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庶女薛瓷_分节阅读_第17节
小说作者:吃饱喝足的狗蛋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39 KB   上传时间:2017-08-05 14:36:38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更~~~

  ☆、惠妃

  无论边疆是如何局势, 赵玄在百忙当中还是抽空下旨, 晋封了薛璎,让她从昭容变成了惠妃——四妃之一。

  本朝后宫当中的四妃并没有如前朝那样固定了封号, 常常是由着皇帝的性子来给封号,除却贵妃这个妃子当中最高的称呼之外,其余的都并没有固定。

  得了“惠”这个封号, 薛璎十分高兴。原因无他, 惠妃这个称呼比丽妃来得端庄,现在开始,她已经是与丽妃没有丝毫差距——并且她肚子里面还有龙胎, 事实上她已经要比丽妃要更有权势和权力了。

  只是虽然得了封号,但也仍然有缺憾——那就是赵玄并没有因为她怀孕而来蓬莱殿更勤一些,他甚至来后宫更少了,只是偶尔会去张皇后的承香殿坐一坐, 也不怎么过夜,然后就会回去昭阳殿。

  于是薛璎也只能安慰自己是最近边疆不稳,所以赵玄也要忙于国事。

  .

  在薛璎高高兴兴地当了惠妃的时候, 薛瓷在承香殿中,果真是老老实实地开始做女史了。张皇后身边事实上并不缺女史, 也不缺伺候的人,她的来到显得十分多余并且十分尴尬。

  本朝的宫中设有六局, 其中有各种各样的女官,也有各种各样的名目官职甚至各个局当中还有官职名字相同的,唯独女史这一个是独一无二, 缘由无他,这女史又称了彤史,乃是掌记宫闱起居等事。换言之,薛瓷到了皇后宫中,将要负责安排宫中赵玄与各位妃嫔们的侍寝等等事宜,并且要把每一笔都记下来。

  这事情原本应该是由年纪稍长的女官来做,之前也是一位快要出宫的范女史担任,此时一个今年才刚满了十五的薛瓷过来接手,首先便是尴尬了。

  范女史见着薛瓷,先露出了一个十分不可置信的神色,然后又温和地笑了笑,道:“既然是娘娘吩咐的,我今年就要出宫去了,你便好好跟着我学吧!”

  薛瓷满脸通红——她之前是不知道女史做什么,这会儿进了承香殿,哪里还能一无所知呢,于是只一个劲儿点头,并不敢说话——生怕一说就张口结舌什么都说不明白。

  范女史见薛瓷这样子,也没说什么刻薄风凉话,只道:“凡事也都是从不知道到知道,你也不用太大压力,慢慢学着就是了。”

  薛瓷再次点头,脸上的红晕终于开始慢慢消散。

  范女史拿出了彤史用的彤管朱笔,温和大方道:“这就是我们用来记录的工具,还不知道你的字写得如何,等会儿你抄写一些来给我看。”顿了顿,见薛瓷点头,范女史又从架子上面取下了一本小册子,“这些在这里,这个房间里面,你可以看,但是不能带出去,也不能说给任何人知道。”

  薛瓷诚惶诚恐地接过了那薄薄的册子,小心翼翼地翻开,才扫了一两眼,又是红了脸。

  这上头记下的,几乎都是赵玄与后宫女子的宠幸之事,不仅标注了时间地点,还写下了赵玄当日的身体情况,妃子当时的身体情况,他们在事前事后的种种。

  闭了眼睛,她合上了这册子,脸几乎一直红到了耳根后头。

  薛瓷苦笑道:“这些要记得这么仔细吗?”

  范女史道:“这是自然的,将来若有什么事情,都能在彤史上一一找到。比如这一次惠妃有孕,便能在彤史上找到惠妃承宠是哪一日,那一日圣上是什么时候宠幸了惠妃。只有这样一一记下来,后宫才不会一片乱糟糟的。”

  薛瓷深吸一口气,冲喜打开了那册子——若是以范女史的说法,她也实在不必害羞,只当做是做个记录,这么想一想,便不觉得那么害羞了。

  范女史笑道:“除了这些以外,彤史上也需要记下后妃们的品行。”说着,她拿了另一个册子过来,摆在了薛瓷面前,“有个词叫做彤史扬辉,我们用彤管来记录了后宫中女人们的品行,那些才德兼备的,便会因为我们的记载,在史书中流传。哪怕只是女人,也能和正史中的男人一样,千古流芳。”

  这句话说出来,薛瓷的心砰砰直跳——她的确是小瞧了这么一个女史的官职,此时此刻听到范女史这么说,竟然还激起了几分熊熊燃烧的沸腾。

  接下来范女史却是话锋一转,又道:“只是在这宫中,记彤史很重要,可有时候性命更重要。只有活着,有些事情才能流传下来,若是死了,便是什么都留不来了。所以……识时务更重要。”

  薛瓷一瞬之前还在热血沸腾,这会儿忽然又被泼了一盆冷水,顿时又有些傻眼。

  范女史仿佛十分爱看到薛瓷这样傻乎乎的样子,于是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发,道:“你还小呢,又是惠妃的妹妹,做这女史也不会太辛苦,惠妃疼惜你是自家姐妹,到时候便会求着皇后娘娘放你出宫的。”

  薛瓷并没有接这句话,而是笑道:“那我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便来问范姐姐,还请范姐姐不要嫌弃我愚笨才好。”

  范女史微微一笑,也不在惠妃上面多说什么,便顺着薛瓷的话道:“既然如此,你这几日便先把这间屋子里面留下的彤史一一看过,但尤其记得,这个屋子里面的任何纸张都不能带出去,否则的话……后果自负。”

  .

