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仵作娇娘_分节阅读_第185节
小说作者:薄月栖烟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014 KB   上传时间:2020-10-17 17:32:50

  林槐还在感叹,霍危楼的目光却往门口落去,“外面冷,还不进来?”

  林槐还不知霍危楼在与谁说话,便听门吱呀一声被打开,薄若幽披着件月白绣竹纹斗篷,带着一身寒气走了进来,他忙扯出些笑意,霍危楼却起身迎了过去。

  “侯爷,林伯伯——”

  当着林槐,薄若幽福了福身,礼数周全,霍危楼扶了她一把,薄若幽解开斗篷系带,他随手接过挂在一旁,动作亲昵自然,行云流水,看的林槐咋舌。

  待落了座,林槐不由关怀薄若幽,“听说幽幽前阵子病的有些严重?”

  林槐当然不知薄若幽是什么病,薄若幽亦只应付过去,她虽不插话,可她往那一坐,霍危楼显然少了论事的心思,林槐识趣的起身告退。

  送走林槐,霍危楼回身便将薄若幽手握了住,“这般大雪,我还说下午去程宅看你。”

  薄若幽便问:“我心中记挂着明公子的安排,便过来看看,可有消息了?”

  牵着她落座,霍危楼道:“昨夜派人过来说过,说宅子已经寻到了,就在城外,只是安排景致要花上两日功夫,你莫着急,眼看着要过年了,过了年再去也无妨。”

  薄若幽心底自然是笼罩着阴霾的,可这法子凶险,谁也不知到时会发生什么,若她有何不好,程蕴之必定是瞒不住的,她于是将心念一定,问起了佛宝的案子。

  “王青甫当初能科考并留在京城,当时的吏部主事或许帮了忙,此人已经告老归家,岳明全那边,当初帮他的人,很有可能是如今镇西军的副指挥使,这二人都有个共同点,都是淮安人。”

  薄若幽眼瞳微动,“难道说王青甫身后之人,是他们其中之一?”

  霍危楼摇头,“不太像,这个吏部主事赵千山,靠老还乡之前只做到了吏部侍郎之位,因他寒门出身,在朝中少拥趸,可算作清流一派,为官多年也并未有何污名,后来到了年纪便告老还乡,不似有何妄求之人。”

  薄若幽明白,信奉这些邪门邪派之人,多半有所求,求而不得,才会走火入魔,这时霍危楼继续道:“至于元颉,如今仍在军中身居要职,且家眷皆在京中,我不觉得他们是王青甫身后之人,只是他们多半与那人有些关系。”

  霍危楼言毕面带沉思,似乎陷入某个疑问之中,薄若幽这时问:“此前追查宫人,以及追查那假佛宝的来处,可有线索了?”

  霍危楼道:“多寿死在王青甫府中,禁军中有两个下落不明的,如今还在追查,至于假佛宝,即便是假的,其雕刻工艺亦是非凡,已找了京中匠人来看,说法极多,要找到当年造此佛宝的匠人,多半不易。”

  这些查证皆是大海捞针一般,薄若幽心知非朝夕之功,“那陛下怎让侯爷年前定要查个明白呢?”

  霍危楼失笑,“陛下嘴上不饶,若真无进展,也不会如何。”

  正说着话,外头福公公笑眯眯的敲了敲门,待许他进来,便见他手中捧了个锦盒,“侯爷,钦天监送了您和幽幽大婚的吉文来了。”

  霍危楼接过锦盒,打开后便见里面一正红云纹薄册,正是等大婚那日要在婚典上宣读的吉文,因此番婚期是钦天监卜测所得,因此其上无外乎是良辰吉日,天命神授,金玉良缘之言,纵知是钦天监示好夸谈,霍危楼也觉颇为赏心悦目。

  福公公更是笑道:“虽说侯爷觉得日子远了些,可这日子乃是明岁整一年最好的日子,老奴适才听钦天监的人说那日是一甲子都难遇的三个阳日,再加上卜测出的卦象皆是大吉,是最好的日子不过了。”

  薄若幽也在看那吉文,听得此言,亦觉欢喜,可那三阳之语她却不解,“怎是三阳?”

  福公公笑道:“也是他们术士的说辞,十天干里甲、丙、戊、庚、壬为阳,十二地支里子、寅、辰、午、申、戌为阳,这便有了阳年阳月阳日阳时之说,据说四阳是极难遇的,三阳也要一个甲子才出现一次,怎么了幽幽?”

