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汉贵女_分节阅读_第63节
小说作者:三春景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29 MB   上传时间:2020-04-08 20:27:07

  “来,一定来!”桑弘羊忙不迭地答应下来!

  填字游戏寓教于乐,相当健康。而玩过游戏的人就会知道,不健康的游戏往往要比健康的游戏更加好玩儿!【摊手.jpg

  约好了这件事,陈嫣就回了内室,因为她夏日一直是有睡午觉习惯的,所以婢女早就准备好了——凉席用井水擦了一遍又一遍,室内点起了味道清新的香。角落里没有冰盆,也有冰凉的井水!而床榻旁边则是打扇子的婢女。

  统治阶级的生活其实并不难过,的确没有空调,但手工扇风的效果还是达到了电风扇的水平……

  陈嫣在习习微风中睡着了,除了打扇子的婢女,其他贴身侍奉的女孩子也就能跟着轻松一点点了。她们大多在此时聚在比较阴凉的地方,吃点儿薄皮甜瓜,说说八卦琐碎。

  婢女清就和几个相熟的婢女呆在一丛杉树旁的游廊下,一手拿着团扇,不住地扇风:“天儿倒是热!”

  也有女孩子笑着道:“倒是很想吃些冰,过去在清凉殿的时候,用冰是不断的,翁主曾赏赐过!”

  皇家一直有储冰的习惯,而未央宫、长乐宫两宫的清凉殿一直都是优先供应的。但饶是如此,在这个时代,对于皇家以外的人,其他人也很难沾到冰的边儿。他们这些跟在陈嫣身边的人也不过是因为陈嫣所赐,有过一两次夏日食冰的经历。

  这样的经历总是拿出来说,一方面是真的对那番滋味儿念念不忘。另一方面其实也是隐晦的炫耀,在这个时代,夏日吃过冰的人可没有多少!王侯将相也不见得有这个待遇呢!

  “不夜县是没冰,但这儿有海,海风吹来便是极好的!冬暖夏凉——嫣翁主在此处养身体的确很合适!”也有婢女这样说着。

  夏日的午后总是安静的,住宅里少了人活动的声音。无论是做什么的,这个时候都尽可能休息下来。只能听到蝉鸣声单调乏味…衬托地更加安静了!

  而各个角落里是宅中婢女们三个一群五个一堆在喁喁细语——原来整个宅院并不是睡着了,只不过是暂时安静下来而已。

  等到计时的滴漏走到了规定的时间,婢女利悄悄走到了陈嫣榻边,轻柔地摇醒了陈嫣。这不比早上,早上陈嫣要不是生物钟发挥作用能自己早起,婢女们也不会叫醒她!但午觉就不同了,过了时间就有人叫起。

  这主要是因为午觉如果睡的太长,第一可能耽误飨食的时间,第二会走了觉,晚上就睡不着了。这对身体都是没好处的,所以陈嫣身边的人特别注意这个。

  陈嫣迷迷糊糊地坐起了身,此时有婢女送上盥洗用品,等到用湿巾擦过了脸,陈嫣总算清醒了过来。又有婢女奉上洁白、干爽的中衣,换上陈嫣睡了一个午觉、已经有些沾汗的。

  穿衣、梳头,倒是和早上差不多。

  陈嫣抬头看了看窗外,发现天空非常明亮,太阳看起来丝毫没有衰败的意思!如果不是更漏和日晷显示时间,恐怕很难相信已经快要用飨食了!

  汉代飨食一般是在相当于后世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用,距离现在估计不到半个时辰!