  这样一间小小的不起眼的屋子,里面装满了彤史。

  薛瓷第一天进去的时候,先是硬着头皮翻着最近记下的那些看了,看了整整一天,中间许多面红耳赤的记载她几乎都快要看不下去,只是想一想自己将来要做的事情,又只好硬着头皮往下看。

  第一天看下来,她只觉得头晕眼花,从那小屋里面出来的时候,都快要站不稳,等到晚上跟着范女史去张皇后身边伺候的时候,脑海里面情不自禁浮现的都是彤史里面记载的那些。

  第二天再继续去看的时候,便是几年的记录,她也不再像第一天那样看着看着就开始脸红心跳,总算是能以一个正常的心态看待这些事情,也不会随随便便就浮想联翩了。

  她翻过了这些密密麻麻的记载,有心翻找一下薛璎进宫以后的事情,却让她琢磨出了一些规律:

  皇帝赵玄宠幸薛璎的时候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那就是只要薛春回出征前后和凯旋前后,赵玄一定是宠幸薛璎的。

  但在这些日子之外,却是比较少,偶尔有记下的,也大多是和丽妃等人一起,最后赵玄就和丽妃等人一起上了床,并没有薛璎的什么事。

  合上书页,薛瓷有些疑惑,这样明显的规律,难道薛璎从来都没有发现么?

  她既然心有疑惑,自然想找到答案。

  等到晚上时候与范女史一起歇下,她便旁敲侧击地开了口问道:“在后宫当中,圣上宠幸妃子,也是有规律的吗?”

  范女史仿佛并不意外她会这么问,只语气平常地笑道:“初一十五的时候一定是要到我们承香殿来的,其余的时候,便是圣上的喜好了。不过我们圣上的后宫意义比喜好更重要,你看过彤史也能发现的——之前是太后娘娘摄政,太后娘娘想把朝内外都安稳好,也就只能用这种法子,把那些朝廷重臣家的女儿都纳入了圣上的后宫,以换得朝中重臣们的忠心。”

  薛瓷点了点头,这道理她从薛璎的身上就已经看明白了。

  “所以你如果有心的话,就能微妙地把圣上宠幸后宫的日子,和前朝那些大事给联系起来。”范女史笑了一声,“这些你应该知道,将来安排这些侍寝的事情,都还得你来呢!”

  薛瓷捂着脸笑了一声,道:“安排这些,将来范姐姐再教,现在先说那个……那个侍寝的事情。”

  范女史顺手摸了摸薛瓷的脸颊,笑道:“这有什么好捂脸的?不过是男女之事,人之常情,没什么不好意思说的。”顿了顿,她又道,“既然是有规律可循,也就大约能知道,我们圣上对后宫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感情了。”

  薛瓷想了想,问道:“那……丽妃算是圣上喜欢的吗?我看丽妃侍寝的时候特别多。”

  范女史笑了一声,道:“你当然也可以这么认为,不过你明天再继续看,便能知道缘由了。”

  薛瓷“咦”了一声,问道:“这难道还有内|幕?”

  范女史神秘地一笑,道:“那一屋子都是真相,你何不自己去找来看呢?”

  .

  再去那间小屋翻看彤史的时候,薛瓷便着重翻了翻关于丽妃的记录。

  从记录上看,丽妃自才人入宫开始,的确是很得赵玄的喜欢,一路升迁都很快。薛瓷想着范女史之前说过的话语,又着重看了看那些时间,这倒是真让她看出了一些端倪:丽妃承宠的次数大约是薛璎的两倍,时间几乎都是集中在了薛璎承宠之前或者之后,两人几乎就是纠缠在一起,只要薛璎有过了,之后或者之前,丽妃就会有更多次。

  薛瓷忽然想起来之前在家里面的时候薛春回说徐家的话语,说徐家现在老弱病残,连个撑门户的人都没有,而他们卫国公府则不一样。

  想到这里,薛瓷忽然汗毛倒竖,她有个十分荒谬又很大胆的想法:丽妃的得宠是因为薛璎,是因为圣上要打压薛璎。

  前朝的薛春回已经大权在握,后宫怎么能还出个偏宠的薛璎呢?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三更来啦~~~

文中女史彤史设定是架空的,大部分设定不符合史实且会因为方便写作而进行二次加工,所以大家不要太较真(〃'▽'〃)

