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仵作娇娘_分节阅读_第141节
小说作者:薄月栖烟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014 KB   上传时间:2020-10-17 17:32:50

  薄若幽一边打量着尸体额角的伤痕一边道:“倾向于凶手为男子,撞击次数应当在三次左右,凹陷颇深,骨裂线长,凶手的力气不小,且我不曾在她手上发现任何挣扎痕迹,凶手动手的速度应当十分迅捷。”

  吴襄眼底微微一亮,“好,我先回衙门,你若再得了什么,来衙门找我。”

  薄若幽本要应声,可此时却想起来什么似的道,“捕头留步!”

  吴襄驻足转身,“怎地?”

  “捕头去审问师太和女尼们,可以问一问,她们庵堂之中除了祈福上香之外,可还有别的不正经的营生没有。”

  她神色冷肃,吴襄挑了挑眉,很快,他眼底闪过一丝了然,他郑重的点了点头,带着衙差转身离开。

  薄若幽留下,又将尸身细验了一遍,然而和昨日一般,再无所得,她死亡日久,体表多有腐败,尸斑溶解至全身,与尸绿纵横交错,青紫一片,再加上皮下暴突四散的血脉,已颇有些悚然骇人之态,而她腹部因腐败而鼓胀,这样的天气,这幅尸身也保存不了几日了。

  薄若幽净手收好器物,她想知道那三个女尼能道出什么,便辞别了坤叔,乘着马车赶往衙门。

  到了衙门之时,便知吴襄在牢房中审问,她也不着急,便在值房稍后,等了半个时辰,吴襄沉着脸从牢房之中出来,手中捏着一份证供,得知验尸无所得,吴襄便将证供交给薄若幽看。

  薄若幽接过来看,吴襄沉沉的呼出口气道:“两个小的说的很快,就是那老尼姑不如何开口,我当真没有想到,这水月庵之中竟然真的做那不正经的皮肉生意。”

  想到先前他对女尼们存着尊敬之心,吴襄气的往地上啐了一口,“除了刘家,还有两家也跟着搅和其中,都是刘家友人,这些人也忒不要脸,那外头佛堂,可还塑着菩萨呢!”

  发完了郁气,薄若幽看着证供忽然扬眉,“这几日内,竟然有三个人去看过她?”

  吴襄一听此言,又气笑了,“可不是,三个人,分了三日去看她,可屋子里都无人应答,他们竟然也无人觉得不妥当,若是早些发现,又何至于人都烂了。这些尼姑,还有心护着他们这些主子,当真是……”

  吴襄一时找不出合适的词来喝骂,薄若幽拧着秀眉,“一个是七姑娘三叔,还有两个都是她的堂哥,奇了怪了,不是说七姑娘在家里不受宠爱吗?”

  吴襄冷笑一声,“把这三人拿来,好生问问便知道了!”

  说完这话,他便要带着衙差去拿人,薄若幽不好跟从,只好又等在衙门,这一等,便是等了一个时辰,正在薄若幽担心吴襄此物拿人会有不顺之时,衙门之前停下了几辆马车来,从马车之上走下来三个华服中年男子,又有三位青年公子御马相随,竟是浩浩荡荡来了十数人!

  吴襄在前引路,一行人很快便进了衙门大门,虽然进的是京兆府衙门,可这些人神色之间并无任何紧张惧怕,远远看着,倒是半分不心虚。

  薄若幽进了内堂之后的廊道站着,没多时,一行人进了堂中。

  隔着一道墙壁,薄若幽清晰可见的听见外面的对话。

  一道温和的声音响起,“吴捕头,你说如何,我们都愿意配合,至于你说的我们可能害了自家侄女,却是全然不可能的事。”

  吴襄冷着声音道:“二爷莫急,还是请三爷先答话,当日去看七姑娘,是为了何事去的?”

