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旺夫命_分节阅读_第30节
小说作者:南岛樱桃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836 KB   上传时间:2019-01-11 15:58:31

  姜蜜点头说记住了——

  上府城,去官学,找相公。

  她把话重复了一遍,卫成听着点点头,差不多就是这样,该说的都说好了,他准备出门了。

第35章

  卫成离家时,天还稍稍有些冷,又一旬,附近这片就暖和起来,农家人陆续脱掉厚实冬衣,换上单层的春衫,准备春耕春播。卫家这边,几个爷们身上带火,加上成天在外头走动干活,外头刚开始转暖他们就把棉袄脱掉了。女人们多捂了几日,尤其是两个孕妇,生怕脱得太快着了凉,眼看着桃树上都长出花苞,跟着桃花都要开了,她们才彻底把棉袄脱掉。

  姜蜜嘟哝说再穿几天能上火。

  吴氏拿着她换下来的棉袄准备去洗,不小心听到这话,还飞了个眼刀过去:“开春之后时冷时热的,衣服脱得太快最容易生病,宁肯多捂两天,你怀着孩子不能着凉。老话说春捂秋冻没听过啊?”

  “娘说得对!我就是人年轻啥都不懂,没您压阵早出岔子了。”

  吴氏爱听人说好话,你捧她她就高兴,又有一说伸手都不打笑脸人,姜蜜这么一改口,吴氏就舒坦了,反倒理解起媳妇来:“钱氏她没心教你,有些事你不知道也正常,再说这还是头一胎,我原先怀老大的时候也是两眼一摸黑抓瞎,只要这胎生下来,以后再怀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说话间吴氏已经把皂荚拿在手上,准备往池塘边去。

  下院坝之前她又想起来:“三媳妇你整个冬天活动不多,开春之后就在咱家门前走走,吃得好又老是躺着坐着不活动怕不好生,本来生头胎就麻烦。”

  吴氏说完端着木盆走远了,姜蜜扶着她八个月大的肚子,慢慢走了几步,边走边在心里默念三字经。

  过个年时间还是短,卫成只来得及把三字经讲完,百家姓和千字文都还没说到。姜蜜从开始学,每天都有温习,她记得很牢,这会儿一边默念还分了点心思出来惦记远在府城的男人。

  卫成过完年就走的,应该早就到学堂了,照他一贯的做法,到了之后会先把东西放好,然后铺一张纸,提笔给家里人写信保平安。按说这封信该送到了,还没到是不是商队在路上耽搁了?

  姜蜜是算着过的日子,早两天她就在等卫成的家书,还没等来。

  这天还是没有收到,之后又过了几天,等镇上学塾旬休,万同窗才拿着递到他这里来的书信,替卫成跑了一趟送去后山村家中。他过来的时候吴氏拿着菜刀在剁猪草,姜蜜刚从鸡圈那边出来,准备坐下歇会儿,就看见这人在院坝下。

  “是不是有我相公的信?”

  “没错,应该是卫兄写信回来给你们报平安的,叔婶儿呢?在家不?”

  吴氏听到说话声了,她把刀放下,跟了出来。出来一看果然是万小伙儿,她边招呼人上来,边让姜蜜去烧点水给他泡碗茶,自个儿擦了擦手就要往地里去,准备把老头子喊回来。对于留在后山村这几人来说,卫成从学堂传回来的家书是他们的精神食粮,每次算着时间差不多了,三人心里都盼着,收到之后他们更是能高兴好几天,这几天内做什么都有劲儿。

  等婆婆去传话的时间里,姜蜜烧了一瓢水给万同窗泡好茶,茶泡好她就搬着条凳在几步远坐下。

  万同窗看着她这肚子,都想提醒说小心点,“几个月了?”

  “八个多月。”

  “那该生在四月间?”

  “估摸四月底。”

  “到那时卫兄喜得贵子,得好生请我们喝上两碗。”说着他自己都想起来卫成今年秋收前回不来家,就抬起手拍拍脑门,“看我,都忘了今年还有乡试,届时卫家双喜临门,光摆酒不够,咋说也得摆个流水席!”

