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卖油娘与豆腐郎_分节阅读_第80节
小说作者:青云上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98 KB   上传时间:2020-06-05 21:19:59

  杨氏偷偷安慰儿子,“你个傻子,不是阿娘小气。你看阿娘买的料子,没有一样比你大嫂差,这都是红莲能带过来的。那些吃食,最后都要被你舅妈扣下,我何苦买那最好的。不是阿娘想克扣你的聘礼,论理,杨家是我的娘家,我难道不要脸面。但你想过没有,杨家什么家底?韩家什么家底?给杨家下聘太多,你舅妈尝到了甜头,以后还不经常来歪缠。索性我现在就让她死了心,就算她女儿给我做了儿媳妇,她也别想把我儿子当冤大头。再说了,你大嫂有多少嫁妆?红莲的嫁妆全指望从聘礼里头出。既然这样,我就多买一些她能带过来的。”

  黄茂源摸了摸头,“阿娘说的有理,只要,只要别让表姐太丢脸就行。”

  杨氏笑了,“你是我亲生的,我还能委屈你。你放心吧,只要是能给她做嫁妆的,我一样都不会克扣的。如今这不过是些吃食,多一些少一些倒无妨。阿娘手里存钱,还不是给你存的。”

  黄茂源又嘿嘿笑了。

  杨氏点了点他的头,“以后记住了,你疼你表姐可以,你舅妈就是个无底洞,她儿子还没说亲呢,你别一头扎进去。”

  黄茂源直点头,“阿娘放心,以后我不管钱,都给阿娘管着。”

  杨氏笑了,“那也行,阿娘先给你管着,等你们有了儿子,再给红莲管也不迟。”

  黄茂源顿时羞的脸通红,支支吾吾就跑了。

  杨氏风风火火地准备了十几天,东西都备齐了之后,立刻就央求黄炎夏一起到杨家去下聘礼。

  黄炎夏仍旧叫了大房夫妇、黄知事和黄炎礼夫妇,再加上黄茂林两口子,一群人一起往杨家下聘礼去了。

  闫氏是个没见识的,当初财主家五十两银子就能让她卖女儿,如今杨家正式娶红莲做妻,又是姑舅表姐弟,说出去都是好姻缘,黄家又下了十几两银子的聘礼,她看的眼睛都花了。

  那么多肉、那么多吃食和料子,还有十两银子,天爷,她长这么大都没见过那么多料子。

  杨氏以前也时常贴补娘家,但都是零零碎碎慢慢贴补,主要还是以孝敬亲娘为主,也很少说一下子送多少钱和多少东西回来的。

  如今聘礼这样厚,杨氏见到闫氏那贪婪的眼神,顿时有些不喜。红莲的嫁妆多寡关乎到她儿子的体面,若是闫氏敢随随便便把红莲打发了,她活撕了这婆娘!

  杨氏也不去管闫氏,直接去找亲娘说话。

  “阿娘,当日您老可是答应过我的,定然不能让红莲光身嫁出去。我们家这聘礼,搁哪里都不丢人的!”

  杨老太太笑眯眯地安慰女儿,“你放心,那些吃食也就罢了,料子都给红莲做陪嫁,聘银一半给她买嫁妆,一半给她做压箱银子。定不会让你和茂源丢脸!”

  杨氏这才满意了,“那我们母子的脸面全靠阿娘周全了!”

  杨老太太点头,“我看你们家大媳妇和红莲倒是能说到一起去。”

  杨氏笑了,“我们家大媳妇是个机灵人,茂源他阿爹成日家夸赞这个媳妇好。”

  杨老太太瞥了她一眼,“你个傻子,茂源就这一个兄弟,嫂子娘家听说也好,若能处好了,你们还能吃亏了?”

  杨氏尴尬地笑了笑,“是呢,还是阿娘有见识,可不就是这样。我家常在家里,从不跟她摆婆婆谱,家里有什么吃的也不少她一口。”

  杨老太太点头,“这才是对的,你别听你嫂子个蠢婆娘的,她眼睛才只有针鼻子大,可懂什么呢!”

