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汉贵女_分节阅读_第165节
小说作者:三春景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29 MB   上传时间:2020-04-08 20:27:07

  王温舒很多时候是不能理解陈嫣的,陈嫣喜欢的那些东西,通通和他隔了十万八千里。他勉勉强强跟上了陈嫣经营产业的思路,可是陈嫣和别人讨论的诗词歌赋、音乐舞蹈…这些他真是一概不知了。

  他曾经硬着头皮要去接触那些,但在尝试了很短的一段时间之后,就再也没有了下文。

  他不是一个蠢人,相反,他想他应该是非常聪明的那种。但他在学习那些东西之后发现,学习本身并不难,至少不会比他过去在泰和号学徒的时候更难。难的是,这些东西都不是一板一眼学下来就完了,它需要心领神会,最终成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存在。

  王温舒始终弄不明白所谓的‘意境’,所谓的‘品味’。

  但他的审美再不入流,也能模模糊糊感受到,陈嫣喜欢的东西其实是‘美’的。

  就像上回陈嫣逛东西市的时候买回来了几个十分粗劣的陶土坛子…说实在的,陶器本身就不入流了,她那几个坛子还特别不精细…市面上只有最穷苦的人家,囊中羞涩才会选择这种吧?

  但是陈嫣偏偏买了这个,然后安置在了她的房子里——世间最奢华精致的屋子,加上这些丑东西?那像什么样子!

  然后王温舒就看到陈嫣用那些陶土坛子插花,陶土盘子放色彩鲜艳的水果…在她的手下,这些被安排在了屋子的各个角落。

  好看、真好看…婢女们见了都这样说。

  他说不出什么来,但也私心觉得神奇。她能用世间最好的东西打扮出富贵气,而又不落俗套。王温舒曾经因为生意与一些新荣之家打过交道,同样用金啊玉啊这些东西,这些人只会堆砌,最后看着让人觉得糟蹋了东西。

  而现在,用最粗陋的,她也能让人觉得‘好’。

  类似的,还体现在陈嫣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的时候王温舒会冒出一些怪念头:这位不夜翁主该不会是住在仙山上的神女罢?

  她过着世上最讲究、最精致的生活,然而丝毫没有对此满意的样子,平常表现出的样子大多是‘就那样吧’,仿佛曾经过的更好。即使是向她摆出世上最好的东西,她常常也是淡淡的。

  可是这样的她,在某些方面又表现的不那么在意生活享受。

  别的贵女多走一步路就要命了,生活中的大事小事别指望她们动一根手指头!但陈嫣不一样,很多事情她随手就做了,一点儿也不娇气。之前她还跑到北地去过,那一路就算有人照顾,旅途之苦也是免不了的…但她似乎一点儿感觉都没有。

  吃得不好、休息的不好,要睡野外、被蚊虫弄得浑身不舒服…这些她连一句都没有抱怨过。

  要知道就算是王温舒,过惯了好日子再去受这些苦,那也是抱着‘忍耐’的心态的,根本不可能像陈嫣那样嘻嘻哈哈、满不在乎。

  陈嫣这样就更不像世间人了…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世外之人,他们自然不在意人间的享受,同样也不会在意人间的苦处…

  当然,这就是王温舒半梦半醒之间的一点儿虚妄联想,一旦头脑清晰,他自己先会嗤笑这种想法。

  又碰了一下水晶链子,王温舒脸上的笑意收敛起来。

  一旁的僮仆低着头:“公子…”

  王温舒没搭理他,原地站了一会儿,忽然就动了,三步两步往外跨。不过十几步的功夫,就走到了一辆马车跟前,马车没什么特别的,就是王温舒直接蹭陈嫣的面子,在马车作坊订做的。

  那是陈嫣的马车作坊…之前陈嫣的马车作坊主攻的货车!希望能改进现有的马车,弄出四轮车来!

  四轮车相对于两轮马车的好处在于,车子向下的力全部给到了车轮上,不像两轮马车,要搭在马背上。也就是说,马要受到向前和向下两个力,运货量当然比不上四轮马车。

  而四轮马车的问题在于转向…遇到个拐弯就会转向不足,根本不能用!

