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汉贵女_分节阅读_第302节
小说作者:三春景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29 MB   上传时间:2020-04-08 20:27:07

  所以拒绝是很简单干脆的!

  虽说诸侯们对中央都是毕恭毕敬的,但只要没有原则性错误,也不能说中央想搞诸侯国就搞诸侯国!真要是那么做,不就回到吕后乱政,折腾刘氏诸侯王的时候了么!那个时候老刘家的男人是怎么干的,后来的人都知道了。

  所以齐国太后也不太担心自己这个拒绝会有太大的问题…事实上也确实没有。

  因为使者怕太后觉得自己办事不力,最后怪罪到自己,所以和太后说事情办的很顺利,齐国太后和齐王都没有反对。但问题是,齐王的生活作风有问题——他和自己的亲姐姐乱.伦,甚至他姐姐就住在后宫之中。

  太后的外孙女,也就是公主的女儿,嫁不了齐王还有好多其他的选择!想要留在长安靠近家人,侯门太子多得是。想要做王后,也不是只有齐王一个选择,其他的王太子、无后的年轻诸侯王仔细找找也是有的。

  一个全部心思都放在自己亲姐姐身上的丈夫…这还是算了吧!

  所以王娡自己就否了这桩婚事。

  本来操作女儿进入齐王后宫的方式就是做太后外孙女的添头,类似媵妾。现在太后外孙女不嫁了,自然也就没有主父偃他女儿什么事了。

  这件事因为没有后续的原因,很少有人知道。然而谁让齐地是陈嫣的地盘呢,这种消息早就作为汇总情报,在她停留在长安这段时间,和其他情报一起源源不断地送了过来。

  能做出这种攀附皇家、权贵举动的主父偃,这个时候参加平阳长公主的盛宴,似乎也不是那么难以理解了。

  陈嫣对于这场宴会兴趣并不大,少年时认识的同龄贵女们早就嫁人了,或许在这些贵妇里面寻一寻,还能找到两三个眼熟的——但是这有什么意义?这种宴会对陈嫣最后的意义都没有了,如果还没有一两个处的来的熟人一起,真不知道怎么熬过去!

  因此在和平阳打了个招呼之后,陈嫣就躲到人稍微少点儿的角落去了…其实如果是她的话躲到哪里去都是一样的。

  脱离长安的环境太久了,她早就不再是长安的明星。但她当年能做明星又不是巧合,当年她能引领风潮,能够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这本身就是因为她有这个素质!

  所以很短的时间内,她再次成为了圈子里非常受关注的人物。一方面大家都急切地想和她交好,大家都知道的,当今天子正迷她呢!和她交好有利无害!另一方面,那就是女人们了,无论是贵女还是贵妇,都想追赶她身上的流行。

  她的穿衣搭配,她的新式首饰,她的服装款式,她的小配件,她的发型,她的化妆品…曾经大家关注她这些,现在依旧。而现在,关注这些除了因为在她身上确实新奇又好看外,还多了一个理由。

  那就是刘彻对她的喜爱了。

  想想看,历史上刘彻顺手拔下李夫人头上的玉簪搔头止痒,由此就引起了宫廷内外效仿,纷纷用上了玉簪,甚至是的长安内外一时玉价飞涨!

  之所以会引起这样大的反响,是因为戴玉簪的人是李夫人吗?当然不是!而是故事的另一个当事人是刘彻。别怀疑,在封建社会,整个国家最有知名度、最具有明星效应的,肯定是皇帝本人!

  有刘彻加持,所以玉簪一时成为爆款,甚至有了‘玉搔头’的别称。

  陈嫣现在也差不多算是得到了刘彻给加的buff,她若是一个宠妃,此时宫廷里恐怕早就人人都学她打扮了,这种事情在宫中本来就是正常——然而,也恰恰因为她并不是妃子,所以她的影响力反而更大了。

  对于宫外的人来说,她们并不是间接接触到了她带来的流行,而是直接面对了她。

  宫外的女子似乎没有要以容貌讨好皇帝的压力,但她们对流行的追赶始终是存在的——既然是皇帝陛下喜欢的,那肯定也差不到哪里去!

