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小福女_分节阅读_第1135节
小说作者:郁雨竹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9 MB   上传时间:2021-11-06 18:58:27

  满宝扶着白善的手上车,对站在车旁的夏锐道:“锐伯伯回去吧,我走前会再来看一次伯公的。”

  夏锐应下,退后一步目送她离开。

  等回到客栈,老周头摸着这一箱子的银锭道:“夏家也就你这一个伯公了。”

  满宝点头,“其实这么多钱他们都差不多能够买一间铺子了。”

  周五郎道:“你家的那个铺子不止。”

  他道:“上下两层,还带一个后院,都不比我们在京城的饭馆小了,位置也好,就算商州比不上京城,价钱上也差不了多少。”

  毕竟他们在京城的那个铺子位置其实一般,是远比不上商州这间在中心的铺子,就不知道当年小叔是怎么买到这铺子的。

  满宝也不知道,不过给出去她也不心疼,“我托了锐伯伯照应这边先祖的坟墓。”

  老周头点了点头,满宝早几天就说过要把铺子送出去,所以他已经过了心痛期。

  满宝左右看了看,问道:“去收租子的人还没回来吗?”

  大吉道:“没有。”

  满宝就摸着下巴道:“看来夏族长没有提前准备好呀,他一定很心痛。”

  再是心痛,夏族长还是把租子交给了拉着车来的两个护卫,事情已经进行到这个份上,实没必要因为这事儿再徒惹是非,只是他不解,周满怎么会这么急。

  昨日她来时大家明明都很友好,他还以为她会过了今年秋收才提租子的事呢。

  他儿子迟疑了一下便道:“昨日她去看到叔祖们的坟墓时便有些不高兴了,回来时也没怎么说话,是不是因为这个?”

  夏族长恍然大悟,半响后叹息一声道:“知道了,你有空去一趟许里长那里,告诉他周满点明了要今年的租子。”

  “许里长那里会不会怪罪?”

  夏族长轻哼一声道:“他能怪罪什么?退后一步是他的意思,他白得了这些年的租子还不够吗?而且这次他在县令面前挂了号,如今怕是不会闹事儿,今后,今后的事儿谁说得准呢?你只管去,就说我们家的租子连带往年的都交上去了,他自然明白。”

  他儿子这才应下。

  夏族长叹息一声道:“也不知道周满在京城是个什么样的情况,只听说她是个神医,可惜她不肯改姓啊……”

  他儿子垂着眼眸,夏氏和周满没多少情义,而周家对她又不坏,她怎么会改姓?

第1939章 亲戚

  满宝收了两车的租子,还有一大袋的铜钱,没办法,现在粮食贵,所以夏族长走了一点儿偏,去年的给的租子,但往年却是兑换成当年粮价的铜钱。

  关键是,当年的粮价是多少满宝怎么会知道?

  自然是夏族长说是多少就是多少。

  满宝也不是不能计较,到县衙里一查当年的粮库收入价就大概知道价钱了,可她实在没心思和他计较这个,看了眼护卫们收回来的铜板,大方的表示这事儿过去了。

  老周头眼里只看得到这一麻袋的铜钱了,他伸手扯出一贯,抱着检查了一下,惊奇的道:“他家怎么藏着这么多铜钱?”

  白善随口说道:“银虽好运输和储存,但买卖东西其实铜钱最好,最流通,也很稳定。”

  金银其实并不普遍,只有大宗买卖和贵重物品才会用到金银,民间用得最多的其实还是铜钱。

  不少中产人家家里都会储藏一定的金银铜的,以备不时之需,但其实占比最大的还是铜。

  因为金银难得,有时候普通百姓还不认,因为难以辨认,所以会更信赖铜。

  老周头就抱着钱问满宝:“我们回去要不要藏一些铜钱?”

  “爹您高兴就好。”反正金银是藏,铜钱也是藏,都是钱,何必在乎它是什么样子的呢?

  反正他们家房间够多,地方够大,随便藏!

  老周头紧接着就露出了自己的真实意图,他抱着地上这一大麻袋铜钱道:“那这些钱爹给你收着了,以后给你当嫁妆。”

  满宝:“……爹您高兴就收着吧。”

  别看这一袋铜钱看着挺多的,却不一定有脚边那一小箱子的银子多呢。

  满宝生怕她爹开口要银子,弯腰自己抱起银子就回自己的房间去了。

  老周头这会儿心里眼里只有这一袋铜钱,所以完全不在意。

  第二天夏族长就送来了许里长的租子,听说是怕她来回麻烦,所以许里长让人大致估算了一下今年的收成,提前预付给满宝,等秋收结束再算账,要是多了不用退,少了他再补上。

  来送租子的夏族长儿子笑道:“许里长说这些年他都是将地交给家里的长工耕种,多少有些不用心,加上近些年天灾人祸不断,所以一直没什么收益,若是今年的租子给多了,就当是给东家的赔礼了。”

  满宝忍不住讥讽道:“那许里长的赔礼可真够贵重的,整十二年的租子呢。”

  夏族长的儿子尴尬的笑了笑。

  满宝冷哼一声便道:“租子我收下了,烦请堂伯转告许里长一声,东岭那块地我去仔细的看过了,已经在找买家,等秋收过后我就不租了,还请他让家里的长工收获时注意些,别再有什么天灾人祸才好。”

  夏族长的儿子一愣,关注点却在另一边,“你要卖掉那块地?”

