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九叔_分节阅读_第205节
小说作者:子醉今迷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697 KB   上传时间:2017-12-28 18:30:22

至于盛妈妈,在浣衣局待了那么久,她早已忘了主子们怀孕时候是什么状况了。再者她自己也没有经历过生育,对这些当真是不了解。

“这可是大喜事!大喜事!”盛妈妈说着,就要和王府的侍卫说声,“我告诉他们去,让他们和王爷说一声!”

蒋妈妈也道:“我去找蒋辉。”

君兰听闻,赶忙手撑着藤椅扶手坐了起来,扬声唤住了她们两个,“我暂时不打算把消息告诉王爷。”

这话让两人同时停了步子。

“王妃怎么这么说?”盛妈妈不解。

君兰把身体绷直坐好,笑道:“王爷在外忙着呢。又不是要待很久,不差这一时半刻的。不急。等他回来了再说。”

她主意已定,两位妈妈就不好再多说什么。

但是,不只是两位妈妈,还有其他人想要急着让卿则尽快知道这个大好消息。

比如,潘太后和元成帝、董皇后。

之前君兰刚刚得知有孕的消息,神色有些茫然。

潘太后和董皇后看卿天宏想要缠着君兰,生怕刚刚怀了身子的她再有闪失,就让蒋妈妈她们扶着她先行回去。

待到安顿好卿天宏后,也不需要君兰出院子去永安宫了,潘太后和董皇后直接亲自去了君兰那儿一趟。

与她们同行的,还有刚刚得知这个好消息的元成帝。

不怪元成帝这样紧张。

他那个九弟弟,脾气怪得很。二十多岁的人了,莫说是娶妻了,就连个通房都没有。一直挨到了今年方才成婚。

身边没有人,自然没有子嗣。

可子嗣对皇家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事情。

清王爷不急,元成帝替弟弟急。偏偏清王爷把这些事儿都不当回事,压根不放在心上。即便元成帝有心想催一催他,清王爷也是左耳进右耳出。直接没仔细考虑过。

元成帝记得火烧火燎的,可拿他没辙,就只能这样暂且算了。

谁知现在峰回路转,事情有了巨大转机。

小九媳妇儿竟然有了孩子。

元成帝喜出望外。知道消息后就去寻了皇后。见到太后也在,听闻婆媳两个都要去看小九媳妇儿,元成帝就一起跟了过来。

听到公公的高声唱和声,君兰都来不及起身行礼相迎,三人就已经在宫人们的伺候下迈进了院子。

君兰急忙起身。

董皇后赶紧让牛公公去扶她,焦急道:“可使不得。怎么能猛起来?一定要慢慢的来。怀孕时候最忌讳这样动作快。”

潘太后看着君兰脸红红的羞涩模样,喟叹了句:“如果小九在的话就好了。”

“可不?那就差他一个了。”元成帝知道自己将要有小侄儿了,开心不已,一看到君兰就合不上嘴角,乐呵呵地道:“让他赶紧回来。陪着你和孩子。”

说着,他又有点不放心,叮嘱君兰:“你可小心着点。这头一胎啊,特别是前三个月,万分关键。什么事儿都等着三个月够了再说。这些天你好生养着,差什么吃的什么喝的,和你皇嫂要。”

潘太后瞧着这一幕笑眯了眼。

董皇后睨了元成帝一眼,哼道:“看你婆婆妈妈的。哪就需要你来说这些了?哦,敢情你一个大男人,还能比我们懂?”

董皇后拉了君兰的手,声音不高不低地道:“别理他。咱们说咱们的。他只知道个皮毛,我和母后懂得才是最多。要我说啊,听他十句话还不如我们一句。”

元成帝不服,不过,也没甚能反驳的,只能重重叹了口气,自己找棋盘去下棋了。

元成帝自己和自己对弈的时候,潘太后与董皇后落了座,好生与君兰商议一件事情。

“……既然有了身孕,清王府又没有修葺完毕。倒不如就留在宫里慢慢养着,回府的事情往后再说。旁的不讲,单就这吃和行的事儿,你在家里头,一个人就是搞不定的。倒不如在宫里住着,有太医看诊,保胎养胎。无论去哪儿,都有人看护着,绝对不会出差错。不像那清王府,都是大老爷们在,没几个伺候人的。”

