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汉贵女_分节阅读_第144节
小说作者:三春景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29 MB   上传时间:2020-04-08 20:27:07

  但这种思想不是直接去说就能种到人的脑子里的,需要有一定的载体。当载体为人所接受了,这些思想也就潜移默化中被人接受了。

  古代贤人的著作或许本身并没有其他的意思,但是不要紧,用这些著作作为教材的时候统治者是可以掺私货的!

  解释权是在现在的人手上的啊!就如同《诗经》,诗歌早就存在了,就摆在那里。但要说这些诗歌到底是什么意思,那还不是要看拥有话语权的学者怎么解释?

  刘彻很喜欢现在《诗经》的解释方式,因为里面传达的思想是绝对有利于统治的。

  想到这里,陈嫣也打趣刘彻:“姐夫曾经还为了儒家与道家的南辕北辙同老师们辨论过呢!我现在还记得,‘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这是道家的道理,要叫民众愚笨。而儒家却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朝闻道,夕死可矣’,是要启发民智。当时姐夫以此为惑,让老师们都差点儿打起来!”

  “姐夫偏向儒家的…如今此举可一点儿都不儒家哦!”陈嫣笑眯眯地道。

  刘彻大笑起来——这看的一旁的韩嫣、卫青心中称奇。

  刘彻早些年做太子的时候读书,身边有贵族青年组成的‘伴读团’,当时韩嫣就是他最器重的一个了。一方面是韩嫣聪明、有眼色,还恰好了解刘彻非常感兴趣的匈奴。另一方面,韩嫣长的好看啊!

  没办法,刘彻从小就是一个究极颜控!在他这一朝出头的名臣,史书上基本上都要记载一笔仪态、外貌什么的。

  到现在,韩嫣依旧很受宠幸,甚至相比以前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这种和宠臣倒还有些差别,刘彻似乎将韩嫣当成了类似‘跟班’的玩伴…嘛,这也正常,作为皇帝,一方面需要人才的辅佐,另一方面也需要纯粹的、解闷用的‘朋友’。

  正派的人看不上韩嫣,但那些想要走捷径的人可是很追捧韩嫣的!

  如今他是长安新一代的‘王孙公子’,出行时身后就跟着一大堆贵族子弟,众人都隐隐以他为中心了。

  而现在,刘彻重新读书了,他也被拉了过来。另外,侍中们也集体弄了过来,旁听课程。

  ‘侍中’这个官职对于陈嫣来说是如雷贯耳的,因为初中的历史教科书上就提起过!汉武帝利用侍中构建了内外朝制度,从而加强了皇权!

  说白了,就是不和朝堂上那些老东西玩儿了,利用侍中这么个皇帝身边的侍从官,组成了类似‘内阁’的存在。有什么事情,天子和侍中就商量清楚了,这就是内朝,至于外朝,要做的只有接受和执行!

  不然能怎样?要造反吗?

  不过现在的侍中还没有后来那么牛,现在的侍中还真是‘侍从官’!大多是围绕在刘彻身边,在政治上和刘彻有着相同想法的年轻人。这些人常年跟着天子,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个国家是如何运转的,这么学习几年,将来再外放个几年历练,再回到中央担任一两任官职,都是一等一的良臣!

  之前宫中卫夫人怀有身孕,家中兄弟因此被陈嫣她老妈整——整是没整到的,反而让卫家兄弟因祸得福,被刘彻召入宫中。卫夫人的哥哥卫长孺、弟弟卫青都当上了侍中,这也是对他们兄弟的一种保护吧。

  而卫青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迅速从众多侍中中脱颖而出的。

  卫青受到了刘彻的青睐,平常与这位天子的接触自然而然就多了起来,对其了解也就加深了。

  他和韩嫣一样吃惊就在于,陈嫣刚刚一番话其实是很得罪皇帝的。

  凭良心说,刘彻并不是一个难伺候的皇帝,他并不算心机深沉、喜怒无常,不过他确实任性也是真的——以一个皇帝来说,任性只能说是基本标配!天下都顺着他们,久而久之哪有不任性的!

  他也确实不算好脾气…话说回来,历史上真的有好脾气的皇帝吗?有,但却是凤毛麟角!因为得筛掉一批假装好脾气的,以及只是在朝堂事务上好脾气,私下其他方面却不算好脾气的。本来就少的,这么一筛,就更少了。

  陈嫣只不过是实话实说而已,但是对着皇帝‘实话实说’,这样真的好吗?而且这还是揭短呢!