  厢房里头,红莲今儿羞得没出门。她只有两个弟弟,也没有姐妹陪她。淑娴想着以后都是一家人,就拉着梅香一起到红莲屋里去了。

  红莲见到姑嫂二人之后,忙起身行礼,“表嫂表妹来了,快请坐。”

  梅香主动上前拉了红莲的手,“表妹不用客气,以后都是一家人了。”

  红莲想到以前家里还想把自己嫁给表哥,如今阴差阳错的,她却成了黄茂林的弟妇,顿时又有些不好意思,怕梅香知道以前的事情针对她,她立刻开始表态。

  “早就听说表嫂能干贤惠,心里一直仰慕表嫂,以后还请表嫂多教我。”

  红莲的性子有些像杨老太太,谁得势,她就对谁低头。韩家比杨家强,且黄茂林比黄茂源强,她立刻就低下了头,在梅香面前伏低做小。

  杨老太太私底下教过红莲,与其去得罪她,不如想办法搞好关系。你们是亲兄弟亲妯娌,若能处好了,以后毗邻而居,相互抱团,谁也不敢欺负。

  红莲比闫氏聪明多了,如今她既然能嫁入黄家,又给姑妈做了亲儿媳,且表弟对她越来越好,她再没有什么不满意的。若嫁给了表哥,说不定以后和姑妈还要成仇人。

  梅香听见红莲这话,立刻知道红莲是想和她搞好关系,这是杨氏亲侄女,以后的亲儿媳,梅香自然也不想得罪了,立刻拉着红莲的手一通的夸赞。

  “我也早听说表妹又斯文又能干,这下可好了,以后咱们成了一家人,亲亲热热一起过日子多好。表妹不大了解我,我就是个直肠子,没有心眼子,表妹有什么话只管跟我说。”

  淑娴自然希望两个嫂子能和睦相处,立刻在一边敲边鼓,“表姐,大嫂对我可好了,这才进门多久,给我做了两身衣裳了。家里有好吃的,大嫂头一个都是让着我,有活了她也抢再前头。外头有些人胡乱编排大嫂,表姐可别相信。”

  红莲听得直点头,“表妹说的我如何不知道的,外头一些人谁能盼着我们好呢。表嫂能干就要被人编排,我自己因说亲晚,都快被那些人的唾沫星子淹死了。”

  梅香忙安慰红莲,“表妹再不要多想,阿娘说了,等年底就让表妹进门,到时候咱们一起过新年,热热闹闹的多快活。阿爹阿娘最喜欢家里孩子们和和睦睦的,表妹一看就是个好相处的,我就盼着你早些来呢。”

  三个人满嘴好话都跟不要钱似的往外蹦,梅香和红莲刚开始还存了相互试探的意思,等说了一阵子之后,察觉到对方和自己意图一样,都是想搞好妯娌关系,顿时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从今儿聘礼里的吃食说到料子,又说到嫁衣怎么做,越说越热络,不管各自内心是如何想的,至少表面上都一团和气。

  闫氏今儿大出血,做了两桌像样的席面,梅香和淑娴仍旧在厢房里陪着红莲。

  唐氏打趣,“看看,红莲还没进门,她们三个都这样好了。弟妹以后只管放心,家里定是越来越和睦的。”

  杨氏不意梅香居然和红莲一见面就这样好,心里也高兴,红莲是她侄女,说明梅香没有看不起她娘家人,“可不就是,可见这两个孩子合该就是一家人的!”

  杨家一位族嫂凑趣,“妹妹有两个这么能干的儿媳妇,以后可是有享不完的福气了。红莲是咱们家出了名的能干,听说你家大儿媳在娘家连作坊都能管,天爷,怎么好媳妇都跑到你们家去了。”

  杨氏笑得拍了族嫂一下,“嫂子说这样没良心的话,也不怕两个侄媳妇以后不给你饱饭吃。两个侄媳妇多好,一人给你生两个孙子,嫂子还没个餍足!”

  族嫂哈哈笑了,“可不就是,就这点我最满意了,看在四个孙子的份上,她们笨一些就笨一些吧。”

  一群妇人都哈哈笑了起来。

  吃过了酒席之后,黄家人一起回来了。

  黄家人才走,闫氏就要把那一箱料子搬进自己屋里去。

  杨老太太大喝一声,“你给我放下!”

