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旺夫命_分节阅读_第130节
小说作者:南岛樱桃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836 KB   上传时间:2019-01-11 15:58:31

  砚台还要问,弟弟就朝他看来,说:“我从明天就不做伴读了,我跟哥一起读书。”

  看弟弟不打算详说,砚台看向他爹。

  “太子不高兴,罚了他,他正委屈。”

  砚台也伸手去拍弟弟脑袋瓜,听见弟弟说:“他故意不听讲让我替他受罚,还让我跪,要不是爹过来,我腿就不是自己的了。”

  卫成跟在后面,看那两个活宝在前头走,听他们一个抱怨一个安慰,砚台说他以后要更加把劲,要很有本事才能保护弟弟保护家人。宣宝也在点头,说再不能让人这么欺负。

  姜蜜好不容易等到人回来,看到的就是眼睛红红肿肿但却斗志昂扬的宝贝儿子。

  估摸是怕娘亲担心,他撒娇说饿了要吃饭,绝口不提宫里的事。姜蜜催底下摆饭去了,卫成吩咐婆子打热水来:“连着跪了两场,得捂一捂膝盖。”

  姜蜜是知情的,不知情的是二老,二老听着一个着急,问怎么回事?

  宣宝平时话很少的,今天说了好多,这会儿被迫又开口解释:“我做错事在宫里受了罚。”

  “这个天罚跪啊?宝你过来给奶看看膝盖。”

  “膝盖没事,我没跪多会儿。”

  卫父问他到底犯了什么错?

  “爷就别问了,反正我明天起就不进宫去,再出不了事。”

  ……

  太子伴读很突然的换了人,这事引起了一些震动。本来以为是卫煊犯了大错被逐出去,看皇上还给卫家发了补偿,对卫成的态度一如既往,大家伙儿就纳闷了。

  有人猜是不是太子做了什么让皇上不耐烦准备放弃他?

  听到这个说法继皇后都乐了。继皇后正要迎来自个儿芳辰,心道真要是这样就太好了,这是最好的贺礼。

  没人教的孩子到底不成气候,兴庆除了占着太子的位置,他有什么?论学问不过尔尔,人也不活泼讨喜,还是个容易受影响不费力气就能被带上歧途的。

  皇上心疼他,这一点宫里许多人都知道。

  原先程度还要更深,他自己越长大性子越怪,在皇上跟前讨好得太明显,背后又是另一张脸。又脆弱又自卑还怨天尤人,每回去他那边皇上都高兴不起来,卖惨卖太多,看着这人就感觉压抑。

  皇家父子情本来就比不得普通人家深刻,哪禁得起这么消耗?

  本来要是受卫家矮敦子影响,他能从死胡同里走出来,后面还有盼头。现在兴庆算是把卫家得罪了,亲儿子受他一顿折腾,通政使大人心里还能痛快?

  想利用太子的是先皇后娘家,听说这事气得不轻的也是那家子。

  他们没想到太子会直接发作。

  本来太子的确不会,这不是受的刺激太大?心里正窝火就看到卫煊那张好像什么都不上心波澜不惊的脸,想到他在尚书房比堂堂太子还要自在,邪火压不住,就顺势发了出来。

  也是听底下人说得多了,都说皇上还是重视他的,这认知让兴庆有些飘。他也才六岁多,冲动之下没多想就做了这样的事,之前隐隐还有些后悔,在看到他父皇对卫煊和对自己两张脸后,后悔就变成不满。

  太子觉得他之前没收拾卫煊是气量大,卫煊本来就该收拾,他没规矩。怎么父皇竟然不同意自己?反倒对卫煊和颜悦色。

  太子不明白一个道理,做父母的从来都是严格要求自家孩子,同时对别人宽容。

  别说皇帝觉得卫煊他没错。

  哪怕他真有不对,堂堂九五之尊还能揪着个五岁孩子不放?肯定是任由卫成带回去教导,把重点放在太子身上。

  太子不理解这良苦用心,觉得他父皇待他比外人不如,就他这窝囊样还太子,狗屁太子。

  这误会不解开,人和人之间就会起隔阂,太子心有怨气,皇上则是满心失望。不过这些都同卫家人没关系了,之前卫成让儿子尽本分,既然被选做伴读就希望他能帮助到太子,现在宣宝不做伴读了,兴庆变成什么模样同他又有啥关系?

  拿姜蜜的话说,顾自家都顾不过来,哪有闲心操心人家?

