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汉贵女_分节阅读_第392节
小说作者:三春景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29 MB   上传时间:2020-04-08 20:27:07

  不过陈嫣还是希望,国内的战争能够伤害小一些,最好是快点结束这种对中下层百姓的伤害。世界市场听起来是很美,但要是外部世界也不稳定,需求量大减呢?到时候连锁反应之下,国内倒闭一大堆产业,那又是另一重灾难了!

  过去就不会利用打仗做文章,现在也一样!一切还是老一套!

  虽然自己成了唯一被肯定的那一个,但霍去病也不觉得怎么高兴…总觉得大家一起被diss了。

  陈嫣当然不会只是嘴把式,她很快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挟大胜的威风,打通和匈奴以及西域的贸易线…过去当然也能做生意,只是那是官方不许的(即使官方很清楚其存在)。这种走私贸易很赚钱,但规模扩大之后总利润只会更高!

  任何走私生意都是这样,利润再高也不会超过合法化之后的表现。

  打通这条贸易线不只是国内的手工业可以收到钱,国家也可以合理合法地征收关税啊!这笔钱以前是以商贾在边郡、军方、草原上打点的方式完成的,只是那个时候国家看拿不到那笔钱,只能肥了其他人而已。

  另外,等于是把一些人绑在了利益战车上!

  有大汉的武力,可以保障这条贸易线的安全,贸易线安全,大家的生意也就安全!到时候即使新崛起草原民族,也会是一个商业利益驱使的草原民族,攻击性会小得多。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有点儿类似后世曾经流传过的一个段子了。不要和笨蛋争吵,因为他们会把你迅速地拉到同一个水平线,然后用自己丰富的经验打败你。

  中原文明对草原文明,其实是中原文明要先进的多的,但世事就这么诡异!如学者所说的,当先进文明与相对落后的文明遭遇,天平往往会向落后文明倾斜…暴力就是打破一切的初始,有的时候真的是一点道理都不讲!而一般相对落后的文明(而又没有落后到武器出现绝对的代差),在暴力上总是更得心应手一些。

  所以改变草原民族的生存方式,提升他们的文明层次,不仅不会给自身带来威胁,反而会让中原文明更加安全——当草原文明的生存方式、组织形式变成中原文明熟悉的、能够理解的样子,对于中原文明来说,它就一点儿也不可怕了!

  而贸易线其实只是陈嫣的第一步,关于怎么对待汉匈战争,怎么仔细地把这场战争当成一门生意经营。怎么脱离谋一时,达到谋一世,甚至谋万世的程度,她写了厚厚的一个册子,堪称环环相扣。

  看陈嫣那个册子,让他们这些参与了对匈作战的人感到害怕——关于这个大敌,他们天天都在想着如何对付的对象,这个从未履足战场,甚至不曾参与制定对匈作战计划的女子,却是更加了解!

  而她的一系列计划,看上去天马行空,甚至异想天开,实际上却是缜密地可怕,完全拿住了要害。

  被他们这些人盯上的匈奴其实不一定有亡国灭种的风险,遥远的漠北总归可以容纳他们。西域那么遥远,已经到达用兵的极限了,真的跑了那么远,大汉这边也是没有办法的。但陈嫣的办法会彻底斩断他们的根基,甚至斩断北方草原的根基。

  只是生活在其中的人不一定能够感受得到。

  当然,前提是陈嫣的计划一项项得到实行,而且一切进展顺利。

  霍去病这个时候有点点理解天子和舅舅的感觉了——天子爱着那个女人,而舅舅则是常常畏惧…说起来或许难以置信,但名满天下的大将军卫青确实是畏惧着那个女人的,即使这种畏惧并不是普遍意义上的那种。

  事实上,大将军的性格就是这样,因为畏惧,所以懂得分寸。只不过时至今日,能让他如此的人已经不多了。

  天子爱她,因为她是唯一一个可以和他一样操纵这世界的人。大将军畏惧她,因为他在很早很早以前,就意识到了她可以做到什么。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确实是令人畏惧的特质。

第399章 思文(3)

  草长莺飞, 春风送暖。

  “放线、放线!再高些!”年轻女郎的声音犹如黄莺出谷,就算是叽叽喳喳了一些,也不会让人觉得厌烦。

  不少人都注意到了——长安城外的河谷, 这个时节多的是来踏青的人, 偶尔有王侯之家的女郎,就会命人圈出一块地, 免得冲撞了。现在就是这样,河谷一小片位置不许闲杂人等靠近,询问之下是‘永安侯’出门,一起的还有一些贵妇人。

  陈嫣当年的‘闺蜜’(不论真假), 这个时候都成了贵妇了,她自己倒是更喜欢和年轻的小姑娘玩儿, 但辈分摆在那里,也就只能这样了…索性她年纪再大一些,和少女们成了两代人, 那倒是可以多多亲近这些年轻姑娘, 这就像是长辈亲近晚辈一样。

