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卖油娘与豆腐郎_分节阅读_第162节
小说作者:青云上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98 KB   上传时间:2020-06-05 21:19:59

  黄茂林有些懊恼,当时为啥要挑了贵仁?是因为他长得好看?他识字?还是比较懂规矩?

  黄茂林也不记得了,只觉得搬起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贵仁被黄茂林看得心里坠坠的,鼓起了勇气问他,“大爷,可是我哪里做的不对?”

  黄茂林尴尬的笑了笑,“没有,你做的很好。”

  说完,黄茂林转身走了。贵仁确实做的很好,勤快、有眼色、不多嘴、不贪吃。自己总不能因为他长得好看,就容不下他吧。

  再说了,自己和梅香之间的感情,十个贵仁来了也没用。

  黄茂林想到自己和梅香一起经历的风风雨雨,顿时又变得十分自信起来,觉得自己不该瞎胡想。

  进了屋之后,梅香斜眼看黄茂林,“掌柜的,要不要再买两个俊俏小厮?”

  黄茂林见青莲不在,笑着回答梅香,“有我就够了,要小厮作甚!”

  梅香在他腿上拧了一把。

  院子里,贵仁仍旧楞楞的站在那里。以前的经历又让他忽然有些害怕,半晌后又安慰自己,不会的,大爷是个正经人,和大奶奶跟神仙眷侣似的,再不会打他的主意。

  贵仁摸了摸脸,这张脸太招人了,迟早又要惹祸。

  贵仁沉默了半晌,又静悄悄的回了房。

  现在角落里的细月目睹了一切,她心里说不上是什么滋味。

  等贵仁走了,细月心里又唾骂自己,丑成这样,别做白日梦了!

  以前细月从来不在意自己的长相,丑就丑吧,能吃饱饭穿暖衣就是好日子了。

  可自从贵仁来了之后,细月看他第一眼就呆了。

  天哪,一个男孩子,怎么长得这么好看!

  细月回去后偷偷打了盆水,仔细照了照,顿时羞愧不已。这还是个女孩子吗?连贵仁一根脚指头都赶不上!

  细月越发自卑,见了贵仁连头都不敢抬。她一向不言不语,也没人发现她的变化。

  有一回,细月在暗处偷偷看贵仁,无意中被贵仁发现,她立刻扭脸就跑了,贵仁却若有所思。

  细月感叹了一番之后,也转身去正房了。她不知道的是,贵仁也正透过窗户外看细月。

  丑吗?大福说细月太丑了,可能这辈子都嫁不出去。贵仁对此不置可否,好看不好看的,不过是一副臭皮囊罢了。细月老实勤快,人又温柔,哪里不好了。

  过两日,韩明辉带着韩明尚,哥俩一人背了个小包袱,直接过来找黄茂林。

  梅香把他们兄弟二人引进正房,上了茶点,先问候崔氏以及韩敬奇夫妇,又问家里嫂子和孩子好不好。

  韩明辉笑着一一回答,“阿奶身子骨好的很,前儿还和大伯娘吵了一架。我阿爹阿娘也好,家里都好,三妹妹只管放心。”

  梅香点头,“家里好就好,如今我家里事情多,不得已才请大哥和五弟来帮忙。”

  韩明辉有些不好意思,“以后就要劳烦妹妹和妹夫了。”

  说了一阵子客气话之后,黄茂林带着他们兄弟二人去了新油坊。

  先手把手教他们招呼客人,兄弟二人有些不大放得开,黄茂林也不着急,谁还不是慢慢来的呢。

  莲香听说哥哥弟弟来给三姐姐帮忙,连忙跑到油坊那里去看了看,也送了一些东西过去,还说要每天送饭过去。

  梅香忙拦住了她,“你就不用管了,茂松总是不在家,你把孩子看好就行。”

  韩明辉兄弟肯学,黄茂林教得尽心。胆怯这个事儿,多干几回就行了。

  油坊里的瓶瓶罐罐比较多,韩家兄弟学了几天,才弄明白什么样的油桶能装多少油,给人家打油的时候用什么样的小竹筒能打得更快,也让客人觉得自己没吃亏。

  黄茂林时常点拨他们,“比如人家要打半斤油,你就拿半斤的小竹筒打得满满的。你若拿一斤的小竹筒,你就是打了六七两,人家也觉得自己好似吃亏了。”