第165章

  当晚家仆就备热水给宣宝捂了膝盖,姜蜜记得儿子会生病不光因为跪得久了寒气入体,还有心里的不是滋味。为此,当娘的还找儿子谈了话。

  宣宝平常说得少观察得多,加上进宫做了好多个月的伴读,他实际比砚台还要早熟。看出娘亲不放心自己,他没敢很反常的说许多话解释,就像往常一样听姜蜜唠叨。

  “当初娘就不乐意你进宫给人伴读,不过有些事当下身不由己……”

  “我知道。”

  “听你爹说了宫里发生的事,我想太子也不一定是有心要针对你,或许是搁哪儿受了气心里有把邪火,不发难受。太子是储君,储君也是君,而你是下臣之子,身份上就有高低不是平起平坐的两人,他心里不痛快,拿你败火是寻常事。就好像你爷心里有火可以训斥你爹,皇上心里有火也可以处罚大臣,很多时候是当时运气不好,不幸撞上去了。你不笨,娘说的该听得懂,莫要反复去纠结今天发生的事,我们宣宝没做错什么。”

  “娘别说了,这些爹讲过的。”

  之前心里惦记的都是儿子,盼他不要有事,现在人没事了,姜蜜才有心去想别的。当夜夫妻二人说私房话,姜蜜讲她觉得太子和自家这个方方面面差异太大,要相处得好本来也难。

  卫成让她接着说,想什么都说来听听。

  姜蜜道:“宣宝平常爱琢磨,可他生在咱们家,咱们家太平,太子生在宫里头,打小经的事多,有些多疑正常。两人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性子,还有一点,可能有人告诉过他,卫煊是通政使卫成的儿子,而卫成深受皇上倚重。人家会告诉太子,让他宁肯捧着不要得罪,这话叫太子听来也不是滋味,就像当爹的派了个人到你跟前天天冲你比手画脚,你还得敬着,哪怕一开始忍得了,时间长了能没点怨气?以咱们的身份,叫太子看来是不配同他平起平坐的,他高兴时不同宣宝计较,不高兴了给吃个教训都不用思量太多,根本在尊卑之别。只不过哪怕身份上有高低,按说也该自谦同时抬举别人,太子是太年轻,并且没人教他。”

  姜蜜说的多数卫成都赞同,他说不是没人教,是教他的人把重点放在知识以及学问上了,做人什么的,不敢说得太多。

  说起来还是身份不够,没那资格。

  “蜜娘这会儿消气了吗?”

  姜蜜抱着他腰身,缓慢的点点头说:“先前是急的,咱儿子没事了我自然要翻过这页,没得同个七岁娃儿较真,太子还不满七岁呢。我心里面觉得但凡还有实心实意在乎太子的人,该教教他,他表现出来这性情,哪怕脸好好的也很难得偿所愿……我见皇上次数不多,听相公你说了不少,感觉皇上不会因为他是嫡出就贸然把万里山河交托出去,要继承大统总要有那能耐才行。”

  姜蜜早先就一直不放心,觉得宣宝他和太子很难相处得好,她有自己的理由。

  因为宣宝出生在卫家,他起点低,未来走得高,和太子是反着来的。

  照如今看来太子出生就在巅峰上,一天天长大走的是下坡路。

  刚开始两人互相不熟,能有一段时间的友好,认识久了总会起摩擦,个性啊为人啊观念等等方面都不一致,使得他们迟早会背道而驰。盖因如此,太子这次爆发没让姜蜜觉得意外,她就是单纯心疼自家这个,当娘的谁不护犊子?

  姜蜜说的时候,卫成耐心听着,听完轻拍夫人后背,安慰她:“白日这出我瞧着挺好的,咱家这两个日子过得太平顺了,他俩生来就聪明,学什么都容易,总觉得人生没有难题。吃点苦头好叫他知道凡事不像自己想的那么简单,很多事你心里想做好,付出许多心力,最后还是事与愿违,天下事不是哪一个人说了就算的。”

  太顺了,卫彦包括卫煊的人生都太顺了,没吃过苦,没受过罪……他们让卫成想到自己同届那个状元。严彧的人生也是顺风顺水的,一路考上状元,之后把路走绝了。

  要这么看,这出真不见得是坏事,没准还能带出好的结果呢。

  事情的确朝卫成盼望的方向发展着,这次的遭遇改变了宣宝,他不敢再像从前一样懒散的糟蹋自己的天分,至少在学习这件事上,他用心多了。

  尚书房先生听说卫煊不会再来也暗道可惜,那瞧着像是个好苗子,按说是会有成就的。还有个先生寻着机会拦下卫成,同他说了两句。

  让他对自家儿子有个正确认识,好好培养,别糟蹋他。

  “你们卫煊看着不如他大哥机灵,他胜在耐性好。我不敢说他是尚书房里最聪明的一个,他一定是最坐得住的,读书是件寂寞孤独的事情,得要坐得住。”

  对自家儿子卫成心里还能没数?

  他道了声谢,答应一定好生培养。

  先生又问卫煊回去之后有继续读书吗?还是已经松懈了?

  卫成说他在读,虽然只在尚书房学习了几个月,他习惯养成了,回来还是会早起晨读。

  听着这话,先生心里舒坦了:“老夫教过许多学生,聪明的愚笨的都见过,最后的高低成就却不是照聪明劲儿顺排下来,越是天分好就越要刻苦用功。”

  这个话卫成格外认同。

  世间聪明人多,就好比大房的毛蛋那也是很聪明的,要不聪明他能想到那种发财的办法?