  其实刘彻也是经过了一段心态转变的,一开始他当然会有些不爽,觉得这会不会说话啊!有点儿让人讨厌呢!人都是这样,爱听好听的,对于不喜欢的,怎么可能爱听!

  但是后来这种心态发生了变化。

  第一阶段他只是习惯了而已,习惯了陈嫣就是这样和他说话的。习惯的力量才是最强大的,所以现在陈嫣说出再‘出格’的话,他首先也只会想到‘她不就是这样的么’。

  习惯了之后就很难再生气了。

  第二阶段时,刘彻在习惯之后心情平静,也就能更好地理解陈嫣说这些话的‘意图’…最终的结论是,陈嫣根本没有任何意图!她并不是想借此讽刺刘彻什么,也不是想借此引起刘彻的注意,又或者打击一些人,美化一些人…总之达成自己的目的。

  陈嫣说这些的时候就真的只是想到了就去说,就像是普通人,朋友、亲人之间,他们聊天不就是这样的吗?有调侃打趣,也有直言不讳,其实其中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就是想到就说,自然而然的事情。

  当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刘彻就觉得心中感觉微妙地变了。

  所有人和他说话都是小心翼翼的,最怕不小心说了什么不该说的,最后惹怒了他。而这些对话往往也是带有目的性的,臣子们、宦官们、皇族们,他们都有求于他!因为有求于他和他说话。

  就连与母亲、姐妹们聊天,也是这样——母亲想要权力,想要王家人当官,想要王家有更多的赏赐。姐妹们不用说,他的姐妹当然尊贵,日子过的顺心无比,但谁又会知足呢?所以想要更多的东西。

  刘彻很喜欢做‘皇帝’,因为这意味着唯我独尊,意味着他能够按照他的意思治理一个国家…但他不能只做‘皇帝’。人是无法脱开本来的自己的,很多时候,就是万万人之上、称孤道寡之时,他也会想做一做‘刘彻’。

  古代的皇帝想要微服私访,想要在皇宫中办市场,想要自己玩cosplay,在宫中扮成其他身份的人物…无不因为此。

  当久了皇帝,肩膀也会累。如果能做回本来的自己,也会轻松快活很多吧!

  现在的刘彻就经常会想起少年时,当时的他还只是太子,所以可以骑马出宫,长安城里打马而过,那时身边并没有跟很多人。

  那样的快乐。

  而现在,和陈嫣说话的时候是少数能体会到这些的时候了。

  这一阶段里,他已经接受并喜欢上了陈嫣的说话方式。至于最后一阶段,那是近一两年的事情,对于这个时候的刘彻来说…滤镜已经一米八厚了。

  这个时候,陈嫣说什么他都很难生气,只会往好的地方想。陈嫣说些中正平和的话,别人说是老气、沉闷,陈嫣说就是懂规矩、知进退,点赞!陈嫣说些出格新奇的话,别人说是放肆、大胆,陈嫣说就是有意思、真性情,再次点赞!

  心都偏到胳肢窝去了!

  事实证明,当皇帝的,哪怕是未来会成为千古一帝的,他们也会像普通人一样偏心!而且他们偏心起来会比普通人更难扭转——这也很好理解,普通人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让他们转变的挫折,很少有人能够一条道走到黑。

  皇帝就不一样了,对于他们来说,一条道走到黑只是日常而已!

  很少有人纠正他们,就算偶尔有纠正的,他们也可以不接受!只要他们自己死扛着,又有谁能强迫天子改变呢?

  事实上,皇帝是最要面子的一种生物!有的时候他们自己也知道自己错了!但知道了又如何?面子不能丢啊,所以再坑爹也得把之前的政策硬着头皮继续下去。

  时间长了,皇帝的性格也就养成了!他们往往固执的要命,认定了的事情轻易不会为人所改变,除非是他们自己改变了想法!

  刘彻对于陈嫣的‘打趣’,并不觉得冒犯,因为他知道陈嫣真的只是打趣而已。当然了,如果换一个人就完全不是一样的结果了,说不定刘彻就会觉得此人心中对他有意见【阿西!心里记小本本。

  “如今才知,单说一家之言其实并无多大意思。无论是道家愚民也好,儒家启迪民智也罢,都不能单独使用!治国之道,本就不拘泥,其中微妙,存乎一心。”刘彻说到这里的时候也很感慨,当了天子才明白很多事情并没有那么理想。

  复杂多了。

  陈嫣连续拍了好多次巴掌,满脸笑容:“恭喜姐夫了!治国之道上已然登堂入室!”