  陈嫣从午睡中醒过来仿佛就是一个信号,一个整个宅院都醒过来的信号!原本在休息的人都重新动作了起来,大家各做各的,繁忙紧张、有条不紊。

  梳妆之时陈嫣已经缓缓喝下了一杯水,而等到离开内室,又有人送上在水井中湃过的薄皮甜瓜、李子等水果。作为夏季象征的西瓜自然是没有的,陈嫣这辈子都没机会吃上真正的西瓜了——此时的西瓜还在国外,就算引种过来也和后世的西瓜差别很大。

  而众多水果之中陈嫣大概最喜欢的是薄皮甜瓜了,这和后世的白色香瓜很像,陈嫣过去就很喜欢吃自家种的香瓜了。而且这种甜瓜可能是少数此时和后世味道接近的水果了!其他的水果相比起后世优选优育后的子孙,显然没那么甜那么大,多多少少泛酸、泛涩。

  之所以有这种结果,大概和薄皮甜瓜是华夏人民最早栽培选育的瓜果有关吧。选育时间比较长,此时已经相对成熟了。

  事实上也不止陈嫣一个人喜欢,如果做一个排行的话,夏天水果里面甜瓜肯定排第一名!堪称西汉版‘东方西瓜’!是上到王侯,下到市井百姓都不可或缺的!

  后世著名的马王堆古墓和海昏侯墓的墓主人,胃中不都有甜瓜瓜子么!考虑到甜瓜瓜子是不能做成炒瓜子的,这必然是吃甜瓜时留下的啊!

  吃完了半个甜瓜、一个李子,陈嫣就摆摆手不吃了——作为一个身体不好的人,她早就学会管住嘴了,再喜欢的东西也不可能多吃,特别是水果大多还有些冰凉。

  水果撤下去后,陈嫣趁着这一会儿又看了一会儿书。直到飨食被端了上来这才放下竹简,准备吃饭。

  其实夏天这个时间吃晚饭还是太早了,晚上可能顶不住会饿!不过这对于陈嫣来说不是问题,因为在傍晚的时候她还有一顿…大概也是因为此的关系,她的飨食一向简单,以清爽开胃的食物为主。毕竟这是夏天最热的时候,弄个油腻腻、热乎乎的烤肉,她也消受不起啊!

  而鱼生之类的,倒是够凉快了,但她害怕寄生虫,更不敢吃了……

  这一顿‘简餐’才用完,积极的不得了的桑弘羊就来了!陈嫣知道他对‘竹牌’的积极,也不绕圈子,直接让人将一张特制的方案搬了上来,一起送上来的还有竹牌盒子。

  陈嫣和桑弘羊各据方案一角,陈嫣打开了竹牌盒子,里头赫然是一副麻将牌。

  西汉当然是不可能有麻将牌的,只能是陈嫣自己弄出来的。她倒不是刻意要发明这个,只是平常闲着没事,想各种游戏的时候忽然想到了麻将牌——主要是看到公孙老师与桑弘羊玩此时的一些博戏,相比起后世的种种,趣味性都差了很多,一下就受到了启发。

  麻将牌制作起来也很简单,陈嫣只不过是和工匠描述了一下,隔天就有一副竹制的麻将牌送了过来。成品每一颗麻将牌比后世小了很多,大概一半不到,不过也勉强能用。摸了摸,确实光滑,没有一丝刺手的存在,想来随着越用越久,就会变得温润起来。

  因为是竹制的,所以都称之为‘竹牌’。

  陈嫣看向周围的婢女,问道:“你们谁来凑局?”

  其实两个人也有两个人的玩法,只不过陈嫣从一开始就只知道四个人的玩法,所以教别人的时候也是四个人的,于是现在也只能四个人玩。

  赌博类的游戏本来就容易上瘾,大家学会之后大多是喜欢玩的。而和陈嫣一起玩,更是求之不得的事!虽然陈嫣、桑弘羊都是这上头的好手,和他们同桌基本上只有输的!但能在陈嫣身边贴身侍奉的婢女会缺钱吗?陈嫣他们又不是赌徒,玩的很小的!就是一个彩头而已!

  所以钱根本不是问题,借此让陈嫣玩的高兴了,与陈嫣之间更加亲近了,这才是最大的好处!

  如婢女利这样级别的婢女自然是不在意这种亲近陈嫣的机会的,但涝的会涝死,旱的会旱死!其他人可是就等着这样机会的!