  陈嫣让人研发新的马车,具体的思路她是知道的:前面两轮和后面两轮并不是一体的,他们更像是分属两辆两轮马车的两组轮子,中间用一根轴相连!这样转向就灵活多了。

  道理很简单,但具体去做就千难万难了!光是这根轴的材质就让人抓破了脑袋!想也知道了,这根立轴的硬度一定要很强,不然几次转向下来就完蛋了!

  以此时的工业水平,这可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课题!

  前前后后弄了一两年,才真的弄出来!如果不是弄出来了,陈嫣也不可能做到给交通号陆路运输这边大规模用上新马车。这样的新马车载重量比一般马车的大,需要的马儿却是一样的,无形中成本就降了好大一截!

  让她在做货运的时候能够开出比竞争对手低不少的价格…一开始生意就是这么做起来的——毕竟她在货运业是没有跟脚的,一开始挤占别人家的生意,不打破头才怪!

  现在交通号的四轮马车好,那是众所周知的了,毕竟有眼睛的都能看见,四个轮子和两个轮子差别可大了!

  凡是做货运的,谁不想要这样的马车?只是打听来打听去,难买到啊!陈嫣手下的马车作坊肯定是先紧着自家订单做的。这会儿交通号正在招兵买马大扩张,自家的单子都做不完了!

  若是陈嫣没什么背景,这种事儿立刻就会让她成为众矢之的,够呛!不过她到底有背景,所以大家就算恨的咬牙,也只能私下偷偷的了。

  马车作坊是这样的,却不代表真的一辆马车也不往外卖了。陈嫣让人改了改了车子结构,也做‘私家车’。

  设想一下,佷容易就能想明白的,四轮马车是四个轮子着地,难道不比两个轮子着地要平稳?而且因为马儿需要承受的重量少了,车厢也能做大许多,更宽敞了!

  所以四轮马车即使是在私家车上,也是有优势的。

  相比起货车,私家车做了一些改装,有一些很实用,比如防震就比货车做的好得多(这个成本很高的,没有橡胶轮胎什么的,只能让人用青铜之类的金属造弹簧减震)。另一些就纯粹是面子货了,好一点儿的内部软装啥的。不过这对于贵族来说也很重要,所以也不能说没用。

  这样的私家车一经推出,当然大受欢迎!售价非常高…主要是马车作坊做货车给交通号,自家生意嘛,虽然也会给钱,这样有利于账目清晰明了,少了许多‘猫腻’,但到底不以赚钱为主。

  这种情况下,马车作坊肯定还是能生存,但想要活得多滋润,那就是白想了。

  陈嫣是很鼓励手下的人积极主动找生财路子的,而不是守着原本的一亩三分地,得过且过。陈嫣最初让马车作坊的人给她造了四轮马车做私家车,作坊的人也不傻,意识到可以卖私家车赚大钱。

  私家车造的少一些,挪用不了多少工,也就不会耽误货车的订单。向陈嫣打了个报告,陈嫣也很快批了下来。

  陈嫣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活招牌,她坐四轮马车,自然很快就会引起上流社会圈里的人注意。再加上她还给自家母上、姐姐等亲戚送四轮马车——这些人是什么人呐!都是圈子里的明星人物!

  上流社会很会跟风,立刻就有人学着订了四轮车!等到意识到这种马车舒服实用又有面子的时候,一场从上到下的赶流行就开始了。

  如此一来,马车作坊的订单就排满了…毕竟主要的工还在做货车的订单呢!做私家车的工匠有限,想要快也快不起来啊!

  王温舒的马车其实就是蹭了陈嫣的面子,不然的话不知道工期排到多远以后了!

  他这车从作坊送过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现在就依旧是什么样子,并没有做什么改动…这和陈嫣,甚至和一般的马车主人都不同。因为大家肯定会按照自己的喜好做点儿装饰才对啊!

