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卖油娘与豆腐郎_分节阅读_第34节
小说作者:青云上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98 KB   上传时间:2020-06-05 21:19:59

  杨氏笑道,“茂林回来了,红莲,给你表哥打盆洗脸水。”

  黄茂林抢先一步拿起水盆,“我自己去吧,表妹是客。”

  红莲讪讪地收回手,杨氏打圆场,“这是你表妹,也不是外人,茂林不用太客气。”

  黄炎夏正在院子里择黄豆,低着头没说话。

  淑娴也有些讪讪的,她知道阿娘的意思,想把表姐说给大哥,可阿爹和大哥都不同意,这事儿可难办的很。

  淑娴因是女孩子,懂事的早一些,知道后娘和继子关系难相处。对于杨氏想说这门亲事,淑娴觉得倒不必勉强。阿娘有一儿一女,还怕以后没有依靠不成。再说了,不管大哥心里怎么想的,现在当家的还是阿爹,且大哥表面上对阿娘也敬重的,对她和二哥更是没话说,她们兄妹小时候就是大哥带大的呢。

  黄炎夏有些不高兴,他出门卖了一担豆腐,回家就发现杨氏把自己侄女弄了过来,还说要住几天。这动作也忒快了,亲戚来住他不反对,但杨氏的心思他晓得。他们父子两个已经拒了一回,这婆娘还是不死心。

  黄茂林洗过脸之后,就寸步不离跟着黄炎夏,他不想和红莲说一句话。等黄茂源回来了,倒是和红莲叽叽喳喳说的热闹。黄茂源因是男孩子,且深得杨氏疼爱,没什么心眼子,整日大大咧咧的,杨氏心眼子多的像筛子一样,没成想养个儿子却是个憨的。

  红莲果真就不走了,当天夜里,她和淑娴一起睡在正房西屋。

  黄炎夏洗过之后,躺在了床上,等杨氏来了之后,黄炎夏看了她一眼。

  杨氏笑问,“当家的想跟我说什么?”

  黄炎夏犹豫了片刻,还是决定和杨氏摊牌,“你把红莲弄来作甚,她不是要说亲了。等她出门子的时候,你给她备一份像样的添妆,这才是作姑妈该做的呢。”

  杨氏愣住了,慢慢收敛了脸上的笑容,“当家的,我嫁到这家里十几年了,娘家侄女来住两天也不行吗?”

  黄炎夏又看了她一眼,“亲戚家孩子来住,我自然是不反对的,红莲也是个好孩子,勤快又能干。只是,你莫要有旁的心思。”

  杨氏又笑了,“当家的,你也觉得红莲好?是呢,红莲勤快又能干,既然这样好,给咱们做儿媳不好?”

  黄炎夏坐起身子,故意对杨氏说道,“茂源还小呢。”

  杨氏顿时气结,“当家的,你知道我说的是茂林。”

  黄炎夏抬头盯着杨氏,“我不是已经跟你说过了,茂林的亲事,你别插手,你不怕他舅妈又来骂你?”

  杨氏顿了一下,“只要当家的你同意,郭家嫂子还能管得了你儿子的亲事。”

  黄炎夏把手里的蒲扇一下子扔了,“你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跟你说过,不是郭家不答应,是茂林不答应。你别跟我装糊涂,你难道想让茂林跟你撕破脸闹,到时候谁脸上好看?”

  杨氏被黄炎夏这话说的彻底愣住了,然后眼泪开始往下流,“当家的,我嫁过来十几年,难道对茂林不好?我想把侄女说给他,还不是想着和他关系更亲近一些。难道让他娶了韩家那个母老虎,那我以后还能有好日子过?难道我辛辛苦苦在这家里,最后还要看儿媳妇脸色?”

  黄炎夏沉默了一下,对她说道,“你这也想得太多了,我还活着呢。难不成你觉得我明儿就要死了不成?再说了,就算茂林媳妇和你不贴心,你还有亲儿子呢?以后他们兄弟分家了,你若不愿意跟着茂林,跟着亲儿子也是一样的。”

  杨氏愣住了,当家的从来不跟他说分家的事情,怎地忽然这样说,难道真的要分家?茂源还小呢!

  还不等她说什么,黄炎夏立刻问她,“你怎么知道韩家的事情?”

