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恃宦而骄_分节阅读_第177节
小说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86 KB   上传时间:2021-10-21 19:18:43

  “把赵传的兵器和家属都待会东厂,务必保其安全。”谢病春低声说道,“钱家一出手,我们便出手。”

  “是。”

  “那万岁那边……”陆行跟在他身后,犹豫问着。

  谢病春脚步一顿,可并未说话。

  太后遇刺的消息奔不算什么大事,却不知怎么突然在民间流传开,等西厂的人察觉出不对劲,事情已经控制不住。

  “我有个钱塘的朋友,说是见过一次那个罗松文的小徒弟,七八岁的时候,你猜这么着。”

  “和当今万岁长得一模一样,就是比万岁还要精致秀气,眼底就是有一点红色泪痣的。”

  “谢病春当日杏林坛出事时你也见过,长得面若好女,最重要的是眼底也有一颗泪痣。”

  “这么说来,那他不是和胡承光是同门师兄,那胡承光怎么整日骂他。”

  “避嫌懂不懂,不避嫌怎么当帝师,怎么控制万岁。”

  关于谢病春的事情,好似一夜之间突然一发不可收拾,更与之津津乐道的是,谢病春和太后的逸闻。

  早些就有这样的风声,后来随着太后救了江兴程后不了了之,如今因为太后中毒之事,瞬间又冒了出来。

  “他们都说……”英景难得磕磕绊绊地说着,“掌印和娘娘在一起都是因为罗院长。”

  明沉舟皱眉。

  “关他什么事。”

  “说娘娘对万岁一向如此贴心,之所以和掌印在一起是以身饲虎,为了帮万岁夺取天下读书人的拥护。”

  “他们便开始胡乱猜测,说其实一开始就内定了胡师为万岁恩师,所以当日对胡师百般维护,还说万岁几次能得罗老师的青睐都是因为掌印。”

  明沉舟一张脸阴沉。

  “是谁在背后嚼舌根。”

  这些话一份真九分假,在不知情的人耳中偏偏又听上去格外有道理,几乎没有破绽。

  “陆行已经去查了。”

  明沉舟深吸一口气,脸上难得露出怒色:“都给我找出来,杀一儆百,看谁还敢胡乱编排。”

  “是。”

  “万岁那边知道吗?”

  她蹙眉问道。

  “赵姬委身吕不韦。”谢延一字一字地重复着,眉目阴沉。

  绥阳跪伏在地上,连着呼吸都不敢加重。

  谢延闭眼,心中一团怒气汹涌而来,他却知道此刻不是生气的时候。

  “何时的流言。”他轻声问着。

  “三日前,就是娘娘遭下毒那一日,柳行派锦衣卫去查下毒宫娥的老家,被那户破罐子破摔的哥哥抖露了出来,那人说自己是宫娥的亲哥,知道的都是准确的消息,便是一通胡说,这才一传百传出去的。”

  “人呢?”

  “被锦衣卫当场格杀了。”

  “可有查出什么?”

  “那一户人家中多了一百两银子,可都是寻常白银,看不出来历。”

  谢延垂眸,手指紧紧攥着。

  殿内安静得只剩下两侧的香炉散发出袅袅桃花香,半侧床沿的光落在谢延脸上,晕开一道道光晕,却并未融化他眉眼间的冷色。

  他不笑时,总是格外严肃,眉心三道浅浅折痕,丝毫没有孩子的稚气。

  “谢病春。”他轻声念了一声,带着无尽杀气,“脏了娘娘的裙摆。”

  绥阳心中一个激灵,好一会儿才故作惊疑地轻声反驳道:“此事颇有疑窦,未必是掌印的作为。”

  谢延冷笑一声,面容冷厉:“自然不是他,他不敢。只是郑樊当真以为朕是先帝吗,任由他摆布。”

  他脸上露出浓重的煞气,稚嫩的眉眼露出冰冷血色。

  “朕和他说过,娘娘应该名留青史,所以身上不该有污点。”

  “他竟敢……”谢延咬牙切齿地说着,“朝堂纷争拉娘娘下水。”

  “让郑樊滚进宫来。”他把手边的折子悉数扫落在地上,一字一字说道。

  “是。”绥阳行礼。

  “此事不可让娘娘知道。”临出门,背后传来万岁冷静的声音。

  “万岁。”门口,传来侍卫气喘吁吁的声音。

  与此同时,一阵沉闷的鼓声自耳边自远而近逐渐清晰传来。

  敲鼓之人力气逐渐变大,到最后几乎是一声接着一声,密集到近乎令人心跳加快,震得屋檐两侧的避风铃都在微微振动。

  “怎么回事?”

