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美人不我期_分节阅读_第103节
小说作者:缓归矣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90 KB   上传时间:2016-09-02 15:43:13

却不知他寄予希望的小儿子是个野种,他宠爱的皇后是个□□,而他最信任的长姐处心积虑要抢他的江山。

皇帝身体危如累卵,所以泰平长公主才这么迫不及待的出手。一旦山陵崩,他登基,泰平长公主便是拥有嫡皇子,想把他从皇位上拉下来也不容易。遂她必须趁着父皇还在位时把他拉下马,最好他还死了。小皇子太小,老臣们不会乐见幼主登基,除非幼主是唯一的选择。

打得一手好算盘!

耳畔忽的传来敲门声。“殿下。”听出是太子妃,萧杞让人开门。

太子妃捧着托盘入内,温声道,“天寒,我做了枸杞羊肉汤,殿下尝一点。”见他兴致缺缺心不在焉的应了一声。

太子妃转念道,“外头把守的侍卫也不容易,我就让厨房熬了一锅羊汤送去让他们暖暖身子。”

萧杞的目光缓缓从窗外的老腊梅树上移到太子妃脸上,接过她递来的小碗,颔首,“你有心了。”

他应该庆幸父皇没有糊涂到底,老王爷也精明,让姜进负责看守东宫,若是旁人,怕是不出几天他就要不明不白的死了。比起苦心孤诣的安排一出又一出的戏码,泰平姑姑大概更想一刀结果了他吧。

太子妃温婉一笑,“都是我该做的。”见萧杞眉心打结,她心头发涩,“殿下也别太担心了,陛下只是一时受奸人蒙蔽,会明白殿下心意了。”

萧杞意味不明的笑了笑,就怕是一世。

“祖父和爹爹让人传来信,他们已经联合了不少大臣打算进谏陛下再次彻查此事,要紧的人一个一个都死了,死无对证岂能定殿下的罪。”

萧杞嘴角一动,搅了搅汤勺匙,“让祖父和岳父操心了。”他知道自己肯定会出去的,就是时间早晚差别,他在想出去后,他该做什么回报泰平姑姑的厚爱。

夫妻两正对坐着,小太监跑进来,道是姜良娣亲手做了汤品送来。正妻的体面让太子妃能直接达到书房门口,而姜瑶惠只能在院门外等候。

不觉捏紧了手帕的太子妃如此安慰着自己,“赶巧了,我和瑶惠妹妹想到一块去了。”她款款站起来辞行,不经意间让萧杞看见她脸上的隐忍。

前脚她这个正妻来送汤,后脚她这个妾就跟来,未免太猖狂。

萧杞目光顿了顿,让人送她出去。

#

腊八时,在武成王和一众老臣的求情中,萧杞终于解禁。然而好不容易靠着温贵妃和萧杞起来的温家被削成了白板不说,涉事的温大舅方舅母一个被流放三千里,另一个被赐死。便是温贵妃也被责罚,从贵妃降为妃,而父子之间再不复当初,东宫这一跤跌得十分之狠。

温贵妃心思郁绕,兼染了风寒,一病不起。不过月余光景,骨瘦如柴,形容枯槁。

“咳咳……母妃没用,这一辈子都在拖累你。”

萧杞要出声打断,温妃眼神制止,哑着嗓子道,“我若是早些告诉你你舅母的事情,也不会让你蒙在鼓里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是我傻,以为拒绝了就没事了,不想你担心,也怕你动了不该有的心思。”

不知不觉间泪流满满的萧杞连连摇头,“她们处心积虑要害我们,没有舅母也会有其他人。”

温妃眼底汇聚起硕大的泪水,抚着儿子的脸庞,哽咽道,“她们怎么可以怎么狠心,那可是自己的亲骨肉。我们娘儿俩从来不想害人,为什么他们要害我们。”

“母妃,儿子会保护你的,儿子还要让任何人都不敢小觑你。”萧杞按着温妃的干瘪的手轻轻蹭,语气铿锵。

温妃腮边露出一抹浅笑,发黄发暗的脸生出了别样的光辉,她浑浊的双眼倏地明亮起来,“我想见见陛下。”她人微言轻,可她至少陪了皇帝二十年,皇帝念旧,临死前总是能帮儿子一把的。

皇帝匆匆赶来,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即使在红花案中,他已觉温妃并不如他想象中的温良无害,可一听她时日无多,依旧忍不住心头萧瑟,喉间发堵。待赶赶到华安宫,见温妃气息羸弱,他的心顿时一片悲伤,颤声道,“怎么就病的这么重了?”