  杨氏擦了擦眼泪,“你们早上说了半天,我在井边洗脸,听了两耳朵。”

  黄炎夏捡起蒲扇摇了摇,对杨氏说道,“你趁早歇了心思吧,茂林这孩子主意正的很,我不可能为了你娘家委屈自己亲儿子。不管茂林最后娶谁家丫头,他是不可能娶你杨家姑娘的。你难道看不明白,他防着你呢。趁着他对你还算敬重,你何苦去做这个恶人。你是跟着我过日子,继子媳妇好不好,你管那么多作甚,只要大面上过得去不就行。你看那外头多少人家,亲儿媳都尚且不贴心,别说继儿媳了。再说了,你一向聪明,怎么忘了最重要的事情,红莲是你侄女不假,她若嫁给茂林,你说,是男人和儿子亲,还是你这个姑妈亲?别到时候你这头热腾腾的一颗心,被她泼了一盆凉水。你若是要把红莲说给茂源,我倒是不反对,我看他们两个说的热闹的很。”

  杨氏嗔了黄炎夏一眼,“茂源还小呢,红莲比他大了两岁。”

  黄炎夏又躺下了,“我不管那些,你若是能让茂林点头,我不反对,但他若是不同意,我也不会答应的。”

  杨氏听见这话,心里有些气闷。黄炎夏在别的事情上都好说好,一旦涉及到前房留下的小崽子,再不肯松口,杨氏恨得牙痒痒,也没办法。她也不敢来硬的,她若胡搞,郭舅妈就敢来扯她头发挠她的脸。

  杨氏也是倒霉,她娘家比黄家差多了,当年也是看中黄炎夏家里有田地有作坊,一个两岁的小崽子,还不是任由她摆弄。

  谁知竟遇到个郭舅妈,那郭舅妈和黄茂林的生母郭氏原是手帕交,姑嫂两个关系好的很。郭氏临终前再三恳求郭舅妈照看自己儿子,郭舅妈哭着答应了。

  郭舅妈天性豪爽,答应了小姑子,自然说到做到。杨氏嫁过来头两年,郭舅妈三天两头过来,查看黄茂林的衣衫饭食,但凡有一点不好,她就敢指着杨氏的鼻子骂。

  杨氏被逼的无法,最后只能从鞋底上刻薄黄茂林,哪知还是被精明的郭舅妈发现了。随着黄茂林长大,郭舅妈来的少了,但杨氏对郭舅妈的痛恨比郭氏还厉害。郭氏虽然从名分上压了她一头,但毕竟死了,这家里的好处还是她在受用。可郭舅妈还活生生的,且像一把刀一样,时刻悬在她的头顶,保不齐什么时候就掉下来了。

  杨氏想用娘家侄女笼络住黄茂林,就是打的这个主意。只要黄茂林远离了郭家,郭舅妈总不好再上门来挑错。而且,等红莲嫁过来,这家里就是她们姑侄二人当家,自然就不会分家,她儿子就不用早早独自挑大梁了。

  红莲虽然在家里住下来了,杨氏娘儿三个对她倒是不错,黄炎夏对她也很客气,每日让杨氏做好饭菜你招待娘家侄女。但红莲她自己却感觉越来越尴尬,她知道家里父母和姑妈的意思,是想撮合她和茂林表哥。但茂林表哥根本不理她,倒是黄茂源和淑娴整日和表姐说的热乎。

  红莲强忍了几日,还躲着偷偷哭了两场。黄茂林有时候觉得自己这样做有些不近人情,但为了韩大妹妹,他咬咬牙,继续做冷面阎王,从来不和这丫头单独说一句话。

  原来家里人的衣裳都是夜里换过了,第二日上午一起淑娴洗的,红莲来了后接过了这活儿,黄茂林干脆自己洗过澡之后就随手洗了,能不能洗干净他也不计较,去了汗水就行,他不想让红莲给他洗衣裳。

  黄炎夏这些日子不再提一个韩字,眼见黄茂林内心受着煎熬,他只冷眼旁观。一来他想看看这个大儿子到底又多在意韩家丫头,且先用杨家丫头熬一熬他,若真是离不得了,没得法子,还是得娶回来。二来,他自己也要多打听打听。不怕她厉害,只要能干讲道理,厉害些有甚不好。娶个窝囊废,是老实的很,竟遭外人欺负了。

  黄炎夏一边琢磨韩家的事情,一边想着杨氏说的话。孩子们长大了总要分家,不分家吃大锅饭,最后都不想干了,针头线脑的事儿都容易吵起来,家里两个儿子还是两个娘生的,若不分家,怕是最后会成仇。但他是跟老大还是跟老二,这个事情得好生斟酌斟酌。

