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正始十一年_分节阅读_第65节
小说作者:蔡某人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628 KB   上传时间:2020-05-13 20:38:12

  听声音乱响,嘉柔羞窘,神思恍惚中不忘一抵他胸膛:“大将军,你尽兴了么?要是床塌了明日我就不要见人了……”

  惹得桓行简朗朗而笑,动作一停,眯起眼看看身下肌肤红透满是印记的嘉柔,一双妙目,晶莹娇气,水波流转间有些不满,他眉头一扬成了个十分跋扈的模样:

  “提醒的好,今夜床不塌也不行了!”

  嘉柔惊呼一声,只觉眼前有庞大阴影又重重笼盖了下来。

  等帐子彻底不动了,已经不知道是什么时辰。翌日,嘉柔脸上尚存未褪尽的红潮,就被桓行简弄醒,她一拢头发,软软撑起腰身:

  “怎么了?”

  桓行简早洗漱事了,精神抖索,英姿勃勃,朝她脸上爱怜地捏了一捏,摇晃道:“睡傻了?准备跟我去凉州。”

  战事伊始之际,姜维仓促出兵欲要趁火打劫,后因粮草,不得不先行退兵。这边诸葛恪拖了几个月也不见成果,姜维却回去请先前因刘融之事奔蜀的夏侯霸一道商讨北伐,优待夏侯霸,经他指点,姜维对魏军可谓了如指掌,二人合计一番,便布置了二十万大军再度出阳平关,挥师北进。

  合肥大胜,虞松写就的露布刚传回洛阳,桓行简请求征讨姜维的上表紧跟而来。

  朝堂如同虚设,大将军一纸调令下诏桓行懋为都督,与大军汇合,带兵杀敌。

  既闻有夏侯霸作向导,朝中很是担忧。夏侯霸未叛逃前,镇守西线,魏军底细知晓得一清二楚,他若献计,再有姜维常依仗自己熟知胡人风俗引作支援,当真是如虎添翼了。

  舆情议论纷纷,见桓行懋为都督,心下又明了一层:东关大败,桓行懋被削爵,这回,将功补过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嘉柔的书函,也已经送到了夏侯至的府中。留客回来时,他大概猜出几分,此次,见到嘉柔的亲笔信沉沉叹了口气,嘴里苦涩至极。

  园子里的仙鹤,雪白如玉,两条颀长的细腿伶仃而行,悠闲徜徉,仿佛人世一切的哀愁忧伤都与己无关。夏侯至羡慕的目光追随仙鹤而动,嘉木清阴下,几只鹤闲闲地一卧,躺下小憩了。

  春日有祭祀,他在这虚职上坐着,竟也有十分忙碌的时候。无悲无喜的,整个明媚的春日就不知不觉过去了。听到前线大捷,他忽然觉得桓行简这个名字都跟着陌生,像是多年前的灰尘,一直抛洒,直到现在才有尘埃落定的意思。

  府门紧闭,族叔夏侯和来跟他辞行时,看到的就是个寂寥身影独自在梅树下温酒读书。

  纵是同族,也不常见,尤其是夏侯至解了兵权从长安回来之后。见族叔人到,夏侯至起身施礼,夏侯和便也不见外,坐在了石墩上:

  “太初,不瞒你说,我要随都督出征了。”

  高平陵后,太傅桓睦在时对夏侯氏似有拉拢之意,不仅没动夏侯至,其他夏侯氏子弟有才能出众者,甚至征辟,夏侯和便是其中一个。

  如今,无论坐在对面的是何人,说什么话,夏侯至都觉得中心无赖,却不得不强打起精神道:

  “既是如此,叔父保重,沙场上瞬息万变谁也不知下一刻如何。”

  夏侯和一脸的无奈:“太初,我也不曾料想,大将军忽任命我为都督帐下司马,可姜维那边,我兄长既在,你说我心中该是什么滋味?”

  夏侯霸在蜀国已是车骑将军,又蒙姜维器重,他们的父亲曾经死在蜀将之手。想兄长前半生,无时无刻不想为父报仇,可惜,造化弄人,他既在高平陵之后不愿回朝,选择奔蜀,如今掉过头来打母国,心中又是什么滋味?

