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汉贵女_分节阅读_第222节
小说作者:三春景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29 MB   上传时间:2020-04-08 20:27:07

  古代和现代差别很大,那些特别好、特别贵重的东西,普通人没机会,也没有财力去买,地方流通性又很差——‘奢侈品’真的要选择能够消化的市场,不然卖不掉就是卖不掉!

  陈嫣自己手头是不缺珍珠的,平常就放在那里,准备她用来做各种琐碎用处。就和其他没有经过镶嵌、打磨的宝石一样,算是原料吧…这次留下一些珍珠,谈不上用不用,更多是一种表态。

  表态她是重视珍珠养殖的。

  说实话,如果不是为了图她一个表态,这些珍珠又何必送到她这里来呢?都已经从养殖珍珠的海岛运送到不夜县了,难道不夜县那边的人还不知道要怎么安排才能效益最大化?!可笑!

  这一路运送来,恐怕运送的人都麻烦死了…这可是真正的宝货!就和运钞一样,多的是事儿,还心理压力重。而且可以预知的,陈嫣看过一遍之后就会让人送回去,再麻烦一次…

  随手处置了珍珠,陈嫣的注意力又回到了信件上,她将信件仔仔细细再看了一遍。

  之前她就知道人工养殖珍珠已经可以开始盈利了,但这次是真的见到第一批合格珍珠——按照信中所说的,第一批珍珠有点儿少,因为依旧带有实验性质。等下一批,下一批的产量就会高出一个层次!

  陈嫣决定给负责珍珠养殖的管事写信,令其尽可能扩大产能!

  先不说大汉有多少有钱人,珍珠的市场很大,暂时根本不用担心市场饱和的问题。就说她之前计划的,将珍珠作为海贸产品送到西方去,这就能消耗大量的珍珠了。

  珍珠是全世界都喜欢的有机宝石,陈嫣非常感谢这一共通的审美,这省了她多少事儿啊!

  她扒着手指头算,丝绸、糖、珍珠,她这就攒够了三样拳头产品了!日后打通了东西方航线,这个数字会更多!

  比如说印度的胡椒…这也是很好的商品,陈嫣从印度搞到之后就尝试着在比较热的地区进行种植,只是现在还没有成功而已…而陈嫣相信成功是迟早的事情。

  不同于瓷器、茶叶这种后世耳熟能详的‘东方商品’,这个时代甚至还没有成为正经商品,在华夏本土都属于新奇之物,更别提在国外了,根本没有市场可言——市场还得慢慢培育。

  胡椒的市场其实是非常成熟的。

  最迟公元前十三世纪胡椒就已经从印度被交易到了西方世界,法老时期的埃及,胡椒贸易更是发达,胡椒成为大众所知的昂贵香料。而到了此时,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人对胡椒的狂热已经达到了一个高.潮!

  罗马贵族的食谱里,大多数的菜品都要放胡椒,离开了胡椒,厨师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做菜了!

  为了满足罗马公民的需求,此时正值强盛的罗马已经有了成规模的胡椒贸易,每年有大量海船从红海出发,就为了从印度西部海岸获得胡椒!

  这使得陈嫣的胡椒不再是独门生意…不过不要紧,珍珠或者别的什么也不是独门生意,只不过陈嫣也有自己的竞争优势而已。罗马人的胡椒需求量巨大,长期处在不满足的状态,这也推高了胡椒的价格。

  陈嫣可以稍微降一点点价格,反正依旧是利润巨大。

  另外,如铁制品,在西方的价值也高的惊人!但这就不用做贸易了,华夏本土都很缺乏…

  想到这些早就准备好的、用于东西方贸易的商品,陈嫣就不得不联想到探路船的最新进展了——两年多以前就已经探明抵达天竺的航路了,这两年从天竺源源不断搞到各种好东西就是在这件事里收益的!

  而随着航路探明,紧接而来的就是海贸的开展,对西方贸易的好处陈嫣还没有享受到,对印度贸易就先赚了不少了!印度的黄金可是很多的,再加上南越盛产的玉石、宝石,这条航路陈嫣赚的美滋滋。

  要不是前期投入太高,现在陈嫣已经大发一笔财了!

