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怀璧传_分节阅读_第236节
小说作者:飘篷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22 MB   上传时间:2020-11-24 16:02:25

  那些侍卫虽说她是下了死命令的,但祖父若是铁了心要出去,他们又敢做什么?

  手中的遗诏有些沉,连带着她心也松缓不下来。迎着寒风略微垂首,暗暗打开锦盒,从缝隙里看到明黄的圣旨的确安然无恙,她眸色有些复杂。

  景明帝说了请遗诏回殿,定然已经有了应对的办法。

  她却愈发担心父亲和祖父。

  进殿时两人都怔了怔。

  没想到还真是……有些热闹。不仅有景明帝和文武百官,更兼长宁公主,太子,以及一些年老的勋贵也都在。她目光略一扫,在父亲身边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祖父果然已在大殿。她尚且不知道其中缘由,只是心底一时明晦不定。

  他们之前没入过大殿,不知道之前是否也这样多的人。

  但是沈迟却是知道,她母亲是后来入的宫。景明帝算是将京城的重要权贵都传来了,关乎皇帝这样重大的事,必得众人在场才好证明。

  但是如今所有人都知道这道遗诏是另立新君的,那么景明帝究竟是什么意思?

  江怀璧的脚步微不可闻地慢了片刻,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

  ——难不成,秦琇在景明帝手里?

  两人停了步子,立于殿中央行了礼。

  上首的景明帝神情端重,眸色在划过江怀璧时顿了顿,未让两人平身,却是先示意一旁的齐固去将盛着遗诏的锦盒取上来。

  众人目不转睛地看着那遗诏,不由自主地屏息凝神。殿中一时间鸦雀无声。

  偏偏只有江老太爷的目光不在遗诏上,而是从江怀璧身上逐渐移到齐固,而后盯着的,是景明帝。

  微妙的差距自然无人能识别出来。

  景明帝手已触碰到那锦盒,目光凝了凝,随着要打开的动作出了声:“朕……”

  忽然有宦官自大殿一侧疾行入内,声音仓促:“陛下,庆王于宫门口求见!”

  众人皆惊,随即低低议论,个个神色慌乱。

  “庆王不是在正阳门外吗?怎么忽然就进了京城?”

  “这可如何是好……”

  “莫不是沈世子与江怀璧二人引狼入室?”

  “……有理,庆王说了江怀璧是他信任之人,定然是那祸国妖女背叛……”

  ……

  江怀璧倒是岿然不动。沈迟先皱了皱眉,忽然开口:“……微臣忘了上禀,庆王暗中自宣武门闯入京城。我二人归来途中有锦衣卫欲回禀此事,但已为刺客所杀。”

  这下连景明帝都惊了惊。宣武门。他虽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正阳门,但宣武门那边并未放松警惕,庆王居然是只身从宣武门进来的?

  不……京城定然是有内应的。

  但人已至宫门口,殿中情况又是这个样子。进宫便进宫罢,他便不信了宫里头禁卫军还能尽数掌握在庆王之手。

  才放置锦盒上的手又伸回来,沉声道:“宣。”

  遗诏暂时还是不需要动的。这大殿里,还不知道有多少庆王的眼线。

  待那宦官出了大殿以后,景明帝才让两人起了身。江怀璧起身后便听到江老太爷威严又不失温和的声音:“怀璧来这里。”

  她怔了怔。朝中诸位官员此刻已按品阶列班而立,她的身份上前去怕是不大合适。

  上首景明帝便发了话:“琢玉,去罢。”

  四字一出,顿时人心各异,面色着实有些复杂。沈迟蹙眉,眸色暗了暗,拱手一礼后去了长宁公主身边。

  .

  庆王要进宫,必得全身上下细细检查,说是按着平常规矩来的,但那内侍也知道庆丰非比寻常,是以更加仔细些。

  他便当真只身一人进了宫,而后进了大殿。立于殿上,不行礼,也不说话。眼睛只盯着上首的景明帝。

  即刻便有言官斥责:“庆王殿下身为藩王,擅离封地再闯京城,乃篡位逆贼。而今见天子却不行君臣之礼,罪不容诛。”

  庆王冷笑:“天子……天子在何处?秦璟么,也不过是假皇帝罢了,何须行礼?”

