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怀璧传_分节阅读_第157节
小说作者:飘篷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22 MB   上传时间:2020-11-24 16:02:25

  因为知道了三皇子和四公主以及后宫那些事大多都是太后在背后指使,对于周氏的恨意才没有那么重。

  周令仪其实出嫁之前是个极为骄傲恣意的女子,甚至还有些泼辣,但是嫁给他以后那些小性子慢慢都收了许多。当时这门婚事是先帝给指的,主要还是看重周家的门第,却没想到正是周家毁了她。

  他仍旧记得她当年还是太子妃时随他狩猎时纵马英姿飒爽的模样。可一晃那么多年过去了,他如愿登上御座,她也稳坐中宫,沉稳娴静。再看到的她通常都是翻看后宫账本的样子。

  眉间再没了当年的痴狂恣肆,只剩下他最不想看到的深沉谋算。

  可他又何尝不是如此。

  他最后看她的那一晚,她是病着的。他亲自端了药给她,她已是满面憔悴。可即便是那个时候,她心心念念的还是后宫那些事。

  他耐心听她说,哪一个嫔妃温婉娴静,哪一个毒蝎心肠,哪一个口是心非,哪一个怯懦单纯。讲大皇子的未来,和宁与平宁的婚事,贤妃德妃的优缺点,最后谈及江初霁的那个荷包。

  可那些都已经没有意义了。

  他当时已经有了复她皇后之位的想法,但是他什么都没说,只想着给个惊喜,没想到那一面却是永别。

  调查这件事的时候,周令仪身边的宫女文卉交代了前后因果,她自己只说周令仪是自尽。可那汤中所带的毒,绝对不是她们在冷宫所能拿到的。

  文卉将周令仪生前最后的话一字不差地转告给他。

  “……三皇子与四公主的事,臣妾没有做。当年您不信,现在信不信的都无所谓了,臣妾想着,如果多年以后你发现我是无辜的,会不会,存留有一点愧疚呢?毕竟,臣妾还记着您当年与臣妾饮合卺酒时说过的话呢。”

  他有些恍惚,他说了什么来着?

  仿佛是:“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可笑,到最后还不是离了心。

  大皇子半晌听他呢喃了一句:“……她的确是无辜的。”

  然后皇帝已不再管他,匆匆离了殿。

  景明帝身边新提拔上来的太监名唤齐固,也是潜邸时期便在身边的,今年不过三十出头,样貌上倒是比刘无意更入眼些,人也比刘无意要机灵许多。

  因此这些天对于刘无意他都一直是毕恭毕敬的,并未做出落井下石之类的事。他也在暗中一直观望景明帝的态度,内情他不知道多少,只知道忠心就行了。

  景明帝对刘无意没有过一刻的放松,随时盯着他的动向,并且为使他先稳下来,还是不是过问几句他的伤。这可令刘无意有些得意忘形,满心想着待伤好了之后能够再获圣宠。

  当他将写着“上欲追周氏为后”的纸条传出去时,景明帝的人拦住了那只信鸽。

  这下算是证据确凿了。

  景明帝冷冷一笑,让人仿着刘无意的笔迹,换了“上欲密弑太后”的消息绑上去,信鸽循着熟悉的路线飞出皇宫。

  如果传出去的是追封周令仪为皇后的消息,那么暗中那人一定会想尽全力来阻止。因为如果皇子是庶出,尚且可以不必立长子,择贤择长皆可;但是一旦皇子是嫡出,无论贤不贤便都是他了。

  周令仪若为中宫,大皇子储宫之位才算是真正稳了,只要没有犯十恶不赦的大罪,连皇帝都无权废除。

  而弑杀太后的话……那可有的戏看了。

  在确切消息没有传出来之前,一定是先有谣言,这寻找谣言背后的影子,可比他高坐龙椅上干等着要好找多了。毕竟在京城有响应力的也就那么几家,其中纽带关系什么的也容易分析。

  且以前不还有一些没有查清楚的家族么,正好趁着此次好好查一查。比如最近活跃起来的英国公赵家,还有前户部尚书冯悯卿所在的冯家,以及忽然冒出来的一些芝麻官。

  哪里有那么多巧合,他盯着几家已经有一阵子了,这一次无论如何都要抓住几个。

  景明帝又望了望南宫的方向,心道周太后的时间可不多了,有些事得尽快做了。

  “秋寒露重,太后于南宫静养实在不合时宜,搬回去慈宁宫罢,多派些人伺候着,不能有了疏漏。”

  齐固领了命,听着景明帝平静的语气,竟觉得背后生了些寒意。

第221章 宫中

  京城中很快流言四起。

  不知怎地就从后宫流传出去, 言太后与景明帝母子不和, 景明帝将太后赶去南宫, 致使太后长年卧病。而紧随其后又有人猜测, 太后的哑疾是否也是景明帝所致。

  一开始只是暗中相传, 逐渐由宫中传到了宫外, 随后整个京城都在议论。

  这流言也的确在压制了, 但是却毫无效果。景明帝稳坐皇宫,明面上只派人不轻不重地去处理了一下, 仿佛是压根就不在乎的样子。然而暗中锦衣卫已查了不少东西,很琐碎, 但都有一条暗线在串着。