  于是三两下就有人坐上了方案的另两个空位,她们两个的共同点是,都不是婢女利那个级别的婢女,在陈嫣跟前眼熟,但又不够亲近。然而在稍微次之的婢女里,又是很有自己位置的!

  陈嫣并不知道婢女之间的微妙争斗,只要有人凑了局就可以了!

  哗啦啦,开始磊起长城来!

  陈嫣挺开心的,毕竟是这个时代为数不多也能做的后世娱乐了。不过相比之下有比她更开心的,那就是桑弘羊!

  桑弘羊最喜欢的就是算学,而这个游戏当中就有着明显的算学痕迹!然后他还是个喜欢玩儿的!两者结合之下,他能不喜欢?

  他对这个游戏的热衷甚至超过了陈嫣的预料,到现在为止,他已经比陈嫣更厉害了——这没什么好奇怪的,陈嫣此前也不是什么经常玩这个的人,如今再玩也只是比初学者更多了一些经验意识。遇到桑弘羊这样的天才选手,又舍得时间和精力钻研,输给他是必然的事情。

  不过这也不是说两人之间就没得打了,不知道是不是应了那句,越会打牌,牌运就越差。总之从陈嫣的角度来说,桑弘羊的牌运绝对算不上好就是了!

  比如说今日,大概打了十多圈收工,桑弘羊赢了五圈,陈嫣赢了四圈,剩下几圈则是被另外两个给包下了。

  收工时桑弘羊像是想起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笑了好一会儿,然后低声对陈嫣道:“老师这几日也喜欢玩竹牌,只不过只在自己院中玩儿,所以外人不知!”

  陈嫣和桑弘羊玩竹牌的时候还邀请过公孙弘…此时博戏作为一种游戏,名声并不坏,后世将棋牌运动放在一起,此时也差不多!事实上,不少博戏正是脱胎于棋类竞技。像是士人偶尔玩玩博戏,这也实属平常!

  不然陈嫣和桑弘羊可不会大大咧咧邀请公孙弘——后世学生敢在自己打扑克的时候邀请班主任来?那是不想活了!

  然而公孙弘拒绝了,虽然他不会因为‘玩物丧志’这样的理由禁止陈嫣和桑弘羊做什么。但是他也跟着他们一起玩,总觉得哪里不太对的样子!然而就是这样的公孙老师,自己却玩了起来!不得不说前后反差让人觉得有些好笑啊【噫,甚香!.jpg

  陈嫣想到公孙弘在院子里凑牌搭子的样子,和桑弘羊一样笑了起来!

第73章 采绿(1)

  六月炎夏, 日长夜短,农时辛苦。

  夏日天光大亮地早, 这时候也是农务相对繁忙的时间,栌山庄园(陈嫣在不夜县庄园的名字,因圈了一座栌山而得名)的荫户奴客人家早就忙碌起来!家中成年男女匆匆忙忙吃上一碗高粱米饭,叮嘱好家中诸事,便带上农具出门去了。

  栌山庄园两百多顷的土地,样样俱全, 但作坊、桑园、猪舍、牛棚等等,甚至山林都只不过是小部分而已, 真正作为庄园主体的还是田地!夏天正是农时要紧的时候, 即使面朝黄土背朝天,每日汗如雨下,也不能耽搁分毫啊!

  家中作为顶梁柱的壮年男女离开家之后, 老幼也不会闲着,同样各有各的事做!最小的孩子,只要懂事了的,就得做家务杂事, 给家里大母祖父打下手。而年纪大一些的孩子, 或者拾柴,或者牧牛羊——哦, 最近还多了一件事, 那就是捉来各种虫子和蚯蚓养鸡!

  此时养鸡和后世不太一样, 大多是放养, 好处自然是不用花费养鸡人家的粮食,用心力的地方也不多。就是得有人看着,免得鸡给跑不见了。但这样的鸡也有坏处,养的量不能太多,不然自己照顾不过来是小事,就怕附近的小山头被这些鸡给吃绝了!

