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凤行_分节阅读_第115节
小说作者:假面的盛宴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69 KB   上传时间:2019-05-19 11:45:04

  丫鬟们奉茶,端果子。不光这处花厅里热闹,两侧的花厅里都十分热闹,坐了不少各家的夫人们,透过窗子远远就能看到,但因为隔着些距离,并不影响这边说话。

  而这里大抵因为孙氏来了,安王妃又十分安分,所以一派和谐,聊得都是些鸡毛蒜皮或者各府上孩子的事。

  恍若魏王府今日有此盛况,对惠王府一点影响都没有。

  暗中有不少人去偷瞧孙氏的脸色,可什么也看不出,不过也没人不识趣去挑破。

  *

  而另一头魏王那边,和凤笙这边的情形差不多。

  若说女眷那边还能遮掩一二,前院男宾这里惠王只用走一趟,就知晓如今有多少人想捧魏王的臭脚。

  吴王赵王襄王几个都等着看惠王的笑话,可惜这次让他们失望了,若说以前身为太子的惠王禁不起挑唆,喜怒形于色,经过这些年的坎坷,早已让他学会隐藏自己的情绪。

  惠王甚至做的可圈可点,对魏王十分亲近,面对吴王等人的挑唆,他也没少四两拨千斤反击回去。嬉笑怒骂皆自如,让那些别有居心之人或是暗中跳脚,或是失了颜面暗中生恼。

  可也说了是暗中,表面上还是一片和谐的。

  一场宴罢,别人也就罢了,魏王和凤笙没少受累。

  魏王是身累,凤笙是心累。

  认真来说,凤笙今天还不算出了月子,所以陪了半场,她便回去休息了。

  魏王月上树梢才归,满身酒气。

  “起开,你熏着我了。”

  凤笙坐了一个月的月子,不能出门不能见风不能洗漱,好不容易熬够了时候,借着今日府上摆酒,一大早上她便让下人备水,好好洗了个澡。

  洗完澡后,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人也直接从月子房挪回了正房。平时房里总会熏着香,闻久了便不显,这次觉得格外好闻,处处都是新鲜,也因此对魏王身上的酒味儿格外敏感。

  “你光喝酒了,有没有正经吃东西?”

  魏王被凤笙推开,便侧靠在床头上,摇了摇头。

  “那我让下人准备点东西你吃。”

  凤笙吩咐桃枝,又叫人拿了热水热帕子给魏王擦脸。一边擦,她一边和魏王说了今天的见闻,不外乎某府夫人跟她说了什么话,见到了谁谁谁,当然也少不了孙氏。

  之前也说了,女眷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其丈夫的态度。

  魏王也挑拣了些事和凤笙说,两口子一边说着闲话,一边对自家被烈火烹油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其实这都是预料得到的,打从魏王决定入局,就心知肚明会有这一天。

  之前这些年的沉寂,对魏王不是没有影响,若是以前的野心是不甘,是不愿被人压着一辈子,随着中宫一系的衰退,自己娶妻生子,又有了一份正经事可以干,魏王的心境早已改变。

  他并不是睚眦必报之人。

  可事实证明,中宫和他们早晚有一战,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哪怕是为了皇贵妃,为了十六,魏王也必须站出来。

  魏王从不是优柔寡断之人,凤笙也不是,既然决定做了,自然不会后退。而今日的认知,不是畏怯,不是惧怕,不过是积累,是深刻挖掘自己的不足,认知当下局面,来众观全局。

  “好了,早点睡吧,也累了一天。”等魏王吃完夜宵,去沐浴回来后,凤笙道。她往里面躺了躺,给魏王让出位置。

  哪知魏王躺下后,却一把将她拉了过来。

  “你干什么?”

  “你说我干什么?”魏王饶有兴味看着她,他有些微醺,说是醉眼惺忪又不恰当,不过他的意思凤笙怎可能不懂。

  明明老夫老妻了,凤笙却忍不住红了脸,她搡了他一把,没搡开。

  “咳,你不累?”

  “我不累。”

第120章

  已经是八月末了, 天还是热得发闷,尤其今年热得格外反常。

  以往王府的夏日,七月过半冰就要撤了, 可今年这个时候炎热丝毫不减, 恍若还是六月天。

  去年冬日里王府在京郊庄子里存的冰早就用完了,凤笙只能命人现买。都在买,价钱就贵,幸好凤笙如今不差钱, 倒是不在乎这个。

  就是苦了那些买不起冰来降暑的普通百姓,因为天太热, 今年京中百姓中暑人数直线上升, 还热死了几个, 不过这热死的大多都是有疾病在身,又或是乞丐,倒是没引来人们的关注, 顶多是唏嘘一二,顺便再骂一句‘贼老天,怎么还不下雨’。

