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嫁给病娇傻王爷冲喜_分节阅读_第13节
小说作者:未妆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81 KB   上传时间:2021-01-14 12:10:13

  顾梧立即点点头:“对。”

  他今天之所以拿林奴儿的簪子,又去摸她的头发,就是想自己亲手替她梳头,可是他对此一窍不通,所以在旁人看来,如同捣乱一般,最后反而还惹恼了林奴儿。

  林奴儿想了想,便利落地抬手拔下发间的金簪,满头柔顺的青丝瞬间散落开来,她把金簪放在顾梧的手中,笑吟吟道:“你来试试吧。”

  顾梧顿时开心起来,一双凤眸闪闪发亮,道:“真的?”

  林奴儿点点头,又把梳子递给他,叮嘱道:“不过你要轻一些,我怕疼。”

  顾梧就像一个陡然被惊喜砸中了的小傻子,高高兴兴地答应下来,然后认真地替林奴儿梳起头发,他确实不会梳,动作毫无章法,但是却十分轻柔,像捧着一团云似的,小心翼翼。

  林奴儿见他这般,便让夏桃来教他,夏桃不愧是一等宫婢,梳头的功夫很好,干脆利落,手指翻飞如花,一眨眼就挽好了,替林奴儿别上了金钗,反倒是顾梧在旁边嘀嘀咕咕道:“慢一点,慢一点。”

  夏桃以为他没看清楚,便重又解开了林奴儿的发髻,道:“奴婢这一次慢些,王爷仔细看……”

  岂料顾梧十分不高兴,道:“你做什么又解开?”

  夏桃一愣,连忙告罪道:“奴婢该死,奴婢以为王爷想学……”

  顾梧不仅不听她的解释,反而很不满地把手摊开,上面有一根长长的头发,他皱着剑眉斥责道:“你把她的头发都扯掉了,她会痛的!”

  夏桃恍然顿悟,原来他方才说慢一点,不是觉得她动作快了看不清,而是因为怕林奴儿会疼。

  顾梧举着那一根头发,像是发生了什么天大的事情一样,骂夏桃道:“你真是笨手笨脚。”

  字正腔圆,也不知是和谁学了这骂人的话,却透着一种别样的认真意味,林奴儿忍不住扑哧笑出声来,一双黑玉似的眸子弯成了新月,心中暖融融的,对顾梧道:“别生气,我不痛。”

  顾梧不信:“掉头发怎么会不痛?春雪给我梳头的时候可痛了。”

  “春雪,”林奴儿念了一遍这个名字,然后对顾梧道:“下回我给你梳。”

  “好,”顾梧一口答应下来,道:“我也给你梳,这样你也不会痛了。”

  林奴儿又笑:“好。”

  眼看时候不早,林奴儿最后还是让夏桃帮忙挽了发髻,戴上珠花金簪等饰物,并向顾梧承诺,从明天起一定教他如何梳头。

  吴嬷嬷来的时候,两人已经打理妥当了,顾梧穿着一袭涧石蓝的锦袍,更衬得整个人俊美如玉,英气勃勃,与旁边圆滚滚的林奴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于是吴嬷嬷对这个新王妃越发的不喜了,她勉强保持着基本的礼数,道:“王爷,王妃,该去慈宁宫了,可别误了时辰。”

第17章 说好的人走了呢?

  慈宁宫是太后的居所,原本宫里家宴该在乾清宫举行的,只是如今景仁帝染病,需要静养,便索性挪到了太后的慈宁宫去。

  自从纯嘉皇后去后,景仁帝就再也未立新后,后位一直空悬,如今后宫的大小事务都交给赵淑妃打理,只除了未掌凤印以外,她已然是后宫说一不二的主子了,再没有人越得过她去。

  赵淑妃原是太后的亲侄女,两者关系亲厚,是以她今日早早就来了慈宁宫,陪着太后说话,慈宁宫里规矩颇严,宫人们出入都十二万分小心,唯恐发出半点声音,扰了老太后的清静。

  只有赵淑妃不一样,她笑着同老太后闲话,又说起今夜的家宴布置事宜,太后面上带着微笑,颔首道:“你做事一向妥帖的,不必哀家操心。”

  赵淑妃掩着口笑,乖顺地道:“还是要仰仗老祖宗的指点和教导,若非如此,臣妾哪里打理得了六宫事务?”