  ……

  皇上另外给太子选了个伴读,这个岁数上比太子还略大一些,甭管他背地里怎么想当面都能奉承讨好,多数时候太子都是高兴的,偶尔会想起卫煊以前在尚书房学习的样子,明明是小人儿一个瞧着还分外老成,看过来的眼神经常让人觉得你在无理取闹……

  想起卫煊,太子就烦躁。

  他烦,宣宝不烦。宣宝记得在尚书房先生是怎么安排时间的,回到家里他还是照样要求自己,清早要晨读,然后识字写字。他和阿爹商量着给自己拟了个方案,跟着实施起来,日子过得充实根本就无暇去回忆,难得想起来也平平静静的,不剩什么波澜。

  宣宝这么上进自然会影响到他哥,砚台大好几岁呢,会甘心落后于弟弟?

  他们兄弟好像一夕之间就告别了先前轻松散漫的生活,子女三人里面还悠闲的只剩福妞。福妞生在冬天,她也喜欢冬天,尤其落雪天她就会闹着要出去玩,姜蜜时常穿着防风斗篷站在檐下看女儿在院子里玩闹,她喜欢玩雪,好在人还听话,哪怕张嬷嬷说不听只要姜蜜喊她一声,说差不多了让回屋来,福妞哪怕舍不得她的雪人也会丢手进屋里去,任由娘亲拿热水给自己泡手,泡到整个人都暖烘烘的。

  “娘。”

  姜蜜拿帕子给她擦手呢,听闺女喊她嗯了一声。

  “娘啊。”

  姜蜜抬眼,使眼神询问她有什么事?

  福妞说想吃暖锅。

  “头年吃过两次,那会儿你才多大?不过刚满岁,还记得这?”

  “大哥说的,好吃。”

  看她满是向往姜蜜捏捏闺女胖脸儿,笑话她是馋嘴姑娘。福妞就抱着她娘的胳膊将脸往她身上埋,埋过去的时候又注意到她娘手上戴了个殷红的镯子,小姑娘一看就喜欢,盯着瞅了有好一会儿。

  姜蜜又想起抓周的时候:“喜欢这个?”

  “嗯!喜欢!”

  “那就听话,好生吃饭快点长大,等你长大了也会有各式各样的首饰,比娘多。”姜蜜也是嫌冬天里戴个绿镯子瞧着冷,才换了只,这姑娘眼尖就注意到了。

  不慌不忙的这一年又要过去,腊月头上,卫家迎来了个熟人,来年开春会试开考,林举人早说了他要再应一届,这就来了。这次林家嫂子没陪,听说是身体不适没敢远行,她怕帮不上忙反而耽误事。林家嫂子没来,另有其他人跟林举人结伴,抵京之后他还是先来卫家拜访,这次是卫成做主,还是借了院子给他。

  那院子姜蜜本来有心要脱手,计划脱手是想着皇上还“欠”相公一座大宅,那一进院恐怕是没机会用上了,留着还要经常使人过去看看,不如卖了省心。

  跟卫成商量的时候,他也同意,只是因为那宅院小破旧卖不起价钱,两人都没着急,后来又有其他事情忙着就搁置了,现在林举人上京倒是还能借给他住一段时间。

  林举人是跟结伴上京的友人一起住进去的,他们还请了个婆子帮忙收拾做饭。

  住进去之后,友人想起在卫府那些见闻,好一番感慨。

  “要不是卫大人的事迹非常有名,我都不敢相信他和林兄曾是同窗。林兄这岁数能中举都是本事人,他多年轻,已是当朝三品大员,双亲康健,子女聪慧,夫人更是贤惠大方……”

  提到夫人,那人还有些恍惚:“卫夫人瞧着太年轻了,都不像十岁孩子的娘。”

  林举人想了想:“我认识她九年,她的确是越活越年轻。不说这个,咱们吃一口,休息休息,从明天起好生读书争取这科考中。”前次过来林举人还有些抹不开脸,没怎么主动上门去请教,他不去,卫成会多事来问?那必然不会啊,卫成多忙的人。想着这次要再落榜,就等于白白耽误三年,林举人觉得他哪怕厚着脸皮也要多去请教两回。

  卫成忙,这点林举人是知道的,他算着日子准备赶旬休去,结果也不是那么顺利。

  毕竟人家一个月就只能清清静静歇三天,这三天是衙门留给官员沐浴休息的,对卫成来说,他还得抽考两个儿子功课,还要陪伴家人,甚至可能有同僚相请。

  对了,毛蛋的《卫大人传奇》又出了一册,卫成还没看过。

  每次有新书送来他都会看看,倒不是享受侄儿吹捧,主要是想看看里头写没写出格的内容。

  卫成又不是林家西席,自然不可能把空闲时间都给林举人,他以为做学问是自己的事,同窗之间互相帮扶也是点到为止,没得说翻开四书五经来细细替人捋一遍的。基础的内容该学堂教,或者自个儿琢磨。他能说的也就是一些经验上的东西,会试该怎么准备怎么考,还有后面的殿试,当注意些什么。

  上一届会试林举人是盲目跟风考坏了,他写拿手文章能不能取中卫成不知道,只知道会试不是跟风的场合。

  三年一届的会试考官少说十几人,他们联合阅卷,还会复审,定排名的时候也是商量着来,主考的意见更重要一点,其他考官也有发言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1页  当前第1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0/1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旺夫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