  兄弟二人刚开始有些挫败,觉得自己不是这块料,黄茂林又时常夸奖他们,他们又不好意思垂头丧气,只得鼓足了劲儿继续往下干。

  什么事情都是一回生二回熟,多历练几天,这胆怯的毛病慢慢就去掉了,经验也更多了,知道如何应付刁钻的客人。

  好在韩家如今势力大,黄茂林并不苛刻人家的斤两,一般也无人找麻烦。

  黄茂林也不是天天都有功夫在那里看着,他的事情多得很,隔两三天才能去照看半天。反倒是梅香天天过去,把自己看家的本领都交给韩明辉兄弟二人。

  这样过了近一个月,韩明辉和韩明尚终于能独自应对油坊里的事情。

  黄茂林夫妇终于松了口气,把头一个月的分红给了他们,一共四两多银子,黄茂林凑了个整,给了他们五两银子。

  韩敬奇听说之后,把大儿媳妇和孙子送了过来,自己老两口仍旧住在乡下。

  忙完了油坊的事情,又到了秋收。

  今年,整个荣定县的收成都堪忧。那场大雨虽下的大,但仍旧有许多人家遭了灾,还有许多人家的庄稼只就下了一部分。

  别人家都不说,梅香自己家的田地,今年至少要减产三到四成。

  县城里面,李大人忧心忡忡,“今年四处减产,这粮税怕是难收啊。”

  明朗又给了李大人一记重锤,“大人,粮食减产,怕是商税也要变少。”

  李大人眼见着就要离任了,忽然间遇到这样的事情,于他的仕途来说,是很不吉利了。

  好在李大人从旱灾开始时就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这次离任,最好也是平调,若是不好,被降级都有可能。

  李大人已经尽力了,折子已经呈上去了,如实汇报荣定县受灾情况,能给百姓争取多少,就看天意。

  还没等李大人离任,上面的批示下来了,今年的粮税照旧。

  县衙一干人越发坐不住了,百姓的收成减少,朝廷却不肯减免赋税,今年想把粮食收上来,怕是难上加难了。

  李大人把县衙所有人都派了出去,到各乡镇收粮税,自己留守在县衙。

  百姓们本来睁大了眼睛,指望着朝廷能减免些赋税,哪知却等来了这样的结果。百姓自然不敢骂皇帝,只好骂底下的狗官,从县令到衙役,各人的祖宗十八代都被骂了个遍。

  黄茂林听说今年朝廷不免赋税,背地里也忍不住和梅香抱怨,“都说皇帝老子皇帝老子,儿子们都要饿死了,老子却闭着眼睛只管要吃的!”

  梅香没说话,心里也是赞同的,但也忍不住劝他,“谁知道呢,说不定这消息根本就没报上去。”

  黄茂林叹了口气,“今年减产这么多,还要如实交粮税,上头这是想吃大户还是想吃绝户啊?”

  梅香看向黄茂林,“这话如何说?”

  黄茂林烦躁的喝了口茶,“吃大户就是让地主让利,吃绝户就是让百姓卖儿卖女了。不管是哪一种,都是百姓遭殃。”

  梅香叹了口气,“茂林哥,要不,咱们减免一些租子可行?”

  黄茂林用手敲了敲茶几,“也只得这样了。”

  但黄茂林又不想就这样吃了个闷亏,虽说家里只有八十多亩地,也减不了多少租子,但有粉谁不想抹到脸上呢。

  黄茂林先去了县城,与叶氏商议此事,叶氏也同意了减免租子的事情。

  征得了叶氏的意见后,黄茂林立刻大张旗鼓把两家的佃户全部招了过来,说明了来意。

  众人欢欣鼓舞,大声夸赞韩县丞体恤百姓,又夸黄掌柜高义。

  老百姓们彼此之间消息也灵通的很,韩黄两家减免了租子,立刻嚷嚷的整个平安镇都知道了。其余大户不管心里怎么想的,也只能跟着减免租子。

  这事传到李大人耳朵里,往府城州官老爷那里略微提一提,州官老爷立刻对荣定县年轻的县丞有了个好印象。

  虽说减轻了田地租子,但绝大部分百姓家里仍旧比往年更加捉襟见肘。

  往年丰收的时候,秋收完毕,各家各户一天还能做一顿干饭吃。今年,不管是镇上的娘子们,还是乡下的妇人,每日做饭的时候都掐斤掐两,多的一粒米都没有。若是当日不用干重活,一天吃的都是稀饭。许多人家为了节省粮食,一天只有两顿饭。

  黄茂林借着这个机会,好生教育了家里两个孩子,家业来得不容易,一粒米都金贵,万万不可浪费。

  因减免了租子,梅香家里今年没有收到多少粮食。黄茂林把家里粮食再次清点一遍,全部保存下来,一粒也没卖。

  谁知道明年是什么天呢,万一再出个旱灾或是洪涝,家里若是没有余粮,那可要命了!

