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汉贵女_分节阅读_第163节
小说作者:三春景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29 MB   上传时间:2020-04-08 20:27:07

  这种情况下,陈嫣的砖厂开始开足马力生产砖块。对外,陈嫣并没有弄出价高者得规定,而是价格始终维持一个比较确定的数值…总之,先到先得吧。

  提前来订货的交了定金,就能获得一份契约,等到排到自己的砖生产出来了,砖厂就会送过去,到时再付尾款。

  不过订货却不是无节制的,砖厂的计划,只许订出下一个季度的生产指标。当然了,按照如今这种效益,产能都是在不断扩大的,所以生产指标不止能完成,还往往会远超出。多出来的并不用担心…效益好的很呐,生产多少就能卖多少,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正好,这种多出来的砖可以成为‘机动配额’,偶尔有什么朋友亲戚、不好得罪的人物走后门,想要插队,就能安排上了。

  所谓砖票,其实就是砖厂和订货方签订的订货合同。

  之所以会取出一个别号,是因为砖票已经开始变成一种很接近期货的东西了!

  每当陈嫣的砖厂放出新一个季度的订购合同额度,立刻就会门庭若市。因为大家都只知道,砖瓦建材现在是有价无市!陈嫣的砖厂就按照普通的行市价格卖,他们只要转手,就能赚上一笔了!

  当然了,定金提前付,这对于他们而言是一种损失,因为钱也是能生钱的!这个时间,他们拿这钱本身就可以赚钱了。所以如果非要计较,如果砖瓦等建材按照常规的缓慢涨价,虽然也能赚,但就是小赚。

  想想外面其他生意,意思不大。

  可如果不是普通涨价呢?比如说今年朝廷要搞个大工程,到时候肯定会耗去大量建材的!少府的生产额度一定会紧着朝廷的工程。甚至那些非少府的作坊,也乐得和朝廷做生意…这样一来,市面上普通供应一定会大打折扣!

  供应量少了,但需求并不会降的那么厉害。这种情况下,傻子都知道会发生什么——涨价啊!

  投机商这个时候就会行动起来,来砖厂大量订货,就等着到时候市面上的砖瓦应声而涨。砖瓦涨了,他们手里的订货合同自然也会涨。到时候无论是图资金快进快出,直接卖合同,还是和砖厂交割,然后再卖货,都是好买卖!

  这样一来,订货合同可不是就有了期货的性质!

  陈嫣敢肯定,只要自己稍微放松一点儿。比如说,对外放出的砖票承诺交割时间不是这个季度结束,而是无限延长,手握合同的话,一年、两年、三年内来兑换砖瓦都可以,砖票的期货证券属性会更加强!

  真到了那个时候,自己可以轻易地搞到一大笔钱——如果自己有燃眉之急的话,这倒是个不错的办法。

  比如说,放开时限,然后就大规模签订订货合同,订货合同的数目可以超出产能,超出的很多也没关系。稍微理解一些后世期货的操作手法的就会知道,不会真的有那么多人来交割的!

  因为价格是在不断上涨的,只要这些人依旧对价格上涨看好,他们有什么理由来交割呢?就算是自己不想再持有订货合同了,也可以把订货合同转给其他看好的人,而新的订货合同持有者,如果不是想要修房子,估计会继续持有合同。

  这些人不来交割,陈嫣就是在用订货合同,一块一尺见方的布帛在换钱!

  甚至再狠一点儿,她可以不收定金,而是收全款!真要是操作成了期货,投资的人估计也不会计较这个。羊毛出在羊身上,喝酒的难道会在乎酒瓶贵?

  不过陈嫣最后还是没有选择这么干,即使她最近真有些缺钱了…实在是交通号太烧钱了。陆运海运都是,特别是海运,那是开了好几个火盆,加倍速了烧的。

  她其实一向有些胆小怕事,别看她做的那些事怎么看怎么胆大包天,绝不是胆小怕事的人做得出来的。但其实啊,做这些事会有什么后果她都是想过的,退路也在考虑之列。

  最后真兜不住了,最差的情形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但有些事,她迟迟不做,就是因为她根本无法预料结果,或者那样的结果不是她能够承受的。

  比如说,小麦磨粉这件事。这件事做起来绝对不难,而一旦做了,她绝对可以大赚!倒不是说囤上一批小麦,大发其财。这个办法笨,而且是在赚不来多少钱,要是被朝廷认为有扰乱粮食市场的嫌疑,那真是得不偿失了。

  这件事具体操作起来是另外一种搞法,比如她可以研究一下磨小麦的技术,最好能弄出足够好用的水力磨坊什么的。到时候她就办面粉厂,效益绝对不开玩笑!

