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卖油娘与豆腐郎_分节阅读_第77节
小说作者:青云上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98 KB   上传时间:2020-06-05 21:19:59

  梅香摇头,“扯秧不累,我坐在秧马上呢。今儿扯了不少秧,明儿你不在,我还是去栽秧吧,让茂源和妹妹去扯秧。”

  黄茂林摸了摸她的头顶,“让你受累了,我还说到我家了能让你歇一歇,还是要忙个不停。”

  梅香把头靠在他怀里,“茂林哥,我当初愿意跟你好,又不是为了享福的。”

  黄茂林轻轻抚摸了她的背,“虽然你不是为了享福的,可我还是想让你能多歇一歇。”

  梅香听到这话后心里很是柔软,“茂林哥,日子还长着呢,以后家里总会越来越好的,到时候我就能享福了。”

  黄茂林笑了,“你说得对,我早晚要让你在家只管享福。”

  小夫妻说了一会子悄悄话,很快又缠绵到了一起。

  第二天天还没亮,黄茂林就起身了。梅香想到黄茂林以前都是空着肚皮上街,立刻也跟着起来了。

  她洗漱过后立刻去了厨房,里锅烧稀饭,外锅开始给黄茂林父子二人做早饭。

  家里的剩干饭只剩下一小盆了,剩肉还有不少,那些炒鸡蛋之类的昨儿都挑拣着吃完了。梅香不知道家里鸡蛋藏在哪里,她跑到鸡圈里摸了两个夜里母鸡下的蛋。

  鸡蛋搅好了之后,她切了把韭菜,炒了个韭菜鸡蛋,然后又把剩肉热了一些,把干饭炒了炒,正好,里锅的稀饭也好了。

  黄炎夏父子三个才磨好豆腐,梅香就把早饭端进了豆腐坊,“阿爹,茂林哥,你们忙完了来吃些饭。”

  杨氏这些日子都不早起了,豆腐坊有爷儿三个,再加一个人都转不开身了。

  黄茂林看着梅香笑了,“让你多睡一会子你起来这么早。”

  梅香不好说杨氏的不是,“反正都已经醒了,早些起来也行。”

  黄炎夏知道儿媳妇这是心疼儿子,他不过是跟着沾光罢了。但沾光不沾光的,都是一家人,他也没客气,就着两样菜吃了一大碗干饭,还喝了半碗粥。

  杨氏原来刚进门的时候也早起给黄炎夏做过早饭,但她白天还要照顾田地和菜园里,顺带手还要带黄茂林,黄炎夏就不让她早起了。后来就渐渐成了规矩,她早上不再起那么早做饭。

  爷儿两个吃过饭之后,黄炎夏挑着担子到各村去卖豆腐,黄茂林到镇上去了。

  杨氏起来后到厨房看一圈后,就明白梅香早上起个大早给爷儿两个做了早饭,心里哼了一声,并没说话。

  梅香也不去看她含着的脸,只管把饭端到了堂屋桌上,“阿娘,茂源,妹妹,都来吃饭吧。”

  杨氏整个途中一句话没说,淑娴忽然感觉到了气氛的紧张,低头吃饭。

  梅香笑盈盈地对杨氏说道,“阿娘,吃了饭我直接去栽秧吧,昨儿扯了那么多的秧呢。茂源早上起早磨豆腐,扯秧总舒服一些,让他去扯秧吧。”

  杨氏扯了扯嘴角,“你都安排好了,还问我作甚。”

  梅香又笑了,“我才来,不大懂咱们家的规矩,要是哪里说得不好,阿娘只管说我。既然这样不合适,那我听阿娘的安排吧。”

  杨氏抬头看了梅香一眼,眯了眯眼睛,又低下头吃饭,“就照你说得办吧。”

  吃了饭之后,杨氏不好让梅香一个人去栽秧,她也跟着去了,黄茂源兄妹二人一起往秧田扯秧去了。

  梅香今儿早晨早起给黄茂林做早饭的时候就知道会得罪杨氏,但她不能为了怕得罪杨氏就委屈黄茂林。既然已经得罪了,她就的表现更好,只要黄炎夏父子两个都站在她这一边,她就不怕杨氏生气。