  还有人欲开口,景明帝已开口道:“既然皇叔来了,那便宣读遗诏罢。”他抬眼一扫殿内,最终目光竟落到江怀璧身上。

  “江怀璧,你来。”

  众人惊住。从前是不知道江怀璧身份,如今她已是女子身份,且这样的场合,如何能让一个女子宣读遗诏?哪怕是宦官也都好过让她来。

  江怀璧在思索景明帝的用意。他定然是将关键的一部分放在她身上的。

  还未开口便听沈迟朗声道:“还是微臣来吧。我母亲是大长公主,地位也不低。”

  便是要以长宁公主的名义来宣读了。

  殿中皇室中的确是长宁公主辈分较高。

  景明帝没做声,半晌后见众人都没有反应,抬头盯着沈迟看了看,沉声道:“那你来。”

  沈迟上前,在众目睽睽之下接过遗诏,亦立于上首,身姿挺拔。

  下方众人跪下。

  谁知他一打开遗诏,那圣旨竟从中心开始自燃起来。

  微弱的蓝焰逐渐吞噬掉每一个字。

第330章 人证

  “大胆沈迟, 居然敢当众烧毁先帝遗诏,你这是藐视先帝,罔顾王法!”

  先出声的是一位三朝老臣,即便早已致仕, 却仍旧强撑着年迈的身子上了大殿。他动作慢些, 是以看到遗诏起火的全过程。

  庆王目光一寒, 却并未说话。底下已有大臣起身冲上前去抢过遗诏将火扑灭, 然而这火虽然不大, 却恰恰烧毁了中间一片文字, 其余内容不成章句。

  “这……”那大臣将所有内容浏览一遍,愣了神。

  “传位于”后面已成空洞, 连带着后面内容也都没有参考意义。哪有这么巧的事, 分明是有人故意为之。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沈迟身上。即便原来对庆王谋反极力反对的人此刻看到先帝遗诏被毁,目光也都难免复杂起来。

  偏偏沈迟极为轻松,任由一群人在那琢磨遗诏内容, 他径自走下来,朗声道:“在前面的诸位大人也都是目睹过程的, 从沈迟接到那封遗诏开始,未曾有任何多余动作, 遗诏乃自行燃烧。看来是天意,上天不愿让遗诏现于世间, 要么是那遗诏根本就是假的, 要么……是先帝在天之灵, 不许秦琇登位。”

  庆王冷笑一声:“天意?现如今是景明六年,今岁前有天狗食日之异象,后有天府紫微相冲,这难道不是天意不许你秦璟在位么?地位低贱, 品行恶劣,残害手足,不孝亲长,罔顾人伦,矫诏祚位。如此之人怎堪位居九五?合当天下共诛之!如今先帝遗诏现世,你竟使人烧毁遗诏。本王而今便要替天行道,诛邪扶正!”

  有些宫中的陈年旧事先不说,有好多过去数年已难以取证。且一直未曾公开,即便是已有了足够的证据,若要令所有人信服也需要一个过程。

  但是天象一说是天下所有百姓有目共睹的,尤其是今年日食一事。百姓中纵使没有庆王的探子煽风点火,自发也都开始议论纷纷。偏偏而后紧跟着太子的事,以及周太后之死,什么天府星紫微星一齐拉出来,两件事一起联想,让不少人对景明帝都有了意见。

  殿中百官对景明帝是忠心,但其中除却庆王的探子外,不乏心志不坚之人。此刻隐隐约约可听到“天象”“太后”之类的词。

  景明帝端坐于上首,神态安稳:“扶正诛邪?皇叔你倒是先说说正为何,邪又为何?此遗诏无论真假与否,已与天道相悖。朕九岁入东宫,乃先帝亲封太子,先帝崩逝后朕继位皇帝,名正言顺。如今这邪,怕是一路从封地杀入京城的皇叔罢。”

  “诸位,当年秦璟身为太子之时曾残害手足,早年薨逝的庶出皇长子,还有后来数位皇子,以及周太后,皆死于他之手。如今证据以及证人已于宫外等候,陛下可敢一见?”

  此言一出,殿中不少人面色震惊。

  庶长子秦珏。

  那该是个很遥远的人了。

  宫里没有秦珏的画像,快三十年过去了,他的模样或许早就被人忘却。但当年的秦珏以品性才情于诸位皇子中脱颖而出,是令满朝文武都惊艳过的。秦珏母妃为人温婉和顺,诞下先帝长子后更是谨慎小心,后宫亦传言其有班婕妤却辇之德,虽说母凭子贵,但她位分并不高,于尔虞我诈的宫里活得通透明白,不争不抢。也正是因为如此,教导出来的长子也是谦和恭顺,诗书礼仪除却内侍可以教之外,还有她的言传身教。

