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卖油娘与豆腐郎_分节阅读_第74节
小说作者:青云上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98 KB   上传时间:2020-06-05 21:19:59

  叶氏噗呲笑了,“也不是叫你整天和人斗心眼子,黄家又是豆腐坊又是田地,事情多的很,哪里有功夫成天斗心眼子。万事都要和茂林商量,切莫自作主张。”

  梅香嘿嘿笑着点头,“阿娘放心,有人在前头顶着,我干嘛要出头呢。”

  叶氏又摸了摸女儿的手,“阿娘晓得你是个懂事又能干的孩子,可你再懂事和能干,在阿娘心里,你总是个孩子,眼见着你明儿就要离开家了,阿娘就忍不住絮絮叨叨了。阿娘跟你说,你以后好生过自己的日子,家里有我和你弟弟呢。你要是在婆家受委屈了没人给你声张,你只管回娘家来。你放心,你有两个弟弟呢,定能给你撑腰!”

  梅香的心忽然从羞涩变成了柔软,她坐到了旁边的小板凳上,然后趴在叶氏腿上,“阿娘,我不想离开家。”

  叶氏一边抚摸女儿乌黑的长发一边安抚她,“这里永远都是你的家,只要阿娘还活着,你什么时候回来都行。你是阿娘头一个孩子,阿娘永远都记得你刚出生时,我和你阿爹多高兴啊,你阿爹知道你要嫁人了,定然也会高兴的。”

  娘儿两个说了许久的知心话之后,叶氏看时辰不早了,就自己回房去了,并嘱咐梅香早些歇息。

  梅香感觉自己才闭上眼没多久,忽然院子里就有了动静。

  董氏和周氏最先来的,然后是张氏和柴氏,再往后韩文富一家子、韩文昌一家子等人都来了。

  嫁女儿喜气少,但事情可不少。

  苏氏和小儿媳妇一起把梅香按进大木盆里又洗了个澡。

  梅香直嚷嚷,“七奶奶,四婶,我昨儿晚上才洗过的。”

  苏氏捏了捏她的脸,“别嚷嚷,今儿要做新娘子了,少说话,我们让你作甚你只管听话就行。”

  梅香立刻闭上了嘴巴,任由苏氏婆媳两个把她又搓洗了一遍。

  从早上开始,叶氏就不进女儿的房门了,她把照顾女儿的一应事情都托付给了苏氏婆媳。

  梅香洗过澡之后,苏氏给她换上了大红色喜服。喜服是梅香自己做的,上面绣了许多花,好看又繁复。

  等梅香穿好了衣裳,族里的姐妹和侄女们都进房来了。莲香、茴香、兰香、秀芝......一群未婚小姑娘把梅香围了起来。

  梅香仍旧散着头发,兰香给姐姐端来了两个煮鸡蛋,“姐姐快吃两口。”

  梅香把鸡蛋白吃了,苏氏不让她吃鸡蛋黄,怕满嘴都是渣子。吃过了鸡蛋之后,兰香又端水给姐姐漱口。

  兰香这几日很是闷闷不乐,姐姐等于她半个亲娘,忽然要到别人家去,她万分不舍。但她一向懂事,只得用心服侍姐姐。这几天,兰香每日给姐姐盛饭端水,连梅香的衣裳都是她洗的。

  伺候好了梅香之后,众女都围着梅香一起说话。

  院子里,叶家人很快都来了。除了年级太大的叶老太太和枝枝,其余人都来了。

  外甥女出嫁,舅舅是要坐上席的。叶厚则才进门,就被韩文富叫到堂屋里坐着了。

  韩敬博今儿仍旧是帮着记账,妇人们在苏氏的指挥下各自分工,有择菜的,有洗菜的,有洗碗的,有烧火的。

  男丁们在韩文富的指挥下,各自有序地忙碌着。

  梅香的嫁妆都摆在院子里了。

  架子床用牛车拉,那头小牛已经长大了,叶氏又打了一个板车,索性一起陪嫁给梅香。

  牛车拉着架子床,这算是三抬嫁妆了,牛算一样、板车算一样、床算一样。

  剩余的家具算了七抬,一箱子料子是一抬,一箱子新衣裳是一抬,八床棉被算了四抬,床单被里被面和蚊帐等东西算两抬,其余梅香用的琐碎的东西算一抬,梅香的首饰算了一抬,里头有四根银簪子,两对银耳环,两只银戒指,还有一对银镯子。