  太后笑吟吟地道:“你是个聪明的,后宫的事情交给你,哀家放心。”

  她说着,又想起一事,道:“只可惜,皇帝太固执,委屈你了。”

  这可惜指的是什么,赵淑妃立即听懂了,低眉顺眼道:“说一句别人不相信的话,臣妾是不在乎这些虚名的,哪怕臣妾这辈子只是一个小小的才人,只要能陪在皇上身边,能陪着老祖宗这样说说话,臣妾就心满意足了。”

  太后十分动容,握住她的手,长长一叹,赵淑妃又低声道:“如今外边儿说臣妾有些别的什么心思,臣妾觉得好笑,半点都不往心里去,怕只怕这些话传到了老祖宗的耳朵里,叫您生臣妾的气……”

  她说着,眼眶微微泛红,太后立即拍了拍她的手背,安慰道:“你的为人哀家自然是了解的,谁敢嚼你的舌根子?若叫哀家知道,定拔了她的舌头!”

  她面上露出几分怒意,又道:“便是退一万步,这后位给你来做,也是理所当然的,纯嘉皇后去了这许多年,后宫的大小事务都是你在料理,劳心劳力,这一份儿功,哀家且给你记着呢,无论如何,哀家都会给你作主!”

  听闻此言,赵淑妃心中大定,掩下了眼中的喜意,感动地道:“有老祖宗这一句话,臣妾便是累死,也没有怨言的。”

  姑侄俩又说了一阵话,却听外面有宫人进来禀道,肃王与寿王来了。

  太后听罢,便让人进来,不多时,帘子被宫人打起,一行人入得殿内来,打头那个身着一袭云杉绿的织金锦袍,头戴金冠,正是寿王顾晁,后面跟着肃王与寿王妃,他进门便笑着向太后行礼:“孙儿拜见皇祖母,拜见母妃。”

  太后很是高兴,命人给他们赐座奉茶,赵淑妃问肃王道:“怎么不见婉仪?”

  肃王答道:“回娘娘的话,王妃她前几日受了寒,一直没好,怕过了病气给老祖宗,儿臣便没让她来了,请老祖宗和父皇勿要怪罪。”

  太后听罢,便道:“还是身体要紧,等宴席散了,派个太医与你回去,给她瞧一瞧。”

  肃王立即拜谢,没多久,陆续又有几名妃嫔来拜太后,诚王携诚王妃也到了,恰在这时,一名宫人过来低声与赵淑妃说了一句什么,赵淑妃忙向太后道:“老祖宗,时辰快到了,该入席了。”

  太后点点头,道:“那就先入席罢。”

  岂料顾晁忽然开口道:“老五怎么还没来?”

  一听这话,太后的脸色就不如之前那般好看了,道:“不来也好,省得给哀家添堵。”

  才说完,又有宫人进来禀道:“秦王与秦王妃到了。”

  赵淑妃看向太后,迟疑道:“老祖宗,那现在是让他们进来坐一坐么?”

  “还坐什么?这都快入席了,”太后沉着脸道:“叫他们先在廊下候着吧。”

  宫人得了吩咐便退出去了,相比起暖阁,外头便冷得多了,如今正是深秋的时候,呵气成霜,外头寒风瑟瑟,吹得人后脖子发冷,廊下的宫灯在空中打着晃儿,明灭不定。

  不远处的门廊下传来了少年抱怨的声音:“王妃,我冷,我们回去吧?”

  林奴儿听了,便将手里抱着的描金牡丹纹手炉递给他,道:“拿着就不冷了,再等一等。”

  顾梧捧着手炉,冰冷的手指也暖和过来了许多,他抽了抽鼻子,不高兴地道:“我想回去。”

  林奴儿却道:“还不能走,这外边儿冷,等进了屋子就好了。”

  一听这话,顾梧便立即道:“那咱们进去吧?”

  林奴儿拉住他,目光四下一扫,正好看见过来传话的宫人,向他问道:“如何?太后娘娘怎么说的?”

  那宫人硬邦邦地道:“娘娘说了,让王爷和王妃先在廊下候着,等会直接入席即可。”

  林奴儿皱了皱眉,道:“几时入席?”

  那宫人道:“这个奴才就不知了。”

  他说完,便离开了,顾梧重重打了一个喷嚏,夏桃有些担心地道:“娘娘,不然奴婢先回去给王爷拿一件斗篷来吧?这样下去怕是会受寒。”

  林奴儿点点头,让夏桃去了,她与顾梧在门廊下又站了片刻,秋夜的温度极低,霜风吹得人骨头缝儿里冒着寒气,林奴儿自认为算得上能抗冻的,这会儿都有些受不住,更不必说小梨与冬月两人了。

  她搓了搓僵冷的手指,问冬月道:“从前也是这样等着吗?就没有别处地方先避一避风?”

