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旺夫命_分节阅读_第115节
小说作者:南岛樱桃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836 KB   上传时间:2019-01-11 15:58:31

  宣宝觉得说妹妹坏话不太好,就小声嘀咕,说她没娘漂亮。

  “福妞她才出生,没长开,长开之后就好看了。”姜蜜说着想起几年之前,“当初娘刚生了你,把你放在小床上,你哥趴在围栏上看,也说弟弟丑,还问我为什么这么丑看着一点儿不像老卫家人。”

  宣宝平常看着精神头都不足,他是习惯性懒,听到这话却悄悄的把眼睁圆了。

  想到平常卫彦他总是好哥哥样,弟弟长弟弟短的,手足之情深似海看着都要感天动地了,没想到,他还说过这种话。

  “哥真坏。”

  姜蜜好笑的看着他:“当初的你就跟现在的福妞一样,你哥说你丑,你呢,说你妹妹不漂亮。”

  宣宝:“……”

  他内心进行了一番复杂的思想斗争,最后说:“漂亮,就是没娘漂亮。”

  “过段时间养白胖了你就知道稀罕,你妹妹五官生得好,长大了比娘好看。”

  因为没亲眼见过,宣宝不是很能想象,想到自家娘亲不说假话,这么讲肯定就会应验,他点点头。后来砚台下了学,收拾好文房四宝溜进内院,正想往他娘坐月子那屋里钻,就被兄弟拽住了。

  “干啥?你不在屋里呆着杵外头不冷?”

  “哥我问你,妹妹怎么跟说好的不一样呢?”

  砚台莫名其妙看他,问:“哪儿不一样?是比我们爱哭一点,那是姑娘家娇气!”

  宣宝一脸天真看着他哥:“不是说妹妹跟娘一样?”

  懂了懂了,砚台伸手搭着他弟的肩膀,一副过来人的样子说:“你过两个月再看她就漂亮了,谁不是这么过来的?”

  “果然……”

  “又在果什么然?有话一次说完别耽误我。”

  “果然娘没污蔑你啊,娘说原先我吃奶的时候你嫌我丑,说不像卫家人,想把我丢了。”

  砚台一下炸了毛,差点跳起来:“我没有!”

  宣宝死亡凝视:“娘会骗我吗?”

  砚台:……

  “宝你听我说,我是说过弟弟咋这么丑,但我没说要丢你。”

  宣宝:……

  “哥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娘没说你要丢了我,我讹你的。”

  砚台盯着小四岁的兄弟看了半天,终于忍住了没揍他,他回头琢磨平白无故为啥会聊到这?狐疑道:“你是不是嫌弃咱妹妹了?”

  宣宝转身准备进屋,被砚台揪住后领:“你真嫌弃她了?”

  “没有。”“你放开。”

  姜蜜在里面就听到外头有动静,因为怕进冷风那屋门关着,他听不明白,就转头招呼婆子,让出去看看谁在外头说话?

  婆子赶在那当口开了门,正好瞧见大爷揪着二爷的衣领子。

  “太太问您二位怎么不进屋?着外头多冷啊。”

  砚台这才饶过他弟,饶是饶了,他在心里记了一笔——卫煊真像极了爹。他看着乖,实际蔫坏!

  因为喜得福妞,卫成也是肉眼可见的高兴,就算这两年他出门之后情绪越发收得厉害,这回发自内心的快乐还是让同僚觉察到了,都问他是不是府上添了喜事?要是因为升官高兴这也太迟钝了。

  “记得尊夫人怀着身孕,是喜得贵子了?”

  “家里的确添了人,不是儿子,是闺女。”

  同僚心里纳闷,暗道生闺女有什么值得高兴?添丁才是人生一大喜。

  看他是真稀罕这闺女,大家伙儿才奉承了几句,问他洗三宴开吗?都说想去蹭蹭喜气。

  卫成颔首:“办的,就是明日。”

  之前砚台包括宣宝都没有认真办过,卫成后面也不准备再要,福妞估摸就是府上老小,热闹一下也是应该的。要是兄弟之间你有我没有,还可能闹得不高兴,是妹妹就没什么,卫彦包括卫煊都看着他们娘吃了一年的苦,好不容易才把福妞生下来,两个哥哥很心疼她,何至于吃她的醋?