为了回馈大家的支持,本章24小时内留言会有红包掉落哟~礼轻情意重大家不要嫌弃呀么么哒~~~

以及感谢

读者“端木素颜”,灌溉营养液+110

爱你们么么哒~~~~

  ☆、太后

  蓬莱殿中薛璎做了惠妃一心一意养胎的时候, 承香殿中薛瓷安安分分地跟着范女史学习怎么做一个女史的时候, 薛春回带着兵马回到了京城。

  这一仗他打得甚为狼狈,生平第一次, 他不仅被敌人刷得团团转,最后还折损了不少兵马,兵败而回。

  作为一个打了败仗的将军, 他的态度算得上是稀奇了, 他十分坦然地进了宫,然后听着赵玄和满朝文武对他这次带兵的结果冷嘲热讽指手画脚。

  朝中的文臣们却叽叽喳喳个不停,他们历数着薛春回的罪状, 仿佛想借着这次机会,把薛春回踩进泥里面,让他再也翻不了身。

  这文臣与武将的争斗从来都没有停过,文臣总认为武将没有脑子, 都是莽夫,只会用蛮力,又手握大权, 是朝中的巨大隐患;武将也总认为文臣们纸上谈兵,对大局毫无把握, 除了会耍嘴皮子,暗中伤人以外, 什么都不会做,简直是专业拖后腿。

  薛春回静静地听着旁边的礼部侍郎邹孝侃侃而谈。

  邹孝道:“卫国公大意轻敌,才有了这次的惨败。从前卫国公不也是这样的么?带兵在外头的时候, 朝中就算有旨意,也是从来都不听从的,这次只不过是之前种种恶劣行径累计之下,终于尝到了恶果!”

  不等薛春回自己反驳,旁边的兵部尚书田疆便开了口,道:“邹侍郎难道没有听说过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吗?”

  邹孝阴阳怪气道:“这句话我自然听过,只是如今卫国公打了败仗,还要拿这句话来抵赖,便十分难看了。”

  这时,龙椅上的赵玄轻咳了一声,殿中顿时安静了下来。

  赵玄看了一眼一直沉默着的薛春回,问道:“卫国公自己是如何觉得的呢?”

  薛春回抬眼看向了赵玄,语气倒是坦然:“这次是臣大意轻敌了,还请陛下责罚。”

  赵玄沉吟了片刻,道:“那便回家好好反省吧!胜败乃兵家常事,希望爱卿能痛定思痛。”

  薛春回低头谢恩,并没有再多说什么。

  赵玄仿佛是松了口气,便命众人退下了。

  .

  薛春回一声不吭地往宫外走,往日里熟络的同僚们都不太敢上前来与他搭话,唯有那兵部尚书田疆快走了两步追上了他。

  “这败仗也不能全怪你。”田疆道,“你我都知道,你带兵出去的时候,连粮草都没备齐,你回来催粮草的折子都还在圣上案几上压着呢!”

  薛春回抿了抿嘴唇,道:“我知道。”

  田疆又道:“这些事情也不能公开来说,否则就是打了圣上的脸。”

  薛春回仿佛在压抑着自己胸中的怒火,好半晌才道:“若不是因为粮草不济,我也不会的带着人到突厥那边去找补给,后面也才不会出了那么多的事情……究竟是怎样才会让徐算那个老废物去了前线!”说到最后一句,他的怒火仿佛已经压不住,额头上青筋直跳。

  田疆轻叹了一声,道:“据说是宫里面丽妃娘娘的意思,说是徐算虽然老了,但是当年也是守过边关的。”

  “呸。”薛春回愤愤地唾了一口,“就算让窦麟那样的年轻人去,也会比徐算这个老废物管用!至少窦麟不会带着兵随随便便就后撤!”

  田疆苦笑道:“谁不知道陈国公府上和你府上是儿女亲家?窦麟也上了请战的折子,圣上压根儿没打算批。”

  听着这话,薛春回沉默了一瞬,最后也是一叹,道:“这难道要怪我打过的胜仗太多么?简直好笑。”

  田疆又道:“你女儿,宫里头那个,前儿封了妃你还不知道吧?怀了龙胎,宫里头一个,不管怎么说,看在这个份上,圣上也不会怎么对你动手的。”

  薛春回诧异了一瞬,最后苦笑道:“这倒是……半生戎马,为国开疆辟土,最后得靠着女儿的裙带关系过活,我这张老脸……简直不敢见人了。”

  田疆安慰道:“这是好事,你正值壮年,只不过是一次败仗算得了什么?今后再打胜仗便是了!宫里头有关系便好好用起来就是了,想想那徐算,若不是宫里头丽妃娘娘开口,他那一把年纪上什么战场?”

  薛春回心乱如麻,只摆了摆手,道:“罢了,谁知道下次带兵会是什么时候呢?”

  说话间,两人已经到了宫门口,于是分别上了各自的马车,就此告别。

  .

  等到薛春回到了卫国公府的时候,宫里面的旨意也传来了。

  或许是各方顾忌,对薛春回这次打了败仗也没有太多的责罚,爵位没有动,官职没有动,只让他闭门思过两个月,又罚了一年的俸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页  当前第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庶女薛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