  姜蜜听着也就是笑,怎么答嘛?

  乡下地方生儿子是会摆酒,生女儿不兴,她现在也不知道是男是女。至于说双喜临门,另一喜总归是三郎中举,眼下也不好说。

  姜蜜答不上,回来的吴氏给了准话,说要真是双喜临门,当然得摆个流水席好生热闹一番!

  姜蜜就要站起来让出条凳给婆婆吴氏,吴氏摆手让她坐好,别乱动,挺着那么大肚子呢。姜蜜笑了笑,问:“爹是不是在最远那块地上忙活?”

  “可不是!我扯着嗓子喊了好几声才把他喊答应,老头子就是耳背。”

  卫父赶回来就听到这句耳背:“你净瞎说!”

  ……

  卫成这封信主要是给家里报平安。他提到年后再回学堂发现整个气氛都有变化,兴许是科举年带来的,毕竟三年才有一次机会,同窗都很拼命,想中个举。卫成没在信上给家里人打什么包票,只是说他也会努力,又提到这封信送到的时候媳妇估摸已经怀胎八个月了,让她千万当心,后山村这边春日里经常细雨绵绵,这对种庄稼来说是好事,毕竟春雨贵如油嘛,姜蜜挺着八个月的肚子就得当心一些,进出要踩稳,下雨天最好就少出门。

  他往常不这样,就这封信看着格外啰嗦,姜蜜听着都不好意思,万同窗读完之后将信纸递到卫父手中,笑了笑说:“我都听出来卫兄对家里的牵挂,嫂子可得好好保重。”

  姜蜜说:“还要麻烦万兄弟,替我们回几句话,也给相公报个平安。”

  “好说好说。”

  吴氏也说总这么麻烦他,不知道该如何感谢。

  万同窗说了个老实话,他也没做白工,每次卫成送出来的其实都是两封信,一封给家里人,一封给他,给他那封信里誊抄了近段时间府学学官出的题目,供他参考。别看只是几个题目,这个抢手得很,他们学塾同窗都抢着借阅,每回看过题目也会自己回去琢磨一番写两篇文章出来。

  他和卫成之间不是单方面求助,算得上有来有回,只是这事卫成没跟家里人说,万兄弟从前也没特别提到。

  家里回给卫成这封信就简单得多,也不像去年总是说到庄稼长势地里收成,这封信上主要说了今年的气候,家里人身体状况,最近在忙什么……姜蜜答应他会照看好自己和肚子里的孩子,让他不必牵挂,专心备考。

  送出回信的时候,姜蜜已经是八个多月的肚子,隔壁的大郎媳妇比她早个把月怀上,这会儿肚子滚圆,看着随时要生。

  姜蜜天天都盼着隔壁的动静,看她还挺期待,吴氏就叹口气说别急,没怀满,瓜熟才能蒂落。吴氏又问了卫大郎一遍,问他安排好接生婆没有?别到了要生那天才想起来去找人。

  卫大郎毕竟不是头一回当爹,他都安排好了,本来估计还有个三五天才能发动,这天毛蛋从村学回来一路跑回家,没注意差点撞上他娘。当时的情况是毛蛋从外面进屋陈氏从里屋出来,两人谁都没看到谁,眼看要撞上陈氏扶着门框闪了一下,倒是避开了,肚子跟着就痛起来。

  毛蛋差点吓哭了,跑出去找他爹,没找到,扭头就到隔壁去喊他奶。

  吴氏在檐下跟媳妇姜蜜说话,听毛蛋在坝下喊她,站起来问咋的?

  “我娘!我娘要生弟弟了!”

  “羊水破没破?破了就扶上床去躺好,让你爹赶紧把接生婆带过来!”

