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汉贵女_分节阅读_第197节
小说作者:三春景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29 MB   上传时间:2020-04-08 20:27:07

  辽东造船厂之前造的新式海船理论上跑到天竺是毫无问题的,之所以现在只跑到南越进行贸易,那是因为海图海路只探明到那里。海上航行可没有那么简单,开着船瞎跑就行,没有合适的海图,那就得拿命去趟!风浪、礁石…多得是东西要命!

  现在有天竺的东西送过来,并不是开通了对天竺的贸易,而是负责探明海路的船已经顺利走到了天竺。探明海路本来就是一个危险的工作,所以不可能一艘小船孤身上路,而是三艘船守望相助!

  彼此之间隔着一些距离,但又不很远,一旦出了什么事,也有很大可能让另外两艘船得知。

  而这种探路船还是造船厂最新技术的集合,为了保证安全,这种船是不惜工本、不在乎造价的,反正也不会量产——探路船其实就是下一代海船的‘原型机’,当然了,肯定还会有不少修改的地方,但这样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这船并不算小,太小了扛不住风浪,也住不下那些水手和航海制图人员。固然比不上真正的货船体量,但搞搞海上贸易问题还是不大的。

  这回既然已经顺利抵达了只听说过名字的天竺,探路船上的人一合计,干脆一部分人下船,去采买了一些货物——主要是他们知道陈嫣有多在乎天竺,特别是天竺的棉花,陈嫣在海运计划书里不知道强调多少遍了!

  出于想要邀功的心态,他们决定先行动!

  虽然探路船是用来探路的,但里头还是装了不少货物。主要是船上的地方空着也是空着,装一些货物既是用来压舱,也是多一点儿进项。现在海运项目还远没到收获果实的时候,花销大、进项少,能赚钱为什么要放过?生活不容易,还是得会过日子一点儿。

  船上装的货物价值不一定大,但绝对都是紧俏的、最容易出手的货物。

  陈嫣来到港口,看到船之后立刻被请上了船,得见自己一直心心念念的东西——棉花、棉布、棉花植株、棉种,甚至还包括几台纺织机,几个天竺纺织奴隶。

  “郑管事叮嘱过了,让我等仔细照料这些花木,说是不甚好看,翁主看个新鲜就是了。”这艘船的船长小心着道。

  所谓的‘花木’其实就是棉花植株,这会儿养在比较大的陶盆里,有十几株。早就过了花期了,但看外观的话,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还真和花木没有什么差别。

  这一路辛苦颠簸,而且还是不该这个季节生长旺盛的棉花植株,这个时候依旧还活着…看得出来船上的人照顾的也很是精心了。

  其实探路船那边已经送来了大量棉种,棉花植株就变得不重要了,但出于办事办圆满的心态,还是想办法搞了一些活着的植株。不管有没有用吧,反正态度是值得嘉奖的!

  探路船当时休整一番,还要在那一片海域进行探索。如果可以的话,继续往西探索也不是不可能的,所以把天竺得到的东西都交给了停驻在南越的货船,现在就是货船将东西带了回来。

  陈嫣观察了一下这些被认为是花木的棉花植株,总体来说与后世的棉花植株差别挺大…不过考虑到后世的棉花植株因为品种不同,外观差异也挺大的,这话也不能说死,或许就和陈嫣在后世没见过的某个品种相像呢?

  看完棉花植株,最显眼的就是棉布了,满舱满舱的,最多的就是棉布了!陈嫣一眼扫过去不知道有多少,便询问船上的管事:“这该有多少啊?”