  也就是现在, 年纪不上不下…罢了。

  这些当年的闺蜜都是愿意和陈嫣玩儿的, 有的是图好处, 陈嫣的位置就摆在那里,谁不知道通过她可以影响到这个国家最上层的一小撮人呢。有的则单纯享受玩乐的乐趣,这个时候的贵妇人呆板的还比较少, 只是过去玩耍总不那么适宜。

  现在有了陈嫣这个带头的, 有很多不太好的都变得不用顾忌了。

  如今阳春三月, 忙了好长一段时间,陈嫣干脆给自己放了一个短假。家里宅了两日休养生息,回头就组了一个局…踏青郊游搞起来!

  这一次她还带来了一个特殊玩意儿,风筝。

  一起玩的贵妇人们见多识广,却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其实这个时候已经有风筝的雏形了,传说中风筝的老祖宗‘木鸢’是春秋战国时由鲁班发明的玩意儿,先不论这段历史真不真,至少到了汉代确实有类似的东西出现了。

  木制、丝绸制、牛皮制,这些材料纷纷试验,风筝变得越来越容易放上去,要知道一开始的‘木鸢’,想要放上天去,条件可是很严苛的。虽说人造物飞上天算是一奇观,看个乐呵也不错。但在最开始的新鲜期过去之后,这也没什么可玩的了。如果不能让风筝上天更容易,这迟早会被淘汰!

  事实上,风筝到了丝绸、牛皮的材料,依旧难以普及。一方面材料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太‘奢侈’了,另一方面,这个时候的风筝还不够轻,放风筝的技术门槛还没有低到谁都能看到就上手。

  这个时候的风筝,除了极少数知道的人拿来当小众玩具玩儿,保证其没有消失还在于军事上的运用。

  后人穿凿附会的,人在木鸢上观察敌情是不可能的,但是利用风筝测算一些数据还勉强能做到…不过这也算是比较小众的技术了,不值一提。

  陈嫣则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想起了放风筝这回事儿,这个时候纸都造出来了,何不制作‘纸鸢’呢?用竹篾做骨架,糊上纸,这就是最简单的风筝了,材料随处可得,价钱便宜,推广开来简直毫无难度!

  陈嫣手边不缺技术好的匠人,这个时候珠子作为利用程度很高的一种材料,善于摆弄竹子的工匠也不少。陈嫣就让常年制竹器的人以竹篾做骨架(其实让这些匠人做这些,也算是大材小用了),然后糊以质量极佳的皮纸。

  她在这皮纸上以鲜艳颜料作画,大多是蝴蝶、蜜蜂、蜻蜓、鸟雀这些。

  匠人们手艺精湛,不存在不平衡的问题,陈嫣在自家庭院里试放了一次,佷容易就放上天去了。今次大家出门踏青游玩,这才带出来,算是一个新鲜玩意儿了。

  这个时候的玩具也少,风筝拿出来过来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和后世见惯了,也就见怪不怪的人不同,这个时候的人把风筝放上天去的人都有一种‘真是神奇’的感觉!玩儿的开心入迷之余,也引起了河谷上其他人的注意。

  直到放风筝放累了,出了不少汗,这些贵妇人也舍不得收手,都让身边的婢女来替。

  看着年轻婢女们兴奋地放风筝,陈嫣也觉得很有意思…这么单纯的快乐对于她来说是越来越少了。

  正笑意盈盈地和身边一闺蜜说着话呢,有一婢女匆匆过来耳语一番,陈嫣露出了有些意外的神情。

  “竟有这样的事。”陈嫣说了这么一句,从她的神色来看,说不准是好事还是坏事。

  一时之间,身边的气氛都低了八度——陈嫣自己或许没感觉,但她身上威势越来越重这却是事实。过去她也拥有很大的影响力和财富,但她当时更多是一层‘势’,而并非‘威’。

  现在不同,她有的时候皱一皱眉头也会让身边这些对她不够了解的人提起心来。现在就是这样,大家一时竟噤若寒蝉起来了。

  陈嫣很快意识到大家受到了她的影响,弯了弯嘴角,笑了起来:“你们都怎么了?怎么不说话了?没事儿,只是刚刚听了一件奇事而已——对了,刚刚说到哪儿了?说到长公主生辰宴…”

  有这句话起头,大家不管心里怎么想的,至少表面上都活跃了起来,活像刚刚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陈嫣应付完了这一次踏青,脸上依旧看不出有什么不同,然而身边几个已经知道内情的人却是悬着心的!

  要是陈嫣真的生气发火了,那倒是没什么,就怕这样看起来没什么的样子!