  刘家三爷神色沉定道:“我去是因为前一日又说她闹脾气了,是庵堂的人来报的信,我知道她身子弱,便想着去看看,谁料到了却无人开门,到底是在庵堂之内,若闹得不好看,便失了体统,因此我等了片刻,留下了些糕点便走了,从进庵堂的门,到离开庵堂,不过一炷香的功夫。”

  说至此,刘三爷眸色沉痛,“若我知道那时候她便已经出事了,我定是不会那般轻易离开。”

  刘三爷身侧除了刘二爷和刘四爷之外,还站着三位年轻公子。

  除了前日所见刘焱,还有另外二人,吴襄目光从他们面上逡巡而过,看向一个黄袍公子,“二公子,你且说说,你是为何去见七姑娘?”

  刘诩面上一派镇定,“三叔前日未曾见到七妹妹,回来说起,我想着她幼时最听我的话,便想亲自走一趟,谁知我到了,她却还是不开门,我和三叔一样,从到庵堂至离开庵堂,也不过一炷香的时辰不到,这一点,捕头可问庵堂内的师父们。”

  吴襄咬了咬后槽牙,又看向最后一人,“五公子,你不会也是因为一样的缘故,而后去了前后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吧?”

  五公子刘希却蹙眉,“我不是——”

第136章 七娘子06

  刘希拧着眉道:“我是想去问她些事情, 并不是为了去探望她,只是那日我到了之后,也被拦在了门外, 我站在屋外说了好些话,都未得应答, 当下本是有些担心她出事, 可庵堂的师父说她经常如此, 我方才离开。”

  吴襄蹙眉,“你是为了何事?”

  刘希面色沉下来,其他人也都神色有异, 吴襄扫了他们一瞬, “如今已能断定七姑娘是被人谋害,不仅如此,你们想隐瞒之事, 我也大概知晓了——”

  他沉声道:“七姑娘生过孩子。”

  此话一出,果然令众人色变, 三爷刘谦不快的问:“此事与案子有什么关系?”

  吴襄漠然的望着他, “当然有干系,凶手害人需要动机, 所有和七姑娘有仇怨,有纠葛之人, 都有可能是凶手,七姑娘还未出嫁, 亦未定亲, 却竟然生过孩子,此事你们应当都知道,且她被送去庵堂, 想来也是因为此事,我说的可对?”

  刘谦喉头一涩,一时不知如何作答,这边先刘希忍不住道:“你的意思是,谋害七妹妹的,可能是怀了她清白之人?”

  吴襄摇头,“诸位还未说害了七姑娘清白之人是谁。”

  刘家几位长辈都沉肃了脸,似乎觉得此事颇为难以启齿,刘焱略一犹豫,“吴捕头,其实我们也不知是谁害了七妹妹的清白,因为如此,七妹妹才被送走。”

  吴襄眉头拧着,刘谦几兄弟听着面色更是沉重,二爷刘贤此刻道:“为何断定瑶儿是被谋害呢?不是说屋子是从内锁着的?她自小性子就沉默寡言的很,又极胆小怯懦,出事之后,更常有不想活了的话,若是自杀,也并非没有可能。”

  吴襄将薄若幽所验说了一遍,“表面上看起来的确像自杀,可仵作所验却做不得假,既是命案,官府便会纠察到底,所以还希望诸位莫要隐瞒,你们也看到了,如今府衙对诸位也算以礼相待,且此案所有证供皆是为破案,绝不会流入坊间影响刘家声誉,可倘若案子久不得破,水月庵的事再流传出去,到时候,衙门便是想替你们保密也无法了。”

  提起水月庵,刘贤眼神一闪,一旁刘谦和四爷刘瑾也面露异色,而三个年轻小辈,沉脸的沉脸,拧眉的拧眉,尤其五公子刘希,面上还露出了厌恶之色。

  刘贤在刘家长辈之中排行第二,因当家的大爷不在,他说话自然颇有分量,“刚才焱儿说的是真的,我们不知是谁坏了她的清白,她没有学好,与人生了私情,又因为不喜出院子走动,一开始我们根本没想到她竟有了身孕,只等到孩子都五个月了,显怀显得遮掩不住了,这才被我们发觉,当时什么法子都用尽了她也不说,本想一碗药将孩子堕掉,可她身子羸弱,大夫说若是那般堕了,她只怕活不成,我们这才留了情。”

  吴襄蹙眉,“那孩子呢?”

