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奸王与太傅_分节阅读_第34节
小说作者:王琅之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83 KB   上传时间:2021-10-09 16:22:03

  兰璟并未说话,只是由她抱着,没有推开她,也并不亲近。

  谢春秋却不放弃,不知怎的,这些日子她一心想着出征,此时见到了兰璟,所有的害怕不舍和委屈,通通涌了上来,她将头埋在兰璟胸口,闷声道:“我同你保证,我只坐阵帐中,不会真的上战场,我从未在军中摸爬滚打过,怎么上得了战场,就是为了你,也不会犯蠢去送死的。”

  “见卿,我真的知道错了。”

  不知过了多久,她终于感到兰璟慢慢回抱住了她。

  然后那人熟悉的,微微带着清冷的嗓音响起“没有下次了。”

  兰璟的话听不出情绪,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一句话几个字,其间有多少的无可奈何的心软。

  谢春秋抬头看他,忙不迭的摇头“没有!”

  “绝对没有!”

  她那一双泛着水光的眼睛望着兰璟,从来不掉眼泪的人似乎真的要哭出来了“见卿,你别生我的气了。”

  兰璟在她头上轻轻落下一个吻“我不生气了。你不要这样。你这样,我……”

  他从下午开始,便一直在案前坐着,无论是读书练字却始终都无法静下心来,坐到了这个时辰,终于还是忍不住想要去找她,去没想到看到她跪在这里。

  兰璟当然知道当年的玉梁之战是谢春秋多年来的心结,也当然明白体谅这个人的心思,可他实在是气她这样轻易的拿性命做赌注,然而一想到这个人明日便要离开京城,奔赴沙场,就什么也计较不得了。

  他已经不知为她破了多少例,多这一次也没什么差别。

  兰璟沉声在她耳边道:“京城的一切交给我,我等你回来。”

  既然她如此笃定,那便由自己斩断一切后顾之忧,只是……

  他捧起谢春秋的脸,死死的吻住了她,谢春秋甚至觉得兰璟就像让自己这般窒息在他怀中。

  不知过了多久,兰璟才放开,将谢春秋又抱紧了些,甚至又开始不想放手,然而他道:“方才保证的事情还不够,我要你答应我,好端端的回来,好端端的出现在我面前。”

  谢春秋所有的恐惧忽然烟消云散,她听见自己道:“好,我答应你,会好端端的回来。”

  说着觉得自己似乎不够真诚,生怕兰璟不信她,又信誓旦旦分外认真的补了一句“骗你就是小狗!”

第五十三章

  数日之后,谢春秋便带着八万大军赶赴西北边境。

  她并未着甲胄,依旧是一身红衣头戴金冠,乌发在身后从容披下,身姿挺拔高居马上,头顶是一轮艳阳,身后是数万雄兵。

  依旧是拿一张明艳的脸,却平添了几分凛然英气,眉尾的小痣明晃晃的在那里,带了几分妖娆的煞。

  如此随军在路上奔波几日之后,便到了玉梁。

  许平沙和云起早已经带兵等候在城门之外,另外还有西凉名将穆达和边关守将辛衡一众。

  他们将谢春秋一路迎往军帐,到了帐中,谢春秋回过身,眼睛扫了扫下首站着的诸位,各个一身甲胄英姿勃发,她心中颇为慨叹,虽则这些年的消磨,到了真刀真枪的时候,到底还是不曾泯的英雄气概,如此胡思乱想了一番,她冲许平沙道:“许大哥,一别多时,夫人和小妹可好?”

  许平沙回道:“托殿下的福,家中一切都好”接着又道:“多谢殿下向皇上举荐臣,殿下的大恩,臣这辈子怕是无以为报了。”

  谢春秋笑笑“当日离别前夕,本王就曾说过,有朝一日说不定真有要许大哥帮忙的地方,这不就来了。”

  许平沙声音沉厚,眼底似乎有追忆神色“这西北的战场,也是末将多少次午夜梦回,心之所向。能受王爷提拔,重回此地,是臣该终身感恩才是。”

  谢春秋摆摆手“客套的话就不说了,许大哥,你的本事我是信得过的,所以向皇上举荐于你,当然不仅仅因为你是本王的故旧而已。”

  又看向一旁的云起“云都统别来无恙?”

  云起抱拳“多谢王爷惦记,臣一向很好。”

  之后又不由得多言了几句“只是王爷当日说要向皇上请命将封地改为兖州,从此后长居于此,后来却迟迟不见消息,我们左盼右盼到最后只盼来了一封信说是无法成行,平安为此可哭了好久。”

  谢春秋不好意思的道:“本王回京之后变故颇多,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打消了长驻兖州的念头之后,她命人将自己在兖州买下的宅院的地契转增给了平安,又亲自写了一封信去说明缘由,虽然略去其间细枝末节,但好歹算个交代,但因此令平安伤心,谢春秋心中还是颇为愧疚。

  此时穆达向她道:“王上代我向殿下问好,说这么多年对你疏于照拂,很对不起公主殿下。”

  这边关秋意渐深,谢春秋却觉得心头一暖,向他问道:“我舅舅,可有话交代?”