  陈嫣发现此时的鸡是放养的之后,就让庄园里的荫户奴客圈养了。这样的好处其实很明显,鸡减少了活动,肉长的多、长的快!唯一的麻烦是要给点儿吃的,不过原本也要有人看着,现在只不过换成出门给找食儿罢了,差别也不大。

  家里年长一些的女孩子带着弟弟妹妹做了一轮事儿以后,见外面雾气渐渐散去,叶子上的水汽也蒸发干了。这才急急忙忙提了竹篮、拿了桑钩出门采桑叶!

  到了桑园,已经有采了第一批桑叶的女孩子回去了!这些女孩子家的桑蚕大一些,不怕吃带露水的桑叶,或者说就是要吃这种桑叶,结出来的蚕茧才会更加光滑、强韧!但后一批来的女孩子就不行了,她们家的桑蚕还小,是不能吃带露水桑叶的,所以要在太阳出头了后再来采桑叶。

  等到竹篮里一层一层压满了,额头也沁出晶莹的汗珠,这才三三两两地结伴回家!

  采桑是很辛苦的工作,但对于这些采桑女来说已经是一日之中难得的休闲时刻了。她们往往一边劳作,一边与女伴闲聊,言笑晏晏——整个桑园都被这些女孩子的青春点亮了!

  “芦!听说你日后要去蚕房做事了?”众多女孩子中有一个十六七岁,个头娇小的姑娘被其他女伴围住了。

  听大家这样说,她有些不好意思:“本是我家阿姊去的,只是阿姊再过一月就要嫁人了,便将这个机会让给了我。”

  其他人听的艳羡。

  栌山庄园这么大的一个庄园,想要维持运转,当然不是宅院那边那点儿人手就够了!事实上,为了让整个庄园欣欣向荣,一开始这里就收拢了不少荫户奴客!

  所谓荫户奴客,和后世的佃户很像,但在此时而言,概念还是有些不一样。荫户奴客分为两种,一种是合法的,一种是不合法的。不合法的可能更有名一些,其实就是‘隐户’!豪族大户收拢人口,让他们为自己工作,同时不会对国家上报这些人的户籍!这样的好处很明显,省了人头税嘛!而且这些人对于国家来说是不存在的,这样更能方便豪门大户安排。

  陈嫣这里肯定是合法的,而合法的荫户奴客大概介于佃户和奴仆之间。说他们是佃户,他们对土地主人的依赖其实远远大于后世的佃户,更接近于雇农…他们生产的一切都会归土地主人所有,土地主人养活他们就行了。可说是奴仆吧,户籍上他们是良民,而且可以拥有自己的私产…虽然难以定义,但在这个时代确实是已经司空见惯了的。

  即使此时还不是庄园经济盛行的时期,但豪强大户圈地造园早就已经流行了!这么大的土地要如何开发?奴仆?哪有那么多奴仆!也不合算呐!所以荫户奴客的存在就是刚需了。

  陈嫣第一次知道自己手下有这么多‘佃户’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旧社会逼死人的地主…还真是有画面感啊!

  虽然这些荫户奴客被集中在庄园中进行生产活动,但其实其中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和普通农户没有什么两样,依旧是典型的小农经济。

  不过,整个庄园自带了织室、蚕房、酱菜作坊之类的手工业,这些是需要人的。一开始是只使用奴仆,后来也会从荫户奴客中选一些人。

  荫户奴客视其为美差,都是十分踊跃的——因为陈嫣给这些来‘上班’的荫户奴客发工资发补贴,这远比他们在家帮家里做事贡献要大的多!谁都能算这笔账,自然谁都想来了。

  只不过岗位有限,能来的到底是少数。

  要么就是家里搭上了某个管事的线,要么就是有表现突出的地方。比如刚才那个女孩‘芦’,她家就是荫户奴客中出了名的养蚕大户!今年出春蚕的时候,留下自家纺织所需,就她家上交的最多!所以给了她家一个进蚕房的名额。

  一般来说,普通庄园内,荫户奴客也是有财产权的,所以在完成了农事之后,生产的其他产品,比如说妇女纺织的丝绸,家里养的鸡鸭猪狗,这些主家都是不可能收走的!不过主家可以买!