  满宝点头,“是啊,堂伯有兴趣吗?您要是出价高,我也是愿意卖的。”

  想要说话的夏族长儿子便把话憋了回去,笑着转开话题,“也好,到时候大娘子回来族学应该也开起来了。”

  满宝就点头道:“不一定是我回来,有可能是我四哥和我二侄女,到时候还请堂伯关照一二。”

  夏族长的儿子点头,他知道周满和那边周家感情好,许多事都是让周家去做的。

  满宝收了租子,下午便和大家一起去看了一次夏侠,见到了夏锐一家大小,然后一行人便决定第二天启程回京了。

  夏侠清醒的时间越发少了,他并不知道周满把铺子让给了他们家,也不知道她没有那四成租子,还以为夏锐又重新和周满签订了租赁协议,依旧租用她的店铺。

  所以看着两家人其乐融融的,他很是开心,觉得要是去地下见到夏衍,他也有话和他交代了。

  或许是大限将至,夏侠对以前的记忆越发清晰了起来,许多记不起来的事儿现在都记起来了。

  吃饭的时候他就没忍住拉着周满和他两个孙子说话,“我这名字还是你祖父给取的呢。”

  满宝第二次吃到商州的大烩菜,正吃得津津有味,闻言惊诧的道:“可您不是比我祖父要大吗?”

  “是要大两岁,但我名字不好听,”夏侠缓了一口气后笑道:“我以前叫大狗子。”

  坐在一旁的夏韬:……

  坐在他旁边的弟弟夏彬就哈哈大笑起来,“爷爷,那您怎么给大哥取了一个和你一样的小名儿?”

  夏韬就夹了一把青菜塞他碗里道:“吃你的饭吧二狗子。”

  夏彬:……

  这下轮到满宝白善和白二郎没忍住,低着头闷笑起来,肩膀都一抖一抖的了。

  夏彬感觉到被冒犯,忍不住扭头叫了一声“娘”,夏母便道:“好好和哥哥姐姐说话,别闹腾。”

  夏韬比周满大,但夏彬却比周满小两个月,于是在他这里,满宝再次荣升为姐姐。

  夏侠笑眯眯的看着,继续自己的回忆,“这外头的人找学徒呀,那也是很看名字的,我就觉得我这名字很不好听,所以你祖父就给我取了一个侠字,果然,八个孩子一块儿站在师父的面前,师父问过名字后就独独挑中了我……”

  满宝才不信呢,各行各业选徒都是要看天赋的,读书都这样,当然她就是靠着绝顶聪明和超强的读书能力才拜了先生的,谁会只看名字呀。

  她问道:“你们问名字前还干什么了?”

  “也没做什么,就是拿着木头刻些东西,问些家世之类的,当年多亏了你太祖,给我师父送了两坛酒,还有两条腊肉,一篮子米和鸡蛋……”

  夏侠记得特别清楚。

  夏韬和夏彬都是第一次听这样的事儿,但夏锐却是从小听到大,都快能倒背如流了,他执壶给老周头和周大郎周五郎倒酒,然后给满宝夹了一筷子肉便默默坐着再听一遍。

  等他们从夏家出来时,天已经黑了,老周头喝了不少,此时脸色通红,再次和满宝道:“你以后在商州也就这一门亲戚了,等那什么,你还是请假回来一趟吧。”

  满宝道:“我会努力请假的。”

第1940章 迷信

  第二天一早,满宝他们便告辞出城,出乎她预料的,翟县令竟然还来送他们一程。

  满宝颇不好意思,算起来这次多有麻烦对方,而她并没有帮得到对方的地方,于是满宝羞愧了一下便从包袱里找出一张门帖给他,“翟县令,以后你们家人要是有什么疑难杂症不好治了,可以拿着这张帖子去京城找我。”

  翟县令一脸懵的接过帖子,不太确定的道:“谢谢?”

  满宝羞涩的笑笑,“不用谢。”

  翟县令:……

  满宝热情的挥手和他道别,翟县令看了看手中的门帖,心情复杂的抬手和他们作别。

  白善和白二郎都没觉得满宝的礼物有什么不对,觉得终于可以回京城了,心头大松一口气,心情特别好的趴在窗口那里看着外面的风景。

  明明是一样的路,一样的树,但他们就是能看出花儿来一样,一路都特别兴奋。

  庄先生的马车和他们还隔了一辆车呢,愣是能听到他们的叽叽喳喳。

  这一次回京,他们觉得皇宫也变得可爱起来了。

  满宝抱着表现好,好请假的念头高高兴兴的进宫点卯,还给上司和同僚们送了不少伴手礼。

  都是在商州买的一些不太值钱,却很有特色的东西。

  连皇帝都得了一个,他看着手中的东西,问道:“这是什么?”

  长豫已经用袖子遮住悄悄的咬了一口,听见皇帝问,便小声道:“柿子饼呀,父皇不认识吗?”

  她不认识也就算了,怎么父皇也不认识?

  皇帝:“……朕当然知道这是柿子饼,可谁给朕送礼送柿子饼的?”

  还不多不少只送九个,这得多小气?

  长豫已经将嘴里的柿子饼嚼了咽下去,时间大亮的点头道:“很好吃呀,甜甜的,满宝说这是她一个亲戚送给她的,自家晒的,霜特别多,别人还没有呢,只我们有。”

  皇帝瞥了眼傻闺女,问道:“我们都有谁呀?”

  “就我和父皇,还有太子哥哥一家,”长豫算道:“然后就只有唐大人、殷或和刘焕,还有她一个好朋友,她叫她傅二姐姐。”

  皇帝幽幽的道:“这还是‘只’呀。”

  长豫想了想,觉得这外人的确有些多,他们家也就三个人有呢。

  皇帝问,“明达和皇后怎么没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42页  当前第11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35/194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小福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