  还有两台嫁妆,刚开始族里人都看不懂。其中一抬是一小块土坷垃,另外一抬是一个油瓶子。

  一共二十二抬嫁妆。

  经过叶氏的解释众人才明白,一小块土坷垃是十亩地,一个油瓶子是家里油坊的三成收益。

  众人都吃惊不已,陪嫁田地也就罢了,怎地家里作坊也要分给女儿一部分。叶氏只对韩文富和韩文昌解释过了缘由,其余人她并不曾细说。

  韩家这边渐渐都准备好了,就等着黄家来接人了。

  再说黄家那边,也是从前儿开始就忙碌开了。

  关于如何接新娘子,黄茂林和家里人仔细商议过了。

  黄茂林原想雇个轿子,黄炎夏拦着了他,“可着整个平安镇,有几家用轿子的。咱们不做那打眼的事情,把家里驴车搭上架子,上头盖上红布,也就够了。”

  黄茂林想了想也没反对,平安镇目前还没有花轿租赁的。因为要用驴车接新娘子,黄茂林请了黄茂忠过来把驴车好生收拾了一番。

  搭上了结实的架子,外头蒙上红布,算是车厢了,前头还做了个帘子,里头铺上了厚褥子,新娘子坐在里头也不会太颠。有了简易的车厢,也省的新娘子害羞。

  黄茂林的屋子作为新房使用,他屋里的床原是个小床,等新娘子的嫁妆一到,就要把这床换掉了。

  梅香的嫁妆太多,黄茂林这间屋子是厢房,根本就放不下,有许多还要存放起来。

  黄家今儿更热闹了,一大早开始就吹吹打打个不停。

  黄知事一大早就来了,黄炎斌等族里人来的也早。

  黄茂林感觉自己刚听到鸡叫声,就被人叫起来了,也是同样的洗澡换衣裳。

  黄知事从族里挑了三十个壮丁,等会子去韩家搬嫁妆。杨氏给这三十个壮丁一人发了一条红色的布条子,系在了腰上。

  郭大舅一家和郭二姨一家也是吃了早饭就来了。

  黄家院子不算太大,堂屋里能摆一桌,东厢房南屋能摆一桌,正好,招待送亲的男女贵宾,其余亲朋全部到外头长棚里拉流水席。

  黄炎夏预备了四十桌的酒席,包括所有亲朋。

  吉时一到,黄知事带着一大群人呼啦啦一起往韩家去了。

  黄知事在前,黄茂林紧跟着,后头是吹喇叭的,再后头是一群壮丁。一路上吹吹打打,沿路村民都出来看热闹。

  韩家那边,苏氏看着时辰给梅香开脸盘头。那布条子在脸上绞来绞去的,把所有绒毛都扯掉,梅香疼的直抽抽。

  等开过了脸,苏氏给梅香盘了个当下时兴的新娘头,又给她插上银簪子,戴上银耳环。

  黄家人才到青石桥,就有小娃儿大喊了起来,“新郎官来了。”

  到了韩家大门口,黄知事依礼与韩文富寒暄,韩家人把黄家人都迎接了进去。

  大门好进,二门就难进了。

  庄户人家也没有什么垂花门,就剩个房门口的帘子了。

  因吉时未到,黄知事和韩文富等人在倒坐房里寒暄。黄茂忠带着黄茂林到堂屋里去了,众人开始为难黄茂林。

  为难新人为的不过是热闹罢了,黄茂林也不生气,让他干啥他就干啥。

  这样热热闹闹地过了许久之后,黄知事觉得时间快到了,就起身预备迎亲事宜。

  堂屋里众人也为难够了黄茂林,韩家族人依次退了出来,把屋子让给了叶氏。

  叶氏坐到了主位上,众人把梅香从西屋搀扶了出来,一路上都铺了红棉布,梅香从上过头之后就不能再踩娘家的地了。

  到了堂屋之后,梅香给叶氏磕了三个头。叶氏忍不住掉了眼泪,“以后好生孝敬公婆,把日子过好。”

  叶氏哽咽着说不出下面的话了,梅香也忍不住哭了,让叶氏保重身体,并嘱咐弟弟妹妹们好生听阿娘的话。

  娘儿几个告别之后,黄知事在外头大喊吉时已到。

  韩文富立刻叫来了明朗,明朗蹲下身背起了姐姐。

  梅香趴在明朗耳边轻语,“明朗,有事了记得叫我回来。”

  明朗轻笑了,“姐姐,你有事了记得叫我过去。姐姐不要担心,咱们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梅香点了点头,“好,以后你就是家里老大了,要好生孝敬阿娘,照管弟弟妹妹。”

  明朗轻轻点了点头,“姐姐只管放心,家里有我呢。”

  明朗把梅香背上了驴车,让她坐在车把上,黄家的接亲娘子又把梅香扶了进去,梅香坐在里头的厚褥子上。

  外头的吹打响声又起来了,接到了新娘子,黄家人又放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不用赶时间,一行人一边吹打一边慢慢地走。梅香因为头上有盖头,在车里头什么都看不见。驴车虽然有些颠,好在这上面铺的厚实,软和的很。