  刘彻这边已经收到消息了,来者禀报道:“嫣翁主与诸夫人玩纸鸢,乍闻此等消息,并不殊色。”

  “下去吧…”刘彻想了一会儿,最终只是挥挥手让来者退下。

  一旁的宦官见刘彻眉头紧皱,似乎为这件事焦头烂额的样子,轻声道:“陛下,嫣翁主一向豁达,又不信神鬼之事,于此事并不上心也是有的。”

  刘彻则是‘啧啧’了两声,摇了摇头:“非,非是如此!阿嫣确实不信鬼神,但此事牵涉到父皇,就不可一概而论了。”

  说着他又在殿中来回踱步,最终也想不通其中的关窍,只得道:“罢了,就算阿嫣生气也落不到朕头上!朕在这儿操什么心呢?”

  然而说是这么说,还是担心陈嫣心情不好,刘彻让人去问陈嫣,要不要去上林苑跑马。

  韩让在一旁就看着,刚刚宦官插嘴的时候他也没有说过。相比起其他宫人,他对刘彻、陈嫣的了解显然要更深,所以更能明白此时的症结所在——天子难道想不通其中的问题吗?不不不,他只是关心则乱,想通了却想不开而已。

  所以这个时候根本不需要多嘴,说多了反而是错!

  有的时候韩让也会觉得这个世界上的事冥冥之中自有天定,这天下,凡是天子想要的,总是唾手可得!而遇到他真正想要的那一个,却无力回天了。别人对天子尽心竭力,而天子偏偏要对另一个人如此。

  即便是高贵如天子,原来也有这样的时候。

  直到刘彻的注意力暂且从陈嫣身上挪开了,身边人不多的时候,韩让才小心地捧来奏章:“陛下,廷尉大人也上了奏章。”

  刘彻就算不打开奏章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哼了一声,没说什么,接过了奏章。

  今天拜会时可是爆了一个大雷!牵扯其中的人乃是当朝丞相李蔡!

  说起来刘彻这一朝有存在感的丞相真的不多,一开始是因为太皇太后在,刘彻没办法再朝堂上大展拳脚。丞相、御使大夫、太尉这三公好比是个摆设,重要的不是能力,而是会不会站队,能不能无功无过地做事。

  而后来,具体地说是公孙弘之后,就没有出现真正合他心意的丞相人选了——这不是人才枯竭,只是刘彻的要求太刁钻了!他需要的是既能完全传达他的想法,同时又能用权术管理好群臣,另外还具有总揽全局、处理各类政事能力的人!

  说实话,三者只要具有一个,就能在朝堂上嫌弃风浪了,三者齐备实在是太难找到!

  比如张汤现如今做到御史大夫,他能力难道不够,做皇帝的舔狗还不够用心?非也,他的很多特质比公孙弘更出色,但他不如公孙弘那么全面。至少统领整个朝堂这种能力,他是十分有限的。

  法家那一套最多就是在一些短暂节点上让他把握朝堂走向,如公孙弘样样操弄人心,这是真的做不到!

  刘彻自公孙弘丞相位上去世,就任命了现在的丞相乐安李蔡为丞相。并不是他对这个李蔡多满意,只能说是将就着用而已。这个时候刘彻还没有放弃找一个好丞相的想法,李蔡在他心里就是一个过度罢了。也是因为此,李蔡别说争不赢张汤了,就算是九卿中比较有存在感的,譬如说大农令之流,都打不过。

  当然,对于这样的位置,李蔡自己是不满意的,丞相的那些属官也不会满意…然而也就是现在了,等到日后刘彻自己都放弃找个好丞相了,丞相作为摆设成了常态,大家也就无所谓习惯不习惯了…事实是只能去习惯!

  刘彻对李蔡这个人还算满意,因为一开始就没指望这个人能做出什么成绩来,只希望他能稳稳当当不冒头而已。对于这个,这几年李蔡还是有做到的…或许暗地里有一些小动作,但不要紧,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并不影响大局。

  但他没有想到,平常没什么错处的人,会忽然有这样的疏忽!

  李蔡这个人是将军出身,在汉代,讲究的是‘上马能安邦,下马能定国’,不存在文武之间的歧视,也不存在两者互相隔离,不能跨界的情况。但说实在的,李蔡原本是武将,一直也是武将,进入文官系统就成为了御使大夫,两三年功夫,遇到丞相公孙弘过世。天子一看没什么特别好的接替人选,就直接安排了他这个御史大夫接位。

  他这样的丞相,确实有些根基不稳。

  不知是好是坏,刘彻也没有重用他的想法,由此他的根基不稳也没有显现出来的余地——轮到他做事的时候都不多,也就不必谈什么根基稳不稳当了!下头的人不服他,也得在具体的事务中表现出来才是。

  李蔡还有一重身份,他是李广的堂弟…这事儿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李广的名气一直比这个堂弟要大,本人能力也没得黑的。但问题是,总在立功的节骨眼上掉链子,最后才有了‘李广难封’这样的遗憾。

  相比起李广,李蔡的人生就顺遂多了,即使少年时名气不如堂兄,进入行伍之后运气却不差!很快攒够了军功,封为乐安侯,并且弃武从文,一进文官系统就是御使大夫!