  冬月呐呐道:“是,这是慈宁宫,没有太后娘娘的准许,不能乱走的。”

  林奴儿蹙起眉头,心中嘀咕,这天家的规矩着实也太重了些,早知如此,还不如慢点过来,也不必在这里干等着吹冷风。

  她忍不住又往那暖阁的方向看了几眼,迫切地希望太后她老人家现在准备出来了。

  然而事与愿违,那厢灯火通明,门口候着几个宫婢,跟木桩子也似地戳在那里,没有任何动静,林奴儿心觉失望,正在这时,那帘子突然打了起来,一名宫装女子被簇拥着出来,她住了步子,朝这边远远看了一眼,很快顺着游廊离开了。

  林奴儿问冬月道:“那人是谁?”

  冬月答道:“是寿王妃。”

  林奴儿立即反应过来,讶然道:“寿王他们已经到了?”

  “恐怕是,否则寿王妃也不会出现在这里,”冬月疑惑道:“娘娘问这个做什么?”

  林奴儿心头陡然有一股子无名火往上拱,她咬牙低声道:“也就是说,寿王和寿王妃他们在里头喝茶闲聊,咱们就得在外面吹冷风?”

  冬月轻轻啊了一声,掩口道:“可是太后娘娘不是说,让王爷和王妃不必去拜见了,直接入席吗?”

  “你看这像是要入席的样子吗?”林奴儿捧着僵冷的手指呵气,道:“什么时候入席也不知会一声,就让我们在这风口等着,怕到时候他们都吃上了,回过头来还要怪咱们没按时到场,不知礼数。”

  冬月顿时不知所措起来:“那可怎么是好?”

  顾梧捧起那手炉,送到林奴儿面前,道:“不暖了。”

  林奴儿摸了摸那手炉,果然凉了,她皱了皱眉,问冬月道:“今晚皇上会过来么?”

  冬月答道:“会来,不过要稍晚一些。”

  林奴儿便道:“我想到一个法子,让咱们不用这么冷。”

  ……

  暖阁内,太后与众人说着闲话,诚王顾钊性子沉默寡言,不大开口,只有一句说一句,接不上的话就干坐着,肃王顾栾小心细微,说话谨慎,唯有寿王顾晁妙语连珠,惹得太后连连发笑,戏谑骂道:“早知你是个油嘴滑舌的,从哪里学来这些花腔。”

  赵淑妃故作生气地斥责道:“休要在老祖宗跟前耍嘴皮子,多大个人了,不正经。”

  太后摆了摆手,笑道:“哀家听着也高兴,何必说他?”

  赵淑妃笑起来,奉承道:“老祖宗高兴就好。”

  她看了看窗纸,外头黑黢黢的,遂提醒道:“光顾着说话,倒险些把正事儿忘了,老祖宗,咱们该入席了,等一会皇上就来了。”

  太后点点头,扶着她的手站起身来,这才终于想起了门廊外等候的顾梧,吩咐宫人道:“让秦王也一起来吧。”

  那宫人应下,不多时去而复返,回道:“禀太后,秦王和秦王妃已经走了。”

  “走了?”赵淑妃讶异道:“这宴席还未开始,他们怎么就走了?”

  她说着,又看向太后:“老祖宗,这……臣妾派人再去请他们过来?”

  太后的脸色沉了下来,十分难看,冷冷地道:“好大的辈分儿,要你去请?他们想是看不上这家宴,不必理会,咱们走罢。”

  听语气明显是生了气,赵淑妃便不再多嘴,扶着她出了门,一行人顺着抄手游廊往正殿的方向去了,今晚的家宴设在合芳斋,园子里头灯火通明,见了他们来,宫人们纷纷跪地行礼。

  太后摆了摆手,对众人道:“入席罢。”

  赵淑妃与寿王等人皆应是,在宫人的引领下各自入座,座位都是按辈分来排的,唯有最上首和最下首两个座儿空着,上边儿是景仁帝的座,最下首的则是秦王顾梧的座。

  太后看见那个空位置就来气,对宫人道:“既然人都走了,就把座撤了吧。”

  宫人动作利索,很快就把座位撤了下去,赵淑妃见状,又岔开话题,与太后说起话来,正在这时,外头传来了通报声,景仁帝来了。

  除太后以外的人连忙都站了起来,不多时,身着深青色常服的景仁帝入了殿,众人躬身行礼,一袭涧石蓝的锦袍下摆在眼前一晃而过,顾晁忽觉不对,偷着抬眼一看,正好看见了顾梧和他那个胖王妃,正大摇大摆地跟在景仁帝的身后,受了众人的礼。

  顾晁险些当场失了态,不是,说好的人走了呢?

第18章 很有几分可爱么。

  太后显然也是意外,但是事已至此,她倒是没说什么,只皱了皱眉头,对景仁帝道:“皇帝来了,快快入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2页  当前第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7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嫁给病娇傻王爷冲喜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