温妃浅浅一笑,打发了众人出去,连萧杞也被赶走。

萧杞含泪一拜,深一脚浅一脚的离开。

萧杞站在门外,听得里面呜呜咽咽隐隐约约的声音。想起了小时候,皇帝还只是太子,生母只是良娣,太子妃穆氏已经病故,再也没有人会对母亲横挑眼睛竖挑鼻子,他也不用小心翼翼的和母亲保持距离。父亲去母亲院子里休息时,他们一家三口可以坐在一起用晚膳,膳后,一家人漫步消食,然后在烛火下,父亲听他背书,母亲在一旁做针线。

如今还是他们一家三口,可他马上就要没母亲了,母亲临终还在为他说情,而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是他的父亲,今日一切都拜他识人不明宠信妖后所致。

小太监轻轻推了推萧杞的胳膊,“殿下,陛下喊您。”

萧杞一个激灵醒过神来,步入室内。

温妃脸上绽放出奇异的光彩,她握着萧杞的手按在皇帝手上,柔声道,“陛下,妾将阿杞嘱托于你了,他年轻不知事,哪里做的不好,你可以骂他打他,可您不能不理他啊,他只有您这个父亲了。”

皇帝霎时泪水潸然而下,被她握着的手剧烈颤抖起来。他身边的老人走了一个又一个,连温妃也要走了。

腊月二十一,皇帝加封温妃为荣安皇贵妃,腊月二十三,小年夜,荣安皇贵妃薨,谥曰荣安惠顺端僖皇贵妃。

皇贵妃葬礼之后,皇帝就病了,除夕夜都是带病出来主持,草草露面之后便交给太子萧杞。

这一年过得十分压抑,哪怕有党项大捷的喜讯。要说还有其他值得人高兴的,那就是皇帝和萧杞父子关系回暖。不过这只能说让一部分人高兴。

武成王就属于高兴的,打了半年,终于逼得党项人困马乏,在年底偷袭取得一大捷,彻底平定西南指日可待,如此就可以腾出手来解决内患了。

他为何眼看着泰平一步一步离间天家父子而迟迟不揭发皇后私情。盖因他怕打草惊蛇,俞赫和泰平长公主在西北经营几十年,目前二人嫡长子俞斯年就镇守在西北边关,手握四十万西北兵马。

去年,泰平就把嫡长孙以历练之名送到他父亲身边,未必不是做了最坏的打算。

拿下泰平不难,难的是如何防止西北的俞斯年造反。不到万不得已,他绝不想见中原战火四起,同室操戈。

武成王正盘算着如何徐徐而图之,宫里就出现了一些流言蜚语,彻底打乱了他的计划。

☆、第141章 一百四一

二月二龙抬头,皇后在翊坤宫诞下一名皇子。刚出生排行第三的小皇子未足月而降生,显得异常孱弱。在产婆怀里发出一声声细细的如同猫叫的啼哭声。

忧心忡忡的宫人瞅一眼已然晕过去的皇后,战战兢兢的将小皇子抱出去。现下宫中流言四起,人心惶惶。皇后不正是因为这些流言蜚语受惊早产。偏皇帝态度又不同寻常,让她们这些伺候的人大气都不敢喘。

皇帝垂眸打量红色镶金丝襁褓中红彤彤巴巴的小婴儿,目光在他小老头似的脸上寻找着相似的痕迹,逡巡了一圈又一圈,皇帝都找不出一丝痕迹,皇帝不知是自己心里作用还是孩子太小没长开的缘故。