潘太后说完,董皇后接了上去:“小九平日里忙得很,镇日里不着家。你一个人在王府里冷清得很,还不如在宫里热闹轻松。”

她们说的都很有道理。

可是君兰更喜欢在清王府里。那里是九叔叔和她的家,在那儿,她和九叔叔可以有很多的时间可以在一起。

倘若到了宫里,二人相处的时间势必少很多。因为有皇上在的地方,九叔叔就要和皇上商议很多的事情。根本顾不上其他。

然后也就顾不上她。

其实君兰平日里没有这么想过。也不知道是不是有孕了的关系,不由自主就往这个方向瞎想起来。

君兰赶忙阻止这种念头的疯长,笑着谢过了潘太后和董皇后:“我再想想。”

九叔叔不在身边,她心里的失落是遮掩不住的。

董皇后发现了,就道:“是得好好想想。你若是觉得宫里呆不惯,倒是也能回王府去。等小九回来再谈吧。”

潘太后一心想让君兰留在宫里照顾着,不愿意听到董皇后这样说,就想要把话题扳回来。

董皇后回头看了看她,不动声色的摇了摇头。潘太后这才把打算按了下来没有提及。

*

头三个月是关键。得好生养着,万不可乱动。

依着风俗习惯,在很多大户人家里,女子坏了身孕后,头三个月并不对外告知,只有几个极其亲近的亲人晓得。待到胎儿满了三个月后,坐稳了胎,方才把有孕的消息放出去。

如今君兰怀有身子一事,董皇后就和知情的几人下了命令,不许外传。

因此,这事儿还真的没多少人知道。

君兰自然是希望她和孩子都健健康康的,不然,九叔叔回来后,她也不好交代。因此,现下她就听从了潘太后她们的建议,窝在院子里,等闲不出来。

自打那天起,潘太后就日日遣了人来问她的状况。吃的,喝的。有甚喜欢,有甚不喜欢,都要分的清清楚楚,然后让御膳房记下,力求让君兰能够多吃点。即便吃不下,也要营养补充足够。若是君兰不舒服,哪怕是有一点点的不妥当,也不行,需得赶紧让太医过来看诊。

一晃好几天过去。

原本卿则说,去冀州要不了几日就会回来。可是现下好多天了,还没有将要归来的消息。君兰就有些坐不住了。

好在宫里有人前来,所以,让她暂时转移了注意力,放到了这个上面。

君兰这日正在屋子里看一本书。眼睛有些酸累,她搁下书册放到桌上,正想着一会儿闲来无事去花园里走走,就听宫人们来禀,说是慧成郡主带着女儿进了宫。现下正在太后娘娘那儿。

慧成郡主?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孕后反应会迟一些。君兰想了一想反应过来,那不就是丁淑眉的娘亲么。

她和丁淑眉也有好一段时间没有见到了。宫变之后,各家各户都忙得很。她又一直待在宫里没有搬回王府。因此,两人想要见一面也是很难。

丁淑眉是君兰少数的几名好友之一。

更何况,丁淑眉和她算是远房的堂姐妹。这份亲情关系,虽然随着以前的她故去后而不再存在,但她知道这事儿,依然把丁淑眉暗暗地当做自己的姐妹。

听闻丁淑眉在宫里,原本君兰还有些困倦,懒懒的不想动弹。现下瞬间情形,再顾不得其他,急忙换了身见客的衣裳,就往静明宫去。

静明宫内。

潘太后和慧成郡主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间或和丁淑眉说上几句。

慧成郡主的父亲定王爷,是先帝的兄弟。慧成郡主也算是潘太后看着一点点长大的。两人的关系颇为亲近。

只不过慧成郡主的脾气略微有些强势,和潘太后有点合不来。因此,两人虽关系亲近,实际上相见后并不热络。

如今慧成郡主来见潘太后,却是为了丁淑眉的事情。

刚开始,慧成郡主还能维持着淡淡的模样,但是,眼看着潘太后的心思不在这儿,眼睛不时地往外看过去,一瞧就知道在想旁的。她就有些坐不住了。

“……淑眉的身子如今眼看着越来越弱,也不知是怎么了。”慧成郡主说着,拿着帕子悄悄抹眼泪,“您悄悄。原先多标致的姑娘,现下却成了这般的模样。这让我可怎么活。”