  之所以陈嫣还能在角落享受片刻清静,不是因为其他人没有注意到她,而是大家都注意到了她,看出了她暂时不想交际的心情,所以没人上前得罪人而已。虽然大家都想和她交好,但这种事本身就是讲方法的,又不是缠上去装自来熟就能搞定一切。

  当她不愿意和其他人打成一片的时候,自然不会有人做这个出头鸟,还特别邀请她加入大家的交流。

  而就是这个时候,主父偃慢慢踱步了过来,朝陈嫣点了点头。

  “不夜翁主…”

  陈嫣微微低下头,算是回了他的礼…

  “不夜翁主是否对在下有些偏见?”

  陈嫣一直知道主父偃很刚,但直到今天才由机会真正见识一把他的刚。说实话,这劈头盖脸直接一句弄得陈嫣有些搞不清楚了…话说这是什么意思?这么直接的吗?

  他们两人之前根本没有过任何谈话交流,这甫一说话,就直接上了这种话题——难道他们要玩交浅言深,明明没什么交情,却能够说的很深入?

  问陈嫣对他有没有偏见,怎么都不像是两个事先没有任何交流的人会有的谈话吧?

  陈嫣歪着头瞅了主父偃一眼,嘴角挂起一抹客气又疏离的微笑:“中大夫言重了,嫣不过是个小女子而已,如何能对中大夫这样的朝廷肱骨有什么偏见。”

  嘴上这么说,陈嫣已经在想是谁把她的话给漏出去了…虽然主父偃看起来不是很聪明的亚子,但也不至于无的放矢,随随便便就说出这样的话,他应该是知道陈嫣说了些什么。或许不是全部,可大致的态度还是了解到了。

  要么就是陈娇、刘彻,要么就是两人身边的一些人——倒不是说两人管不住身边的人,随随便便就把消息透了出去。只是很有可能两人身边的人只知道要替他们保守秘密,至于陈嫣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他们就不一定会全部保密了。

  陈嫣提到主父偃时的态度或许在他们看来就不是什么需要保守的秘密,考虑到此时正是因为‘推恩令’鼓噪起来的时候,主父偃拉了大量仇恨,就差被人找机会套麻袋了,有人刻意传播,让自己和主父偃起冲突,这也不是不可能的。

  任何时代都不乏相信‘枕头风’的,虽然陈嫣和刘彻之间没有枕头风这种存在,但是大家都会有选择地相信自己想相信的,和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分别。

  当然,这也就是一猜测,陈嫣也来不及排查到底哪里出了问题——说不定就是陈娇或者刘彻不小心透露了出去。陈娇是因为缺乏政治素养,刘彻是因为根本不在乎这些‘小节’,反正站在他的位置上,大多数时候都是想怎么玩儿就怎么玩儿的。这两位,真要是透露了什么出去,这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只不过是瞬息之间,陈嫣已经决定好了应对方法…简单的说就是什么都不承认!如果主父偃是依靠可靠的信息来源知道了这个,她这就算是耍赖。如果主父偃的消息来源并不可靠。或者干脆就是道听途说的一些风言风语,那就更好了,只要她不承认,主父偃的怀疑也就只是怀疑而已。

  总之,陈嫣又不怕主父偃对她打击报复!这种情况下,彼此表面上过得去就可以了。这个时候什么都承认了,才是真的尴尬,反而什么都不承认,还可以维持表面上的‘和平’。

  当然,如果主父偃头铁,根本不配合,连弄个虚假‘和平’做做样子都不知道,那就没办法了——其实这样陈嫣也不是太在意,真要是这样,她也只是确定主父偃在官场上迟早要出事。