  马车作坊给私家车的软装并不坏,因为开价高,所以也就不在乎那点儿成本了,总得让买的人满意不是!但是再好,那也是批量生产出的样板了,指望多亮眼是不可能的了。

  能在此时买到这种四轮马车的,都不是一般人家,怎么可能容忍这种事!所以各种个性化的改装就诞生了。

  王温舒没有任何改装…他今日不同往日了,做贵公子打扮,一般人谁也想不到,他曾经是一个会伙同游侠混混盗墓的下三滥!吃的、穿的、用的,通通都要最贵最好的,这就像是人最缺什么,就最在意什么,有朝一日有能力了,总得找补回来。

  可是,他很多本质上的东西是改不掉的——他始终不是那种从小浸淫在富贵中的公子贵女,细节的一些部分往往就对付过去了!一般老百姓觉得他是大人物,富贵荣华。可是落到那些钟鸣鼎食之家眼中,一眼就能看出他和他们的不同。

  今日小雨,虽然只是小雨,但对生意影响还是很大的。毕竟对此时的人来说,避雨的工具没有多少,淋雨生病更是天大的问题,如不是非做不可的事情摆在面前,谁会在下雨天选择出门?

  王温舒就这样在大小市场上转了一圈,顺便还找了一些认识的人,其中体面人有,上不得台面的人也有——他结交的人脉很杂,他从不会看不起那些小人物,蛇有蛇道鼠有鼠道,有的时候有些事,这些人还更好用呢!

  这一圈走完,想要的东西就到手了。

  市面上‘瓷器’可不多见,也没什么人专门卖这个。根据零零散散的消息可以知道,这玩意儿在南方倒是有人买卖,虽然看起来粗陋,但相比陶器还是有不少优势的。比如说它光滑,比如说它不渗水什么的。其中品相好的,卖出高价也不怎么稀奇。

  少见归少见,真要收也没有收不到的道理。在长安这个大都市里,就算是远隔了万里河山的极西之地的东西都能辗转数道手,最终传入,更别说只是帝国南方的一种商品了。

  总有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贩过来。

  只不过规模一定很小,也不会有人专门做这个生意,得细细寻访才能找到。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人脉广的好处了,王温舒认识的市井底层人物不少!这些人成日在市场中逛荡,别人不知道的就他们知道!问他们打听,不知道要省多少事儿!

  最终王温舒带了几十件瓷器,不管怎么说,看起来都很粗糙的样子,器形更谈不上美——和之前砖窑那边所见的不能比!

  带回去给陈嫣看,这会儿陈嫣刚刚用完了飨食,见他这个时候赶回来还吓了一大跳,她以为这件事他怎么也得忙个一两天…没想到这个时候就办完了。

  连忙吩咐婢女:“再让养室送份飨食来!”

  又看向王温舒:“今日吃了什么…这么匆匆忙忙的样,该不会出门后就没用过食水了罢?我听你身边的小僮说过,说你用饭食不上心,脏腑会不适?这样还不知道厉害么?”

  简单来说,王温舒这个工作狂有一点儿轻微胃病,如果放任下去,可能会变得严重起来。考虑到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陈嫣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自己这个好员工。

  话说这么能干的人才,真是要好好珍惜啊!

  当然了,不只是劳资关系,她也拿对方当朋友了…毕竟陈嫣身边能够用随意的、平等的待遇待她的人可不多了,王温舒算一个,她很珍惜的。

  “不过是小事而已。”王温舒满不在乎,只是眼睛里的笑意流泻了出来。

  等到飨食以最快的速度上了上来,他指着一堆瓷器道:“这就是南边的‘瓷器’,你瞧瞧罢!其实没什么意思。”

  陈嫣拿起来一件细看,发现是真的没什么意思,这些器具基本上都是器形简单,做工粗陋的——可能也没有什么高技术的工匠做这个吧。至于上面的釉,只有绿色,而且还是灰扑扑的,很不均匀的那种。

  为什么会灰扑扑的?陈嫣并不知道,但她猜测,可能是着色剂的问题,铜离子、铁离子等等金属离子常常为釉、玻璃等着色,古人并不明白这其中的化学原理,他们只是在反复的实践中有了这种经验。

  如果是陈嫣,她就会尝试找其他的着色剂,而且是有目的地找…这一点此时的工匠就很难做到了。

  至于为什么会不均匀,这也很好猜测。其中最明显的一个原因,可能和原料用的是木柴有关,因为在反复的添柴中,烧窑时的火力并不能保持均匀…不过这也不见得是坏事,历史上有一些瓷窑因此生产出了有渐变效果的釉色瓷器。