  朝中众臣都已心急如焚,然而景明帝仍旧不慌不忙地处理朝政。这样的境况, 给人最明显的感觉就是,默认。

  但这想法只限于那些处于边缘的官职, 凡是在御前有些头脸的都知道景明帝的性子,可不是这么坐以待毙的。

  江怀璧知道他在等什么,声势愈大,其中隐藏的疑点和破绽也会放大。

  从这喧嚣流言中先撕开一条口子的,居然是个名不经传的从七品小官, 居然敢直言上书言景明帝不孝,其中条条陈列这几年他上任以来所看到的, 比如太后挪去南宫,比如已停办两年的太后寿辰,又比如太后在南宫里无人问津, 至如今病入膏肓才从南宫搬回来,是为皇帝心虚。

  景明帝气笑了。

  他心平气和地解释了一下,挪宫是为静心养病,寿辰停办是因为边境军费开支困难,且起居注上有记录,没两日去一趟南宫。解释完以后再没有废话,将人直接扔进了诏狱。

  无人救他,亦无人敢进言,紧接着那给事中抄家连坐。然后随之而来的是,凡是奏折中敢言此事者,皆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

  但是宫中周太后很快病入膏肓,口不能言的她日子过得极为艰难。

  长宁公主先发起倡议,号召命妇都进宫探望,专门挑了个好日子去。因人数众多,只能分批进宫。虽美其名曰是探望,但众人心里都明白,这是长宁公主在恶心周太后呢。

  早知道二人不和,现如今明明知道太后病重,还让人去扰她清静,用心不良。有胆大的仗着家世敢直接跟长宁公主杠上,长宁公主竟也不恼,将人直接带到了御前。

  在景明帝面前那命妇自然是心虚了,听得皇帝分明不愉的一句“姑母为母后着想,朕很欣慰”便将人打发了出去。

  这一局以长宁公主胜出告终。殊不知,这件事从一开始就是他与景明帝的一个约定。景明帝要她盯着众命妇,前朝后宫一齐看紧了,指不定能有些收获。

  英国公夫人吴氏因病未曾赶上探望,直到末了才至慈宁宫,当时天色已晚,慈宁宫却灯火通明。景明帝令人一到晚上就彻夜燃灯,无论其他宫殿如何,慈宁宫必须有人一天十二个时辰悉心照顾,不能让太后受一点委屈。

  她带着身旁的嬷嬷进了殿,而那殿中的宫人竟然竟主动退了出去,有个嬷嬷临走时行礼道:“夫人与太后有话要将,奴婢们先退出去了。”

  接着连门窗都非常“好心”地关了。

  吴氏正纳闷,可一时似乎也没觉得哪里不对,身旁的人正催着她进寝殿,便没想那么多。

  一进寝殿,二人都不由得惊叹一声,这景明帝对太后也太孝顺了吧,无论是吃的穿的用的都用的是最好的。桌上放了好几碗只喝了几口的燕窝,大概是因为凉了便搁着了,帷幔用的都是最好的锦缎,但是床上形容枯槁的老太太却让人觉得用这些东西是暴殄天物。

  虽然是卧病在床,但却看不出任何任何狼狈景象,一头白发梳得整整齐齐,身上衣裳也都干干净净的。

  英国公夫人还没说话,身旁那“嬷嬷”已经先一步上前,几乎要扑上去。

  周太后本在昏睡中,朦朦胧胧听到身边动静,疲惫的眼皮下意识动了动,迷蒙间竟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面容狰狞。她当即吓了一跳,瞬间浑身出了一身冷汗。

  “周梧,你看看你……你看看你现在活成什么样子了!荣华富贵又如何?你死的还不是比我早?跟我斗了十几年,到头来连你儿子都不跟你亲!……哦不,那不是你儿子,你儿子早死了!哈哈哈哈……我儿子还活着呢!你说你图什么呢?”

  不过在外消失了一个多月的杨晚玉,如今精神劲儿比从前在慈安寺时更好,整个人容光焕发。她今日偷偷进宫来慈宁宫,就是为了看一眼周太后如今的样子。

  周太后看向她的目光瞬间暗下来,可惜了她不能张口说,否则她这张嘴可比杨晚玉要伶俐多了。

  杨晚玉自是知道她已哑了,冷笑一声,将那么多年的恩怨都倒出来,一桩桩一件件数落着她得罪行。

  “贵贤淑德四妃哪个没受到过你的刁难?五皇子六皇子九皇子十四皇子七公主九公主还有我一出生就夭折的十七公主,哪一个没遭你的毒手?中毒落水跌下假山嫁祸他人……你这计策可真是数不胜数,我可实在佩服你居然还能活这么长时间!”

  “都说因果报应。你想想先帝为什么那么疏远你,就连你暗地里费尽心思夺过来的当今陛下,也都跟着你受连累而不为陛下所喜。元宁公主呢,远嫁北戎。可陛下比你有本事,只恨我当初得宠时没能将你杀了,不然这皇位上坐的,可就是我的琇儿!”