  偌大的冰山置于三足鎏金冰釜中, 静静地散发着凉气, 为室中增添许多凉爽。

  炕上,凤笙穿着碧青色薄绸对襟夏褂,腰间随意系了条月白色的褶裙, 天太热, 穿得就单薄, 她半蜷着腿靠在引枕上看账册,手边放着盏冰镇过的银耳莲子羹。

  她的体质怕冷又怕热,一直没改过来,不过这几年身子调养好了,不像往日那样容易病,所以用起冰来也胆大无忌。

  桃枝站在边上给她打扇子,两人时不时说句话。正说着,外面响起一阵脚步声,凤笙听了,当即放下手中的账册,眼睛看向落纱罩处。

  魏王掀了珠帘走进来。

  他穿着官袍,俨然是刚从外面回来。珠帘随着他的进入落了下来,发出清脆的撞击声,衬着这满室清凉,让人烦闷的心情顿消。

  凤笙见他衣领子都汗湿了,忙从炕上走下来迎了过去。同时没忘对桃枝使了个眼色,桃枝也是个自觉的,放下扇子就出去叫人了。

  不多时,一行丫鬟走进来,手里捧着脸盆帕子和要换的衣物。放下东西,这些丫鬟就退了下去,桃枝也退下了,留下凤笙服侍魏王洗漱更衣。

  说是洗漱更衣,其实也就是拭汗擦身,再换一身衣裳。

  等魏王换了件轻薄的缂丝夏衫,来到炕上坐下,德旺领着两个小太监进来了,手里端着铜盆,服侍魏王褪了脚上的朝靴,净了足,换了双敞口的布鞋。

  下人轻手轻脚把东西都收下去了,又奉了凉茶,魏王喝茶的时候,凤笙就在边上给他打扇子,想让他凉快会儿。

  不是凤笙服侍周到,而是她知道现在外面天热成了什么样,逢着正午回来,外面的秋老虎正盛,尤其魏王是从宫里回来的,紫禁城的外廷连棵树都没有,就这么顶着日头走出宫,定力不好点的都受不了。

  “你也是,怎么这时候回来了,避开时候也行。”

  别看魏王被热成这样,脸庞依旧镇定自若,他放下茶盏道:“宫里无事,去乾西五所和回来是差不多的路程,下午本王不打算去户部了。”

  凤笙在心里琢磨了下,失笑。

  回府虽然路程远了点,但出了宫门就有马车,魏王在乾清宫,去乾西五所稍作逗留和回府确实是差不多的路程,总是要顶着太阳走,还不如回来。不过听他说下午不去户部,倒是让凤笙有些惊讶。

  “事情有数了?”她扬眉问。

  魏王蹙起眉,道:“这一趟本王避不开。”

  也确实避不开,早在上个月有了苗头,凤笙和魏王便心知肚明,这是有人在给魏王下绊子。

  可即使明白,也拒绝不得。

  自打魏王去年九月入了朝,一直在户部无所事事,不是他不想做事,而是实在没什么事让他做。好在每个皇子入朝起初,都是这么坐冷板凳的,只待有了时机,才能一展抱负。

  当然这是在往好听里说,说难听点就是伺机以待,寻了机会做点什么事,来向朝臣们证明自己不是白吃饭的,这样才有利于树立威望和拉拢朝臣。

  而这个‘寻了机会’,可以是守株待兔,也可以是没事找点事做,众人都观望着魏王的动静,可谁也没想到魏王的运气会这么差,竟碰上难得一见的旱灾。

  所以打从事情有了苗头,京中等着看魏王笑话的人可不说。

  至于为何会说难得一见的旱灾?

  实际上山西那边闹旱灾,早在去年就有苗头了,当时一省三十多个州县俱皆受旱灾侵袭,朝廷专门派了钦差去赈灾,还给免了三年的赋税,可惜情况一直不好,今年拢共没下几场雨,这不眼瞅着今年估计还是颗粒无收,山西道的监察御史连着上了数道折子,当地官员也是连连向京中求助,朝廷专门为此事议了数次,章程已经拿出来了,如今就缺个人任赈灾钦差。

  这赈灾钦差也是分好几种的,若是灾情不严重,也就是走个过场,不外乎做个威慑作用,也免得当地官员贪滥无厌,把百姓救命的银粮也给贪了。这种情况是最好的,政绩有了,差事也办了,安安稳稳带着功劳回京,里子面子都有。

  可若是碰到受灾严重的情况,那就不光是赈了,总而言之其中十分复杂,再若是碰到朝廷有困难拿不出赈灾银粮,这差事的难度可想而知,甚至一个处理不当,很容易激起民变,是时所有黑锅都会背在赈灾钦差的身上,谁让他统管赈灾事宜。