  她是真心这样觉得,在理解刘彻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的基础上,发自内心觉得他做的很对,理解很到位。因为抱着这样的心情,所以显得格外真诚,刘彻也忍不住跟着她笑了起来。

  “我一直觉得,皇帝不能是哪一种学说的门徒,因为心中有了偏向,就不能公正了。而身为皇帝,是最应该公正之人!各学说之间的公正只是其中之一。这些学说不过是治理天下的工具,好用就用,不好用丢开就是。”

  陈嫣侃侃而谈:“大一些去看呢,皇帝要维护天下万民的公正。贵族、豪强,这些人比底层老百姓要强大的多,若是皇帝不能维护公正,始终站在底层小民这边,贵族和豪强就会迅速地将老百姓吞食掉,田地变成他们的田地,老百姓变成他们的奴仆庄户。”

  陈嫣的书案上有一个木头做的跷跷板模型,算是一个小摆件吧。陈嫣在一面放了一块墨,另一边放了重的多的竹简,一下就让跷跷板翘了起来。同时,陈嫣将手放到了墨块那一边,将跷跷板按了下去,保持了一个平衡。

  伸出另一只手示意刘彻看:“所以天子是绝不能站在贵族、豪强这边的,这就是缘故——贵族和豪强实在是比小民强太多了。而贵族和豪强一旦开始吞食小民的田地,甚至小民本身,就不会停止,因贪欲是没有底线的!这些人不会想到将小民逼到没活路之时,平常看不起的小民也能反抗…然而事实就是他们能!当年始皇帝扫荡六合,虎视何雄哉!何等霸道无双。然而即便是这样的大秦,始皇帝离世之后便陷入了天下大乱!”

  陈嫣说到秦朝旧事的时候也很感慨。说起来人类能犯的错误,基本上在历史上都已经犯过了,如果人能够吸取教训,不再重犯,那就很好了。然而现实是,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不能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所以华夏历史上的王朝都是在重复同一个命运,崛起、兴盛、由盛转衰、被推翻,所有的王朝末年几乎都是相似的!土地兼并严重,朝廷内耗严重,皇帝不通民情……

  陈嫣说这些话的时候,周围是逐渐安静下来的。本来还有侍中们收拾东西的声音,但随着她说的越来越深,这些人也竖起耳朵听住了。

  陈嫣这些东西真的是很基本的理论了,但在这个时代,绝对是最精英的人才能有的认识,才能说出的道理。甚至即使是这批人,他们也未必能如此清楚明了地讲出来。

  这些人会说‘民为本’,但其中的道理会被归类到仁君就该如此,而这样做了,天下人安居乐业,自然天下无事。像陈嫣这样痛陈利害,最终得出一个清楚明了的道理,这是很少的。

  一方面,此时的人没有深刻地去想,毕竟华夏民族还没怎么经历过朝代更迭的洗礼。另一方面,也是‘道德感’在作祟。上古遗风,人们希望将一切交给道德之类的东西来处理,不太希望讲利害之类的。

  事实上,世上讲究礼法,这不正是因为三代以来,人民的道德越来越败坏了,所以才只能以礼法加以限制吗——乍一听好像很有道理,但仔细想想其实很操蛋的。而这样的道理,在这个时代还是很有市场的,所以大家在讲一些东西的时候也受到了影响。

  好像讲利害就低了一等,是劣政了一样。

  但在场的人,都是刘彻挑选的符合自己思路的年轻人…简单来说,都偏向实用主义,是能够接受谈利害的。

  所以陈嫣这样说,他们立刻就接受了。并且觉得此前一些很模糊的东西一瞬间就清晰起来,从大方向而言,明确了为什么要站在小民这边!总之,无论什么时候也不能被贵族豪强这些人忽悠到他们那边去!

  除此之外,他们也为陈嫣话语中的气魄诧异…陈嫣根本就是站在全局的,甚至历史的角度看这个问题。这种思维方法,是谁都能有的吗?

  一般人就算是想要培养,也培养不出来!因为个人眼界、思维方式这种东西,根本不是想想就能有的,只有身边的环境适合,这才能自然而然产生。

  能如陈嫣这样想问题的,他们只见过一个…正是当今天子!

  但天子这样并不奇怪,他所处的位置,所要做的事情,从小受的教育,都是这个方向的!

  真、真是奇人——这一想法出现在不止一个人脑子里。

  相比之下刘彻和韩嫣就要反应平淡很多了,刘彻知道陈嫣一直如此。韩嫣也是少年时和陈嫣做过同学的,心中也很感叹:到底还是不夜翁主最合陛下的意思!

  心中庆幸陈嫣不是男子,若真是男子,也就没有他的位置了!