  那船上管事乐呵呵道:“天竺的‘棉布’是极价廉的…对了,天竺那边我大汉丝绸也极俏,用一船丝绸去换棉布,不知能换多少!郑管事他们换了三千匹细棉布,一万匹粗棉布,您看看。”

  三千匹,一万匹?这个数字着实不小了,不过再大的数字放到海贸里都不显的大了。海船能运送的货物多,如果只做单品利润大的宝货,船要如何才能装的满呢?所以海运里面用来填满货舱的还是那些相对便宜的货物,以量取胜。

  就算是在国外价格极其高昂的丝绸,其实单纯以单价来说都不算贵,至少要比珠宝首饰之类便宜的多。再考虑到西方那些地方大多盛产金银,物价本来就贵一些,丝绸也只能算是奢侈品里的日用品了。

  至于棉布,价格只会更低!

  当然了,从国外运回来,走这么远的海运,即使是泥土也得卖出高价,不然要如何才能回本呢?

  陈嫣其实也不确定这棉布适不适合作为进口商品,如果能够压低运费,使之最终售价保持在比丝绸第一个档次的程度,那生意倒还有得做。可若是不能,海运成本过高,导致棉布溢价,比丝绸便宜不了多少…那还真没有太多竞争力。

  不过海运成本也是经过计算的,理论上来说应该是可行的。只不过如果这样做,利润就很低了,至少远低于海上贸易平均利润率——陈嫣之所以愿意忍受这等低利润,原因在于她想培养市场。

  棉布还没有被市场接受,在农家人研究和推广种植棉花取得成果前如果能让市场接受棉布,对接下来的计划是很有利的。

  所谓天下攘攘,皆为利来,谁又能够免俗呢?棉布卖得好,眼看是一门赚钱生意,想农人推荐种植棉花就很容易了。虽然陈嫣也可以引领兴建大型棉田庄园的风气,但如果可以的话小农家庭普遍种点儿棉花也不错。

  一是积少成多,一家一户的棉花少,但若是种植的人多了,收获的棉花可比大型棉田多,这样更能保证棉纺织业的原料供应。二是棉花到底算是一种经济作物,单纯从收益的角度来说是高于粮食作物的,家家户户分一些土地来种棉花,多少能给小农家庭增加一些收入。

  而且棉布的市场提前培养好了,日后自己生产棉布再卖,就能立刻成为一宗大生意——这和蔗糖生意一样,甚至比蔗糖生意更重要,无论从经济的角度,还是从产业布局的角度。而这类生意即使是陈嫣的脑子里也没有几个,可以说是做一个少一个。

  陈嫣让人取来没有染色的素坯棉布,有细棉布,也有粗棉布。心知恐怕探路船上的人看不上天竺的染色工艺,觉得回来染成大汉小娘子更喜欢的颜色会更好,反正自家也经营着染坊,并没有什么麻烦的,所以才尽是素色。

  仔细摸了摸棉布,陈嫣其实是不太满意的,她本以为此时都是纯棉布,应该特别舒服才对…但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陈嫣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棉线还得经过进一步处理,又或者真正的纯棉布就是这样的,反正织出来的棉布并不绵软舒适,反而十分挺阔板硬。

  细棉布还好一些,摸上去有点儿像牛仔布。粗棉布就不行了,抖开来都是‘啪啪’作响。

  陈嫣仔细思量了一下,叫来身边的婢女问道:“这粗棉布比小户之家平日所用如何?”

  两个婢女面面相觑,根本答不出来。只一个低声与陈嫣道:“翁主,奴婢早早便离了家,长在主家,实在不知小户之家…”

  陈嫣听这话自己也觉得好笑——她不晓得这粗棉布细棉布在中下层百姓中间有没有市场,难道这些婢女就知道了吗?她家就算有外面买来的婢女,也得是年纪小时买的!因为这样才能调理好了拿去用,不然调理好了就能直接嫁人了!