  现在探路船已经探明了后世阿拉伯海、波斯湾一带,这里有许多中亚大国,在这个时代也不乏强盛的…比如说安息帝国。

  因为地理位置特殊的关系,安息帝国还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此时丝绸之路虽然没有开辟,但东西方世界的交流依旧在以这种‘中转’的方式在进行。

  这周围有这么多的国家,也是做生意的好选择,不过陈嫣对这一地区比对天竺多了许多防备…她隐隐约约记得历史上安息帝国是阻碍过东西方交流的,原因也很简单,安息帝国并不希望大汉和罗马有什么直接联系,如果两边直接联系上了,他这个中间商就无法像之前那样赚差价了!

  如果让安息帝国的高层知道大汉已经有足够的能力航行到阿拉伯海、波斯湾一带,说不定会带来很多麻烦。

  所以陈嫣并没有着急开拓安息帝国以及其周边国家的市场,只是通过转手的方式零零散散地做着生意,从这里搞一些本地‘或许会有价值’的特产。陈嫣希望先建立起对罗马的贸易,然后再谈对安息帝国的开拓。

  到了那个时候安息帝国暗中使坏的几率要小一些,毕竟那时一般的使坏很难成功是一方面,很得罪人是另一方面。他这种中间商,虽然国土离东西方都很遥远,没有被讨伐的风险,但和供货商、顾客搞坏了关系,始终不是什么好事。

  估计到时候少不了商业战争,手段从明面上的到私底下的都有…但陈嫣并不怕这些,是她开启的海上贸易,和印度、南越贸易建立起来的这几年,该经历的事情都经历过了。

  陈嫣记得的,最新的探路船小队今年又出发了好几支,红海已经近在咫尺了!

  不过即使进入红海也还差得远,在没有苏伊士运河,也没有能力开凿苏伊士运河的时代,绕过非洲好望角这条航路才是陈嫣的追求——但这对船只的要求太高了。现阶段的话,也只能指望红海贸易了。

第233章 木瓜(7)

  人工养殖成功的珍珠送到了陈嫣这里, 这本身并不是一件很大的事, 但提醒了陈嫣, 一些工作还是得做的——不能因为避暑就真的什么都不管了。

  所以在收到珍珠后的第二天,颜异过来她的院子拜访的时候, 她正在院中翻阅最近的账本, 安排一些事务。

  陈嫣也不觉得自己这个样子有什么不能见人,就没有收拾, 等到颜异踏进敞厅,依旧在翻阅一些‘工作报告’‘账表’。

  着一身玄色衣衫的青年走进敞厅的时候见到的就是这一幕,肤色雪白的少女跽坐在翘头书案之后,正在写写停停——这种样子他应该不陌生的,这几日已经足够他知道了, 这个少女才学出众,不比任何人差。

  但他微妙地感觉到了不同, 和做学问时那种放松, 那种缓慢的节奏不同。现在少女整个人都非常紧绷, 那是一种很很快的节奏…颜异不会形容,只能模模糊糊这样感觉。

  事实上他的感觉没什么错,陈嫣听到他的脚步声也没有抬头,因为手上这一份账表只差一点点就要算完了。抬头分心的话,就要功亏一篑了!算完那一点点, 陈嫣这才扔下笔, 对颜异笑了笑:“公子来了!”

  又指了指自己面前的一些竹简、帛书:“即使是在外避暑, 也躲不开这些庶务。”

  颜异这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觉得有些不对, 顺着陈嫣所指,看到的不只是竹简、帛书、毛笔这些东西,还有一个开着的小皮箱,里面零零散散地放着一些东西,除了一些文具,还有算筹、算盘,一些钱币什么的。

  这些钱币并不是拿来用的,更像是把玩的小玩意儿——这就是颜异的视角了,实际上这些钱币也是可以使用的,只是不能在中原使用而已。

  总之,这些东西并不是平常和他谈典籍,谈音律,谈礼的女郎会弄的。然而颜异转念一想,‘刘女郎’似乎本就是商贾人家女郎…就算这商贾再厉害,那也是商贾,平日里摆弄这些其实也正常。

  然而这样一想又到处都是‘不正常’了。

  颜异并不是狭隘的人,对于商人他也没有偏见,他做县令这几年也很看重商人…不过,他始终是这个时代的人,没办法逃开这个时代一些定例的成见——其实也不能说是成见,只能说是一种现象出现的多了,频率太高了,自然会导致‘刻板印象’。

  即使是聪慧通达之人,也不能完全避免。

  颜异是从底层小官吏做起的,所以三教九流都接触过,商人之流比一般的官吏还要了解的深些。这一群体的好,他知道,坏,他也清楚。

  勤劳、刻苦、聪明、灵活是他们,自私、偏狭、贪婪、俗气也是他们。

  但和‘刘女郎’的接触中,即使他一开始就知道他是商贾人家女郎,到后来也不自觉地忘记了——明明一开始他还和她因为一些生意的事‘讨价还价’过!