第153章 野有蔓草(7)

  陈嫣的书简、文具收拾好了, 自然有人替她拿…实际上就她那小身板, 估计也拿不动。此时的书籍都是竹简做的, 即使大多数经典都字数不多,一套典籍下来几十斤上百斤,也随随便便啊。

  陈嫣和刘彻一不小心就歪到了书籍上面,主要是她在向刘彻炫耀自己的藏书。

  “近日弄到了一套楚国藏书,很值得细读..只是楚国文字实在是…”陈嫣说到这里也有一点儿头疼。春秋战国时用的还是篆书,如今她也是个贵族了,篆书当然是学过的,但她学的是主流篆书!

  齐国、秦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这六国, 其篆书虽然有些差异,但总体上而言,这种差异是可以辨认的。正如后世的华夏人都自带繁体简体转换系统一样,此时学篆书的人, 只要学一国篆书,就可以完成六国文字转换。

  唯独楚国不一样,大概是受到南方非中原文化的影响太深了,反应到文字上,和中原差异格外大。

  刘彻对于陈嫣炫耀藏书毫无感觉,如果他想要某种藏书的话, 只要世上还有, 难道会搞不到吗?更别说他本身就拥有这个国家最大的两座图书馆, 石渠阁与天禄阁了!陈嫣还有不少图书正是从这里抄到的副本呢!

  “让人译成今人文字不就行了?”刘彻是真正的务实主意者!而且作为皇帝, 每天要日理万机, 最痛恨浪费时间了!臣子们的奏章写的冗长,废话太多,他都是要生气的!

  陈嫣就和他不一样了,解释道:“有些还是要看原本的文字才能明白更深…而且楚国文字单从文字来看也是很有意思、很有韵味的…我慢慢读就是了。”

  汉高祖刘邦是楚国人,所以汉代人对于楚国文化还是挺崇拜的。再加上楚国确实是战国时期非常重要的国家,不能忽视。所以当初学文字的时候,陈嫣也学了楚国文字,只是不够熟练而已。

  “阿嫣倒是爱这些,”刘彻顺口感慨了一句,顺便就邀请道:“明日宫中开家宴,你也来罢!”

  陈嫣迟疑了一下,但最终还是摇了摇头:“不必了,这家宴又不是冬至大家宴,应该只有姐夫、姐姐、太后,还有后宫中诸位娘娘罢?我去了算怎么回事儿?”

  宫廷之中的宴会是很多的,没资格进的人趋之若鹜,有资格进的却往往分情况讨论了。有些可以去,那就去,有些不那么适合去,又何必去呢?他们这些人都可以参加宫廷宴会了,也用不着刷存在感啊!

  “你有什么不能来的!”刘彻却有些不高兴了,“你少时就是在宫中长大,跟着父皇的时候什么家宴没有你?”

  陈嫣还是摇了摇头,这次她找了个理由,道:“这几日事忙…要过冬至节了,我还许诺了舜表兄一副绣屏,好多事都要置备起来。”

  冬至节可以说是此时最重要的节日了,经济允许的情况下人们会赠送冬至节节礼。如果是有钱的贵族之家,这份礼物只会更加隆重!以车来论,一车一车地拉礼物。

  陈嫣还没有嫁人,定位上她就是‘大长公主的女儿’,所以倒不用自成一户,向其他人送冬至节节礼。当然了,相应的她也收不到大车大车的冬至节节礼。

  但,在自己的私人交际圈子里,一点儿表示都没有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和一些关系好的人赠送几件冬至节节礼,这就是她的惯例了。

  包括刘彻,他也是收过陈嫣的礼物的。

  “绣屏?舜,是刘舜?”刘彻的表情可不好看。

  陈嫣却当成是他不太理解,于是解释道:“刺绣出来图画,用这做屏风。之前往北方跑的时候舜表兄招待了我…还特意派了王宫卫兵护送我往北又走了一段,说好了给他绣骏马图做报酬的。”

  此时有刺绣了,也有屏风了,但屏风远没有后世那么多花样。偶尔也有在屏风上绣花的,只是往往是绣一些简单的图案,不存在图画这种。

  其实刘舜说让陈嫣绣骏马图绣屏也是玩笑居多,是陈嫣说要谢谢他,但他又不需要陈嫣的什么东西,便随口说了这个——大概在他的印象中,陈嫣的手工确实不错吧。至少在贵女圈子里,没见过比她更好的了。

  贵女又不用靠着这些技艺谋生,平常做事也有婢女…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7页  当前第1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4/42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汉贵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