  走到一半的时候,她偷偷掀开盖头看了看。四面都是红色的布幔,门口的帘子偶尔被风吹起一角。外头锣鼓喧天,夹杂着许多路过的村民们的贺喜省。

  韩家这边今天送亲的有好几对夫妇,韩敬奇夫妇是长辈,在前头走,韩敬博夫妇最为显眼,还有叶思贤夫妇以及明锐夫妇在后头跟着,

  黄家来接亲的人一路上陪着送亲的人说着客套话,一边夸赞韩家会养女儿,一边夸赞叶氏公道,给女儿备了这么厚的嫁妆。

  到了黄家大门口,接亲娘子把梅香扶了出来,往她手里塞了根红布,黄茂林牵着梅香先跨过了大门口的火盆,然后往院子里去。从门楼开始,一路上都铺了红棉布,红棉布底下是干净的稻草,以防红棉布弄脏了。新娘子脚下的绣花鞋是新的,倒不怕踩脏了红棉布。

  梅香沿着红棉布缓慢地走到了堂屋里,黄知事算着时间回来的,进了堂屋后,等众人把屋里清理好了,让黄炎夏和杨氏坐在上头,吉时也差不多到了。

  在黄知事的高唱声中,梅香和黄茂林拜过天地和父母,算是成了大礼。

  众人正要把一对新人迎进新房,黄茂林磨蹭了一下,看向了郭大舅。

  郭大舅忽然大喊,“且等一等!”

  杨氏听见郭大舅的声音,眼神顿时暗了暗。

  郭大舅当着众人的面说道,“我外甥两岁丧母,如今长他大成亲,也该告知我妹妹一声。当然,这么多年,杨家大妹子用心照顾我外甥,我们心里都很感激。茂林成亲,杨家大妹子也跟着忙活了这么多久,刚才,新人一起给你行了礼,以表对你的敬意和感激。但是不是新人也该给我妹妹行个礼?我妹妹临终前最挂念的就是外甥了。”

  黄茂林感激地看向郭大舅,然后又看向黄炎夏。

  杨氏虽然心里不大高兴,可郭大舅说的有理有据,且新人刚才给她行过礼了,她也挣够了面子。

  黄炎夏想了想,看向黄知事。黄知事想了想,对黄炎夏说道,“把茂林她阿娘的牌位请出来。”

  庄户人家又没有什么祠堂,黄炎夏在供桌一角拿出郭氏的牌位,黄知事又命一对新人给郭氏行了礼。

  这回,黄茂林终于心满意足了。

  杨氏还活着,且这些日子为了他的亲事忙碌个不停。他若是要求同时给黄炎夏和郭氏的牌位行礼,场面太过难堪,不光杨氏会记恨,弟弟妹妹们怕心里也不高兴呢,外人也会谈论他忘恩负义。索性先给活着的两个人行礼,然后单独给郭氏行礼。

  黄茂林这辈子注定要给杨氏行礼,以后黄炎夏和杨氏百年之后,三人合葬。黄炎夏在中间,郭氏在左,杨氏在右。到时候兄弟二人分家,不管谁去给父母上坟烧纸,都要同时给三个人磕头。这是规矩,黄茂林兄弟都要遵从。如今每年去墓地里,黄茂源和淑娴都要跟着黄茂林一起,给郭氏磕头。

  行过了礼之后,黄知事不想让众人讨论这件事,立刻命大家把新人送进新房,并让外头吹喇叭的众人吹起来。场面一活络,赶紧把这事儿混过去。

  众人有意都不去提刚才的事情。

  梅香的嫁妆都摆在了院子里供族人观看,只有那张架子床已经摆进新房了,把黄茂林的小床换了出来。

  新人进去时,正有两个小男娃在床上滚来滚去的。

  梅香被人搀扶着坐到了床沿子上,黄茂林挑了盖头,只晓得盯着她傻笑。梅香的脸上被涂的花里胡哨的,但黄茂林却觉得今天的梅香异常好看。

  新婚三天无老少,一众堂兄弟和表兄弟们都跑来看热闹,这个夸新娘子好看,那个问新郎官今儿需不需要帮忙,字里行间都听得出浓浓的戏谑之意。

  梅香只管低着头害羞,黄茂林护在前头,也没人来跟她动手动脚。闹新娘闹新娘,有些人闹的过份了,甚至在人家新娘子身上摸来摸去的。梅香名头大,那些人也不敢放肆。

  过了一会子,喜娘子端来了两杯酒,小两口脸对着脸一起喝了交杯酒。喜娘又端来一碗饺子,喂梅香吃了一个,问她生不生。

  梅香先吃了一口就皱起了眉头,小声说了一声生。

  众人起哄说没听见,梅香抬起头,大声说了生,众人又是一阵哄笑。

  喜娘子不再喂生饺子,吉祥话满口,什么三年抱两、五男二女。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8页  当前第7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4/2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卖油娘与豆腐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