潘太后先前就觉得丁淑眉这孩子瞧着弱气了点。比起往日来,瘦的有些干黄不说,还精神不太好。摇摇晃晃的,好似随时能够跌倒一般。

初时潘太后只想着这孩子可能是大病初愈所以如此。眼下步入冬日,染了风寒的人有,发烧头疼的人也有。季节交替本里就容易让人生病,更何况是天气冷倒了这个份上。

因着丁淑眉一进屋就自觉的坐到了门边上的座位上,所以潘太后只略微想了这么一下,她是受了凉还是头疼,可以远离她,免得她沾染了病症。

如今听了慧成郡主的话,潘太后方才晓得事情远没那么简单。

“你的意思是——”潘太后看了眼几乎挨着门槛坐着的丁淑眉,听她掩唇咳嗽,方才记起来她之前好似也一直在不时的咳嗽,忙问慧成郡主:“你是说,这孩子已经病了很多天了,然后还没有查出病因?”

“是。”慧成郡主答着,眼泪不由自主地溢了上来,“还没完全查出病因。所以,我想着带了这个孩子来给您看看,帮忙瞧瞧。”

慧成郡主相貌妩媚,因着保养得当,看上去根部不像是个有了那么大女儿的中年女子。以往的她,十分体面也十分注意形象,因此很少有在旁人跟前失态的时候。

可是现在,她眼中满是泪水,有的甚至来不及擦去,顺着脸颊就滚落下来。整个人憔悴了许多,昔日的风采折去了大半。甚至于皱纹也深了些,整个人都显得苍老许多。

就是这个时候,公公在外禀道:“清王妃嫁到——”

看着脚步轻盈往这边行来的,潘太后瞬间后悔了。

刚才是她示意宫人们去和清王妃通禀一声,丁淑眉到来之事。

她知道君兰这丫头的毛病。看着待人和善,其实亲近的人很少。难为丁淑眉和这孩子关系不错,现下丁淑眉来了,潘太后就思量着让两个孩子聚一聚。

谁曾想,丁淑眉竟然病了。

“你先回去。”宫女撩起帘子,君兰的身影刚刚出现在门口,潘太后就赶忙道;“一会儿再来寻我。”

君兰听闻后有些意外。

刚才和她说丁淑眉进宫一事的宫女,分明就是太后宫里的。所以,君兰也不用多问几句,直接就来了静明宫寻人。

哪知道潘太后居然改了主意,不让她继续前行,而是让她刚进门就折回去。

君兰抬头看看一脸严肃的潘太后,又低头看看坐在门边儿的丁淑眉。

她发现,丁淑眉不动声色地朝她摇了摇头。很显然,也不赞同她在这儿久留。

君兰踌躇了片刻,接受了好友的好意,并未进门去,而是就在门口处朝潘太后和慧成郡主福了福身,“见过太后娘娘。见过郡主。”

慧成郡主心里牵挂着女儿,见状只略微点了点头,不置可否。

虽说慧成郡主辈分高了一倍,但是,实际上君兰的身份反倒是比她高一点。因此,从辈分来说,君兰和她行礼是应该。但不行礼的话,也没甚大碍。

慧成郡主没有说什么。君兰得了潘太后的颔首示意后,就慢慢站直了身子往回走去。除了临行前朝丁淑眉笑的那一下,不再多管其他。

行至院中,君兰隐隐的听到了慧成郡主的哭声。

她心里一颤,总觉得好似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但是,又有点摸不着头绪。只是一遍遍地想着丁淑眉那不甚好看的脸色,心里堵堵的难受着。

君兰百思不得其解。可是又不能再去静明宫问个清楚明白,便拿纸写了封短笺。

上面内容,她没有问丁淑眉到底是怎么了。而是提了几句刚才相见却不能凑在一起玩耍的遗憾。

她知道,依着丁淑眉的聪慧,一定能从她字里行间的遗憾中看出她的疑问。也能够明白,她是为了防止慧成郡主看出她信笺的用意,所以才含蓄的把问题问出。毕竟信笺送过去后,是会直接交到了丁淑眉的手里,还是要通过慧成郡主才能到了丁淑眉的手中,真的没法断定。小心驶得万年船。当心点总是好的。

如果丁淑眉能够解答她的疑惑,用回信把事情一一说与她听,那自然是好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7页  当前第20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5/22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九叔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