  福公公喜滋滋的说着,薄若幽面上的笑意却被凝重取代,霍危楼本不关心这些,闻言去看时,便见薄若幽秀眉紧皱了起来。

  薄若幽看向霍危楼,“我忽然想到了那几个孩子的生辰。”

  几个案子的卷宗薄若幽看了数遍,俨然熟记于心,虽然看的时候她看的是案发经过与验尸细节,可几个孩子的年岁生辰皆有记录,她总会瞟一眼,此前她不懂阴阳一说,此刻福公公这般条理分明的念,立刻将她的警惕勾了出来。

  “若我记得不错,除了文瑾,其他五个孩子包括我弟弟的生辰皆有三阳。”她说完便站了起来,“此前李绅交代供词时说过,说选择孩童只选择富贵人家的公子,因他觉得富贵人家的公子命格好有福泽,当时听来不觉得古怪,可他是道士,如此岂非草率?哪怕是富贵人家的孩子,也有命薄福浅的。”

  霍危楼拧眉,“可他一小小道士,如何知道这么多小公子的生辰八字?”

  李绅在飞云观中尚且不算能当担门户的道长,放入京城,便更只是个小喽啰,这几家虽然多多少少与飞云观有些牵扯,可若未在道观中给孩子求签解字,那便是道长们,都不好探问小公子们的生辰。

  薄若幽心跳的极快,“此前我便觉的他证供有些牵强,眼下更是无从解释,并且要专门挑选出这些生辰特殊的孩子,自然要调查更多孩子才是,一个李绅,哪里有这个能力?”

  霍危楼略一沉吟,吩咐福公公,“把吴襄叫来。”

  福公公应是,很快吩咐侯府侍从去京兆伊衙门一趟,却不想这一趟不仅把吴襄叫来,霍轻鸿也一并跟了来,这两日他与吴襄一道查问曾在飞云观供奉的香客们,很是辛勤。

  一见到吴襄,薄若幽先将自己的发现问出来,吴襄听得愣住,“竟有此巧合?”

  薄若幽摇头,“若是几个人都是如此,那便不是巧合了,眼下要派人走一趟飞云观问问,看看当初是否这几家都在观内做过法事求过符文,以防万一。”

  薄若幽为求严谨才有此安排,可哪怕当真求过道观知道几个孩子的生辰,李绅证供之中未曾提起,便已是极大的疑点,待吴襄离去,霍轻鸿叹气道:“跑了三日,毫无所获,这些世家在道观添点香油钱乃是稀松平常,没见谁家奇怪的。”

  “案子不是那般好破的,许多时候都是徒劳无功。”霍危楼言毕看向薄若幽,“你刚才说,只有文瑾的生辰不是三阳?”

  薄若幽颔首,“是,只有他不是——”

  她秀眸内尽是沉思,“为何这最后一个不是呢?三阳的吉日少,那三阳生辰的孩子自然也少,李绅知道自己病入膏肓,所以随便做了选择?”

  霍危楼无法解答这个问题,霍轻鸿就更是一脸茫然,而吴襄出城往飞云观查问,直到夜幕初临之时方才回京,他顶着一身的风雪入侯府,进门之时脸颊冻得通红。

  “侯爷,属下去问的十分仔细了,这几家,只有那位刘大人当初在飞云观有过一段时间的供奉,当时他们为家里两位公子求签过,因此这家孩子的生辰是知道的,至于其他人,偶尔往飞云观一去,或者牵连甚微,观里并不知他们的生辰八字。”

  吴襄气喘吁吁的说完,捧着侍从端上的热茶便是一顿猛灌,而霍危楼和薄若幽都沉默了下来。

  这案子定案后不断生变,先是与佛宝失窃的案子有了牵扯,如今,竟还有如此古怪的错漏,李绅对一切罪行供认不讳,沉稳自若到了洋洋自得的地步,他做为一个术士,连杀人都承认了,便不可能在如此重要的选择动机上撒谎。

  思来想去,李绅身上的种种古怪,似乎都指向了一个可能,薄若幽和霍危楼几乎同时开口——

  “凶手不止李绅一个。”

  “只有文瑾是李绅害的。”

第199章 十样花13

  “连环杀人案的凶手在选择目标时, 总是有一定规律,此番几个孩子的死法也都有祭祀意味,更不可能是无差别杀人。”

  武昭侯府的正厅中, 孙钊和林槐都被请了回来,此案已移交刑部, 眼看着就要定案, 却出现如此大的变故, 实在令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薄若幽言毕,孙钊凉凉扫了吴襄一眼,“几个孩子的生辰有异, 当时走访之时竟未发现。”

  吴襄摸了摸鼻子, 也有些愧责,林槐道:“也不怪他,这几个孩子年纪大小不一样, 出生的日子表面看着也是杂乱无章的,除非专门请个道士来看。”

  霍危楼道:“李绅模仿了杀人手法, 可在选择目标的条件上却生了变故, 可他最终又认下了一切罪行,而他对前面几个孩子如何被害看似一清二楚, 说明他认识早前的凶手,并且知道凶手害人之事。”

  孙钊亦接着道:“他是为了保护这个凶手, 还是为了顶罪?”