  另外,因为提前知道小麦要大火,她可以提前布局粮食市场,凭借这么个先机,只要操作得当,就能在已经相当成熟的粮食市场分一杯羹!

  当然了,具体可以做的也不止这些…可以做的事情多了去了,真要细数,也数不完。

  这么多的好处,陈嫣为什么没有去做?就是因为把握不准这件事的连锁反应!这可是能够改变饮食结构的大事——这是必然的,陈嫣要么不推广这个,一旦拿出了面粉这种东西,必然会全力推广开来,不然的话,拿出来的意义何在?

  饮食结构的改变从来不是小事,即使是在现代社会也是如此!

  因为小麦锚准了金融市场,价格有的时候根本不能体现市场供应,一些以小麦为主食的国家往往深受其害。而主食是稻米的国家,在这件事上就要好过一些了……

  两千年后是这样,两千年前的古代社会就更不用说了!

  牵一发而动全身,陈嫣甚至计算不出会有多大的影响,以至于迟迟不敢动手——她甚至会想,这会不会影响到朝廷的粮草供应,蝴蝶效应,不断累积之后把汉匈战争的结果都给改了?

  虽然她知道这只是杞人忧天,但类似的担忧是不会少的。

  说到底,她虽然不记得多少具体的历史,可也是依赖着‘知道历史走向’这一‘金手指’的。真要是将历史改的面目全非,她也会迟疑——要不要真的去做?她常常会有这样的犹疑。

  因为这个,磨面粉的技术虽然一直在研究,真的拿出面粉这一大杀器,却始终不在计划中…因为一旦列入计划,之后就很难拖延下去了。

  现在的砖票弄成期货证券也是一个道理。

  陈嫣并没有多少金融方面的知识,她自身的经历简单又单纯,天天都在家里拍视频、剪片子而已。绞尽脑汁想的也不过就是新的主题拍什么好,怎样才能涨粉,增加收益……

  可是陈嫣看的杂书多,所以她知道著名的‘郁金香泡沫’,知道类似的东西会带来什么结果。

  如果她真的去做期货了,就是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这个时代的没有多少关于期货、股票的认知,更没有足够有力的监管体制!她真的弄出来之后,哪怕她自己很有自制力,能够不贪不冒进,始终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那其他人呢?

  野蛮生长下,学了她的手法,最后弄出‘郁金香泡沫’,甚至经济大危机,这难道不可能吗?

  真要是那样,她就是罪人了!她知道那样的事情会给普通民众生活带来多大的破坏!

  她在这个时代赚了很多钱,其中有一些手法并不那么光明正大(很多时候这就是这个时代的规则),但她基本上还是能做到问心无愧地…毕竟她也不是什么圣母。可是,如果最后真的由她来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她可能会寝食难安,虽然没有人会觉得她是罪魁祸首!

  别人不知道,但自己知道如果没有自己,一切都不会发生。

  砖票看起来只是个小玩意儿,但因为其上有很多乱七八糟的想法,甚至让陈嫣彻夜思索过…所以真是很特殊了。

  “长安附近的砖窑,今春还有多少砖票呢?”

  “怎么,你要与人走后门?是欠了人人情吗?”对于王温舒的探询,陈嫣想到的只是这个。不然的话,闲的发慌了,王温舒问起砖票来,这门生意又不归他管!

  “送礼。”王温舒也没有太过于解释,只是两个字,陈嫣就心领神会了。

  陈嫣明白了后没有再多问,直接思考起来,“真要说砖票的话,夏季的砖票都要放出来了,哪来的春季砖票?要么去拿夏季的,要么特批一批砖块来——不知还有没有剩的。”

  虽然每个季节的产能都会增长,所以机动额度并不少。但正如陈嫣说的,春天都要结束了,就算是机动额度也应该批出去了才对。

  这种事情陈嫣是不会知道的,这虽是她的生意,但她手上生意多了去了,怎么可能做到事无巨细,全都知道。

  两人说话间,陈嫣也觉得再呆在梅园意思不大,而且刚刚出汗了,身上怪不舒服的。便道:“我们一道去住处那边,不过多久也该用飨食了。”

  说着又道:“砖窑那边儿的事儿找人来问问就是了。”

  说着向身边的婢女招了招手:“让人去办吧!去砖窑寻一个管事来,说我有话问。”