  存了表现的心思,梅香栽秧的速度就更快了。她三趟都栽完了,杨氏两趟还没栽完。路过的纷纷夸梅香能干,杨氏还要跟着附和。

  黄炎夏卖过豆腐后,把担子放到家里就来了。他一扫眼就知道哪些是梅香干的,他见梅香干的这样快,心里直嘀咕,到底栽紧了没有?他趁着梅香不注意,偷偷摸了几棵秧苗,见每一棵都栽的位置恰好,这才放下心来。

  这样忙碌了一天之后,第二天上午,黄茂林要带着梅香回门。黄炎夏挑着担子卖豆腐去了,今儿黄茂林不在,他要跑好多地方。

  走的时候黄炎夏叮嘱他们,“去了帮着干一天活再回来。”

  梅香连连道谢,“多谢阿爹,明儿我继续下田,我不累。”

  黄炎夏点头,“知道你能干,帮你阿娘多干一些。”

  小两口走的早,到韩家岗的时候叶氏才吃了早饭。

  今儿女儿女婿要回门,叶氏准备了不少吃食。

  梅香一路小跑着进了家门,“阿娘,阿娘,我回来了。”

  叶氏忙从厨房里出来了,明朗几个也都出来了。

  叶氏拉着梅香的手,仿佛好几年没见面似的,“你们回来了,就等着你们呢,快到屋里坐。”

  梅香摇头,“阿娘,不坐了,我们跟着你一起下田去吧。我公爹说了人,让我们把家里活多干一些。”

  叶氏嗔怪她,“胡说,哪有回门的姑娘和姑爷一口水没喝就下田的。”

  黄茂林把手里的回门礼送到了堂屋里,闻声对叶氏说道,“阿娘,咱们就别客气了。把活多干一些再走,梅香也能放心。”

  叶氏听到这话顿时红了眼眶,“好,你换身衣裳,咱们去田里。”

  梅香的旧衣裳叶氏都已经打包好了,她进屋后立刻换了身衣裳,戴着草帽子就到田里去了。明朗也带着弟弟一起下田,路过的族人敬奇不已,明朗过了童生仍旧下田干活就让人惊奇了,梅香今儿回门也来干活。

  但一想到梅香家里这几年全靠她当壮劳力,众人也都能理解。

  叶氏见女儿女婿一到家就扎进田里栽秧,心里感慨万千。当家的,你保佑两个儿子都能取得功名,我也能把油坊全部传给梅香,谁也不敢啰嗦。

  梅香和黄茂林在田里泡了一天,加上叶氏和明朗,一起栽完了三亩多地,还有叶氏昨儿自己栽的,剩下的不多了。为了赶进度,晌午饭都是在田埂上吃的。

  趁着天还没黑,叶氏回家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硬拉着黄茂林和梅香回去了,还请了几个人来陪黄茂林。

  虽然是农忙,但女儿回门,叶氏提前和韩敬奇等人说好了,请他们来陪新女婿。韩敬奇等人夜里都来了,陪着黄茂林喝了一些酒,又夸赞小两口能干,夸赞黄炎夏仗义,这个时候还把儿子媳妇打发回来给亲家母干活。

  吃过了夜饭之后,梅香就要带着略微有点醉意的黄茂林回去,顺带把自己的旧衣裳带回去了一部分,还有她的旧针线筐。

  叶氏原本让她全部带回去,梅香摇头,“阿娘,您给我陪嫁了那么多衣裳,我若不穿,放两年也旧了。这些旧衣裳我带一部分回去,留着家常干活穿。我挑了一些好的留给妹妹,她愿意改了穿就改,不愿意改的话留着做鞋也成。”

  兰香笑了,“姐姐,那衣裳都没破,怎么能留着做鞋呢,我回头改一改都能穿的。”

  梅香摸了摸她的头,“我不在家里,家里一些琐碎的小事情就要靠你了,阿娘太忙了,你能多分担一些就分担一些。等过年的时候,我给你作身新衣裳。”

  兰香点了点头,“姐姐放心吧,我会的。”