  薄若幽的神色尤其严肃,“距离上一个孩子被害, 已经过去了两年, 并且那几个孩子的死因并未被证明有异,府衙也无重新调查的打算,李绅这案子等于横空冒出来的。”

  倘若李绅不出现, 这些旧案多半会继续尘封在府衙的卷宗上。

  霍危楼沉思片刻道:“只有一种可能,凶手感受到了危机,所以将李绅推了出来,此人必定还是与李绅信奉的邪教有关。”

  “危机?”孙钊想不通,“这案子死了好几个人,可早前府衙的确没有重新调查的打算,莫说是我,便是吴襄,整个府衙上下,都无人想起过此案啊。”

  一旁坐着的薄若幽忽然眼皮一跳,“大人,并非无人想过……”

  众人都看向她,她接着道:“在查百鸟园案之时,我们曾在内库找赵家班案的卷宗,就是在找那个案子的卷宗之时,我看到了明公子当年被绑架的案卷,此事后来我与侯爷提起过,不过在府衙内,我并未说要重新调查此案。”

  霍危楼也想起此事,这时薄若幽继续道:“当时同在内库找卷宗的人可能会有一点印象,不过当时大家的注意力都在赵家班的卷宗上,应当不会有人留意此事。”

  孙钊看向吴襄,“你可有印象?”

  吴襄点头,“大人知道,我看不进那些卷宗的,那几日小薄和小胡在内库看卷宗,后来小薄看到明家公子的案子时,我恰好在旁边,不过也未深想,后来我带着人去外头走访,直等到小薄说文瑾的案子与明家当年的案子有牵连,方才上了心。”

  孙钊便皱了眉,“吴襄当了多年捕快,在刑案上算上心的,且当时赵家班的案子与早年间的案子八竿子打不着,他都不曾当回事,其他人更一听便忘才是,凶手是如何知道小薄注意到了明家的案子?”

  他看向薄若幽和霍危楼,“小薄与侯爷说的时候,可有旁人在场?”

  薄若幽和霍危楼对视一瞬,她不止一次和在霍危楼跟前提过明家的案子,可每次身边都无外人,这时,她忽然想起什么似的看向了一旁的霍轻鸿,“前面两次没有,但是后面一次,我来侯府的时候恰好碰上了明公子和世子,我曾在明公子面前提过。”

  霍轻鸿本都要打瞌睡了,一听与自己有关,当下一个激灵清醒过来,他恍惚想起此事,“是啊,怎么了?那日后来我和归澜先走了,离开之时,也并未讨论过此事。”

  薄若幽看向孙钊,“那此事便无其他闲杂人等知晓了。”

  林槐看着孙钊,“会不会衙门里有人嘴快?”

  此言落定,众人神色都是一沉,那幕后之人隐藏在王青甫身后,更悄无声息在京城内外信奉邪教,身份必定是非富即贵,倘若当真在衙门有何故旧,的确存着这般可能。

  孙钊一时有些紧张,转眸去看吴襄,吴襄却立刻道:“这不可能,咱们衙门这两年没有新人,兄弟们在衙门当差数年,品行我都知晓,总不可能很多年前凶手就在衙门里安插眼线了吧?”

  这桩案子前后十多年,凶手要是有此打算,那也太算无遗策。

  这时林槐又道:“凶手若是能想法子从衙门之中打探消息,那这段时间衙门和直使司查案的进展,只怕他也知道了,便是咱们如今在侯府议事,凶手会否也看在眼里?”

  夜幕悄然落下,窗外大雪已停,唯有寒风呼啸,林槐一句话,令温暖如春的厅内骤然凉意森然,霍危楼此时沉声道:“李绅之案出现的时机的确古怪,破案虽然花了些功夫,可也还算顺利,他顶下一切罪责,倘若不是些许蛛丝马迹存着错漏,此案便就此落定,真凶要永远逍遥法外。”

  说至此,他语声一沉,“如今我们在明处,凶手在暗处,这是坏事,也是好事。”

  林槐凝声问:“侯爷是何意?”