  “叔父,你今日来若想发两句苦闷的牢骚,我便听着,除此之外,我什么都做不了。”夏侯至起身,端了鱼食,在水榭栏杆处止步,扬手一洒,逗弄得池子里的金鱼攒头游聚,哄抢不迭。

  此情此景,让人感慨,世间种种诱惑岂非手中饵?而世人,又有几个不做这池中鱼的?夏侯至神情越发寡淡,手掌攥紧,饵碎掉了。

  早料他有词语,夏侯和难免还是沉默有时,说道:“这些年,战争、瘟疫、不知死了多少人。如今能活着,我便想着自当好好地活下去,我知道太初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我比不了。今日来,只是想告诉你,我要随都督出征。”

  随都督出征,意味着接受了任命,他夏侯和自此在朝野上下文武百官的眼里,就是桓家的人了。夏侯至如何不懂?声音如刀,哪怕他此刻甲胄在身也穿破了,他想起许多年前给太傅桓睦的上书,希望他支持自己的改制。

  自己何其天真!

  他总以为他们都年轻,老臣们早晚要离开落幕,要退场。天下是年轻人的舞台,一夜风流散,的确,现在舞台上是个年轻人,却不是他们,独独一个桓行简。不对,他的幕僚里,也有自己无比熟悉的人们。

  思绪刹住,夏侯至一开口,犹如冬季的日暮般苍凉:“各人有各人的路,叔父,哪有什么玉碎,有的只是瓦全而已。叔父既愿作司马,我不会置喙什么,还是那句,多保重。”

  一抹羞愧从眼中闪过,夏侯和终于忍不住问了:“太初,你后悔还京吗?”

  “后悔,我确实想过当初太傅召我还京时,我若赌一把会如何?”夏侯至自嘲一笑,悉数把鱼饵丢尽,看游鱼哄抢,很快散去,水面又是个平静无波的模样了。唯有风过,洋洋洒洒的花瓣旋落下来,覆盖其上,有几分春情无限的风光,让人怜爱。

  叔侄两人一时竟都没什么话要说了,夏侯和拍拍他肩膀,黯然道:“太初,你也保重,我先告辞了。”

  从太常府出来,夏侯和顶头迎上了一人,竟是廷尉署的卫毓,不免吃惊。卫家的次子,在大将军身边,俨然掌机密,参要事,备受大将军的喜爱。卫毓因得罪刘融被贬,还京起复,也是桓家的恩情,他这么公然出现在太常府前,很不寻常。

  卫毓向来谨慎,不是那种不懂瓜田李下的人啊,夏侯和微笑着和他彼此见礼,心中起疑。

  不想,卫毓却神色自若,直言道自己只是路过而已,懒得坐车,步行散心。

  两人就此作别,卫毓闷闷不乐地回了家中。夫人见他神色有异,问道:“郎君这是怎么了?府衙里又碰着棘手的案子了?”

  “不是,是我从夏侯太常的府前过,正好碰到了夏侯和,想必,他是向太常辞行去的。”卫毓一面更衣,一面从屏风后绕出来,“我今日心血来潮,从他家门口过,门庭冷落,见了夏侯和,他嘴上不说可眼神里却写满了猜疑。你看,如今就是从太常府前过一趟,都是人心不安。”

  夫人聪慧,在他身旁一坐,安抚道:“妾知道郎君也仰慕太常,可惜,碍于局势不便交往。人生在世,难免多有遗恨,郎君看开些,今大将军主政,朝野肃然,百姓安乐,也算是幸事,郎君只管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就是了。”

  卫毓执夫人手,苦笑颔首:“多谢贤妻开导。”

  脑子里想的已经是自己那个弟弟了,士季乖觉,向来心肝比别人多出一窍,现如今在大将军身边风头正盛。只希望他少年人长了年岁,能更谨慎自守才好。

  可卫会不这么想,一路随行,先到长安,瞻仰汉家宫阙遗址,想往昔辉煌,再看眼前热闹红尘,更激发他要痛快过瘾过活此生之感。

  这一次,桓行简轻骑简从,带来的人马不多,特地遣石苞回了洛阳。很明显,是要把机会留给都督桓行懋。有他坐镇陇右,实则为监军,兄弟两人是立志要拿姜维再建战功了。

  车马正走着,后头飞来一骑,追上他们。桓行简便一勒马,直接展信,信是石苞所写。

  眼眸微动,浏览完毕后兀自冷笑一声,看虞松把莫名的目光投来,淡淡道:

  “没什么要紧的,陛下近日读书勤快,整日留中书令等人请教,废寝忘食,这是好事。”

  卫会听到耳朵里,也跟着笑:“我听说,陛下越发喜爱读史。”

  桓行简冷哼一声,眉宇间尽是不屑:“虞松,替我回信,问问陛下最近都读什么书,我作臣子的,十分关心。”说着一转自己手腕,“哦,对了,告诉陛下,我手腕受伤不便书写,是故请主薄代笔,不过请陛下务必亲自回复我。”

第84章 竞折腰(31)