  所以对想出风头的皇子而言,赈灾是件好事,也不是件好事,这次对魏王来说,便不是什么好事。

  这几年连着各地都有灾情,朝廷连连赈济,又是发粮又是免税,而去年的旱灾不光山西一省,而是绵延河南陕西山东等数省。朝廷好不容易因着盐政改革存了点余粮,如今挥霍一空,边关战事告急,哪里的银子都能缺,那边的银子不能缺,也就是说这次赈灾朝廷拿不出多少银两,谁领了这差事,谁就得空手上。

  恰恰就在这时候,提议魏王为赈灾钦差的风声越来越大,如今大家都看着,即使明白这差事很难办,魏王也不能躲着不出头。

  凤笙听了魏王的话,柳眉蹙起,久久不散。

  都知道这场有多难,这是魏王入朝以来碰见的第一个大关卡,即使凤笙早就心知肚明‘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下场必定不好,也没想到会是这么艰难的局面。

  可他们只能正面面对。

  “在当地号召大户捐输倒是不难,就怕有些人会故意给你下绊子。”即使凤笙这种寻常很少在外面走动的,也清楚山西一地局势复杂,各个派系的人都有,若是这些人合起伙来给魏王下绊子,魏王的处境将极为不妙。

  不用若是,这是显而易见的,不然那些人不会合着伙在背后推波助澜,怂恿着让魏王出头。对于那些人来说,灾民们算什么,哪怕赔尽一省饥民,也没有彻底打垮对手的来的重要。

  “父皇也不管管,这是拿着百姓民生做棋子?”

  凤笙越说越不忿,反倒是魏王苦笑了一下。

  就是心知肚明怕有人使坏,所以这次他非但没有迎难而上,反而一直避着躲着。可惜这事根本不是能躲过的,他倒是暗示了建平帝,若是这次旁人为钦差,也许难,但不会不能成,可若是换成他,难度数倍不止,而且这是在拿百姓的性命开玩笑。

  只可惜哪怕是建平帝,也没办法在‘众望所归’之下力挽狂澜。

  “情况已经这样了,与其让人逼着接下差事,不如我主动请命。”

  也是山西那边实在耽误不得了,连着两年闹灾,今年又颗粒无收,当地已经发不出赈灾粮了,百姓朝不谋夕,人情汹汹,已经发生了数次饥民冲击当地官府的事件。

  “也只能是这样。”既然躲不掉,只能认真想想怎么才能解决这次困境。

  *

  次日,魏王主动向建平帝请命。

  建平帝沉默半晌,面色复杂,到底是答应了。

  消息传出后,别人且不提,咸福宫和魏王府俱是忧心忡忡。

  可担忧也不能当饭吃,魏王忙着出京事宜,魏王府这边也连轴转着,几个幕僚忙着拿出应对章程,凤笙则在一旁拾遗补缺。

  她倒是想陪着魏王一同去,多少也能给他帮一些忙,可惜玹哥儿还不足周岁,还有珒哥儿也需她照料,她只能困在京中。

  想着魏王去山西后可能会面对的情况,凤笙去了一趟书院,从‘寮馆’中选了十多个放心妥帖的人充当帮手。

  这‘寮’字同‘僚’,取义为商周时期的太史寮,这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官方的秘书处。实际上师爷本就是充当幕主的秘书之用,像内阁下三房及通政司便具有秘书的性质,只是是为朝廷、皇帝服务。

  自打寮馆开馆以来,慕名而来的人如过江之鲫,有本院学生觉得于科举之途没有进展想另谋出路的,更多的却是散帮的师爷,想来镀一层金,也好更上一层楼。

  如今谁不知道晋江书院的寮馆出了好些个官了,虽很多都是杂官不入流,可流外之官也是官,官与民之间隔着千沟万壑,一旦能跻身进去,只要好好熬一熬,出头之日指日可待。

  而凤笙和魏王属于近水楼台,平时也没少做些善举用以拉拢人心,至于馆中人才出众的学生,自然心知肚明。且本身这对馆中学生来说就是一次机会,局面困难,一旦立功,功劳可想而知,若是真能为魏王所用,以后则前途不用愁。

  所以凤笙命人在馆中透露了风声,想寻一些人随侍魏王这次出京赈灾。消息是藏在台面下放出的,透露的对象自然是凤笙看中的人,果然不出她所料,得到消息后,私下毛遂自荐者众多。

  凤笙又挑了挑,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位,才择了十二个人。

  这些人年纪大约都是中年,本身阅历丰富,还有几个人曾随侍主家去山西上过任。所谓吏滑如油,师爷作为上要和父母官打交道,下要制得住那些小吏为老爷办差,本身便精明圆滑,深谙左右逢源之道,台面上台面下的事都能办,有这些人帮着魏王办事,想必能如虎添翼。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1页  当前第11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5/15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凤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