  叶氏见女儿出嫁了还这样操心娘家,又高兴又心酸,“你放心吧,兰香跟你一样勤快的很。这些天家里做饭洗衣裳喂猪扫地,都是她在干,昨儿还到秧田扯了一挑子秧。”

  娘儿几个说了一会子悄悄话之后,叶氏见天色不早了,就打发女儿女婿回去了。黄家送的回门礼厚,叶氏只留了一半,打发了一半回去。

  时下规矩,回门礼太厚的话,要么只留一半,要么全部留下再回一些别的东西。韩家除了油也没有什么好东西了,梅香成亲前叶氏已经送了黄家一桶油,这回就把回门礼打了一半回去。

  叶氏本来还想和梅香说说妇人家的私房话,可今儿梅香一回来就到田里干活去了。后来她忙着一起在田里干活、回家做饭和请人陪黄茂林,一直没逮住机会和梅香说悄悄话。

  吃饭的时候,她偷偷打量了女儿。见女儿面色红润,和女婿之间情意绵绵的,想来小夫妻和谐的很,倒不需要她多说什么。等忙过了这一阵子,多少私房话说不得。

第68章 学手艺镇上盖房

  日子忙碌而又充实地往前赶着, 黄家因为有了梅香的加入,如虎添翼。梅香除了不会磨豆腐,家里什么活儿她都能干, 比杨氏都干得好。特别是田里的活儿, 她一个人顶的上杨氏和黄茂源母子两个。

  梅香干活从不叫苦叫累,除了田地里的活,家里的家务活她能搭把手也不会干看着淑娴一个人干。

  在需要人手的农忙季节,谁能干, 谁就能获得尊重和更高的家庭地位, 梅香用自己的实力向黄家人证明了自己。

  旁人家才进门的小媳妇没生儿子前都得战战兢兢的,梅香一来有黄茂林撑腰, 二来她自己也不是个怂人。进门第二天就把杨氏比了下去,这才几日,就赢得了家里人的尊重。

  你不服气, 你不服气你去干啊!

  黄茂林本来心疼梅香辛苦, 到了夜里恨不得给她捶腿揉肩,可他见梅香愿意这样,也不再拦着, 只想着如何能多挣家业,以后让梅香更享福。

  田地里人手充足,豆腐坊里生意也好。如今农忙季,各家都会提高伙食水平。庄户人家的好菜, 无非就是肉、蛋和豆腐了。

  往年栽秧的时候, 黄炎夏有时候背集都不会出去卖豆腐,今年有了梅香, 黄家日日仍旧出门卖豆腐,利润比往年也多了一些。

  今年的端午节仍旧是在农忙中度过, 家里人多,杨氏抽空包了粽子,里头只加了些红枣,并没有咸肉。杨氏又买了二斤肉,算应个景。

  梅香回家的时候,叶氏把家里榨的糖糕和荷叶给梅香带了一些回去。韩家有油坊,叶氏每年端午节都会开油锅炸些东西给孩子们吃。

  黄炎夏见亲家母送的东西,最后吩咐杨氏也开油锅炸些东西。家里又不是吃不起,让亲家母给儿媳妇送零嘴吃,他觉得脸上很没面子。

  黄炎夏最是个要脸面的人,这些子小事情,他再不肯落人后头。

  杨氏听了黄炎夏的话,开油锅炸了一百多根油条和几十个糖糕。农忙时节,半上午和半下午若是能吃个糖糕或一根油条,干活都能更有劲。

  梅香吃东西不嘴馋,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她牢记着叶氏的教导,先紧着小叔子和小姑子。但黄茂林心疼她,但凡吃什么东西,必定要往她碗里舀一些。

  黄炎夏刚开始很看不惯儿子这幅怕老婆的样子,觉得黄茂林这哪里像个大男人。

  可日子久了,黄炎夏发现小两口你对我好我对你好,两个人愈发和睦。且儿媳妇并没有因为儿子疼爱她而生娇,该干活干活,敬重公婆,疼爱弟弟妹妹,在人多的场合,儿子说什么她都是直点头从不反驳,他这才放心下来。