  同僚说想去蹭喜气,卫成自然欢迎。

  反正他的德行大家也知道,日常宴请都给面子,但是不走重礼,他送礼或者收礼都随心意,谁抱着金砖银砖上门人反而不喜。洗三去凑热闹的大多就是备了添盆礼,男人们没往前凑,是女眷去添的。洗三礼高高兴兴走完,卫家在院里开的席面,请客人们吃了一顿,这时候大家伙儿就见到砚台和宣宝了。

  宣宝虽然勤快了一点,比其他哥还是懒人一个。

  至于说砚台,他很适应这种场合,人越多他越能发光发热。

  这就造成个什么结果?

  虽然洗三礼是给福妞办的,可福妞小啊,她现在只能被婆子抱来抱去,啥都不懂,来做客的太太们看她模样的确不错,夸了一番,没敢过分吹捧,怕吹过头显得虚伪。倒是砚台,他狠狠吸了一波关注,大家都知道了,卫大人家有个聪明绝顶的儿子,两岁多读书,到六岁前就读完了蒙书,现在跟着先生学四书五经,进展极快,估摸不用靠他爹,过几年能凭本事选进国子监去。

  这些官老爷都盼着自家能有个这么通透的儿子,可羡慕死卫成,怎么天底下一切的好事情都让他占全了?

  得皇上赏识不说,升官升得飞快不说,儿子瞧着还有青出于蓝之相,他后继有人。

  卫成这人生旁人真是羡慕不来。

  后来皇上都听说了,听说卫夫人生了个女儿,卫成近来人逢喜事精神爽。后来卫成有事上御书房,皇帝看了他好几眼,瞧着气色果然不错。

  问他添了个女儿就这么高兴?

  “皇上也知道了?”

  “是听了些,听说你长子聪明绝顶。”

  “微臣将这话说给卫彦听了。他道,是聪明,并没有绝顶,顶上毛多着呢。”

  皇帝听着就笑开了:“你家这个有点意思,过两个月宫里摆除夕宴,你带他来,给朕瞧瞧。”

  “小子话唠,只怕烦着皇上。”

  “由他说,左右童言无忌。”

  包括中秋除夕等等,每到君臣同乐的时候三品以上大员就要携家眷进宫,一般是带夫人和一二子女。他原先没这资格,如今够上了,今年本来就跑不掉,皇上听出兴趣来想看看他那就看吧。

  砚台比从前规矩多了,知道分个场合,闹不出事。

  卫成提起有事想求皇上。

  “说来听听。”

  “皇上有所不知,微臣家里有个传统,生儿容易生女难。微臣盼了有些年头好不容易得个闺女,偏家里出自乡野,都不太懂京中规矩,怕教不好她,想跟皇上求个恩典。”

  听懂了,“想让朕赏个人给你?”

  皇帝看了太监总管一眼,让他挑个好的送卫府去。

  宫里隔段时间就会放一批嬷嬷出宫,这些放出去的多半也会被各家聘去,嬷嬷年纪摆那儿,无儿无女的也怕老来无所依,一般都会挑好点的人家去伺候,由小姐为她养老。像卫家这样家风清正不藏奸纳垢的谁不乐意去?尤其这位刚出生的卫小姐是府上爱女,跟着她日子能差了?

  这事很快就办妥了。

  因着卫成是御前红人,太监总管很怕挑上歪瓜裂枣去得罪人,认真选了个人聪明眼力劲儿好规矩周正嘴严心思细的,让她收拾包袱去卫家,以后就是卫家小姐的贴身嬷嬷,负责教小姐规矩,替小姐掌眼。

  又提醒她只要把小姐顾好就行,不要插手府上其他事。卫家兴起来的时日尚短,习惯和规矩与别家不同。

  嬷嬷姓张,低头听着总管教诲,逐一应承下来,而后背着包袱去了卫家。

第152章

  这个时候张嬷嬷心里头也是期待夹杂不安。

  她当初是没活路了才进的宫,从小宫女熬上来就很不容易,皇宫这个地方是外面人想进来,里面人想出去。在这里头要想不惹事非好生活着都难,她们给秀女包括宫女教规矩的还好,被指去各宫的跟对主子尚且是在刀刃上走,跟错人就不知道哪天活到头。