  闫氏吃了一惊,抬头看向婆母,然后陪了个笑脸,“阿娘,红莲小孩子家家,怎么能看管的好这么多料子!”

  杨老太太拿起旁边的扫帚就去打闫氏,“你个黑了心肝的蠢婆娘,你一辈子没见过料子不成!那是你妹妹给红莲的聘礼,你连这个都要克扣,你以后还想不想再和黄家来往了!我给你说,那些吃的东西你想怎么摆布都由着你,这一箱料子放到红莲屋里,一半给她做衣裳,一半给她当嫁妆带回去。那十两银子呢?拿来给我,我亲自给红莲置办嫁妆!当年你妹妹出门子,你个蠢婆娘趁着我病了就那样随随便便打发了她!如今两家再次结亲,你要是再敢动手脚,我活剥了你的皮!”

  杨老太太平日里跟个佛爷似的,不大管事情,忽然发威,一家人都吓蒙了。

  她骂完了闫氏,立刻问儿子,“那十两银子呢?拿来给我!”

  杨老大支支吾吾了半天,老太太生气,自己冲到儿子房里一顿抄捡,把那十两银子拿走了,不管闫氏如何痛哭自己养了女儿还做不得主。

  杨老太太抄捡了银子之后,把儿子孙子都叫到了房里,“我问你们,你们是想和黄家做长久亲戚还是就贪眼前这十两银子?”

  两个孙子没敢说话,杨老大搓搓手,“看阿娘说的,自然是想做长久亲戚了。”

  杨老太太点头,“说句厚脸皮的话,咱们家和黄家做亲戚,只有占便宜的没有吃亏的。你们这回把这门婚事半体面了,你妹妹能不感激你?你两个儿子还没成亲呢!”

  杨老大听老娘说的有道理,连连点头,“还是阿娘说的对,我,我回去劝劝他阿娘。”

  杨老太太点头,“原来你们图银子,一刀子买卖,把红莲打发给财主家也就罢了。如今既然要做正经大房,就不能小鼻子小眼睛的。你回去劝劝你婆娘,莫要太短视。”

  杨家那头闹哄哄的,梅香回家后就在塌上歪着和黄茂林说话。

  “都立秋了,白日还这么热。”

  黄茂林才打水给梅香洗过脸,“可不就是,秋老虎秋老虎,还得热一阵子呢。你晌午吃饱了没?”

  梅香笑眯眯地看向黄茂林,“我自然是吃饱了,茂林哥你肯定没吃饱。”

  黄茂林眼神飘忽,“晌午光顾着喝酒去了,还真有些没吃饱。”

  梅香眼珠子乱转,“哦?是这样地呀,我还以为茂林哥你是心虚呢。”

  黄茂林知道她定然是听到什么风言风语,立刻冲过去就挠她的痒痒,“我如何心虚了,我才不心虚呢,你再笑话我,我就收拾你了。”

  梅香被挠的咯咯笑,又怕公婆听见了忙捂住嘴,又用脚去踢黄茂林,哪知黄茂林用手抬起她的腿放到一边,就在塌上开始轻薄她。

  厢房门紧闭着,屋内一片春光。

  才到杨家下了聘礼,明朗又要去参加院试了。这一回考试至关重要,一是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明朗能不能成为正经的秀才,二是因为要到省城去考试了。

  这一回,不光明朗几个要去靠院试,秦先生和秦玉炔也要去参加乡试。荣定县到省城,坐马车也要十几天功夫。但马车费用贵,秦先生做主,先到县里,到时候再雇骡车去。

  叶氏提前准备好了盘缠和明朗的衣衫,又请黄茂林送明朗去考试。

  秦先生想着明朗是自己的女婿,就转告叶氏不要再请人陪护,以免浪费银钱。

  明朗听先生的话,让姐夫不要去了。

  叶氏仔细想了想,拒绝了儿子的提议,“明朗,若是秦先生这一次是陪你们去考试,我肯定不会让你姐夫跟着你去的。可秦先生自己要参加乡试,秦大公子也没工夫照顾你们。你年纪不大,阅历也不多。到了省城,秦先生父子怕没有太多精力来顾着你。再说了,秦先生等人是文人,一应住店打尖的事宜,谁去操持?你姐夫一向周全,有他陪着,你只管用心考试就是,我再没有什么好担忧的。你放心,盘缠我都准备好了。”