  “那幕后之人想用李绅顶罪,却不想官府并未被蒙骗过去,你若是他,你会如何”

  林槐一愣,“自然是想法子继续遮掩。”

  霍危楼若有所思,林槐道:“这凶手多半将当年之事告诉了李绅,可他为何不告诉李绅选择目标要选择三阳生辰之人?”

  “多说多错,凶手多半心存侥幸。”薄若幽开了口,“李绅名声极差,又身份卑微,在飞云观尚且难以自处,要想得到诸位小公子的生辰八字更是不易,倘若当时李绅将此处道出,官府必定要查这生辰的来处,且要挑选这么多符合条件的小公子,势必要知道京城各家小公子们的生辰八字,这对李绅而言更不可能,他无法解释,官府立刻就要怀疑他有帮凶。”

  既说至此处,薄若幽看向霍危楼,“除了文瑾以外,另外五位皆是京城内富贵人家的小少爷,其中三人都出身官户,再加上明公子,这些人家并非随随便便便能探问生辰的,何况凶手还要通过筛选,这偌大的京城,年岁合适,生辰又是三阳的必定不多,凶手的身份,必定是与这些人家有些来往的。”

  生辰八字极为私隐,寻常只有至亲才知,外人即便百般手段都难得,可如果是有来往的世交则大不一样,只要花上时间心力,总能有机会探问到。

  可即便是如此,这个范围也很大,霍危楼看了眼外面天色,吩咐道:“刑部的公文先送回衙门,此案重新查,那凶手躲在暗处看着,也不算什么,走访飞云观香客的事也不要停,尤其再细查李绅生平,尤其查他何时开始接触邪教,且当年他选择还俗,必定不是真的想还俗,多半还是想从飞云观脱身,好去宣扬邪教。”

  几人应下,霍危楼便不让他们多留,不多时几人便告辞离府。

  薄若幽仍在沉思,“凶手时隔两年未再犯案,他如何生了让人犯案顶罪的心思呢?”

  本以为李绅纵然有所隐瞒,到底也该是真凶之一,可如今却推翻了此前的定论,想到谋害弟弟的凶手仍藏匿在暗处,薄若幽额穴突突的跳疼。

  “定然有个契机的,他定是发现了什么。”说至此,霍危楼不由握住了薄若幽的手,“会否是因为你?”

  薄若幽蹙眉,“此言何解?”

  “你是当年唯二从他手下逃脱的,归澜逃走之时,未曾看到他的脸,可你当初逃走,说不定看到了更多的东西,你回京已经大半年,凭此人的身份地位,若是有心,自然早已知道,我若是他,必定对你放心不下。”

  薄若幽蹙眉,“可他必定知道我记不清旧事了。”

  此人身份地位不低,当年薄若幽生病延医问药,也闹的世家皆知,此人多半也知晓,而或许正是因为如此,那人放过了一个五岁的痴傻儿。

  可距离当年过了十二年,她如今长大成人,亭亭玉立不说,还做了仵作在衙门当差,凶手的确很有可能起疑心。

  “不过我回京这样久了,他没道理到了冬天才知道,我还是觉得,凶手是因为别的什么才动了此念,例如衙门对明公子的案子起了疑心。”

  窗外夜色漭漭,薄若幽见天色不早,也想归家去,霍危楼一番安抚,亲自将她送上马车,又命侯府侍从相送,又亲眼看着马车缓缓走远。

  “从今日起,派两个人暗中跟着县主,再令人盯着侯府四周,看看有无闲杂人等在周围盯视。”

  他如此吩咐,自有侯府侍从应声,待薄若幽的马车消失在长街尽头,霍危楼方才转身入了侯府大门,府门关上的刹那,远处暗巷内果然有人影一闪而过,寒风卷起地上的雪沫呜咽而过,积雪层叠的雪地上,一串脚印清晰可见。

  归家的薄若幽心底疑问重重,洗漱后,几乎是带着满心疑窦歇下,第二日晨起,便见周良和良婶在清点前日买来的年货,其中两匹绸缎,乃是为了给薄若幽裁新衣。

  良婶比划着道:“奴婢也不知什么好看,小姐喜欢素的,奴婢便买了素的,只是小姐年纪小,奴婢又做主买了鲜艳的,小姐可喜欢?”

  良婶跟着程蕴之多年,已算半个长辈,薄若幽自然笑着道喜欢,良婶便有些心满意足,“是在东市的刘记绸缎庄买的,那家的少东家小姐认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8页  当前第18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5/19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仵作娇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