  眼下时令,长草连天,一碧万顷,远处群山顶峰却宛若白头覆盖着经年不化的积雪。一早一晚皆有清风送爽,唯独晌午,太阳在头顶似能把人给烤化了。凉州羌王白虎已经投降西蜀数年,不过,行动仍是自由得很,此刻,他的女儿阿梅嘎骑马风风火火赶来,身后,跟着西蜀的信使。

  这回,西蜀的信使带来的不再是金银珠宝,而是锻造精良的弓箭以及上等的绫罗绸缎。

  “我父亲呢?”她从马背上跳下来,红艳艳的马靴从青草间一闪而过,人就奔到了大帐。

  羌族其他几个部落的首领正在大帐里跟羌王议事,他已经整合人马,按之前和西蜀姜维的协议,领兵三万,准备攻取魏国雍凉境内最富庶的南安郡。

  羌王虽在羌人这几部中很有威信,可惜没有儿子,只有一个自幼当做男儿来养的女儿。阿梅嘎见自己堂兄弟在,心中嗤然,脚尖一旋,转身把信使喊进来。

  信使用汉话说半天,阿梅嘎抱肩玩弄着马鞭偏头一一听进耳中,等人说完,她洒然一笑,对父亲在场的所有男人道:

  “西蜀的将军姜维过来问父亲什么时候能到南安郡?”

  在这之前,为了表示诚意,姜维送来许多金银珠宝。这次来催,分明也是清楚:胡羌这些异族人,最不讲信用,墙头草禁不得任何风吹草动,说反水就反水,不管是蜀是魏,皆吃过胡羌的亏。早定,早安心。

  几个部族首领跟羌王叽里呱啦好一阵羌语,听得信使耳朵疼,他们语速快,嗓门又粗,说起话来像是祁连山头的雪都能给震崩了。

  一群人稀里哗啦起身,来到帐外,看信使带来的宝贝,心满意足溜达一圈视察完毕,又交头接耳一番,白虎才摸着发福的肚皮道:

  “阿梅嘎,你告诉他,将军的心意我们完全感受到了,我的三万人马,一定会按照约定去围攻南安郡的,决不食言!”

  说着,蹭地拽扯块绸布来,朝阿梅嘎身上一搭,哈哈大笑:“这么鲜亮的绸子,正好给我的女儿做衣裳!”

  阿梅嘎典型的羌人打扮,头戴翎羽冠,脖间,明晃晃的金项圈灿灿生辉,脚下常年踩着最漂亮的红色马靴,她是出了名的美人。

  她对汉人的这套东西毫无兴趣,身子一扭,绸缎滑了下去,走回帐中,一屁股坐下将油炒茶一饮而尽,又去抓鹿头吃:

  “父亲,虽然你答应了姜维,可是依我看,不如两头取利!”

  女儿自幼聪明伶俐,白虎多年周璇于各路人马之间,几乎对她言听计从,这时,很有兴趣地问道:“阿梅嘎是不是有更好的主意?”

  她嘻嘻笑了,大快朵颐道:“我听说,魏国这次带兵的都督是他们大将军的亲弟弟,这回亲自拒敌。而且,魏国的大将军刚在合肥把吴国的太傅打回了老家。魏军士气正盛,他们虽长途远袭,可粮草辎重从不是问题,所以,就算父亲出兵,也未必能帮姜维拿下南安郡,南安郡虽钱粮充裕,可攻下了也不是我们的,父亲何必掏心掏肺真带三万兵马去拼真刀真枪?”

  白虎两手一摊,为难道:“可是姜维送了这么些东西,我已经收下了!”

  “收下就收下了,东西只有到自己手里了才是真的,不要白不要!”阿梅嘎眼珠子咕噜噜乱转,“收了姜维的,还能再收桓都督的,这才是本事!”她一手的油大喇喇往虎皮褥子上杠了两杠,跳起来,在白虎耳朵旁窃窃私语一阵,眉头得意一扬,父女俩默契地笑了。

  魏军行到雍凉境内,虽是盛夏,可转入山□□中,只觉时节顿易,凉爽得很。刚入武山县,前方探马回报,姜维的大军屯兵于附近的曲城,桓行懋忙下令安营扎寨,两军对垒,看姜维却没动静,前锋将军王双主动提枪出去骂阵。

  骂了几日,姜维依旧龟缩不动。

  再遣探马去侦查,方知姜维在此修筑城堡,按兵不动,只忙着输送粮草以待羌王白虎的援兵,届时合击。桓行懋心里憋着东关的那口气,沉思了半晌,跟几位将军商议,拿定主意:

  夜袭,去截断他的粮道。

  蜀国北伐,每每最受粮草之困,王双率一队人马趁夜色下来绕到曲城侧方,埋伏下来。果然,等到听轧轧的辘车声后,一拥而上,吓得蜀兵丢了粮草便逃。

  如此便宜,引得王双等人哈哈大笑,命人去抢粮草运回营地,刚要动作,半山里忽闪冒出团团火球,山石诡谲,长草齐腰,这么神出鬼没地突然出现,王双大惊,知道自己才是中了埋伏。

  未及下令,利箭齐发,战马不幸中招马尾燃起,就此受惊狂奔,一片混乱中王双欲退,转身间,前头忽冲出一骑来。

  趁着火势,王双看清楚来人,不由得大怒:“夏侯霸!你这叛徒!蜀狗杀你亲爹,你居然还为他卖命!为人子不孝,为人臣不忠,我今天就杀了你这不忠不孝之徒!”

  “放你娘的狗屁!”夏侯霸怒不可遏,“你也配说我不忠?桓行简父子图谋篡逆,何人不忠,何人不义!”

  双方彼此叫骂着入阵,混在乱哄哄呼喝打斗之中,刀并寒光,两人的兵器忽绞架在一起,怒目而视,皆狠狠憋着股劲儿。

  夏侯霸老了,今岁正是花甲之年,在如此近的距离之内他嘴角的纹路、颤抖的花白胡须,都被正值壮年的王双悉数看在眼里。火光里,夏侯霸忽悲愤咬牙切齿道:

  “王双!我已是风烛残年之人,若不是桓家逼人太甚,我又何必投奔昔年杀害我父的敌国!”

  王双听得一震,走神的瞬间,夏侯霸趁机毫不犹豫地把他一掀,挑下了马,一槊出击,果断刺了个透。

  “我此生家国不会再回!”面色悲怆的老将,槊再一提,对上王双惊瞪着的圆眼,迅速扭过脸去,不愿相看。

  等人断了气,夏侯霸翻身下马三五下扒了王双的铠甲,自己换上,捡起魏旗,上面尽是血污,他满是厚茧的手不经意间抖了抖。这面旗,曾伴他大半生,无数次迎风而展随他飘舞在那些镇守陇右的日子里。

  可如今,他父辈的荣光,他自己的荣光,都在这无尽的杀伐和跌宕代序的世道里永远的永远的逝去了。

  夏侯霸牵过王双的坐骑,踩蹬上马,举起魏旗眼睛杀意通红:“随我去桓行懋的营寨!”

  只留一小部人马继续跟残留的魏兵纠缠,并不恋战,而是趁着夜色摸向了曲城对面。

  远远的,借着依稀火光,夏侯霸已经能看到箭楼上立的巡查兵丁,一想到桓家的人就在大帐里安稳而坐,他冷笑不止,手一扬,身后的人极有默契地慢慢止步。

  一人一骑,先行靠近。

  箭楼上的人十分警惕,凝神瞧了,大略瞧见夏侯霸一身甲胄和手中的旗子,松了口气,大喊道:“是王将军吗?”

  夏侯霸用一口标准的洛阳官话答道:“是我!我等中了埋伏,快开寨门!后头还有弟兄们!”

  这边,既以为是王双出兵不利逃回大寨,忙开门相迎,夏侯霸忽道:“且慢!”说着手中的旗子高高一挥,后头蜀军见状,黑云般风驰电掣而来,魏军正要分辨,队伍已经冲破栅门涌了进来。

  打了个措手不及,大帐中,桓行懋乍闻外头厮杀声撼天动地突兀而起,忙出来相看,贴身扈从只把他往骏马上搡,急道:

  “都督!是夏侯霸!他不知怎么混了进来,都督快先撤军!”

  双方混战,桓行懋只能仓促上马,一扭头,目光和酣战的夏侯霸陡然狭路相接。两人俱是一滞,马屁股不知被谁狠狠拍了掌,桓行懋一攥缰绳,在众人的护卫下左挡右挑地突围了出去。

  夜色浓重,突围出的人马在这崎岖的山道里只能摸黑前进,粮草辎重丢了不少。等到天色微醺,一行人来到堡子沟,四下叠翠,树木怪张,桓行懋那张年轻的脸上写满了懊丧,抬眼望去,前头独有一青峰,挑断去路。

  这山峭立,如女子头上的玉簪,岌岌可危。

  他一擦头上的热汗,破釜沉舟般下令道:“快,登山!”山势明显易守难攻,人马上去时,桓行懋吩咐扈从: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4页  当前第6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5/11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正始十一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