  “孩子没有堕掉,我们却也怕此事坏了刘家名声,便想着孩子生下来便送走,可没想到,七个月的时候,孩子竟然早产了,是个男胎,可因为胎里便有弱疾,生下来没几日便活不成了,那时候她更是闹得凶,身子养了两月才可下地。”

  “我们对她极尽忍耐,可都到这般地步,她还是不肯说,见她实在是固执的很,我们便将她送到了水月庵去思过——”

  如今八月过半,刘瑶已经在水月庵半年,也就是二月被送去,那她产子便是在过年之时,如此,她有孕便是在去岁五月前后,可整个刘家竟都问不出是谁坏了她的清白。

  吴襄拧眉,“寻常与她走得近的男子有哪些?”

  刘焱道:“她出门的时候不多,也极少去别人家走动,因此我们才觉得奇怪……”

  吴襄又道:“知道她北关在水月庵的人有哪些?”

  刘焱又道:“一开始只有我们自家人,后来有些亲戚也知道了,非要算起来,如今知道的人不少,不过因为什么却还是只有我们自家人知道。”

  吴襄越听越觉得古怪,他扫了扫眼前几人,心底生出个令他有些不适的猜测来,却忍不住没问,只是道:“你们都说她性子内敛,那她和谁结过仇怨吗?”

  刘希抿唇道:“她是个胆小怕事的人,不会与谁结怨。”

  自小不得宠爱,胆小怕事,内敛少言,这些形容落在刘瑶身上,越发令吴襄怀疑此番谋害刘瑶的凶手与她被坏了清白有关。

  吴襄眯眸道:“她被坏清白一事,你们可有怀疑之人?”顿了顿,又问,“你们几个堂兄弟之中,谁与她关系最好?”

  二公子刘诩道:“我是做大哥的,从小到大,我对她爱护多些,至于怀疑之人……”他看了看身边两个弟弟,“我们实在不知道她能与谁亲近些,因为如此,我们才被她气的毫无办法,否则,也不会把她送去水月庵这般久。”

  吴襄略一沉吟道:“你们都是兄长,男女有别,想来不知她私隐之事,她早前的侍婢可还在府中?”

  刘诩道:“不在了,发现她有身孕之后,问这侍婢,这侍婢也一问三不知,因此她被我们发卖出府了。”

  吴襄来回踱步,眉眼间生出几分沉郁之色来,片刻他蓦的停下,“那我们只怕还要去你们府上走一趟,问一问你们府中下人。”

  刘贤道:“这是自然。”

  吴襄看了几人,又令衙差们拿来纸笔,“还请诸位将八月初五到八月初七这三日来往行踪写下来,有无出城,与谁在一处,做了什么,越详细越好。”

  刘贤几个长辈面露不耐,也知这是要让他们写出不在场明证,纵然不乐意,却也不得不写,刘焱几个倒是无话,很快便在一旁桌案之上写起来。

  不多时,刘希蹙眉道:“若无人证呢?”

  吴襄扬眉,“怎么个无人证法?”

  刘希道:“初六那天晚上我不在府中,我住在城南的宅子里,无人能为我作证。”

  吴襄拧着眉头,刘希道:“那宅子是我自己盘下的,因为盘下时间不久,还未请仆从,是打算用来结交文人雅士,用来设雅集会文之地。”

  吴襄面不改色,“先写下来吧,衙门自有章程,也并非因为谁无人证,便将其当做凶手。”

  刘希这才继续往下写,吴襄便道:“稍后会请衙差,往你们府上走一趟,每个人都要问一问那几日的行踪,你们也不必惊慌。”

  众人自无异议,待都写完了,吴襄方才令众人离开。

  薄若幽从后廊走出,吴襄回身看她,“你怎么看?除了刚才的五公子,其他人倒是都未曾出城过,也都有人证,稍后我令人去查实。”

  薄若幽道:“听他们形容,刘姑娘既然没有机会与外男相见,那会否是自家人?如果是家中下人,刘姑娘又是被强迫,只怕她不会死死瞒着,那便只有两种可能,第一,她当真与谁有私情,为了保护此人才闭口不言,第二,她因为害怕才不说。”

  “若是第一种可能,对象无论是谁都有可能,若是第二种,那便不可能是家里下人,我心底有一念,只是有些骇人听闻——”

  吴襄道:“你怀疑刘家人?”