  绥阳急声问道:“是谁又敲响陈情鼓。”

  “有一个男子自称钱若清,乃是当年浙直总督钱森的独子,手中有当年郑樊在钱塘搜刮百姓,秘密交付给西南都指挥佥事赵传,让其冒充义军,嫁祸宁王。”

  绥阳一愣,扭头去看万岁。

  万岁脸上近乎平静。

  就在此时,原本已经消停的鼓声,再一次响起。

  绥阳一颗心不知为何开始加快,咽了咽口水。

  “万岁。”

  另有侍卫匆匆而来,跪在地上,声音都在颤抖。

  “安相,安相穿着白衣敲响陈情鼓,请万岁彻查宁王一案。”

  后世史书记载,雍兴二年春,三月而陈情三次,宁王案起,血流成河,朝野焕然。

  作者有话要说:  每次一去医院就头疼,到底什么毛病,绝望

第89章

  郑樊入宫时像是早已预料到这一切,看到殿下下跪两人时神色不变,只是行礼后也跟着跪在下面。

  虎首拐杖倒放在地上,栩栩如生的眼睛怒目圆睁,看向雕梁画柱的穹顶,不威自怒。

  谢延脸上早已没有喜怒,只剩下诡异的平静之色。

  “钱家告你设计宁王案,制造义军污蔑宁王谋反。”谢延开口,冷静质问着。

  郑樊跪在上,脖颈低垂,花白的头发带着老年的暮气。

  “微臣不知此事,也不知道钱家为何如此控诉,此事恐有误会。”他喘着气,一口气颤颤巍巍地说着。

  “依钱家所言,当年就任钱塘水军千户的赵传借着江南泛滥的倭寇之患,囤积大量兵器,又借着你的名义去江南侵占学田,囤积大量银两。”谢延沉吟片刻后,直接说道。

  “这微臣属实不知,只是宁王案时赵传已经去了贵州的安南卫。”郑樊慢慢吞吞说道,“而且中间可隔了一段日子。”

  “他在浙江囤积兵器银钱,到了贵州又恰恰立功,再则当年赵传长兵奇袭,七日路程被急行到三日,本就疑点重重。”钱若清立马反驳道,“但若是本来就是西南,倒也说得过去。”

  钱若清跪在正中的位置,有条不紊地继续解释道。

  “万岁可知,当朝八百里加急乃是最快的传信速度,如今自云南八百里加急跑到京城,需要三日,但这个时间是需要至少跑死三匹千里好马,若是中途不换人,传令员敲响京城大门时便会吐血而亡,若是中途替换三个传令兵,那三人皆需修养至少半年。”

  谢延听得仔细,眉心紧皱。

  “且是单人就要这么大的代价,那若是军队疾行更是不能完成,军队是为了打仗,不可能损耗军力来进行疾行。”

  “万岁可知,斥候在军中素有急旋风之称,便是如此贵阳到云南也要翻山越岭,需一夜一日的时间,军队若是派出轻装出行的前锋,每日行走不过两百里,再是迅速也不过三百里,贵州屯军在山里,距离云南一千一百公里,期间还要绕过群山深河,三日时间穿过贵州,来到义军所在的玉溪山,简直是天方夜谭。”

  “那是赵传的本事。”郑樊慢条斯理地说着,神色巍然不动,甚至有些悲天悯人,看透世事的深沉。

  “他虽是我主考那年上来的进士,可也算是天子门生,对我比之常人稍微亲近一些,是因为他那科举前几日刚得知丧父消息,银钱又被偷了,我资助他几块银两,让他寄回家用来下葬老父,难道也要被拿来攻讦吗。”

  他掀了掀眼皮,露出一双波澜不惊,深沉年迈的瞳仁,目光扫过钱若清,最后落在最上方的幼帝身上。

  “老臣,问心无愧啊。”

  殿内一片寂静,香炉上的白色烟雾在空中微微散开,很快就消失在飘满日光的屋内。

  人人都说郑樊是大奸臣,把持三朝超纲,手下党羽众多,却都忘记这位在大周政坛屹立三十年不倒的首辅也是自底层读书人一步步走上来的,一手馆阁体和草字被明宗盛赞多年,对于诗词戏曲的造诣更是登峰造极,深得宪宗喜爱。

  他说起话来总是慢条斯理,有理有据,丝毫没有因为年迈而乱了分寸,沉痛哀悼,历尽沧桑,总是能一下说到别人的心坎里去。

  谢延原本紧抿的眉心果真跟着松了下来。

  “阁老起来吧,绥阳,赐座。”他叹了一口气,低声说道。

  郑樊颤颤巍巍地谢恩,扶着绥阳的手,微微一笑:“多谢绥禀笔了。”

  绥阳今日早上入职司礼监,故而如此一说。

  “客气。”他不卑不亢,低声说道。

  郑樊捏着手中的兽首拐杖,手指摩挲着花纹,一如既往地沉默坐在一侧。

  郑樊入仕至今遭遇过无数次巨大危机,最严重那年是周生和明笙连手给他制造的,那一次他都已经自请辞官,可到最后还不是临危反击,拉了周生下马,反败为胜。

  哪怕他今年已经七十高龄,哪怕他看上去已经毫无攻击力,可所有人都在警惕畏惧这只沉睡的老虎。

  钱若清眉心紧皱:“可那批不曾上档案的铁器却是不争的事实,那批义军的武器我父亲曾去西南时意外得到,正是当年抗击倭寇才有的长刀。”

  钱若清自袖中掏出一张纸,递了上去。

  “万岁请看,抗击倭寇多为海战,武器以瘦长尖为主,要的就是隔船刺人,或者沙滩上比拼,但西南一地多沼泽藤蔓,树木繁多,刀具以粗短宽为主。”

  绥阳接过纸张,送到谢延案前。

  “这是两地武器差别,万岁若是不信,可以去问询问兵部。”

  “钱森找来的刀具在哪?”谢延仔细研究一番后,问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3页  当前第17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7/21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恃宦而骄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