  现在看起来,这种可能性还挺大的,看起来主父偃就很像是头铁战士的样子……

  “不夜翁主日后该学会慎言才是…议论朝臣之事,实不是妇人所为。”主父偃深深地看了一眼陈嫣,语气中有轻视,有指桑骂槐,有不以为意。

  陈嫣愣了愣,‘唔’了一声,仿佛是这才认识了主父偃这个人——主父偃是个中年人,这个年纪再官场上最合适了,既有精力,也不会显得没经验、轻率(虽然主父偃本人挺轻率的)。他身上看起来最特殊的大概就是外表了,嗯,长的很好。

  这不奇怪,刘彻简直就是重度颜控,喜欢美女,也喜欢漂亮男宠,甚至用人也特别偏爱好看的。所以他提拔的人里,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帅哥,老帅哥、中年帅哥、小帅哥。

  生的颇为英俊的中年帅哥为什么会这么不招人喜欢?现在陈嫣算是明白了…这个人好像天生就知道怎么该让人生气啊……

  平常陈嫣也不会随便怼一个朝廷高官,不是不敢,而是没必要。而且她处的位置有点儿微妙,要是被解读出了另外的意思,到底麻烦。

  但真要是遇到有人上赶着得罪她,她也是不怕的…只能说环境能够改变一个人吧,她作为陈嫣从来都被给予了大量嚣张肆意的权力。绝大多数时候她都不会去使用这份权力,但权力就在那里,不可能对她毫无影响。

  如果不是拥有上辈子的记忆,她可能会比陈娇更加厉害——虽然陈娇是她敬爱的姐姐,但有些事情有一说一,事实就摆在那里…这也不会影响到两姐妹的感情。

  而如果陈娇被人这样不阴不阳地攻击…陈嫣曾经亲眼见过,陈娇当时骑在马上,一马鞭子就招呼上去了。

  “既然做得,怎么就说不得了?”陈嫣再懒得在角落里站着了,往外走去,与主父偃擦肩而过:“如今满城议论中大夫的人难道还少嫣一个?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中大夫难道以为自己不值得议论?若是您还是临淄不名一文之辈,那倒是无人去说了呢!”

第315章 鹤鸣(5)

  主父偃早就认识陈嫣, 而知道陈嫣则是更早以前的事情。

  他是临淄人, 不过他知道陈嫣和陈嫣在临淄有着巨大影响力无关…陈嫣在临淄真正起势, 达到一飞冲天的地步,最早也就是十多年前了,那个时候主父偃早就离开家乡,开始了自己的游学生涯。

  他的游学生涯很长, 从青年时代开始, 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有四十多年。按照这个数字算,到元光元年他来到长安才结束游学, 怎么也和陈嫣掌控临淄的时间错开了。

  主父偃了解到有陈嫣这么个人存在,一开始是耳闻。当年刘启对陈嫣的宠爱着实可以称得上天下皆知, 谁能想到来长安朝觐的诸侯王最先了解的不是皇帝太后的喜好, 而是一个小姑娘的喜好呢?

  所有人都知道, 对陈嫣好,比对天子表忠心要更能讨好天子…上有所好, 下必从焉, 这样的故事在华夏历史上再一次重演了。

  当时的主父偃还在燕、赵、中山等诸侯国游学…为什么要在诸侯国游学, 而不是天下各郡,这当然也是有原因的。这个时候有志于入官场的读书人,如果不是家里有背景, 通道就很窄了。

  举孝廉难度太高,几率太低, 一般大家都是依附权贵, 通过权贵再往上举荐就是了。当然, 这条路也不容易,一个人没有背景,凭什么被权贵看重,甚至花费自己的人情、面子往上举荐?