  穆达恭敬回道:“回殿下,王上说,他相信你,就如从前相信你的父亲,他会等你的好消息。”

  算起来,她与这个舅舅谋面不过一两次,还都是在小的时候,但毕竟血浓于水,还有这次的事,何等的良苦用心只要不是个傻子,大抵都能瞧得出来。

  谢春秋微微颔首“若之后能有机会,本王必定要亲自去感谢舅舅。”

  她话音刚落,一声打趣在旁响起“叫什么王爷啊,现在该叫大帅才是。”

  说话的人正是随着云起一同来此的张风。

  谢春秋微微勾起了唇角,看来自己的确是谢珉的女儿,听到这两个字,心中觉得分外熨帖。

  嘴上却向云起道:“你怎么还把他给带来了,本王好不容易暂离了家里那只糟心的八哥,这儿又来了一只。”

  众人不禁一阵哄笑。

  这一屋子的新交故旧你一言我一语,战事却是刻不容缓。

  谢春秋向辛衡问了两句战况,便带着众人到了帐中所悬的地图之前。

  在谢春秋未赶到之前,他们已经与西戎军队有过一次短暂交锋,似乎是对方为了试探,因此损伤并不严重,但却足以看得出西戎士兵十分的善战,那股子不怕死的劲头几乎不像个人了。

  西北边境原有驻军三万,西凉借兵七万,加之谢春秋带来的八万大军,总计十八万战士,这个数目虽则不小,但西戎军队一向骠勇,大周这几年却是重文轻武,士兵疏于训练,对上西戎虎视眈眈的二十万大军,还是以少对多,胜算并不很大。

  一行人围聚在沙盘周围,谢春秋负手,面目沉静“其实本王之前已经隐隐感觉到西戎今年可能要不安生,只因今年春夏两季,西戎突遭大旱,原本千里沃土竟至于寸草不生,牛羊饿死的不计其数,只怕已经是民不聊生了,这起子人到底是未曾开化完全的野蛮习性,自己没饭吃,便要用蛮力向邻居去抢,因此,才这般突然的向我大周发动战事。”

  她眸色沉了沉“如此,他们架势虽大,其粮草必然短缺,后方供给不足,只要看准了切断了这一条路,遏制西戎军队便不难了,若要真的硬碰硬,只怕吃亏的,反倒是我们。”

  谢春秋说完这些,眸子一转,道:“许平沙,本王命你挑两千精兵,趁夜烧了对方的粮仓,本王就不信他们能坐得住。”

  她这句话掷地有声,干脆果断,许平沙领命道:“臣遵旨,必然不负殿下所托。”

  谢春秋道了声“好。本王等着你。”又露出一个笑“此举若成,接下来,便是一个‘耗’字了,本王要费最少的兵卒,活活耗死这起子虎狼之辈,看他们还威风不威风。”

  谢春秋这一声令下,当晚,许平沙便率领亲自挑选的两千精兵,绕道荒山,偷偷到了他们囤积粮草的地方。

  此地极为隐蔽且有重兵把守,许平沙先是令一千人装作要打劫粮草制造混乱,却趁此带着另外的人站在高处,用火箭烧了他们囤积粮草的帐篷,西戎士兵腹背受敌,又要救火又要忙着应付偷袭的大周精兵,一个晚上,便损失惨重,许平沙却见好就收,见火势越烧越旺,一时半会儿救不下来,而此时敌方援兵到来,便带人撤退。

  第二天,西戎便陈兵于玉梁城门外,一个个目光如狼似虎,咬牙切齿的要攻下这座城,看那架势,似乎也很想生吞了里面的人,尤其是那个刚一落脚,便搞出如此大动静的容王殿下。

第五十四章

  玉梁城城门之外,西戎士兵全副武装严阵以待,带兵将领乃是出了名的杀人如麻,看着也是如此,光是脸上一道狭长伤疤和左眼的眼罩,便知此人有多招人恨,此时正在那里舞着不知沾了多少人鲜血大大刀,用蹩脚的汉话骂街,时不时还夹带两句骂骂这个刚来便指使手下去烧人粮仓的某位容王殿下。

  挨骂的容王殿下站在城墙之上,身上一件大红色金线描边的披风,里面依旧是惯常的红衣,如此一身红衣似火,腰上环着的一条白色的腰带就更为显眼。

  那腰带暗绣花纹,极为素雅精致,但似乎不大合身,因此她多打了一个结方才勉勉强强的挂住在腰间。

  当日她喝了沐荷衣的一大缸子醋,从兰璟身上解下这条腰带,这次出征,想着在身边留个念想,便随身带了出来。

  想来这许久,他二人竟然未能互换过什么信物,谢春秋觉得,实在是大大的不应该,等到战事平定,必然要回去好生补偿一下。

  眼下,她对对方的出言不逊充耳不闻,反倒是一旁的辛衡有些坐不住,他冲谢春秋抱拳道:“西戎军队猖獗,请王爷下令,末将愿带兵出城迎敌,杀他们个片甲不留。”

  谢春秋抬手阻止“不要心急。我们烧了他们的粮草,他们这是急了,眼睛都红了,你现在迎战可是正中下怀,他们越是着急我们就越是不能急。”

  “那殿下的意思是?”