  真正的钟鸣鼎食之家,即使是婢女也是从小训练的,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整个家族上上下下从里到外的家风井然。

  还是借口无聊,跟着陈嫣一起来看新鲜的裴英上前两三步,摸了摸两种棉布,笃定道:“小户之家所用比不上这个,若是价格低廉,倒是不错。”

  小户之家并不是赤贫的意思,真正的赤贫连温饱都做不到,消费力接近于无,谈他们有什么意义?这里的小户之家是指多少有些购买力的,至少在吃饭之外能添置一些东西。

  只不过真正去看这些人家的生活,其实和后世的贫困家庭没什么两样,甚至可能更糟糕。

  陈嫣并不是不知民间疾苦的那种类型,这一点裴英是相信的,但他也知道,处在陈嫣的位置,没接触过真正的底层也属正常。她没有自认为底层老百姓过的很好,能和富贵之家一样吃用就很好了!她这不是还知道问底层老百姓穿衣用布情况,没有直接觉得这棉布能卖的好么。

  这说明陈嫣是有一个基本概念在的。

  裴英相信,如果他对另一个贵族女郎说有些人家连麻布衣裳也穿不上,是真的有可能被回答‘为什么不穿丝绸呢’,这样。

  “…小户之家几乎不穿丝,皆是穿麻的…特别是农家,往往在自家前后院落种麻,自给自足,省下一笔花费。至于居于城中者,便只能购置了。不过即便是麻布,也多有穿不起的,补丁摞补丁…翁主知道穿麻布的滋味?”裴英挑了挑眉,有些不怀好意地问。

  “我虽没穿过麻,却是见过的。”陈嫣心下已经明白棉布的前景,只要能把价格压低,比丝绸便宜一个档次,比麻布贵不了太多,事情就算成了。

  此时的麻布和后世备受吹捧的‘棉麻’材质是两回事,也不是听起来就很有逼格的‘亚麻’,亚麻产自华夏以外呢…

  此时的麻布有稍微细一些的,也有特别粗的。但即使是细一些的,也不会比后世麻布袋那种麻布好多少,摸上去粗糙扎人。

  陈嫣虽然对棉布材质不甚满意,觉得和想象中的差太多了,但对比就知道了,凡是就怕对比…其实棉布也很好啊!

  再看看一包包的棉花…棉花也很好,但不适合海运,因为太占地方了,没有棉布划算。这次换了一些棉花回来,大概是让人研究一下棉花可以做些什么,为日后自家种植的棉花找除了棉布以外的用途。

  陈嫣很满意这些,棉花无疑是她最近一段时间听到的最大最好的消息!

  她最后将目光放在了天竺的棉纺织机器,说实话,她其实不懂这个,只是想着可以让人研究一下,再结合现有的织绸用的织机,弄出更好的纺织机来……

第206章 庭燎(1)

  数月之前,大汉失了一位朝堂影响数十年的太皇太后。这一事件表面上看只是一位深宫妇人离世, 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实际上的影响大着呢!无论前朝还是后宫, 都在经历朝野动荡。

  前朝情势复杂先不说,后宫之中却也波诡云谲丝毫不下于前朝。

  后宫之中最主要的其实是太后与皇后的矛盾激化…在太皇太后驾崩之前, 早已经不插手后宫之事了。只是不插手是不插手, 这尊大佛放在那里本身就让人尊敬, 所以未央宫后宫大权大抵在皇后手上,谁让皇后是太皇太后最疼爱的外孙女儿呢!

  也不说是说王太后手上就没有权力了, 只是比起一般的太后,有一些不足而已。不过这也没什么, 当年太皇太后还只是太后,头顶上的婆婆还活着的时候,不也是差不多的嘛!