  这也算是大庄园生产链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吧!

  就比如收鲜蚕茧这一点,如果仅靠作坊蚕房的奴隶来做,产量肯定是不够的。不过有一个很霸王的地方在于,一般来说荫户奴客如果不自己消耗掉,就只能将产品卖给土地主人,而且价格会偏低。

  这里面当然有说的过去的理由——脚下的大地都是庄园主的,养蚕用的桑叶来自哪里?养牲口用的草来自哪里?除非主家向这些荫户收了钱,不然就等于是白得了!

  以养蚕为例,桑叶一向是要花钱的!古人会在自家种上一些桑树供自家使用,但若是不够,还是得去买!桑叶生意又不是什么稀奇事。

  陈嫣对于过分压榨荫户没有兴趣,更不觉得这是有必要的!所以在栌山庄园之中,她愿意给荫户们分享更多的收益!一方面这能让荫户们生活地更好,另一方面这其实对她的利益损害并没有那么多!

  一般的庄园主在粮食收获之后根本不会给荫户留下什么,保证一个饿不死也吃不饱的状态就够了。

  其实那些庄园主也和荫户们是约定分成的,理论上做的越好得的越多,是很有激励性的多劳多得,但也就是理论上而已!等到荫户真的辛苦工作之后就会明白了,要付出的太多了,即使做到死,一家人的生活也不会太好。

  但这些荫户又不能不做,因为不做的话连该上交的量也交不出,就得负债,就得被赶出庄园。另外再找个庄园,又或者租一些小地主的土地?天下乌鸦一般黑,也不会有什么改变。

  这样压榨出来的钱财就成为了地主豪强奢侈生活的支撑!

  而对于陈嫣来说,如果她想赚钱,来钱是很简单的——且不说上辈子的记忆给她的回馈,就说她这辈子的身份,那也是天然的吸金利器!苦苦压榨最底层的老百姓,既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也不会有太大的作用。有这个时间,她做点别的什么不好!

  所以栌山庄园至少在不夜县本地是出了名了,出名的原因不是栌山庄园主人身份特殊,而是这里对荫户的待遇好!

  破产而失去土地的平民抢着要来栌山庄园,然而栌山庄园荫户足够了,除非要扩大庄园,不然是没什么机会的。

  而除了得到底下荫户的歌功颂德,比较意外的惊喜是陈嫣在不夜县本地也有了一些名望——乡人觉得她善待了这里的人,有点儿把大家当自己人的意思,于是大家也就对她有了相当的好感。

  若不是陈嫣是个女子,恐怕这就是她的一笔资源了!汉时许多地方有名望的家族都是这样开始根植乡梓,这才有了后来的名望势力!

  平白得了好名声,陈嫣虽然也挺高兴的,但并没有太放在心上。最近这段时间她跑蚕房比较多,正在指导一场技术革命!

  她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口述和画图,让工匠按她的意思修出合适的烘茧灶!

  陈嫣其实是很清楚养蚕缫丝的工艺流程的,一个是她上辈子所在的乡村依旧有一些年纪大的婶婶奶奶会自己养蚕做被子、做绵背心之类,所以耳濡目染心中有数。另一个是她做视屏的时候,完完整整亲自上手了一次古法养蚕缫丝,可以说是记忆犹新!

  其他工艺上的进步先且不谈,因为很多改进都不是一句话的事情,而且也不见得适合西汉时的纺织工艺——技术进步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大跳跃的,陈嫣了解的是明清时期流行的技术,和汉代技术隔着好远呢!步子迈的太大的话,说不定会扯到蛋!

  但有一个技术,陈嫣确定能够用上,而且直接利益可能也最大!

  那就是烘茧技术!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并不属于养蚕缫丝的流程,但这一技术又确实与养蚕业联系紧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7页  当前第6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3/42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汉贵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