  吴氏还奇怪他咋的慌慌张张跑这头来报信,就听见毛蛋说他爹不在。吴氏让他跑快点去地里看看,让卫大郎赶紧找接生婆去,她自己先和姜蜜打了个招呼,让她老实待着别过去凑热闹当心磕碰,跟着就去了老大家里。

  陈氏毕竟生过一胎,不像姜蜜啥都不懂,她自己就坐到床边去了。吴氏过去看她还行,问咋回事不是还没怀满?陈氏忍着痛说:“还不是毛蛋,疯跑回来差点撞着我。”

  “难怪毛蛋吓成那样,找不到他爹赶紧去找了我,你现在行不行?行不行都忍着点,总要等接生婆来。”

  等?陈氏哪里等得住?她头胎生得就比别人家顺利,这还是二胎,等了会儿感觉就来了,卫大郎还没把接生婆带回来,她脱了裤子蹲着就把孩子生了出来……

  卫大郎回来的时候,他婆娘精神头还不算差,靠坐在床上怀里抱着个娃。

  问这就生了?

  “那不然呢?找你找不到,等你回来黄花菜都凉了。”陈氏还在说呢,说第二胎就是好生,蹲下跟大解似的都还没嗯嗯发力就出来了。

  吴氏还是让接生婆帮着看了看,看好让卫大郎去摸两个鸡蛋出来,给接生婆拿回去。人虽然没帮上忙,也跑了一趟,空手回不像话。

  卫大郎听他娘安排拿着鸡蛋把接生婆送走,回头凑上前看了一眼,嘿嘿傻笑道:“蹲下就生了?不然取名叫蹲生?”

  “蹲生还不如春生中听!”

  卫大郎本来就是随口一说,他娘这么接了一句,他也觉得春生好点,点头说就叫春生了!

  陈氏懵了一下,说:“我准备管他叫金蛋,金蛋多响亮,听着就有出息!”

  卫大郎不让,说乡下孩子名字里沾金带银不好,就叫春生,春生喊着也顺口。三月间,卫大郎又得了个儿子,陈氏最终也没犟得过他,孩子小名叫春生。

  听说大嫂这胎还是儿子,姜蜜先道了恭喜,又想起来问吴氏,卫家这边生个女娃真有那么难?

  “我和老头子反正没生出来,你大哥二哥也还没有,不说咱们这头,你大叔公家人丁比我们兴旺,牵出来一排全是带把的,也就头几年才有个女娃娃,看着还怪稀罕。”

  姜蜜本来想着头胎还是福妞好,要是砚台从娘胎里他就要准备考状元,多可怜这孩子……

  看这个苗头福妞暂时可能来不了。

  果不其然,就在春生满月之后,没两天姜蜜就怀满发动。吴氏比卫大郎靠谱得多,她早就做好准备,哪怕姜蜜是头胎,生得没有那么容易,有她婆婆和接生婆保驾护航没出什么岔子。

  砚台生在四月二十九,是个大晴天。

  他娘为他受了大半天罪,天快黑才把人生下来,生下来之后只来得及看了两眼,就撑不住睡过去了。

第36章

  姜蜜发动的时候,人在学堂的卫成在读书。

  四五月份天气挺好,虽然逐渐热起来,还没到难以忍受的程度。卫成穿着府学配发的制式长衫,在桌案前坐得端端正正,他在默读典籍的原文。就这些前人留下来的经典,每次阅读都会有些新的感悟,卫成有时间就会反复去看,有些读书人更喜欢和同窗友人沟通交流,他出去论文的次数不多,经常是自己在琢磨,遇上难解的疑惑才会和一间屋住着的同窗讨论,或者求教学官。

  四月二十九这天也是。

  府学这边逢十放旬假,翻过二十九,三十号就可以休息。旁边已经有人在小声商量说明天干啥去,卫成好像没听见,他很专注,全部心思都放在面前这本书上。

  本来是这样,看着看着,他胸闷起来,捂着胸口缓了一会儿,还不见好。

  坐他右侧的同窗余光瞧见他半天没翻一页,看过来,问:“卫兄怎么了?”