  李蔡并不是一个搞不清楚自己定位的,所以在丞相位上他除了找机会做事之外,却不会做不该做的。至于说私下抱怨之类,这种事更是从来没有过。然而这一次,他却是惹了一个要命的麻烦!

  不是贪污受贿,不是鱼肉百姓…而是他侵占了一块地。

  侵占土地这种事,大汉的贵族常常干。这件事可大可小,要是天子早看你家不顺眼了,这一件事就可以折腾地□□。要是天子有意维护,这种事也就是申斥一番,退回土地了事。

  而就算是刘彻看不顺眼,最多也就是做到削去爵位的程度。而且将来有什么重要日子,刘彻想要给那些曾经的功臣之后发福利了,这些削去爵位的人家也很有机会恢复爵位。

  然而,李蔡这件事之所以会在朝会上郑重其事地提出来,甚至立刻引来满朝风雨,就在于他侵占的这块土地非常不一般——阳陵邑孝景皇帝陵园前路旁的空地。

  这块地是能随便动的吗?先帝陵园中的一块石头,甚至一根树枝,动了都是有杀身之祸的!更别提侵占陵园前的土地了!

  最近的类似例子可以参考晁错,晁错正当红的时候因为出入不便曾经凿开过宗庙外围短墙,借此出入。因为这件事,申屠嘉上报天子,请求诛杀晁错。

  虽然最后的结果是刘启为晁错辩解,说这不是真正的宗庙墙,只是宗庙外围短墙,甚至墙内还有官员居住,并且还是自己让晁错这样做的(其实不是,是晁错自作主张,只是晁错提前知道了申屠嘉打算告状,先进宫说明了情况,请求了天子的宽恕),最后并没有降罪于晁错。

  但从事情的细节就知道了,即使是外围短墙,也是不能碰的!至少晁错很清楚,这是认真处理起来要命的事,不然的话他也不会匆匆进宫请求宽恕,申屠嘉也不会想要拿这件事大做文章!

  李蔡这件事比晁错当年要严重的多,一个是陵园前路旁边的空地是真的不能动的,比宗庙外围短墙更敏感,没有一丝辩解的余地。另一个,当初晁错开了短墙一道口子,那还是为了处理政务方便,多少还能往公事上靠,他本人也没有借此渔利的意思。现在李蔡是不同的,他是非法侵占了一块土地!纯粹是私利啊!性质也不同了,皇帝听到了也会有好印象吗?

  最后,非常关键的是,晁错当时是刘启非常看重的臣子,而且晁错是刘启太子时就跟随在身边的,那一份香火情也不必多说。相比之下李蔡有什么?刘彻对他显然没什么特别关照,放他在丞相这个位置上,摆设的意思大过其他。

  如今闹出了这样的事,刘彻自然没有想要保他的意思。

  毕竟有这样的事在前,想要保他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当初孝景皇帝想要保晁错,是自己承担了错处,表明自己同意了的。难道刘彻现在要替李蔡担责,说这块地是自己同意他侵占的?

  听起来就不太可能。

  而这样一桩事,之所以会和陈嫣相关联,刘彻特别在意陈嫣的反应,就在于这件事和先帝相关——他一直很清楚他的父亲有那么多孩子,但陈嫣是他最爱的那一个。不是说他对其他的孩子有什么意见,只能说其他的孩子之于他,就是普通的皇室父子情,不能更多什么了。

  但是陈嫣不一样,他们就像是民间父女一样,心爱的、最爱的。

  陈嫣也不曾辜负这爱,她同样以女儿对父亲的方式孺慕着先帝。在她眼中,先帝并不是皇帝,或者说皇帝这个身份在‘父亲’这个身份面前反而要靠后了。刘彻有的时候觉得,陈嫣之所以能将他的爱等而视之,就在于少年时的这段经历。

  她既已经不在乎过‘皇帝’这身份一次,再不在乎一次又有什么呢?

  陈嫣或许不相信鬼神,对于死后世界更是嗤之以鼻,但她很在乎自己的父亲——这也是人之常情,即使和她一样想法的人,也会仔细安排先辈的身后事。这是礼节的一部分,也是每个人心灵的寄托。

  在这个问题上陈嫣确实不能免俗,有些事情不是为了死去的人,而是活着的人得找一个方式让自己心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7页  当前第39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92/42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汉贵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