  叶氏坚持,秦家人只得随她。

  黄炎夏在家里仔细叮嘱儿子,“一路上听秦先生的话,他们都是去考试的,有活儿你要跑到前头。明朗的吃食不能俭省,早晚要看着他添衣裳,莫受了凉。总之,我说句大白话,你只管把他照顾好,让他全心全意去考试。”

  黄茂林直点头,“阿爹放心,我会小心照顾明朗的。”

  黄家最担忧的就是梅香了,她提前给黄茂林准备好了充足的衣裳,虽然叶氏那里准备了钱,她仍旧给黄茂林带了十两银子,“穷家富路,我听说这一路上少不了要打点人,你照顾明朗的时候,千万别自己俭省。阿娘那里准备的盘缠定然充足,你该花就花,别想着省钱。”

  黄茂林把她搂在怀里,“我走了之后,你每日只管做饭做香豆腐,过两日就要开镰割稻子了,我晓得你能干,但也别什么事情都只往自己肩上扛。”

  梅香点头,“我晓得,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你路上也要当心。”

  黄茂林笑了,“你不用担心我,那些骗人的把戏我听了一肚子,再不会上当受骗。”

  小两口作别之后,黄茂林第二天就带着明朗跟着秦家人一起走了。

  一行人先雇车到了荣定县,与其他学子汇合后,一起先往府城去。

  县丞家的公子仍旧是这一批童生里最显眼的人,其余人家里情况不一,如明朗这样的,名次可以,家里算一般的,只有姐夫跟着。有一个大地主家的儿子,身后跟了两个随从和一个族兄。

  韩敬博今年没有参加乡试,他觉得自己火候不够,想再多磨练磨练。

  秦先生的同窗宋书吏这回也一起去参加乡试了,二人带头,一群孩子们跟着,颠簸了十几日,总算到了府城。

  黄茂林一路上连睡觉都是睁只眼闭只眼,明朗每天的一日三餐都是他亲自过问,连洗脸水都是他问店家要的热水。明朗刚开始百般拒绝,黄茂林说了他两句,莫言为了这些小事耽误考试。

  他机灵,嘴甜,长的又和善,很容易和人套近乎。到了府城之后,秦先生和宋书吏去了原来住过的客栈定了几间屋子。

  明朗和方孝俊一间,黄茂林陪着。方孝俊这一次没有带家人来,因为他家里并不是很富裕,多一个人多一分盘缠,方家有些吃紧。

  黄茂林见明朗和方孝俊关系好,二人年纪也相当,一路上对方孝俊多有照顾。方孝俊斯文腼腆,那些外头和人打交道的事情,黄茂林都替他一起处理了。

  一间屋子本来只能住两个人,黄茂林自己打了地铺,让明朗和方孝俊睡在床上。两个读书郎刚开始不肯,黄茂林只得又摆谱教训了他们几句,二人才作罢。

  天还不是特别凉,地上铺了厚厚的褥子,黄茂林倒不觉得冷。明朗是他小舅子,他照顾明朗天经地义。可相处的久了,他发现方孝俊这孩子真不错。

  黄茂林仔细打听了,方孝俊还未定亲,他心里有些蠢蠢欲动,他家里妹妹淑娴还没说人家呢。

  如今两个人专心考试,黄茂林倒不敢说什么,只用心照顾他们。

  等熬过了最后一场考试之后,大伙儿都住在客栈等消息。平日里,黄茂林想着自己闲着也是闲着,又开始去给店家干活。

  店家没说给他免房钱,但每日免了两个人的茶饭热水钱。

  等了几日后,终于放榜了。

  乡试先放榜,秦先生和宋书吏多年蛰伏终于有了回报,师兄弟二人都榜上有名,且都是正榜。秦玉炔功底不够,连副榜都没中。

  院试人多,放榜迟了两天。放榜当日,黄茂林把明朗和方孝俊按在屋里,他自己去了。

  黄茂林也识字,他陪着明朗考了两回试,科举的规矩他也懂一些。

  再三确认过后,明朗果真中了,还有县丞家的公子,秦小公子和方孝俊落榜。其余人黄茂林倒没太关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8页  当前第8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0/2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卖油娘与豆腐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