最终,他的脸色几经转变,目光十分复杂,不发一言的挥手让奶娘带下去。

皇帝呆呆的立在大殿内,耳畔是婴儿细细的哭声,他突然间觉得无比的烦躁。

满宫里都是皇后和俞斯时有染的流言。

皇后未嫁时就时不时在泰平长公主府小住。皇后与俞斯时郎才女貌,情投意合。皇帝二十年都无皇子皇女降生,怎么就偏偏皇后生了。

皇后每月出宫就是和俞斯时私会去的……如此种种,甚嚣尘上,堵不胜堵。即使他下令当众处死了几个传话的宫人,也收效甚微,就像有人在背后故意推波助澜一般。

皇帝再傻也猜到肯定背后有人在煽风点火,甚至他都有怀疑的人了。然而听得多了,从一开始暴怒到现在他自己也开始动摇起来。有鼻子有眼,就像确有其事。

前年端午,他为了哄皇后开心,答应让她每月可出宫一次,皇后也每月都出宫了。她会回娘家看看,也会去寺庙上香,还会去郊外散心,甚至会乔装改扮去坊市玩耍。

皇帝忍不住想,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几次,皇后是去见俞斯时了。外甥高大威武,丰神俊朗,而他,皇帝低头看了看自己,大腹便便的胖老头。

皇帝闭了闭眼,眼前浮现出皇后面对他时不经意间露出的不耐和委屈之色。皇后不喜欢他,他知道,如花似玉的女孩儿嫁给他这个老头子的确委屈,所以他加倍疼爱她。他那么疼她,那么宠她,可她还是不喜欢他。

皇后怀孕之后越发厌恶他了,休说让他近身,就是他去翊坤宫坐坐,也会被她马上打发走。

皇帝怔怔的出着神,各种念头纷纷而至,挤成一团,一根根一丝丝的越缠越紧越缠越密,将他的心缠成一团,缠的他透不过气来。

噤若寒蝉的宫人便见皇帝脸色渐渐发白,心下一惊,“陛下,陛下!”

皇帝猛地回过神来,茫然的看着一脸担心的宫人,惊觉自己出了一身冷汗。他推开擦汗的宫女,摸了摸胸口,觉得心跳剧烈的几欲破胸而出,阔步往外走,“传御医。”

宫人忙不迭跟上。

翊坤宫的人就这么看着皇帝来了又走了,一句安慰皇后的话都没留下,甚至皇后诞嫡子那么大的事居然都不看赏,顿时脸色煞白,好几个已经摇摇欲坠。陛下这是因为流言迁怒皇后了!陛下不会真的相信这些荒诞之言吧!

太医令匆匆而来,望闻听切,无外乎那些话,皇帝不能说有病,但也不能说没病。他已经被掏空了身子,再怎么调补也无济于事。谁让皇帝性喜渔色,不听御医修身养性保重身子,反而宠信那些游方道士胡乱吃药呢。如今看着好,都是外强中干罢了。不过这些话,他不敢说。

皇帝已经听厌倦了这些话,他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九妹带着苏秉苦心婆心和他促膝长谈了一番,可惜醒悟的太晚了。

他更想知道,“朕这身体可能有子嗣吗?”

太医令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慢了半拍的惊恐起来,他心惊肉跳的跪下。

皇帝低头盯着他的头顶,阴森森道,“你若是有半句虚言,朕夷你三族!”

太医令惊得抬起头来,对上帝王那双阴鸷的眸子,不寒而栗。惊觉这位皇帝脾气再好,那也是九五之尊。当下面无人色,哆嗦着嘴唇道,“陛下精元不固,子嗣艰难。”

“能,还是不能?”皇帝的脸阴的能滴下水来。

太医令打了个寒噤,几乎要哭出来,“陛下,不是老臣不肯答复,实在是这事没有绝对之说,臣只能说陛下想有子嗣极不容易。”宫里流言他自然也听了几耳朵,知道皇帝有这一问是怀疑了,涉及到皇后母子,皇帝都查不清下不了决心,他一个小小太医令岂敢乱下结论。说不能,万一最后皇后没事,那他怎么办。说能,便是皇后倒了,他这算不上欺君,他本就是实话实说,皇帝很难有子嗣,然而事无绝对。

皇帝静默了一瞬,突然道,“朕记得老信义侯在七十六岁高龄上还令丫鬟怀孕,生下的儿子和最小的女儿差了三轮。”

太医令点头,“臣还去信义侯府讨了一杯满月酒喝。”

皇帝眼珠子动了动,他只有萧杞一个儿子,御医们都委婉表示他再要子嗣不容易。一筹莫展之际,他听说了老信义侯的事,就去打听了,也是从老信义侯从中牵线让他认识了几个道士接进宫养着。

得了这几位道长之后,他如鱼得水,觉得自己的身体也轻松了许多,于是他便对他们宠信有加。道士们也说自己这身体调养好了,有子嗣不难。

皇后有孕,在他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皇后年轻身体好,侍寝次数最多,他去翊坤宫也是找燕禧嬷嬷算着皇后的小日子去的,他喜欢皇后,所以想给她一个孩子,老来有依靠。

道士和御医,哪一个说的话更可行?