  但总体而言,这已经算是一条比较好的路子了。

  走这条路,首先就要来到长安,天下权贵皆在长安,机会在长安,也只有在这里最容易抓到机会——然而,求上进的人最多也在长安,这样一看,平均机会也不会比别的地方更多了。

  有人觉得这条独木桥太难过了,出于各方面的考虑,就退而求其次,去了各诸侯国。虽然说,长安不缺想要过独木桥的读书人,但在各诸侯国就不一定了。只要一个人是真的读过书,读书识字没有问题,能背诵几篇先贤经典,至少在诸侯国就可以谋生了。

  没办法,谁让这个时代文盲率高呢。

  不理解的话可以想想民国时期,一个文盲,工作起点是很低的。可是一个人要是有点儿文化,哪怕是最基本的文化,像是能写会读,那也能做个抄写员什么的。这种工作依旧不算好,但也比真正的底层工作好太多了。

  而这,对于非文盲的人来说,只不过是最基本的而已。

  这个时代的文盲率只会比民国更高(当然,这个时代对于读书人的需求也不如民国多就是了)!这种情况下,没有太大选择的诸侯国,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读书人的。最多就是能力强一些的委以重任,能力弱一些的工作就靠后一些。

  但不管怎么说,谋生肯定是不成问题的。

  早年间主父偃在各诸侯国游学,就是为了谋生。当然,在谋生的同时,还想要求上进,希望能得到某位诸侯王的赏识。得到诸侯王的赏识,退一步能成为王国中的重要人物,进一步就能去到更大的舞台!

  好多中央的官员,其实也是从诸侯国成长起来的,这里也算是不错的跳板了。

  那个时候的主父偃也在诸侯国做过事,只不过一直无人赏识,所以每个地方都呆不长久而已…他从来都是有大志向的人,从来没有想过当一辈子小吏。如果一眼能够看出没前途,他自然也就走了。

  也只能说那个时候确实各个诸侯国都缺读书人,所以他不用担心辞工之后找不到工作——他既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富三代什么的,游学说的潇洒,却是得自己承担生活的负担的。

  说起来有些巧合,曾经的主父偃甚至为诸侯王监督过礼物的验收工作,那些精美、奢华的礼物都是要在朝觐时送给长安的贵人的。不仅仅是皇室成员,长安的一些官员、贵族也有份。这也不是贿赂、结党什么的,只是正常的交际。

  诸侯王们在长安虽然也有安排眼线,但光指望眼线就能安心在地方做王,微妙太天真了。这种时候,和长安的顶级圈子保持良好关系,这就很有必要了。这和后世地方官员进京,要在京官这儿拜码头,道理是一样的。

  而这些礼物中就有属于陈嫣的——给陈嫣的礼物占了诸多礼物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不见得数量多,但却是最珍贵的,而且一看就知道花了心思,而不是花钱了事。

  谁能想到当年那个被人呼喝着督造给陈嫣的礼物的小人物,如今会成为长安炙手可热的天子亲信,能和陈嫣出现在一场盛宴上?想起此事,主父偃还不由得有些志得意满。

  不管怎么说,他这个时候也算是达成了少年时代的一个小小目标了——他从小就不甘于平凡…能够说出‘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亨耳’这样话的人,具体是个什么心性,也是可以想象的。

  到这个时候,主父偃也只是知道有陈嫣这么个人而已。至于后来陈嫣在学术界小有名声,还有在商界的影响力,这些其实都没有辐射到主父偃身上。

  商界的事情先不谈,这方面陈嫣弄出来的场面再大,只要表面上做的四平八稳,一般的人哪能察觉!这个时代的读书人也鲜少有人能够接触到这方面的。主父偃家里又不是经商的,自己一心想着做官,哪会注意到这方面。

  至于学术界的名声…一个,主父偃一个纵横家的人,陈嫣没有学过这一家的学说。再加上主父偃在学界出了名的人缘不好,也没什么人会和他主动聊学界一些有的没的,主父偃了解陈嫣的渠道实在是太少了。另一个就是固有的观念了,在主父偃看来,陈嫣是个女人,还是个贵族出身的女人,这种人能有多少真材实料?