  而如今, 太皇太后一去,事情可就有的看了。

  当年薄皇后无宠、无子,外朝也没有什么支持,后位尚且不稳,更别说什么后宫权力了。

  而且当时的后宫权力并没有落到那时的窦太后手上,因为窦太后做事很有分寸,不在意儿子后宫那点儿事儿, 当时的权力争斗发生在一个个生了儿子、想要上位的宠妃之间。

  而现在, 就算陈皇后无子无宠, 但好歹自身血脉更加高贵, 外朝也有人支持——更重要的是,宫中后妃也无人诞下皇子,实在谈不上有什么威胁。

  王太后爱揽权,不只是在朝堂上的事情要插一手,极力提拔王氏外戚,宫内儿子身边的事情也要伸手管!这一管,自然就和皇后权责发生了冲突。

  王太后自认为太皇太后崩,自己算是熬出头了,再不用任何忍耐,皇后陈娇本就是她的儿媳,还不是她说什么就是什么?然而陈娇的性格摆在那里,绝不是那样任人搓扁揉圆了的人,于是便有了神仙打架。

  说实在的,大家都不怎么看好皇后。无宠无子,如今也就只能靠着家世勉强维持的皇后,和新迁入长乐宫的太后,以汉室的宫廷规则,胜负简直不用说啊!

  但事实却没有这么简单,因为本应该站在太后身边,或者哪边都不站的天子站在了皇后这边。此举出乎了一干吃瓜群众所料,一时之间议论纷纷。

  未央宫,王夫人寝宫…昨夜天子驾临,又是一番恩爱会,至天不亮时赶着上朝,便早早离开了。

  天子都醒了,哪有做妃子的还睡大觉的,所以刘彻才动了动,王夫人便一下醒来,侍奉着刘彻穿衣戴冠。等到一切收拾妥当了,送天子离宫。

  等到天子仪仗走得远了,宫女们扶着王夫人回宫。宫中各司其职,内室之中也不可能站的下所有宫人,所以回身以后大家渐渐散去,只有几名平常得意的宫人跟了进去。

  这几名宫婢,再加上一直不离身的傅母,都是王夫人的心腹,在这宫廷之中她最信任依仗的就是她们了。

  “夫人再睡一会儿?”一名宫女提议。昨夜侍寝到了半夜,本就辛苦,又因为今日是早朝的日子,又要早早起床,王夫人就算年轻,眼下也浮出了淡淡乌青。

  王夫人却是摆摆手:“罢了,洗漱完毕了,头也梳了,便不折腾了,左右今日无事,又不需打点起精神做什么。”

  正说着话呢,跑进来两个小宦官,低声在一心腹宫婢耳边说了许多话。宫婢点点头,放了些赏赐下去,这才让宦官离开。

  这两个小宦官是这王夫人宫中极伶俐的人了,平素主要是打听、汇总后宫中的‘情报’。作为一名后妃,不可能两耳不闻窗外事,后宫之中,甚至前朝之上,要是有什么风吹草动,那都得警醒一些!

  知道的多了并不一定是好事,但要是什么都不知道,那就很有可能做错了事都不知道!

  待小宦官走了,宫婢这才将最新的一些‘情报’说给王夫人听。因为这情报汇报的稠密,所以也没有什么大事,大多就是一点儿‘鸡毛蒜皮’而已。

  比如天子最近又新幸了一名女子,又比如后宫中谁与谁又起了摩擦。别看事情小,都是要仔细琢磨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派上用场。

  当然了,也不可能全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如今正当太后与皇后之间不对付。虽然不可能表面上撕破脸,但暗地里已经过招数次了。对于她们这些后妃来说这无异于神仙打架,非得警醒不可!不然可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就成了炮灰了!

  说完了太后与皇后的又一次交锋,一个年纪小一些宫婢忍不住道:“陛下这般帮皇后,这是为何呢?难道真如外头所说,是为了…不夜翁主。”

  说到最后几个字的时候小宫女左右看了看,陡然还压低了声音。

  因为在场的皆是心腹,所以说话是比较‘随便’的,一些等闲不对外说的也会说。但这话一问,立刻引来了王夫人傅母瞪视,斥道:“这等无理之言听听也就罢了,难道还真信?不过是宫中一等蠢人胡言而已!”