想着想着,皇帝顿生荒凉之感。他纠结自己的身体,却不敢去敢其他证据,他怕啊!一个是他心爱的皇后一个是他器重的外甥,外甥背后是他最信赖敬仰的长姐,长姐知道吗?

这时候一个侍卫走进来,随着他的禀告,皇帝的脸先是红再是青最后暴喝一声,“让太子这个畜生过来!”

萧杞已经做好被召见的准备,踏入正殿时,好似对这凝滞紧张的气氛一无所觉,甚至也没分一缕目光给左手边缩成一团的几个人,他镇定自若的行礼。

皇帝见他气定神闲的模样怒不可遏,操起茶盏扔过去,“你个混账,看看你做的好事,竟然让人散步这种谣言,你把皇家体面置于何地,你眼里还有我这个父皇。”

茶盏在萧杞五尺远的地方落地,他被溅到了几滴茶水,萧杞看着衣摆上晕染开的水圈,沉声道,“这真的是谣言吗?父皇在这里喝问儿子,那有没有质问过皇后娘娘,去年到现在翊坤宫的宫女几乎换个一半,父皇有没有去查过。每次娘娘出宫,除了身边宫人,可有其他人能证明娘娘的行踪。父皇有没有拷问过娘娘身边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儿臣想只要做过的事,总会留下蛛丝马迹。”

他既然敢把事情捅出来,自然不会是无的放矢。他能力不足拿不到确凿证据,那就让其他好事之众一起去查。

皇家体面,皇帝颜面,呵呵,当初他就是为了这些个虚无缥缈的东西,所以想低调处理,徐徐图之,结果呢,他被皇后一系逼到墙角,还害的母妃郁郁而终。再不给泰平长公主找点麻烦,说不得哪天自己就莫名其妙的死了。

皇帝被他的反诘问的愣住了,半响抖着双手指着萧杞,张了张嘴一个字都吐不出来。

萧杞的苦笑一声,“儿子早前从知情人那得知真相,可父皇如此宠爱皇后娘娘,另一个当事人又是斯时表哥,儿子也怕其中是不是有误会,儿子想再查一查,可是,可查到一半,儿子发现有人在阻挠,而那个知情人也除了意外。无凭无据,儿子若是和您说了,父皇您会相信儿子吗?会不会觉得儿子是忌惮小皇子信口雌黄。

可儿子真的需要忌惮他吗,他是嫡出不假,可儿子比他大了十八岁,儿子是先帝亲封的太子。儿子只要不犯错,父皇再疼小皇子也不会废了我不是。不是儿子容不下弟弟,是他们容不下儿子。自从皇后有孕,儿子却是犯了一次又一次错,错的父皇都要容不下儿子,小皇子还没出生呢,儿子就这样了,等小皇子出生,站住了,恐怕儿子连活路都没了吧。”

萧杞的话让皇帝,他骇然色变,

注意到皇帝的变化,萧杞声音骤降,“儿子不想死,儿子更不能容忍我们萧家的江山落在外人手上。儿子只能出此下策,硬起心肠逼父皇下定决心彻查。逼得他们惊慌失措,露出马脚。”

皇帝彷佛不认识这个儿子似的瞪着他,突然心头一悸,眼前一黑。

捂着胸口往后倒。

萧杞见皇帝捂着胸口往后倒,赶紧撑地跳起来命人请太医,又把皇帝搬到床上。

一番扰攘之后,整个太医院都赶到寝宫,萧杞心急如焚的望着龙床上的皇帝,然而他的眼睛却是冷的。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更新时间换到早上七点吧~

☆、第142章 一百四二

皇帝若是一病不起,萧杞就赢了。

泰平长公主无比清晰这一点,一件一件的事情累积起来,双方已经结了死仇,尤其是温皇贵妃的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7页  当前第10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3/10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美人不我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