧,以后开新文可以第一时间知道哦!

  ☆、新嫁娘的除夕(下)

  李氏还未开口,萧靖北已经沉下脸,“还问?当初是她求着我去一口回绝了徐文轩。就为了这事,当时我好一阵子见到徐文轩都不好意思说话,现在我还哪有脸去问?”

  李氏也叹了一口气,“玥儿,你的想法虽然好,但是,靖娴的性子你还不知道?就算我们拉下脸去问了,人家徐家也同意了,万一她仍是不愿意,岂不是更难办?”

  “谁……谁说我不愿意?”一声小小的、怯怯的、略有些愤愤的声音从西厢房传了过来。

  李氏他们惊讶地看过去,却见萧靖娴站在门口,双目含泪,脸颊通红,似乎刚刚在屋里哭过。此刻见他们都吃惊地看着她,一张小脸涨得更红,便扭身进了房门。

  李氏和萧靖北面面相觑,王姨娘愣了愣,立即绽放了笑容,她双眼放光,充满希望地看着萧靖北,哀求道:“四爷……”

  萧靖北扶了扶额,叹道:“罢了,罢了,过几日我寻机会去问问徐文轩吧!”

  王姨娘谢过了萧靖北,又急急地进了西厢房,只见萧靖娴正伏在里屋的炕上哭着,双肩不停地抖动。

  “靖娴,你这是怎么啦?你想通了可是好事啊。那徐家确实不错,家里富贵,人口简单,最最好的是和咱家住得近,以后你哪怕是嫁过去了,姨娘也可以天天看到你……”王姨娘小心翼翼地坐在一旁,伸出手轻轻抚着萧靖娴的背,一边轻声安慰。

  “姨娘,我怎么这么命苦啊……”萧靖娴转身扑在王姨娘怀里,泣不成声。王姨娘只道是萧靖娴仍然不满意徐文轩,便继续轻言细语地慢慢劝慰,“你放眼整个张家堡,比徐家条件好的还有几家?更难得的是徐文轩他钟意你,以后必定会对你好。他现在虽是小旗,以后凭他家的能力,还怕不能升职?再说,他对你四哥也甚是敬畏,你若嫁给他,以后万一有什么委屈,你四哥立刻就可以帮你出气……”

  萧靖娴渐渐停止了哭泣,只是眼睛里仍是不可抑止的无声淌着泪,她的手攥得紧紧的,长长的指甲几乎将手心掐破。她听到院子里传来芸娘和萧靖北的笑声,心中便越发痛恨,眼睛死死的盯着窗外,几乎要瞪出火来。

  方才,她和王姨娘一起去上东村送东西。先去了宋家,王姨娘被宋思年留下说话,萧靖娴略坐了坐,便一人去了一墙之隔的许家。

  许家的院门虚掩着,她熟门熟路地走到张氏门前,正准备进去,却听到里面传来张氏和许安慧的对话。

  “安慧啊,安平前日托人带话回来,说今年不但不回来过年,连元宵节也不见得回来。还让我不要再给他说亲了,他现在不想谈婚事。我知道,这孩子从小就是一根筋,他心里装着芸娘,哪里容得下别的女子。”

  “娘,您以后快别说这样的话了,芸娘已经嫁为人妇,安平他不死心也得死心,我们以后还是要慢慢劝慰。”

  “其实,我看那靖娴……”

  “谁都可以,就是不能是萧靖娴。娘,您想啊,萧靖娴是萧靖北唯一的妹妹,是芸娘的小姑子,您让安平娶萧靖娴,那他岂不是和芸娘成了一家人,以后该如何相处?”

  “……”

  萧靖娴听完这几句话,只觉得浑身颤抖,万念俱灰。孟云泽那边的希望没有也就罢了,现在连许安平这里也没有希望,偏偏还又是那个宋芸娘!为什么这个宋芸娘老是成为阻碍自己幸福的人!

  她转身跌跌撞撞地跑出了门,正好撞到了刚刚准备进门的王姨娘。王姨娘愕然的看着花容失色的萧靖娴,顾不上进许家和张氏打招呼,便追着萧靖娴回了萧家。

  萧靖娴之前趴在炕上哭了半天,哀叹自己可怜,恨上天对自己不公。听到院子里王姨娘大声夸着徐家,又记得回来时的确看到徐家富贵的阵势,便干脆心一横,心想着若只能在这里待一辈子,许安平既然无望,这徐文轩勉强也可以,便顾不上羞涩,跑出去说了那一句话。之后,却是又气又悔又羞,忍不住又是一番痛哭。

  夜幕降临,张家堡家家户户点上了煤油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着年夜饭。

  忙碌了一年的张家堡军民们,在经历了战乱、劳役、饥饿等重重磨难之后,终于迎来了除夕。他们忙了一年,在这样的时刻,只想家人团聚,一起度过一个祥和安乐的大年夜,希望明年能够风平浪静。

  此刻的张家堡,已是万家灯火,和天上的点点繁星相映成辉。在这除夕之夜,再贫苦的军户也不会吝啬那一点儿煤油,而是让煤油灯光一直燃到天明。

  萧家的正房里,也是灯火通明。八仙桌上,摆放了好几盘热气腾腾的饺子,还有烧野兔、炒肉片、炒青菜等五六样菜肴,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十分丰盛。

  李氏一人坐在上首,萧靖北和宋芸娘坐在一侧,王姨娘和钰哥儿坐在另一侧,萧靖娴一人坐在下首。一家人此刻都静静坐着,并未动筷子。

  李氏沉默了一会儿,低声道:“按规矩,吃年饭之前本应祭祖,只是圣上命我们不得祭奠。虽说天高皇帝远,但圣上最是多疑,谁知道他有没有暗中派人监视着我们。小心驶得万年船,我们一起在心中默默祭奠一番吧。”说罢垂头敛目不语。

  宋芸娘他们也和李氏一样,低着头沉默了一会儿。芸娘突然觉得手一凉,却是萧靖北已经紧紧握住了她的手。她只觉得他的手冰凉,还微微发着抖。她知道萧靖北平时平静的外表下必然蕴藏着汹涌的波涛,这样的血仇压在他的身上,他作为萧家唯一仅存的成年男子,又岂能真的一派平静。

  芸娘也紧紧反握住他的手,似乎要给他温暖和力量,告诉他,不论前路有多难,自己也会陪着他一同走下去。

  祭奠完毕后,一家人开始吃年夜饭。钰哥儿最是欢兴雀跃,他知道芸娘包了三枚铜钱在饺子里,便闹着一定要吃到一个。

  第一枚铜钱被李氏吃到了,她柔和了眉眼,露出了笑意,觉得这是一个好的兆头,明年一定会是万事顺意。

  第二枚铜钱被萧靖北吃到了,他是萧家的顶梁柱,他吃到了这枚铜钱,就好似萧家人都吃到了,芸娘他们纷纷笑着祝福他,说着吉利的话。

  眼看着盘子里的饺子越来越少,钰哥儿却还是没有吃到饺子,他面露失望之色,小嘴巴已经高高撅了起来。

  芸娘心中暗笑,夹了一个饺子放到钰哥儿盘子里,柔声道:“钰哥儿,尝尝这个三鲜馅儿的饺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页  当前第4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7/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军户小娘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