  “这话确实有些蠢了,”王夫人这个正头主人反而很冷静,仿佛小宫女说的是再寻常不过的话,“且不说陛下不是那样人,就说如今形势,太后处处要拿权,天子不快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前朝不是早对上了?后宫之中如此,也是同样道理。”

  王夫人这话说的没错,不管外面各种传闻再凶,稍微有些见识的人都会送真正的利弊得失分析,最终得出一个有信服力的解释。

  但王夫人在简单说完这几句话之后又突然改口:“不过——”

  “不过就算是外面荒诞不羁的流言也偶有一两分可信的时候…陛下站在皇后这一边,大半是为了制住太后,使之少干预咱们未央宫这边些。可总有那么一星半点儿是为了…是为了不夜翁主的情面。”

  “这…”傅母似乎有些不解了:“不是说陛下盛怒吗?”

  “呵呵,”王夫人轻笑,她这人生的娇艳,这样轻轻一笑就更美了。然而嘴角的一丝苦涩却是再美的容貌都掩饰不住的,轻声道:“盛怒?确实是盛怒呢,只不过盛怒又如何呢,即便是盛怒之中,陛下也是要维护不夜翁主的。”

  王夫人幽幽道:“纵使陛下一时生气,但稍过几日,再想起不夜翁主来又只有好处了。”

  ‘不夜翁主’这四个字最近在大汉后宫简直成了禁区一样的存在,大家提及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而且绝不在明面上提。而同时,这四个字也在众人心中绕过了千百次!每每想起情绪复杂,不知道是该庆幸,还是该嫉妒。

  刘彻待陈嫣的好有眼睛的都看得出来,但是将其联想到男女之情的很少。主要是一个固有思维的问题,刘彻特别优待陈嫣又不是最近才开始的,陈嫣还是个小女童时就是如此了。

  一个青年人照顾一个女童,还是表兄妹的关系,能有什么联想?大家以为这其中真有一点儿兄妹之情,也认为是先帝的遗命发挥了作用,总之可以找的理由多的很!

  当习惯了这种观点,即使后面陈嫣长大了,成为了娇娇俏俏的美人,大家也很难转变思维。而且两人之间也没有避着人往来的意思,越是光明正大,越是让人缺乏联想。

  就像是淮南王主刘陵,她与刘彻在公共场合几乎不说话,就算说话也是场面话,但大家都知道他们之间有一腿——这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呢,两人中特别是刘彻,那是万众瞩目的焦点,一举一动都有人看着,做了什么总有人知道!

  谁也没想到,建元六年年末,最后一个大新闻会是天子与不夜翁主的绯闻!

  先是突然之间传来消息,不夜翁主因太皇太后崩忧思过度,身染疾病,在长安又容易触景生情,于是去了齐地养病。

  这一消息来的蹊跷,只要稍微有脑子的都知道很有问题!陈嫣确实为太皇太后之事很是伤心的样子,但是去齐地这种事情不可能事先没有一点儿风声啊!

  别的不说,行李要收拾吧?车队要安排吧?长安这边的亲眷朋友得一封书信通知一番吧?怎得好像一夜之间就发生了?

  很快传来了新的消息,天下最尊贵的那一对夫妻大吵了一架…宫中虽然风声紧,帝后二人身边的人也小心谨慎,但还是不免有些话传来出来——吵架的缘由和不夜翁主有关!

  之前是没有人往这方面下力气调查,但真要去调查,不可能一点儿情报都得不到。所以后妃们很快知道了…天子欲纳不夜翁主入宫!筹谋许久…心向往之!

  有很多事情没有说穿的时候什么都不是,而一旦说穿,就会完全显现出来。刘彻对陈嫣的心思就是如此了,之前大家不往这方面想的时候没有问题,现在知道了这件事,那刘彻这几年的一些行为就是明晃晃地在做佐证了。

  “陛下…爱重不夜翁主非常呢…”王夫人有些苦涩,却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7页  当前第19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7/42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汉贵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