  陈嫣身边由年轻姑娘组成的秘书班子也渐渐成型了,现在还在磨合当中——姑娘们得对陈嫣的产业了如指掌,并且和各处的大小管事对接。现在还没有磨合完全,但效果已经初显了,她说的很简略,但姑娘们一定能理解她的意思,并且办的又快又好。

  果然,陈嫣和王温舒回了陈嫣在梅园的住处,陈嫣洗漱休息一番,和王温舒聊了一些生意上的事情。数着时辰用飨食,一顿飨食刚刚用完,下面的人就通传,是砖窑那边的管事来了。

  陈嫣让人撤了刚刚吃饭时的东西,换了地方,去了延伸出去的阔台。此时日光已经变得没那么厉害了,在这里摆了一张挨案,又送上了之前冰镇好的葡萄酒,王温舒坐一方,陈嫣做主位那一方。

  陈嫣想了想,本想让人送个屏风上来,这样自己就不用正襟危坐,跽坐地难受了。但后来又一想,就算来的管事看到她懒散的样子又如何呢?先不说会不会传出去,就算是传出去,这种名声上的小小瑕疵又算什么?

  以大汉贵女们的乱来,这甚至不算事!(不是说所有的大汉贵女都乱来,只是乱来的那批是真的很厉害)。

  于是屏风没有送上来,送来的是陈嫣让制的超大抱枕…与其说是抱枕,其实更像是懒人沙发那样的东西。再加上一些小枕头辅助,陈嫣很快造出了一个相当舒适的‘窝’,然后就以时下人能够瞠目结舌的方式歪着了。

  王温舒自己是见怪不怪了,但想到砖窑的管事要来,眉头拧了一下…但最后也没有说什么。

  等到砖窑的年轻管事过来的时候,见到的场景就是如此…他因此受了很大惊吓,迅速地低下了头——不该看的别看!他的性格虽然是出了名的呆,但却不是傻的。

  陈嫣看到他的时候还有些印象,轻轻‘啊’了一声:“原来是你啊…”

  不是陈嫣记性好,砖窑那边许多管事,偏偏记得这一个,而是这个小管事职位不同…他是陈嫣钦点的,带着攻坚小组研发新的砖窑的!

  他本名叫王无期,本来是烧陶工,往祖上数也是做的烧陶工,可以说是家学渊源,比一般人可强多了!难得的是他不止有实践基础,更有对理论的好奇心。凭借着自己的思考,对烧窑的方方面面已经有了不小的研究。

  得到这么个人才,陈嫣当然是喜不自禁!哪里还会让他烧陶,直接做了研究小组的组长,带着一些帮手搞研究。

  王无期连头都不敢抬,只是低声道:“小人卑贱,不想翁主还记得小人…”

  陈嫣听他说这话却是苦笑了一下,她知道,对方说这话不全是自谦自贱,更有一部分是真心话。毕竟他就是个奴仆,就算做工做的好,也不能改变什么。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他的社会地位低的可怜。

  想起这样的技术大拿在后世会有的待遇,陈嫣真心觉得可惜来着……

  “你是我挑中的管事,我怎么会不记得呢。”陈嫣打断了对方,不过声音很轻,因为她担心语气太重会引得对方胡思乱想,“我这里不同于别处,你们这些有本事的人,向来优待…”

  年轻的小管事一个磕绊都没打,立刻道:“是了,正是如此了!小人的父亲也常与小人说,翁主最有恩德。若不是翁主,小人这等奴工只能窝在窑口烧陶,受人轻贱。如今倒是管着不少人,出外也有人高看一眼…”

  一半是马屁,一半是真心——陈嫣叹了一口气,决定不再寒暄下去了。她想表达自己的善意是没错的,可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首先感受到的并不会是善意,而是负担。

  干脆的,陈嫣直接转换话题,问他:“此次寻你来是有事要问的…让人去砖窑找个管事,没想到最后是你来——你知不知如今长安附近的砖窑还剩多少砖块?”

  陈嫣本来的想法是,问这么个问题不算难,只要是个管事就应该关注过吧?所以也没有指名道姓,只是让人去找个人来。但没有想到来的是王无期,他是管事没错,但他早就已经脱离生产一线了啊!整天搞研究的人,就算是在砖窑那边搞研究,也不一定知道这些生产上的事情吧?