  谢春秋眼里闪过一丝慧黠“随便他们叫骂去,我们只守不攻。”

  她缓缓的道:“西戎本就粮草不足,又被许将军昨日带人烧了大批,现在只想尽快结束战事,可越是如此,我们越是要拖住他们,耗光他们的储备,再寻找时机,一击致命。”

  大周这些年来休养生息,军事薄弱,国库可是充盈的很,与西戎正正相反,真想取胜,便不能与之硬碰硬。

  谢春秋望望身后的巍巍城池,只见秋意萧瑟,然而其下却是万家烟火,城中百姓不知怎样担惊受怕,身前是黑云般压境的大军,古人说,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她自然也感于小皇帝那一声信任,却远远不止于此。

  她现在方才体会到了一点她父亲曾经的心境,若说当时她不过为了替容王府雪耻,继承她父亲遗志,现如今,她却是实实在在的感到自己肩上扛着保家卫国的责任站在了这里。

  谢春秋朗声道:“本王出征之前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立誓,此战不胜,便以死谢罪。”

  众将看着她,不知她想要说什么。

  她笑笑“本王,从来做的便是于这玉梁城共存亡的打算。”然后冲着辛衡道:“辛将军,你是这西北边境的守将,对这里最为熟悉,便由你去制定守城计划,必定要保证这玉梁城固若金汤。”

  “是!”辛衡躬身领命。

  谢春秋又冲其它几位道:“你们配合辛衡将军,各自领兵去各城门处,务必将西戎士兵拒于城门之外。”

  她笑了一下,向周围将领拱手俯身“全城百姓的性命和本王这颗项上人头,可都仰仗各位了。”

  许平沙与云起一行人连忙齐声道:“请殿下放心,末将等肝脑涂地,义不容辞。”

  “好!”谢春秋大声道:“本王就在这城楼观战,西戎军一日不退,本王便随诸位守一日,一月不退,便守一月。”

  “传令诸将士,只要守住这城,皇上都有重赏!”

  一个时辰之后,西戎将领或许看她似乎真打算缩头到底,下令攻城。

  传令官传了西戎将军的命令,只听大军齐喝一声,冲杀而来。

  刹那间,箭矢如雨,战火四起,无数西戎士兵好似不要命了一般前仆后继,意图往城墙上架起□□,玉梁的守城士兵弯弓搭箭,或从城上扔下巨大滚石,将想要向上攀爬的士兵生生砸下,或中箭落地。

  如此方才剿灭一拨,立刻就有新的补上,各个杀红了眼,看起来分外骇人。

  而守城士兵也有不少在对方的箭矢下倒地,跌下高墙。

  更有西戎士兵数十人一同扛着极为粗壮的木头冲撞城门,这时城门打开,又迅速关上,从内冲出一伙士兵与其厮杀开来。

  满眼的刀光剑影,血肉模糊,惨叫厮杀声不绝于耳,谢春秋从小长在京城,养在锦绣丛中,虽然比较一般女子,已经是胆子很大,更是从骨子里就带着皇族的硬气,到底是从未亲临这样浴血奋战的场景,一时间心中五味陈杂,她站在那里看着满地战火陈尸,慷慨之余也生出一种深深的无力,然而众人心中都明白,这已经是减少伤亡的最好的办法了。

  如此战事胶着三日,西戎士兵终于退去,虽则一场苦战,守城士兵也有不少伤亡,但至少保住了这玉梁城。

  谢春秋一句话便真的和满城将士守了这城门三日,自始至终未曾合眼。

  休战的第二日,天公作美,下起了秋雨,西戎士兵更是无法进攻,只能等待良机。

  接下来的日子,两军便开始了拉锯战,西戎军队时不时派人前来攻城,谢春秋死不应战,只守不攻,任凭对方将领将她挂在嘴边翻来覆去的骂,也只当是过了耳旁风。

  闲了,还不时的派一小队士兵不分白天黑夜的去骚扰西戎军队两下,真惹急了对方,便利利索索关起大门,惹得对方焦躁无比却又毫无办法,谢春秋觉得,西戎上至国君下到士兵,大抵都想将自己煮了吃了。

  此时她坐在军帐中,随手拨了拨火炉中木炭,的这战事至今已近两个月,时节到了秋末,天气越发冷了,这西北边境更是如此,云起因她是个女子,吩咐人在她帐中早早的升起了火炉,原本随身的红色披风也换成了银白狐裘大氅,只有腰间一根锦带,自始至终从未换过。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9页  当前第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3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奸王与太傅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