  这是一种不同的美感。

  只不过这些南方瓷器釉色实在是太不精细了,显不出这种渐变的美丽,反而让瓷器更难看了。

  陈嫣摆弄着这些瓷器,发现这些瓷器甚至大部分用的是手捏成胚,对这种瓷器到底是什么级别的工匠在做有了一个新的认知。

  手捏成胚,就是用湿泥搓成条,让后通过泥条塑出器形,再在器形外面糊一层湿泥。

  可以想见,效率慢,器形也会因此没那么均匀规整。

  所以有了陶轮,就是后世陶艺教室里常见的那个东西。古代就有了,只不过可能没有那么先进——现代是电力带动的,古代一开始是手动,后来又变成了脚踩。但从原理来说肯定是一样的。

  陶轮其实挺早就出现了,但受限于古代技术的传播途径与效率,此时主流以外还有很多制陶工匠还没有用上呢!

第173章 有女同车(6)

  陈嫣摆弄了那些瓷器好一会儿, 王温舒就在一旁吃饭, 看着。

  用完了飨食,拿帕子擦了擦嘴,道:“这有什么好看的?都是些粗陋东西,和王无期他们弄出来的那些根本不能比!”

  陈嫣没办法解释这个问题, 她当然不是担心南方瓷器会和她竞争。让王温舒收集来这些, 虽然也有知己知彼的意思, 看看此时的瓷器发展到了什么地步。但更多其实是好奇, 对这个时代的制瓷工艺的好奇。

  在没有她影响的现在,这门后来将影响华夏民族的技艺究竟进展到了什么地步了呢?

  怀着这种隐秘的、只有她自己能够明白的心情, 她去了解这些——这些是没法儿和王温舒说的。

  索性, 有些事本就不必说的清清楚楚,陈嫣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道:“怎么就这些瓷器, 烧瓷的工匠呢?”

  之前有叮嘱过的…瓷器和工匠,是两个任务。

  王温舒吃完了飨食,正是不想动的时候,在一旁坐也没个坐相。半靠着就摊摊手:“这可怎么说?我是已经尽力了, 实找不来这样的人…”

  说着又补充了一句:“翁主换个人去办此事也是一样的, 整个长安就没这样的人!”

  王温舒这话说的极为自信,仿佛就咬死了一样——他办不成这件事,换成别人来就更办不成了!

  陈嫣虽不知道他的自信心从哪里来的, 能把话说得这么死。但基本上还是很相信他的能力的, 知道就算长安找得到烧瓷工匠, 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若翁主真想寻这个工匠,回头去信到南边,稍等数月,人自然有了。”王温舒不紧不慢地出主意。

  “算了,也没什么可见的。”陈嫣其实也不是真的想要见此时的烧瓷工匠,她只是想要了解一些现在已经弄懂的工艺,说不定能给她一些启示呢?但现在看这些瓷器成品,估计就算有一些启示,也不怎么顶用了。

  陈嫣正想着瓷器的事情,王温舒就注视着她。好一会儿后,他自己先低了头,可是不过一会儿,他又抬头去看她。

  反反复复了几次,王温舒清了清嗓子,想说点儿什么,又顿了一下,这才道:“翁主在想什么?”

  陈嫣有些心不在焉,随口答道:“瓷窑,我准备修筑些瓷窑,专门用来烧瓷,你觉得如何?”

  瓷器是好东西,她对此是很有信心的,如果不是这样,她当初也不会投入那么大,非要研究瓷窑了!

  现在适合烧瓷器的瓷窑也弄出来了,办瓷器作坊对她来说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但陈嫣还是有些忧虑…虽然历史上瓷器取代了其他器具,最终称霸了从高端到低端的所有市场(高端的有官窑,给达官贵人用的。低端的有民窑,普通人就用这种)。

  可那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情了,市场是在漫长的时间内一点儿一点儿培养起来的。期间伴随的是瓷器技艺越来越精,由一开始朴素的青瓷白瓷,有了各种各样的分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7页  当前第16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5/42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汉贵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