  好在王无期没有陈嫣想的那么‘不知世事’,听她问这个,很快答道:“若是问今春还有没有剩的,实是无有了…就算是多出的那些,也散了出去,毕竟夏日的订货也要开始了。”

  陈嫣点了点头,对身旁一直没说话的王温舒道:“真要用这个,便去拿夏天的砖票罢!”

  说到这里,事情也就完了,最多就是叮嘱王无期,让砖窑那边留一些夏季砖票。不过陈嫣也好久没有关注过砖窑那边的研发进度了,正好王无期送上门来了。便问他:“近日新式砖窑可有进展?”

  原本一副呆呆技术宅样子的王无期一下脸红了起来,似乎是激动的,他早就等着陈嫣问这个了!

  大声道:“翁主!半月前新筑的砖窑中有一种,已经极好了!”

第171章 有女同车(4)

  “翁主, 正是这里了!”砖窑这边的管事十分殷勤, 领着陈嫣来看半个月前投入使用的新砖窑。当然了,说是砖窑,实际上并不是用来烧砖的, 而是瓷窑!只不过外面的人都不知道陈嫣的心思而已。

  对于此时的人来说,烧陶和烧砖当然是有区别的, 但说实在的,区别有限。很多技术都还在原始阶段,解决了有无的问题, 但要说细分类、更精致一些, 那是没有的。

  而陈嫣在一开始的时候让王无期研究砖窑,就有两个目标!一个是设计出更合适的砖窑, 现在的砖窑实在是太不科学了!陈嫣当时只看了一眼,凭她完全外行的角度都知道,只要稍微改动一下膛室的结构,就能一炉出更多的砖了!

  这都不是物理上的问题, 纯粹是空间利用上的问题!

  简单来说,现在的水平太差, 所以可改动的余地就大!只不过现在的人很少有发明创新的想法, 此时工艺精湛的工匠大多数奴工, 反正对于他们来说做以前的工作是这个待遇,搞发明创新也只是那待遇, 谁会有动力呢?

  再加上思维习惯了照着以前的做, 没有创新的习惯, 就算有心创新也很难了。

  没办法,陈嫣只能在自己的产业里订下规矩,重奖那些有技术贡献的人。有钱能使鬼推磨,坚持下去总会有回报的。不过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她这里喊声口号,立刻就有成果了。

  现阶段的话,虽然偶尔也有一些创新被提了出来,但都是一些意义不很大的…陈嫣并不着急,这才刚刚开始呢!

  砖窑的改进是一方面,这上头进展的比较顺利,让陈嫣名下的砖厂享受到了很大的红利——用新式砖窑烧出来的砖成本要低不少,可是她依旧是按照市场价卖的,砖瓦的利润本身可就不低啦!

  相比之下,陈嫣组建研发小组的第二个目的,瓷窑,这上面的进展就慢很多了。

  这和此时的窑炉主流方向有关,此时的窑炉擅长烧比较厚重的东西(干脆说,其实就是这样技术含量比较低,毕竟厚实的都不容易烧坏)。相比之下,砖块什么的可比陶器、瓷器好伺候多了,所以窑炉在烧砖上比较擅长也是正常的。

  困难是困难,陈嫣却没有放弃的想法…现在瓷器还未出现,庶民用陶器,贵族用漆器和青铜器。如果瓷器能够横空出世,一方面是将华夏制瓷提前了,另一方面也确实是个好生意啊!

  到时候估计还要培养市场,刚开始的时候小民哪里愿意多花钱买瓷器!事实上也是这样,即使是原本历史上的明清时期,用不起瓷器,只能用粗瓷、劣瓷,甚至陶器的穷苦人家,不是还有好多么?

  而贵族这边,瓷器要和漆器争抢市场…虽然说瓷器本身很能打,竞争力超强,陈嫣并不担心它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但是这要花多少时间呢?改变一代人的消费习惯、价值取向…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算陈嫣有一些营销、推广的法子,也觉得这件事很难办。

  但还是那句话,前途是光明的!她比谁都清楚这门生意的前景,即使是市场还没有培养成熟,也足够她吃饱喝足了——主要是没有人和她竞争这门生意,所以即使市场刚刚开拓,那也很了不得了。

  陈嫣重视瓷器,而想要得到瓷器的话,首先就要改造现在的窑炉!事实上,能不能从烧陶变为烧瓷,除了原料改变,其他重点就在温度!达到温度之后就能出现釉面。而窑炉正是决定窑内温度的最重要因素!

  当然了,燃料应该也有一些作用…但现阶段确实是窑炉的设计影响最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7页  当前第16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3/42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汉贵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