  呸呸,明年定是风调雨顺!

  百姓们手里的粮食少了,过日子就比往常更加精细,黄茂林的生意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如意坊和迎宾楼倒是影响不大,外地客商到这里来交易,又不是卖给平安镇的人,买卖不受影响,住店也照常,反倒是因为迎宾楼的饭食涨价,比以前挣得更多一些。

  但水玉坊和油坊那边就比往年少多了,镇上的人倒还罢了,仍旧吃得起豆腐,乡下许多人家已经许久不买豆腐吃了。张五叔和刘麻子的买卖大受影响,黄茂林的收成必然也要跟着下跌。

  好在县城那边影响倒是不大,黄茂林的香豆腐和白豆腐干主要是卖给县里家境殷实的人家。

  黄茂林减少了每日磨豆腐的分量,省的做多了卖不出去。并叮嘱韩明辉兄弟,不要急着把油菜籽都炸成油,这菜籽油囤久了卖不出去,也是会坏掉的。

  韩明辉一家子带着弟弟住在镇上,吃的米面菜都是从乡下带来的。关于吃油,黄茂林与韩明辉商议好,两家人一家一个月五斤油的份例,再多了就要记账。

  韩明辉家里倒无妨,五斤油反而吃不完,还能送给老父亲二斤。梅香从小到大,大方吃油习惯了,故而时常就要去记账。

  日子慢悠悠的过,等种了冬麦,下了霜,又下了第场雪,明盛娶亲的日子就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

  早上好!

第114章 逛县城贵仁告白

  叶氏自从搬到县城之后, 就开始着手准备小儿子娶亲的事情。

  如今家里房子大,两个儿子各自有自己的院子。明朗住在二进正院,叶氏带着女儿住在明朗后面的三进院子中, 明盛的新房设置在明朗的西面院子中。

  搬家后, 明朗和玉茗一起买了两房下人。两房人加起来也有近十个人,再加上家里的两个丫头,也能转的开。

  因还未分家,兄弟二人得了钱财都交给叶氏。叶氏刚开始推脱, “我如今老了, 跟着你们只想享福,不想太操心了。”

  玉茗主动劝叶氏, “阿娘,这家里还是要交给您来管才行呢。一来我年轻,不好服众。二来, 不怕您笑话我不知羞, 我还想趁着年轻再要两个孩子呢。我又不像姐姐那样能干,拖着几个孩子,家里的事情就顾不上了, 还是要劳动阿娘多辛苦几年,等孩子们大了,让他们好生孝敬阿奶。再者,我说句私心的话, 官人和二叔才起家, 若是立刻把老母荣养起来,家里都是媳妇做主, 说出去了于他们兄弟名声也不好。”

  叶氏听玉茗这样说,也不再拒绝, “既然你这样说,我就再讨嫌两年,等明盛媳妇进了门,你们各自有了几个孩子,我就要彻底撒手不管了。”

  有了钱财之后,叶氏带着玉茗一起,开始为明盛的婚事做准备。

  叶氏娶过一次儿媳妇,多少有些经验。她先让人打听了县城里娶儿媳妇的规矩,把各样流程让玉茗用纸笔记录好,一样一样准备。

  好在聘礼老早以前就下过了,如今就是临门迎亲外加办酒席,这个倒不怎么费钱,只管往热闹里头办就是了。

  定花轿、定吹鼓手、请大厨、发喜帖,等把这些事情做完了,再就是准备酒菜。

  县丞大人的亲弟弟要娶亲,新娘子是张县尉家的姑娘,叶氏婆媳二人出去买东西,不管去哪家,也没人敢欺瞒价格。

  叶氏也不占人家便宜,提前让家里人打听好了价格,该多少钱就给多少钱。

  等快到正日子的时候,叶氏把家里的大管事刘凡东打发回来,一来与韩文富商议,韩氏族人各家都要去个代表,二来通知娘家人以及女儿女婿一家,一定要提前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8页  当前第16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2/2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卖油娘与豆腐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