  薄若幽颔首,吴襄便道:“莫说是你,我也这般想过,当了这几年的捕头,见过的案子多了,便知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薄若幽亦是做此想,这是吴襄道:“等大人回来,我将此案通禀给大人,再带着人往刘家走一趟,看看还有什么是未挖出来的,这个刘家,与庵堂搅合在一处,本就不算门风清正的人家,只怕内里的腌臜事也不少。”

  薄若幽亦觉如此,“今日八月十四,算起来,刘瑶死亡时间的确是在初六前后,捕头还可问问庵堂的众人,看这半年期间,谁去探望刘瑶最多,看看是否真如二公子所言的,他和刘瑶的关系最好。”

  微微一顿,薄若幽又问:“除了这几人之外,刘家可还有别的公子?”

  吴襄便道:“三公子刘焱是刘家大爷所出,他前头还有个哥哥,如今人在军中,常年不在京城,应当和此事无干系,二公子刘诩乃是二爷所出,今日来的五公子为四爷所出,那刘三爷还有一子排行第四,只是今日得了病——”

  “得病?”薄若幽挑眉。

  吴襄便道:“我怀疑不是寻常之病,或许是中了黄金膏的毒,只是昨日去刘家之时,并未见到他人,因此也不能确定。”

  略一迟疑,吴襄道:“你可想同去看看?”

  薄若幽当然欣然应下,吴襄心底一定,薄若幽是最为细心的,且此番遇害者为女子,她亦总能比他想的更为周全些。

  此念一定,二人便等着孙钊归来,直等到了午后,孙钊方才出了宫,他面上带着几分疲惫,进了衙门,一眼看到薄若幽在此,眉眼间闪过一分欲言又止,而后才问起案子。

  待吴襄将案情禀告完,孙钊道:“那你亲自带人去查问吧。”

  吴襄见他面上有些沉郁之色,不由问道:“大人,朝堂之上有什么事端不成?怎瞧着您忧心忡忡的。”

  孙钊摆了摆手,“没什么大事。”

  听到此处,薄若幽忍不住问道:“大人,朝中可有西南的消息?”

  孙钊面色陈定道:“自然有的,西南那边隔几日便要上折子奏报至陛下手中,今日还议事了,说是西南官场之上牵连甚广,此番因为此毒物,西南一带的官场要生出大动荡。”顿了顿,孙钊又道:“据说连西南驻军都调动了。”

  薄若幽心头微颤,却又不好问太多,想到霍危楼这几日未曾来信,只觉得他一定是忙的脱不开身,却不敢往他会否遇见危险上想。

  既决定要去刘府,吴襄也不耽误,用了午膳,便带着薄若幽一道前往刘家。

  刘家住在平康坊内,因此前是五代世袭的伯爵府邸,门庭十分煊赫,刘家人早知道衙门要来人,很快便请他们入内,没多时,又是刘焱出来迎接。

  “吴捕头要查问什么,要见什么人,尽管告知我,我为捕头安排。”

  吴襄蹙眉道:“府上四公子在何处?”

  刘焱面色微变,沉吟片刻才抬步,“四弟在病中,捕头既然想见,我便带路,随我来吧——”

  刘家今日格外有些沉寂,吴襄昨夜来时,白日宴会已毕,府内仆从如云,热闹纷呈,可今日瞧着,似乎连仆从都少了许多,他心中留意,却未问出口,只沿着府中廊道一路往深处去,没多时便进了一处小院。

  “这是四弟的院子,只是他近来在病中,一直养着身子,极少出门。”

  刘焱和颜悦色的说完便快步进门,又进了暖阁,与一人说了几句话之后才令他们进门,待入暖阁,便见一个清瘦的年轻公子半躺在榻上,身上盖着锦被,一副病容,而暖阁内弥漫着一股子苦涩的药味,薄若幽稍稍一闻,已知他用的什么药。

  四公子刘恒只听是衙门的人来了,却没想到还有个女子,一时面露讶色,“衙门竟有女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8页  当前第1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1/19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仵作娇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