  历来分家,父母都是跟着老大的,但茂源他娘自然想跟着亲儿子,老两口总不能分开吧,外人看着也不像话啊。

  唉,难啊。

  杨氏眼见黄炎夏和黄茂林都不松口,心里有些气闷。过了几日之后,她又把红莲送回去了,怕她羞,还给她两尺花布做手帕。

  红莲回家后,挨了她阿娘一顿说,意思是她没用。黄家田地多,还有作坊,若能嫁过去,不光这辈子不愁吃喝,还能帮衬家里。黄家殷实,若是能继续做亲,杨家多少总能沾些光。

  红莲在黄家受了委屈,回家后亲娘不仅没有一声安慰,还这样埋怨她。她才十二岁,本来就是个要脸面的姑娘,被这样羞辱一回,内心不免也有些愤懑。都是姑妈挑的头,当日非说把她许给黄家表哥,人家拒了一回。这回又把她弄过去,做个尴尬人。

  红莲心里渐渐把杨氏和黄茂林都恨上了。等过了一阵子,黄家虽然不再提此事,红莲却上心了,姑妈不是想让我给她做儿媳吗,哼,我定不会让她失望的。

  红莲走后,黄茂林终于松了口气。但黄炎夏仍旧不提韩家的事情,他心里有些发急。

  黄炎夏也烦恼的很,按理来说,这种事情该妇道人家出头先去打听打听,但杨氏一心只想着自己娘家,若让她去操办,定然是办不成。

  黄炎夏烦恼了许久,决定先按兵不动,自己亲自去韩家岗打听打听。

  作者有话要说:

  亲亲们早上好,要是觉得作者写得还可以,请不要忘了戳一戳作者专栏,给接档文和新坑一个收藏哟,谢谢小可爱们~感谢在2020-03-08 11:23:45~2020-03-08 17:46:3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喵喵喵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4章 换路线父子访亲

  第二日, 黄炎夏强行命令黄茂林和他换个路线卖豆腐,“你在那几个村子转了几个月了,经验也有了, 也该去其他地方熟悉熟悉。”

  他是亲爹, 又说得这样冠冕堂皇,黄茂林不敢不从。

  黄炎夏经验老道,丝毫不费力就转完了其他几个村子,只把韩家岗作为最后一站。

  想来韩敬平在世时是条好汉, 十里八乡人人认得, 黄炎夏自然也佩服他。都说老子英雄儿好汉,这闺女也不差。

  黄炎夏摇着铃铛到了韩家岗, 等到了梅香家的时候,豆腐没剩多少了,他也不吆喝, 只摇铃。

  叶氏听见铃铛声, 摸了铜钱带着碗出来了,一见来人不是黄茂林,叶氏顿了顿。

  叶氏转瞬就想明白了关键, 想来茂林必定是与黄老爹摊牌了。叶氏把手里两个煮鸡蛋藏到了袖子里,又叫上了兰香,她一个寡妇,从来不单独与外男说话, 除了娘家兄弟。

  叶氏知道黄老爹肯定是想来打探什么, 或者想看一看梅香。但叶氏今儿不想让黄老爹看梅香,你们家又没表达任何意思, 我女儿岂能随便给你相看。

  叶氏笑着与黄炎夏打招呼,“黄老爹来了, 今儿背集,我还以为是您家少东家来呢。”

  黄炎夏笑得很和善,“韩大娘子好,茂林小孩子家家,这些日子多亏了乡亲们照应,才能不出差错。这边他都转熟了,我让他到其他地方去看看,多认几个人。”

  叶氏点了点头,“劳烦您给我切两文钱水豆腐。”

  黄炎夏点头,手里的小铲子就跟长了眼睛似的,一下子就是一大块,上称一称,三斤三两。

  黄炎夏手准的很,这三两,是他送给叶氏的,“这都快卖完了,我送韩大娘子三两。你们家孩子多,都是长身子的时候,豆腐虽然比不上肉,也是道好菜。这里还剩两张千豆腐,听我家茂林说韩大娘子在街上没少照应他,这两张千豆腐您拿回去炒把青菜,好吃的很。”

  叶氏有些不好意思,“这,真是不好意思,多谢黄老爹了。”黄炎夏论年纪和韩敬平差不多,不知道的人以为他是个老头子,其实他才三十出头,正当壮年。也不知怎地,十里八乡的人都这样叫他,叶氏只得随大流。

  黄炎夏笑了,“我还要多谢韩大娘子照应我儿子呢。”

  两个人正客气着,梅香忽然出来了。

  黄炎夏顿时眯起了眼睛,不说盯着梅香看,眼睛却一直往那边瞟。

  叶氏顿时有些尴尬,她没想到梅香这丫头自己出来了。

  梅香以为来的是黄茂林,索性跟出来看看,哪知来的是黄炎夏,她只得礼貌性地打个招呼,“黄老爹好。”