  “看到你如今这副模样,就觉得解气!太后娘娘,您一定舒服极了,您看看这多好的锦缎,多好的宫殿,还有身边儿伺候周到的那些宫人,可不就是您要的么?我可太羡慕您了!求都求不到呢……”

  “哦对了,您最看重的应当是周家吧,您放心,周家都在地底下等着您呢!周家斩首那天我还去看来着,五十多人,那人头可咕噜了一地,就像什么来着?对了,我当年和先帝一起踢的蹴鞠呢!当初嫉妒得您足足砸了三套茶具才解气儿,罢了,您贵人多往事,大概都记不起来了……”

  “让我可想一想啊,周家里里外外,最后宫里的姓周的也都死了。你苦心孤诣扶起来的周令仪和周蕊仪姐妹俩死在了冷宫。你比她们好些,到底这慈宁宫暖和……”

  她说得痛快,一旁的吴氏冷眼看着,光听都够她恨得牙痒痒了。当年她吴家犯事儿的时候,周太后从中作梗,令先帝将吴家男丁流放女子没入教坊司生不如死,这仇她可一直记着呢。

  床上的周太后本就身体虚弱,此刻被杨晚玉这样刺激,眼前两眼一黑,喉中一股腥甜喷薄而出。

  吴氏瞬间有些慌,毕竟现在在殿中的可只有她们两人,这要传出去肯定说不清了。

  杨晚玉却不在乎这么多,伏在她床边低声问了一句:“你可还记得当年你的十三皇子是怎么死的么?”

  周太后瞳孔一缩,唇角的血迹还未凝固,目光呆滞起来。

  他这一生微一的儿子,十三皇子。她还记得他的名字唤作秦琮,琮者,祭祀礼器,寓意可承祚帝位。可在那个数九寒冬里,发高热而夭折,连太医都救不了。

  杨晚玉轻轻一笑:“你别用这种眼光看着我。对,是我动的手,你可以瞑目了。”

  “你放心,你也并非死在我手里,到时候天下人都知道是皇帝弑杀太后,你半辈子守着他,现在死在他手里,也不冤。”

  吴氏皱眉,轻声道:“你怎能说出来了?这要让人听到得引来祸患。”

  杨晚玉轻嗤一声:“皇帝现在都不管她了,不就是让她等死么?好歹让她死个明白。你放心,她现在还死不了。”

  她走过去从袖中拿出一枚药丸强行塞到周太后口中,然后笑意涔涔:“至少能撑到明日。今晚无事的。”

  她转头问吴氏:“夫人还需与她说什么吗?”

  吴氏眼中闪过一抹惧色,只低声催促:“没了没了,我们还是先走罢……”

  杨晚玉拿出帕子,将周太后唇边的血迹擦干净,才起身将自己衣上的褶皱展平,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句:“那就走吧……”

  一出殿门便已有宫人上前带路领她们出宫。吴氏心中这才放下心来,确认没什么问题。

  谁知两人刚出慈宁宫不久,便有一太监忽然从后面跟上来,只道:“看夫人身边这位嬷嬷丢了东西在慈宁宫,奴才不敢动,请嬷嬷回去取一下。”

  杨晚玉疑惑:“什么东西?”

  “掉在地上的一方手帕,看着从嬷嬷您身上掉下来的,现在还在慈宁宫殿门口呢。”

  杨晚玉立刻警醒起来,那帕子上还有着周太后的血迹呢,只能回去取。

  而最终结果自然是,杨晚玉在宫中莫名其妙走丢了,英国公夫人安然无恙回到国公府。

  吴氏一回到府中就焦虑不安,英国公也只是斥责她:“你怎么就敢把她带进宫去?这要让陛下抓到了岂不是要惹□□烦!”

  他话音刚落,却又摇了摇头:“英国公府这么大,国公位又是建安帝在位时封的,世袭到如今,岂是皇帝能轻易动的?我只是担心……给那位惹来麻烦……皇帝已经不足为惧,他可是能神不知鬼不觉灭了赵家的。”

  吴氏惊了惊:“他怎么敢!他身上也淌着赵氏的血呢!”

  英国公冷哼一声:“他在乎什么!他生母也不过是赵家偏的不能再偏的分支了。我们儿子如今仕途正好,只盼他到时看在我妹妹的份上,善待赵家。那人也是个狠角色,就怕兔死狗烹啊……”

  可话是这么说,现下最着急的还是杨晚玉那桩事。

  英国公没敢耽搁,即刻将迷信送了出去,将这消息先传给暗中那人。

第222章 计策

  翌日, 周太后忽然昏迷不醒, 御医诊治后说是中风。宫里消息很快传出来, 因昨日探望的命妇不少, 一时间那些命妇人人自危。

  自然, 其中最惊慌的要数英国公夫人。杨晚玉一直未曾回来, 后来大半夜有宫人前去英国公府, 只说那嬷嬷在宫中冲撞圣驾,已按宫规拿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4页  当前第15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7/25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怀璧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