  刚进宫那会儿天真,多几年人就会朝两个方向走,有些当够了奴才,无论如何都想翻身。也有张嬷嬷这样的,仔细攒着银钱,想熬够年头出去另做打算。

  结果她还没熬到,就赶上卫家添女。姜蜜总怕自己不会教,让福妞出去给人笑话,卫成怕夫人一直纠结这个过不去,趁着说到子女相关,跟皇上求了求。

  要是别家来求,皇帝还会琢磨看看你想做什么。

  卫家是什么情况他再清楚不过,立刻想到吴氏的彪悍做派,暗道卫成想给他闺女寻个靠谱的教养嬷嬷真明智,要是让他家中女眷手把手教,不好说会教成什么样。

  要是也跟他府上老太太似的……那搞不好要砸手里,难得嫁出去。

  得亏卫成不知道他的伯乐在想什么,他得偿所愿,心满意足出了宫。

  张嬷嬷被太监总管选中的时候有些愣怔,非常短暂,跟着就有两个关系亲近的来同她道喜。皇宫里头好是好,却不是命贱之人待得住的,去卫府好,往后一来无性命之忧,二来前程可期。

  卫大人深得圣心,还不满三十已经官拜正三品,他府上嫡女往后能差了?

  张嬷嬷心里也火热,又有点担心,生怕府上主子不好相处,宫里伺候的都听说过卫大人亲娘那彪悍做派,不光他娘,听说他夫人也差不多……知道进了卫府,她给人领着进了二门,沿着抄手游廊往里走,进内院到老太太跟前。吴氏已经知道儿子进宫去讨了人,也知道她是皇上赏下来的,张嬷嬷在底下老老实实跟她问安,吴氏让人起来,上下打量了一眼,看着是和自家伺候的婆子不同,她暂且满意了。

  “福妞这月十八生的,你也知道奶娃子头一冬不好过,要多上心。”

  张嬷嬷应下。

  吴氏又说:“你来之前应该听说了我府上的情况,这儿是没别家体面,只要你好生照看福妞,尽到本分,咱也不会亏待你。同样的我丑话说在前头,要是你做得不好,哪怕是宫里出来的我也不会给面子,到时候一样给你退回去。”

  张嬷嬷心里颤了一下:“老太太放心,奴才知道。”

  “行吧,你也不是头一天当差,什么当做什么不当做心里应该清楚,轮不到我来指手画脚,你把东西放房里去,放好去见见人。”

  不多时,姜蜜就见到女儿的贴身嬷嬷,她也问了两句,问张嬷嬷原先在宫里做什么的?到卫家来感觉如何?几问几答之间就发现这人话不多,不是嘴甜会奉承那种,看着还是实实在在的。姜蜜心安了几分,没再为难她。

  就这样,张嬷嬷从宫里搬到卫府,在福妞跟前伺候起来。她会看会想,多两天就发现这一家子也不像外头传的那样。

  要说主人家的仪态跟别家是比不得,包括用膳或者日常说话这家子都不大讲究。府上也有一套自己的规矩,包括大爷二爷的教养都很值得称道。都说卫家太太是乡下女人,乡下女人教养的儿子也不比传统的勋贵之家来得差。张嬷嬷在宫里当差这些年见过许多贵人,包括皇子公主都有,他瞧着府上大爷不比任何人差,往后恐怕有大出息。

  看大爷十分孝顺亲娘,又疼爱幼妹,这家女眷都是福气人。

  张嬷嬷一点儿不敢小瞧老太太,更不敢小瞧太太。

  老太太悍起来一般人招架不住。

  至于说太太,外面关于她的说法很少,可你想想这个女人,她是乡下出身娘家没什么来头,就是习惯说的糟糠之妻,却被卫大人当成个宝。别说下堂不下堂,这府上连房妾室都没有,她独宠,她当家,她和公婆还处得很好,又生养了两个儿子……

  如果说嫁得好是命,能把日子过得如此之顺,那是她本事。

  婆婆看媳妇儿少有不挑剔的,这前提下她们婆媳相处融洽,做婆婆的该对她有多满意?

  张嬷嬷一点儿不敢小看府上太太,每回到太太跟前都谨慎得很。

  姜蜜不知道她想了这么许多,洗三礼过后,老爷子提起来说是不是准备点年货顺带送封信回去,现在去筹备送到正好在年前,家里双喜临门,大伯包括亲家都能高兴一下。

  卫父提的,全家都赞同,砚台自告奋勇说要代笔,东西是吴氏拨钱让府上采买去置的。近来账上钱多,临近过年佃农那边陆续也把地租交上来了,四百亩的租子,哪怕卫家收得少,收上来也是一笔款项。

  农户们交租都很积极,生怕自己拖拖踏踏使得地主人家不高兴把地收回去租给别人,他们有钱赶紧就送过来。听说卫家添了喜事,还排着队说了不少吉祥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1页  当前第11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5/1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旺夫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