  他们也就是日常交流,零零碎碎说着天南海北的一些闲言,但就是这些不着边际的随意言语,表面上是最没用的…实际上呢,最能真实地显露出一个人来!

  人是会伪装的,而伪装这种事,向来都是细节、神韵最难顾得上!至于大面上的,只要不是傻子,提前了解、练习,总能达到一个差不多的样子。

  ‘刘女郎’与他日常相交,展现的就是最细节之处了!

  垂下眼睛,颜异回忆这几日‘刘女郎’的样子…她的一举一动都历历如绘,即使是最细节的地方,她都不像是个商贾人物。

  这只能说,即使她是个商贾,也和其他商贾截然不同!正是因为这种本质的不同,所以才有外在的巨大差异。

  陈嫣顺着颜异的目光看过去,发现他正看的东西,笑着拿起一枚金币道:“这是异国他邦的钱,和大汉的不同呢。”

  这个时候外国已经有金币、银币等金属货币了,当然,不是所有国家都有,只有一些比较先进的国家才能见到。

  不同于华夏大地只有铜币,外国可能是比较盛产金银的关系,金币银币也能看到。

  和陈嫣作为现代人时想象的不同,古代货币其实就是铜钱而已,并没有金银。所谓金银作为货币,这其实更接近于民间默认,而不是官方认可!只不过民间倒逼官方,使得其很像官方货币而已!

  特别是银,因为储量、开采难度的关系,在宋代以前连民间货币都称不上!比如说现在吧,交易金额比较大的时候可以用黄金,但也没人会使用白银。

  至于说铜钱…这种官方货币其实也常常不够用…铜钱荒一直伴随着古代史——说实在话,以货物进行交易这种事反而比较常见。比如说布匹,这就是一种极好的等价物,大家都很乐于接受。

  外国的铸造金币银币是很早就有的传统,商贾之间的流通带来了这些异国货币。因为知道陈嫣喜欢这些外国的东西,去岁冬月,裴英托人给她送来了一盒外国钱,似乎很多国家的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陈嫣只能认出几个希腊金币,似乎现在已经没有希腊了(?),那种风格还挺明显的。至于其他的货币,最多按照地区能稍微分辨,其他的就真的是无能为力了。

  但这并不妨碍她仔细把玩这些外国钱币,从中隐隐体会异国风情。

  误会颜异的沉默是不知道说什么好,陈嫣将一枚金币拿出来给他看:“瞧,这是极西之地,‘希腊’之钱币…不过如今已经不存了,希腊被击败,现在极西之地的主宰名为‘罗马’…哦,有人管他们叫‘大秦’,认为他们有秦国之盛。”

  陈嫣也不确定现在‘大秦’这个称呼诞生了没有,只能这样模模糊糊地说。

  说起来这也是一桩趣闻了——因为罗马的强盛,大汉称呼罗马为‘大秦’。而罗马那边对大汉的了解相对滞后,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以及商人那里得到的是多年以前的消息,那时候屹立在东方的帝国还是大秦,所以他们称呼大汉为‘秦’。

  emmmm…也就是说,罗马、大汉帝国,这个星球上,古代文明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远隔着万里之遥,遥遥相望的两个超级帝国,竟然不约而同地称呼对方为‘秦’。

  历史的巧合?命运的必然?

  #秦朝恐成最大赢家#、#你政哥还是你政哥#、#大秦牛逼,最牛逼#、#秀儿,你还好吗秀儿?##阿秦,我可以摸摸你的奖杯吗?#

  2333333

  颜异低头看着那钱币,似乎是个人物头像,虽然不是特别清楚,但也能看出和中原人有些不同。

  “极西之国以金银为钱币…”颜异很聪明,立刻意识到极西之国金银恐怕不少,不然也不能拿来铸造货币了——如果铸造货币的金属十分缺乏,根本满足不了需求,事情会变得很麻烦,甚至还不如从一开始就没有货币!