  外头多少人家的媳妇,因儿子怕婆娘,最后被婆娘教的不认爹娘。

  渐渐地,家里人都习惯了黄茂林和梅香二人恩爱和谐的事情。黄茂林再往梅香碗里夹肉,众人都跟没看到一样。

  黄茂源见哥哥嫂子这样好,一来眼热,二来偷偷学着对表姐好。他每个月的五十文零花钱,不是给红莲买零嘴,就是给她买花戴,或者偷偷塞给她三五文钱做零花。红莲如今心里把黄茂源当心头肉,见黄茂源像开了窍一样心疼人,心里更高兴了,只盼着姑妈能早日来下聘,她也能早日名正言顺和表弟一起过日子。

  再说韩家,梅香和黄茂林回门当日帮着干了不少的活儿,叶氏自己后头带着明朗一起把剩下的都干完了,继续上街卖油卖菜。

  叶氏本来要请柴氏帮着挑担子,明朗不肯,非要自己挑。

  叶氏急得头大,“明朗,阿娘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可这么远的路,你从来没挑过担子,怎么能挑得动?再说了,你如今身上好歹是个童生,怎么能挑着担子上街。”

  明朗坚决挑起了担子,“阿娘,原来我小,实在挑不动,家里指望阿娘和姐姐受累。如今姐姐出嫁了,我也长大了,如何还能坐视阿娘一个人辛苦。这一挑子菜又不是很重,我能挑得动的。以后我还要到省城考试,听先生说考场上号房里一住就是好几天。若不好生打磨筋骨,考场上如何熬得住。”

  明朗说的不假,自梅香出嫁后,叶氏逐渐减少了卖菜的分量,一来是她确实忙不过来。二来是家里油坊生意好,她更多的精力要放在油坊里。

  这一挑子菜才四五十斤,明朗已经十四周岁了,今年长了一大截子,按理是能挑的动的。

  叶氏拗不过明朗,只得答应了。从此,每逢上街赶集,明朗就担负起了帮叶氏挑担子的重任。

  原来柴氏还期盼着能继续帮叶氏干活,可明朗要干,谁也不能说什么,只能跟着夸他能干。

  忙了几天之后,终于把秧苗都栽进了田里,叶氏终于松了一口气。

  黄家人多,活儿完成的更早。最后一天栽秧的时候,全家出动,淑娴把饭菜送到了田埂上吃的。

  黄炎夏中途抬头看了一眼田里的家人,心里很是高兴。怪不得人家都盼着人丁兴旺,只要家里还能过得下去,人多干活快啊。亲家母家里就因为没有壮丁,这一季子农忙,若不是因为儿子媳妇去帮忙,得苦熬到什么时候。

  干完了田里的活儿,黄家的日子开始恢复了正常。

  梅香仍旧每日早起给黄家父子做早饭,杨氏因为理亏,虽然不高兴,也没敢说什么。因梅香每天起得早,早饭就成了她的任务,杨氏起来后自然就得去西院照顾牲口。西院有两头牛一头驴,每天有不少杂活儿呢,黄茂源每天放牲口都得忙活半天。

  什么事情一旦形成了规律,渐渐的大家都会认同了。梅香把做饭包下了,其他的事情她就管得少。且她饭食做得好吃,大家也认同。淑娴仍旧是每日早起扫地,上午洗衣裳。

  这一日逢背集,黄茂林出去卖豆腐去了,梅香吃过早饭无事可做,就一个人在屋里做针线。淑娴正在井边洗衣裳,梅香说要帮忙,她死活不让。

  梅香才纳了几行鞋底,黄茂林挑着担子回来了,梅香忙出去迎接,“茂林哥回来了?要不要再吃些东西?”

  黄茂林对着梅香笑了笑,“早晨走的时候吃得饱,这会子不饿呢。你们吃过饭了?”

  梅香给他打了一盆洗脸水,“我们才吃过了,阿娘去菜园去了,我说要一起去,她没让我去。”

  黄茂林又和淑娴打招呼,“洗过了衣裳后,没事跟你大嫂说说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8页  当前第7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7/2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卖油娘与豆腐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