  先帝偶然一次随意问了诸位皇子学问,只有秦珏能流利回答,且虽为庶子却并不见分毫怯懦,落落大方。彼时秦璟虽是嫡子,但先帝却因为周家的缘故并不喜欢他,只是按例指了内侍过去教学问,而秦珏却是先帝手把手教出来的。

  先帝在位期间未曾有过什么大作为,算是平平无奇,但他自己才情极好,教出来的秦珏令朝臣都觉得惊叹。

  而后议储时便发生了争端。先帝便是站在秦珏这边的,列举了好些古代立长立贤的例子。然而大齐自建国以来每位帝王立的太子皆是中宫嫡出,且彼时秦璟资质并不算差,没理由非要立一个庶子。

  君臣为此事僵持了近一年,其间分成两方争论不休,江老太爷便是秦珏这一方的。只是秦璟当时还有周家相助,周家正兴盛,于朝中势力不小,这场长时间的拉锯战最终以秦璟册封太子结束。

  三年后皇长子秦珏病逝,紧跟着其母妃亦伤心过甚病逝。然而秦珏薨逝后,先帝竟要求追封他为太子,到这里又是一次君臣不和。不过这一次是皇帝胜了,也可以说是江老太爷那一派扳回了一局。秦珏追封为昭慧太子,其母亦追封了妃位。

  当年连太医院出动了全体太医去为秦珏诊病,但最终还是因肺痨不治而亡。先帝辍朝五日哀悼,群臣亦唏嘘叹惋。

  自秦珏薨逝后朝中那两派的戾气便也没那么大了,总归国本定下来,社稷稳定就好。

  不想多年后庆王忽然提起此事,说是景明帝动的手。可景明帝当年也不过十一二岁,正是少年时期,如何能有那么深的城府。且这肺痨本就是没救的。

  虽说过了这么些年,但这个问题足以让当时两派矛盾激化。在与先帝僵持的那一年里,因立储之争官员变动幅度大,涉及此事的各种贬黜流放,期间又牵扯到几条人命,有人放得下,有人却不会善罢甘休。

  江怀璧不大明白当年事如何,但她知道,此时庆王已将放弃遗诏这条路了。又或许从一开始,他就没指望着这道遗诏能起多大作用。圣旨自燃她当然知道是人为的,沈迟不过是借着个天道的幌子企图将庆王拉下来。

  但她能猜出来的是,遗诏自燃肯定是沈迟动的手脚。

  她抬眼一扫,此时殿中个个都安静得很,目光基本都定格在景明帝身上。

  一个敢对兄弟和养母下手的帝王,是能够让藩王有充分的理由起兵讨伐的。

  不过也真是可笑。现如今城外庆王的兵都已经准备就绪了,还非要在此纠结一个名头。对天下百姓自然是要讲个理,但是对庆王自己来说,手握兵权便是最好的武器。

  他想两方兼顾,但是此时此刻的情形,倒仿佛是偏向于朝中了。他还有别的目的。她心中略有些焦急,若是现在庆王在拖延时间暗中做着什么事,怕会影响局势。

  景明帝一手搭上龙椅,不动声色地开口:“这有何不敢?皇叔费劲心思,几十年搜挤出来的证据,千里迢迢送到京城来,若是不见岂非辜负了皇叔的一片忠心?”

  然而对于秦珏与周太后的事,景明帝从头至尾都未曾辩解过一句话,底下已有大臣心底生疑。这与上一次景明帝身世揭露出来有些像,默认已占了七八分。

  然而接下来他再度出言却是让人有些吃惊,他唤道:“江怀璧。”

  江怀璧略一凝眉,只得先出列:“臣女在。”

  “由你与齐固一同前去宫门口,将庆王的人证物证带回,不得有误。”

  这一次倒是庆王出声阻拦:“她不合适,这遗诏不就是她同沈迟一同取回出的问题。”

  江怀璧转身将目光移向他:“最开始是庆王殿下说我可信,是以陛下才委用我前去请回遗诏。怎的现如今又说不可信,殿下是怕什么事暴露么?”

  庆王一时竟有些不明所以,目光里的寒意涔涔:“你敢污蔑本王?”

  “……这装着遗诏的锦盒自城外拿到殿上一直都没问题,打开却自行燃烧。您又不信是天意,现在可如何自证您自己未曾动过手脚,让我送回来,企图借此污蔑陛下烧毁圣旨呢?”

  话里便有一层潜意思了。庆王因为“信”她所以将自己动了手脚的遗诏让她带回去。

  众人即刻便听出来,最表面的意思便是江怀璧因受庆王信任,此刻利用完了准备弃置了。

  只是这话从江怀璧口里说出来着实有些奇怪。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4页  当前第2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6/25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怀璧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