  历史上铜钱荒就是一个明证…不过铜钱也只是相对缺乏而已,没有缺乏的那么厉害,所以还能维持。

  “嗯嗯!”陈嫣发现对方并不排斥这些‘外邦’的东西,心里还有点小开心。主要是这个时代的人少有往外看的眼光,只关注本国,甚至只关注本国中原地区一小块,这已经是常态了。

  陈嫣并不觉得这些人有什么问题,这不过是环境与时代造成的…不过每当看到这些人如此的时候她还是有一些失落。

  不管是古人还是现代人,都是希望能得到他人的理解的吧。

  “极西之国很有意思的,和我大汉绝不同…之前有希腊,不过希腊说是一国,实际上就是一城!极西之国称之为‘城邦’。城邦之中,除奴隶、异邦人、小孩、女人,所有成年男性即为公民,公民能决定城邦中一切事物…对了,他们没有国君!”陈嫣絮絮叨叨说着自己记得的希腊城邦的事。

  颜异虽然沉默寡言,让人误以为冷淡(其实也确实有些冷淡),但在很多方面他和正常人无异。比如说该有的好奇心,他一样不少。

  “‘小国寡民’?”颜异微微抬头。

  陈嫣飞快点头:“确实,与老子所说的小国寡民类似。”

  说着她也很感慨:“希腊虽然灿烂,我却不甚偏爱,那些希腊先哲所著的经典特别好…可要是希腊这一城邦么,那就…”

  “小国寡民,治理起来就容易。相反,国家大了,什么事情都难办。这就好比在大汉,随便办点儿什么事儿,往一人身上花费一金那就是几千万金了!换个小国,这几千万金办什么都很从容啊!”

  “极西之国有民治的传统,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决定一切事务,重大问题都可以发起全民公投。”陈嫣解释了一下全民公投的含义,道:“这种事,也就是小国寡民时能做,换成是我泱泱华夏,是绝无可能的。”

  “倒是公平。”颜异微微颔首…他也是第一次听说外邦之事,总觉得‘刘女郎’说的这些和他过去听说的不同,其中的政治哲理与大汉截然不同,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观之处。

  陈嫣又是一笑,摇摇头:“确实公平公正,只是如此真的好?”陈嫣反问。

  颜异一怔,没有说话。

  陈嫣也不是要他说什么,又接着道:“全民公投这等事确实公正,但希腊先哲亦有人称之为暴民政治。一旦做出公投,多数压倒少数,不论这多数有多么荒唐,最终也会成为政令。因为这个,希腊放逐过国家英雄,也处死过最伟大的学者。”

  说起这些,陈嫣也很有感慨:“许多人觉得大多数人做出的选择,即使不是最好的,那至少也该不是最坏的。然而这却不一样,民意本就可以被人操纵…就算没有人操纵,根本不能理解政治的一些人也很难针对一件政务做出正确的选择。”

  “再者说了,少数服从多数,真的就那么理所当然吗?因为一方人更多,所以另一方就不管了?这不就好不朝堂之中推行一议,对北人好,对南人却不好——北人远多于南人,所以就得发布这一政令?”

  听到这里,颜异嘴上没有说话,心里已经否定了!

  当然不能那么干,真要那么干了,岂不是将南北对立了起来?从法理上也说不通。

  后世很多‘民主国家’就很迷信全民公投那一套,然而少数服从多数,听起来多么公平公正的一套做法啊…很少有人想过,那少数人怎么办!

  小团体内搞少数服从多数是可以的,因为人不多,情况也不会复杂到哪里去。可要在一个大国搞少数服从多数,那就相当可笑了!以一个五千万人口的中等国家为例,百分之二十的少数也意味着一千万人口了!

  一千万人的呼声,这股声音怎么也不小了!真的不管不顾,绝对会出大事的!

  这还是中等国家,而且百分之二十…呵呵,真要走到全民公投那一步,必然就是左右意见相持的情况了,要是一方的意见压倒了另一方,哪用得着全民公投啊!所以百分之四十,甚至百分之四十九的少数占比,也不是没可能啊!

  考虑到能用到全民公投这种手段的,也不会是什么无关紧要的小事…

  这种简单粗暴的全民公投让一个国家越来越分裂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7页  当前第2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2/42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汉贵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