  黄炎夏笑了,“大侄女好,韩大娘子好福气,儿女都好。”

  叶氏一边把两文钱放在豆腐板子上,一边客气道,“黄老爹夸赞了,这丫头虽然比同龄人能干些,就是有些憨,对家里人一片赤诚,有时候说话不晓得迂回,总是嘴巴不饶人。您家里的少东家才好呢,小小年纪这样能干,在街上没少帮我们。”

  黄炎夏顿时心里有数了,得了,感情这两边都有意,就等着他点头呢。他不动声色地收起了钱,客气地对叶氏说道,“孩子们还小呢,能对家里人好,可见是个好心肠的。等再大些,长辈多教一教,通了人情世故,自然是样样都妥帖。我可是听说了,这孩子田里地里油坊里都能拿得出手,可真是能干。”

  叶氏这个时候,也顾不得谦虚,似有若无地给女儿正名,笑眯眯地对黄炎夏说道,“也就是您这样通情达理的人才觉得她好,黄老爹不晓得,有那起子碎嘴的人,还给我家丫头取诨名,说什么母老虎母大虫的话。我听了后心里难过的不行,我当家的没了,这孩子跟着我一起风里来雨里去的,不叫苦不叫累,多好的孩子啊,难道因为太能干,就要遭人诟病。嗨,您看我,一说起孩子的事情就唠叨个没完,耽误您做生意了。多谢黄老爹送我的豆腐了,梅香,把家里的煮鸡蛋拿两个给黄老爹。”

  黄炎夏忙摆手,“韩大娘子客气了,我这都卖到最后了,免不了要送些人情的,怎能白吃您的鸡蛋。”

  叶氏笑了,“我早晨煮的多,黄老爹这一路走过来,定然又累又饿的,吃两个顶一顶。”

  梅香正纳闷,阿娘手里不是有两个。但叶氏这样吩咐她,在外人面前,梅香一般十分听叶氏的话,立刻回去拿了两个煮鸡蛋,放到一个碗里,端给了黄炎夏。

  “黄老爹,请您吃煮鸡蛋,您带了水没?若是没有,我给您倒一杯。”梅香笑眯眯地看向黄炎夏。

  黄炎夏仔细看了一眼梅香,见这丫头长得可以,这样听她阿娘的话,想来是个孝顺的。

  他接过了碗,对叶氏说道,“多谢韩大娘子了,真是不好意思。我带了热水的,大侄女不用客气。”

  他把两个鸡蛋收下了,把碗递给了梅香。

  梅香接过碗,“黄老爹您路上慢一些。”

  黄炎夏笑着别过韩家人,挑着担子走了。光看这一眼,自然是好的,他还要多打听打听。

  黄炎夏回家后,黄茂林还没回来,他放下担子就去吃早饭了。吃了两个煮鸡蛋,他今儿早饭也吃的少一些。

  杨氏已经去菜园里忙活去了,淑娴刚洗过了衣裳,黄茂源被杨氏叫去帮忙去了。

  黄炎夏刚放下碗,黄茂林回来了。

  他抬头问儿子,“今儿怎么样?那几家刁货有没有为难你?”

  黄茂林放下担子,“嗨,阿爹,那方大头的婆娘真难缠,给的黄豆里面还掺有土坷垃。我强忍着没生气,少给了她一些豆腐。”

  黄炎夏笑了,“你以为人人都跟韩家似的,每天还给你煮两个鸡蛋?”

  黄茂林顿时呆住了,然后红了脸,“阿爹说这个作甚,韩家婶子心好,听说我每天早上走的时候没吃饭,时常给我些吃的。”

  黄炎夏哼了一声,早上叶氏藏那两个鸡蛋的时候被他发现了,他当时心里怀疑,刚才不过随意开口一诈,果然这小子就说了实话。

  黄茂林转了转眼珠子,“怎么,阿爹今儿也吃了煮鸡蛋?”

  黄炎夏一屁股坐到厨房门口的小凳子上,“你老子我今天沾你的光,吃了两个煮鸡蛋,不过也送了三两水豆腐和两张千豆腐。”

  黄茂林一边盛饭吃一边笑着和黄炎夏皮脸,“阿爹,韩家婶子人最好了,对人实诚,又和善。韩家大妹妹虽然听说脾气大了些,但特别能干。她脾气大也是外人欺负到头上才发脾气,对家里人好着呢。”

  黄炎夏嗯了一声,不再说话。他还得再打听打听。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8页  当前第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2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卖油娘与豆腐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