  “胸口发闷,不大舒服。”

  胸闷啊……有时候是会有,同窗心想他可能太用功了,让卫成歇会儿,说正因为跟着就要上省城贡院应考才更应该保重,每届乡试都有还没答完就昏厥过去被官差从考场里抬出来急救的,要是因为身体不能坚持落了榜,得多难受。

  卫成嘴上道了声谢,心里却不觉得自己身子骨不好,他估摸是有什么事发生了。

  往常没有心慌胸闷的毛病,怎么今儿个发作起来?

  是不是家里头?蜜娘她……?

  一往这个方向去琢磨,他心里就更难受,想到就是这几天媳妇该生了,卫成真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家去。书也看不进去了,他坐都坐不住,心里难受了得有大半日才逐渐好转。

  傍晚的时候,和他住一个屋的看他站在外面空旷地方,皱眉瞧着西南方向。就跟着朝西南方望了望,没看见有啥,遂问:“卫兄在看什么?”

  “看我家。”

  同窗就想起来,卫成是松阳县人,松阳县的确是在那个方向,“家里有什么事?我看你惦记一天了。”

  “我妻姜氏头年六月尾怀了孩子,算日子,差不多了。”

  同窗想起来好像是有这么回事,之前听他提过,就冲他一番恭喜,劝说安心等等,只要孩子生出来家里总该往府城报信,等几天会有消息。

  跟他住一屋这个没说错,姜蜜把孩子生下来就已经是傍晚了,生下来之后她就疲惫的睡过去,她睡了,吴氏事情还多,她给收拾了一番,把砚台包好放在床里头,放好之后还担心媳妇睡着之后不安生怕她压着砚台,就在旁边守了会儿,看姜蜜一动也不动,才敢放心往灶屋去。她去炖汤,炖好等媳妇醒了才有得喝。

  她在灶上忙活的时候想起人在府城的砚台爹,她弯腰往灶膛里加了两根柴,就出去找上卫父。

  看接生婆往卫家来,村里就知道秀才娘子发动了,陆续有人来看热闹,刚才卫父在院坝下跟人磕牙,天黑了他才回到堂屋,吴氏看到他的时候他端着茶叶水在喝。

  “老头子你别光顾着自己高兴把三郎忘了,明儿个你往镇上去一趟,找到万小伙子,请他帮忙往府城递个话,告诉三郎他媳妇生了,是个儿子,生下来模样就很周正,看着俊得很。对了还有,家里糖要吃完了,你去的时候拿上钱,买点糖,再称几斤细白面,还有枣子……原先我生了大郎二郎他们坐月子的时候听我娘说,生个孩子亏自己,坐月这四十天不补起来以后啥毛病都可能出。我娘说但凡有那个条件,多炖几只鸡,多吃点肉,像鸡蛋面条这些都好。我们原先家里条件不好,我坐月子你都给我吃了不少蛋,现在条件好了,更不能亏她。”

  卫父听着头大:“你说这么多,我怕记不全。”

  “面条!枣子!糖!记住了没?”

  吴氏本来还想让他跑趟王屠户家,跟那边说有猪脚留一下,买回来给媳妇炖点花生猪脚汤。看他三样东西都能记不住,这还是等他从镇上回来之后再说。吴氏回灶屋看火去了,接着炖她的汤,屋里头姜蜜其实没睡多会儿就醒来了,刚睁开眼脑子还不清楚,过了一会儿她想起来自己生了,生孩子了。

  她撑着床铺坐起来,先往外看了一眼,没看到婆婆的人。跟着才注意到被襁褓包起来睡在床里侧的砚台。他露在襁褓外的脑袋瓜圆乎乎的,看着肥溜溜,肉不少,这会儿正闭眼睡着,睡得喷香。

  光看着他姜蜜心里就热乎,想伸手去抱,又怕把儿子吵醒了,她就坐在旁边看小家伙睡。

  起初看得还认真,多一会儿姜蜜就想起人在府城的相公卫成。他还不知道孩子已经生下来了,姜蜜好奇他听说之后会是什么反应。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1页  当前第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1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旺夫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