  要么就是有人在她背后支撑起了才女的名头,要么就是学界的人胡乱捧的,讨好她以及她背后的某些人而已。

  有了这样的想法,就算有机会了解陈嫣,他也下意识地皱眉走开了。

  主父偃真正了解陈嫣,还是来长安之后…长安这个地方,陈嫣留下的东西太多了,就算是想避开也避不开——家里装的玻璃窗,用的建材、瓷器什么的,全都是陈嫣的产业,这本身也不是什么秘密。

  不过真正让主父偃对陈嫣有了关注,却是因为刘彻对陈嫣的心思成为半公开的秘密。

  依旧是那句话‘上有所好,下必从焉’,从那之后多少人明里暗里地讨好不夜翁主啊!如果不夜翁主人不在长安,大家就会找到大长公主聊表‘心意’。

  主父偃本身是通过自己的能力走上高位的,但他也很清楚,自己在这个阶层里没有根基。现在他不是什么年轻人了,儿孙中也不像是有能寄予厚望的,想要下一代、下下代不会从现在的阶层中滑落,就得攀附那些真正传承数代、根深蒂固的权贵。

  考虑到他这几年真的得罪了不少人,这方面的需求就更加强烈了(这是他自己承认了的,说自己‘吾日暮,故倒行逆施之’,放在原文解释就是,他自己很想出人头地,而此时已经年老日暮,正常的手段是没办法达成目标了,所以只能做出非常之事,走不寻常的路…)

  倒行逆施这种话都说出来了,可见他对自己做的事情是有认识的。只是他自己不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不代表想要在自己人死势消之后,家族、后人也受此牵连,不得翻身…这个时候他急切地想要为家族建立根基,和贵族结亲,原因也在这里了。

  所以,主父偃确实比较关注陈嫣…关注的理由当然是想和她搞好关系。

  这样一个身份高贵的贵女,又得天子喜爱,和她交好有利无害!

  然而,即便是这样,他对陈嫣也没有太多尊敬的意思…她身上最大的标签是‘天子喜爱’,这不就跟宠妃一样?自古以来的官员就有讨好宠妃的,但讨好宠妃也不见得他们就看得起宠妃了。

  事实上,他们往往非常轻视宠妃。一边奉承她们,一边心中觉得她们愚蠢,就和一朵漂亮的花一样,是个没什么用处的装饰品。

  主父偃是在昨日才知道陈嫣对自己的一些评价的——来源绝对可靠,是天子一时失口说出来的。

  确实是不小心说出来的,刘彻从来不会把陈嫣说的一些话,特别是涉及到政治事件、政治人物的话说给别人听。这很有可能造成一种错觉,觉得他可以被陈嫣影响到…emmm,好叭,他确实可以被陈嫣影响到,但绝对和那些‘听信妇言’的昏君不一样!

  总之,这种错觉散布出去之后,陈嫣和他都会有很多麻烦。陈嫣不必说,随随便便就得背上祸水的名头,至于他,名声上受损还在其次…就怕真的有人觉得他真的可以被女人操纵,开始在这上头下功夫。

  这一次真的是刘彻有些忘形了…再加上当时身边都是一些心腹,一个不小心就透露出了陈嫣对一些人的评价。

  其实平心而论,陈嫣对主父偃的评价并不算坏——是的,在陈嫣口中,主父偃有很多不讨喜的地方,未来也不是很看好的样子。但说实在的,那些不讨喜的地方也不是陈嫣胡说的,是主父偃身上确实存在的问题。

  至于觉得他将来要凉,这种猜测也不是陈嫣一个人…甚至主父偃自己都觉得自己将来的结果可能会不太美妙,正百般谋划呢!

  而在这些之外,陈嫣基本上给了正面的评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7页  当前第30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2/42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汉贵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